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节 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

  一、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国外药剂学发展最早的是埃及与巴比伦王国(今伊拉克地区),《伊伯氏纸草本》是公元前16世纪的著作,记载有散剂、硬膏剂、丸剂、软膏剂等许多剂型,并有药物的处方和制备方法等。被西方各国认为是药剂学鼻祖的格林(Galen,西元130—200年)是罗马籍希腊人,在格林的著作中记述了散剂、丸剂、浸膏剂、溶液剂、酒剂等多种剂型,人们称之为“格林制剂”,至今还在一些国家应用。

15世纪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欧洲近代药典编纂的发展。许多国家都相继制定各自的药典。1498年由佛罗伦萨学院出版的《佛罗伦萨处方集》,一般视为欧洲第一部法定药典。其后有不少城市纷纷编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药典。其中纽伦堡的瓦莱利乌斯医生编著的《药方书》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被纽伦堡当局承认,被认定为第一本《纽伦堡药典》,于1546年出版。

1843年William Brockedon首次发明压片机,开始了机械压片的历史;1847年Murdock发明了硬胶囊剂;1876年Remington等发明了压片机,使压制片剂得到迅速发展;1886年Limousin发明了安瓿,使注射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19世纪西方科学和工业技术蓬勃发展,制药机械的发明使药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得到了迅猛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各基础学科的迅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从而使以剂型和制备为中心的药剂学也成了一门独立学科。1947年有人研制成缓释制剂并于70年代以后应用于临床。20世纪50年代,物理化学的一些理论应用于药剂学,产生了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如药物稳定性、溶解理论、流变学、粉体学等,促进了药剂学的发展。随着与医药科学相关的各种基础理论科学的发展,药剂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提高。

20世纪60~80年代,药物在体内过程的研究表明,药物在体内经历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体内血药浓度的经时过程、生物利用度以及药效的研究结果表明,药效不仅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而且与药物的剂型有关,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剂型对药效具有决定性影响,从而改变了过去认为只有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才决定药效的片面看法,认识到剂型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药物的药效具有决定性影响,使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测定成为新药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发展为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辅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也为新剂型的制备、制剂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高速压片机的出现,使片剂的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了片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对片剂的辅料和制粒方法提出更高要求。经皮吸收制剂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新型促渗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药物的透皮吸收效果,离子导入法经皮吸收的研究已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可使药物按一定规律缓慢或恒速地释放、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有效药物浓度的缓控释制剂,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在临床达到了提高药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具有给药方便、吸收快、无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的黏膜给药制剂近年来已引起高度重视,包括鼻黏膜、眼黏膜、口腔黏膜(舌下、口含)、阴道黏膜、子宫黏膜等。靶向给药制剂也取得重要成果,静脉乳剂、复合乳剂、微球制剂、纳米粒制剂、脂质体制剂等都有很大发展,其中阿霉素脂质体等三个脂质体已上市。

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虽然各个时代不能截然不同,但基本反映了制剂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特点。

第一代:传统的片剂、胶囊、注射剂等,约在1960年前建立。

第二代: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等,以控制释放速度为目的的第一代药物传递系统(DDS)。

第三代:利用单克隆抗体、脂质体、微球等药物载体制备的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提高疗效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的靶向给药制剂,为第二代DDS。

第四代:根据所接受的体内反馈信息自动调节释放药量的自调式给药系统,为第三代D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