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习题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重点难点习题解析

1.解析:在气管分叉处食管的前面是左支气管。

2.解析: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也就是,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的溶液,而NaCl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所以0.9%NaCl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

3.解析:正常血清钠浓度135~150mmol/L

7.解析:溃疡疼痛机制主要与过多的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有关,故不同部位的溃疡病疼痛具有不同的规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h,逐渐消失,再次进餐后疼痛重复出现,如此反复循环。

8.解析: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其不仅可对胃乃至十二指肠黏膜直接观察、摄像,还可在直视下取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因此对溃疡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解析: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①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②进食少,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③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流缓慢,组织缺氧导致乳酸堆积;④肾血流量不足,酸性代谢产物滞留体内。

11.解析: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阻滞剂,是目前最强胃酸分泌抑制剂,作用时间长,可以抑制壁细胞分泌H+、K+、ATP酶,减少了胃酸分泌。

12.解析: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以回肠末端套入结肠最多见。

13.解析:停止排便排气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16.解析: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其中斜疝占全部腹外疝的90%左右。由于腹股沟区解剖特点、先天或后天因素所造成的局部薄弱,当人站立时腹股沟区所承受的腹内压比平卧时增加三倍,故腹股沟区最常见的腹外疝为腹股沟斜疝。

20.解析:门脉高压症的三主征是:①脾大;②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③腹水。

23.解析: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因其可使肠腔内呈碱性,使氨离子弥散入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至脑组织,使肝性脑病加重。

26.解析:胆道蛔虫病表现为突发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发作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其体征表现为剑突下或偏右有轻度深压痛。

27.解析:B超检查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可见蛔虫体。

29.解析:内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措施,一般在上消化道出血后24~48h内进行,不但可以明确病因,还可做紧急止血治疗。

30.解析:生长抑素对上消化道止血效果好,可减少内脏血流量30%~40%,临床多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33.解析:急性胰腺炎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

34.解析:足量的葡萄糖除提供热量和减少组织蛋白分解产氨外,又有利于促进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

37.解析:鹅口疮特征是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可有渗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进食。

38.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继发于长期大量口服广谱抗生素之后。起病急,发热、频泻、大便腥臭、海水样便,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中毒症状,严重者有休克,大便镜检可见多量脓细胞和革兰阳性球菌。大便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试验阳性。

41.解析:低渗性脱水患者有疲乏感,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血清钠在135mmol/L以下,尿中钠减少。

43.解析:静脉补液原则为按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分批输入液体。

45.解析:肠套叠行X线空气或钡剂检查,可见到空气和钡剂在套叠远端受阻呈“杯口状”阴影。

46.解析: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阻为均匀性全腹胀,腹胀不对称为绞窄性肠梗阻的特征。

49.解析: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为常见,大网膜次之。

52.解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3000ml坐浴,温度为43~46℃,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54.解析:细菌性肝脓肿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寒战和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一般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伴多汗,脉率增快。

56.解析:肠梗阻因为肠内容物运送受阻,不能排出体外,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57.解析:机械性肠梗阻时,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58.解析: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因后者受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确切,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据统计70%~80%的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

60.解析: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复杂,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其重要发病原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破坏了胃十二指肠的黏膜屏障,该菌分泌的空泡毒素蛋白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可造成胃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和炎症反应,损害了黏膜的修复防御机制,它还引起高胃泌素血症,胃酸分泌增加,这两方面协同作用促使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形成溃疡。

61.解析:大量出血是本病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本病患者的20%~25%,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并发于十二指肠溃疡者多于胃溃疡,而并发于球后溃疡者更为多见。并发出血者,其消化性溃疡病史大多在一年以内,但一次出血后,就易发生第二次或更多次出血。尚有10%~15%的患者可以大量出血为消化性溃疡的首发症状。

63.解析:低渗透压口服补盐液配方为: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用前以温开水1000ml溶解,总渗透压245mOsm/L。

64.解析:单纯性肠梗阻腹部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腹部有固定性压痛和腹膜刺激征,有时可触及有压痛的肠袢包块。

65.解析:肠套叠可以发生于大肠或小肠的任何部位,根据套入部位的不同通常分类如下。①小肠型:即小肠套入小肠,占2%~3%。根据小肠的部位,又可分空空型、空回型。②结肠型:病变仅涉及结肠,分为盲结型、结结型和盲肠袋套叠,占2%~3%。③回结型:此型最常见,约占肠套叠的85%。④复杂型(复套):是整个简单的肠套叠再套入远端肠腔内。⑤多发性肠套叠:此型极为罕见,在肠道的不同区域分开的两个以上的肠套叠。

