刘炳凡医案精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强调精神因素,增强治病效果

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必须加强中医学方药治疗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医学与社会医学的研究。治人,除了注重人体正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动人的内在精神因素,使之产生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念。这对病人自身平衡失调的阴阳,有着积极的作用。
人体精神活动,是在全部生命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更为高级的功能活动。精神活动的异常,对形体的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治病必须把病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因素考虑进去。《素问·疏五过论》说:“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这种病,不起于脏腑,形体表面也没什么大变化,关键是在人的思想上产生的情绪过激变化。如果不针对这种根本,不从治人的思想入手,又何以谈治病呢?因此,刘老认为医师治病要坚决反对只把病人作为消极被动的动物来治,而应该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积极性,注意精神因素的作用。《素问·五脏别论》说:“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灵枢·师传》又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里说明治病的同时,首先应治人,晓之以利害,告之以宜忌,消除思想顾虑而愉快地积极配合。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它反映的正是心神对形器的效应。《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那么,心安则五脏六腑皆安,调动病人主观积极性,建立起坚强信念,它可使机体内气血和顺,人体各部生理功能同步,有序化增强,起到平衡阴阳的作用。
刘老常言:“‘语言、药石、刀圭’是医生的三件法宝。解除病人的精神压抑,是治疗疾病的第一关。”这里刘老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它反映了医师的思想、作风和态度,故刘老在临床中十分注意对待病人的态度。这不但是仪表,更重要的是言语,因为它包含着良性刺激与恶性刺激,这对疾病有直接影响,即所谓之“精神疗法”。正确地运用这门武器解除病人精神上的负担,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就有利于战胜疾病和身体的康复。如一位患乳腺纤维瘤的青年妇女找刘老诊治,并哭诉说:“我去医院看病,医生对我说‘你乳腺有肿块是纤维瘤’,并要我赶快动手术,否则就有癌变的可能。我听了这些话思想上就产生了恐惧,因此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经人介绍,把一线希望寄托在老中医您的身上,有办法吗?”对于这样的病人刘老根据自己多年来治疗该病的经验,用诚恳的态度、肯定的语言答复:“①这病不要紧。②情绪要乐观。③坚持服中药,通过整体疗法以改善局部。”3个月后病人来复诊,面带喜悦地说:“上次开方回去,思想包袱丢了一半,中药内服外搽,乳腺肿块逐渐变软缩小,相信不开刀也能治好,不会癌变。情绪一乐观,解除了精神负担,坚持服药更加有效了。”这一例,说明了言语对临床的重要,所以刘老反复强调“治病必须治人,治人必须治思想”。也就是说通过医师的语言,用良性刺激和精神疗法,有的放矢,医治病人的心理疙瘩,从而解除机体抑制,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效能,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