66.解析:既往以为急性阑尾炎病程超过3天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待炎症消退3月后再行手术治疗切除阑尾,其理由主要是避免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68.解析:内痔是位于肛门齿线以上,截石位于3、7、11点处,无肛管皮肤所覆盖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

76.解析:T型引流管一般术后12~14天,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

77.解析:急性胰腺炎约50%由胆道结石、炎症或胆道蛔虫引起,其中胆石症最为常见。

78.解析:胆汁引流一般每天约300~700ml,量过少可能因T型管阻塞或肝功能衰竭所致,量多可能是胆总管下端不够通畅。

79.解析: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淀粉酶常明显升高,但病情的严重性与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淀粉酶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80.解析:盐类泻剂含有不被吸收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使肠腔内保留足够的水分,促进肠蠕动。由于部分镁离子能够吸收,有肾功能不全的便秘患者慎用。

83.解析:内脏痛常由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引起,其特点:①定位不准确:最主要的特点;②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③对牵拉和扩张刺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④常伴有情绪反应,如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呼吸活动改变。

85.解析:胃肠道穿孔的主要X线表现是气腹即腹膜腔内出现游离气体。关于气腹的显示方法,一般是采用透视与照片检查。尤其是少量气腹的显示则尤为重要,如病情允许,立位透视并转动体位观察,此时往往能显示膈下新月形的游离气体的存在,因为气体总是具有浮游到腹腔最高处去的倾向,确定了膈下游离气体后,应及时照片以供临床参考。

86.解析:重症胆管炎时行PTC和ERCP检查有助于明确梗阻部位、原因和程度。胆道蛔虫患者,通过ERCP观察,如蛔虫有部分留在胆道外,可用取石钳将虫体取出。胆管结石必要时可行PTC、ERCP检查,了解结石的部位、数量、大小和胆管梗阻的部位。

88.解析:血液里住着许许多多血小板,它一从血管里流出来,就立即“粉身碎骨”,放出的血小板因子和血浆凝血致活酶原,在钙离子的帮助下,相互作用形成凝血致活酶;血液里的凝血酶原在钙离子以及凝血致活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少量凝血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和血小板因子的作用下,变成网状固体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是人体里的“水泥”,它会很快地凝固,凝成一根根又细又长的纤维。这是血凝结的原因,而腹腔会把生成的“网状固体的纤维蛋白”给吸附了,所以不凝。

89.解析: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急腹症患者,禁用吗啡、哌替啶等麻醉性止痛剂,必要时可用阿托品解痉,因为此药不致掩盖症状。

93.解析:便秘指排便次数<3次/周,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

95.解析:胆道蛔虫病是指蛔虫自肠道钻入胆道所引起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特点是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

96.解析:Charcot三联征是腹痛、寒战高热、黄疸,而五联征则是又加上休克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99.解析:Ⅰ期内痔:以便血为特征,痔核较小,质柔软,多见手纸带血或滴血,无疼痛,无脱垂,窥镜下可见齿线上黏膜呈结节状隆起。

100.解析: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淤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

101.解析:墨菲氏征(Murphy sign)检查时,患者平卧,医生站在患者右侧,左手拇指放在胆囊部位,即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接处(第9肋软骨尖),其余四指放在右胸前下方,叫患者做深呼吸动作,借肝脏下移之时,使发炎的胆囊与拇指接触后,患者如感觉疼痛加剧而突然屏气,即可诊断为墨菲氏征阳性,说明胆囊有急性炎症。

103.解析:腹外疝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正常腹壁具有一定强度,即使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亦不致发病。一旦腹壁强度降低,疝即形成,因此腹壁强度降低是主要原因,腹内压增高是一种诱因。

104.解析:引起便秘的病因有肠道病变、全身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病变,其中肠易激综合征为常见的便秘原因。

105.解析: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压痛点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体征。压痛点一般在脐至右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当炎症波及壁腹膜时,出现腹膜刺激征,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右下腹可触及压痛性包块。

106.解析: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阻滞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是制酸剂,硫糖铝是胃黏膜保护剂。

111.解析:高渗性脱水(原发性脱水)临床表现:①轻度脱水,只有口渴,失水量为体重的2%~3%。②中度脱水,除口渴加重之外,口舌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等,失水量为体重的4%~6%。③重度脱水,除以上症状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有烦躁不安、躁动、躁狂、幻觉、昏迷等,尿量少,比重明显增高。血清钠高于150mmol/L。

112.解析:低钾血症,细胞内外K+的浓度差增加,静息电位的负值加大,动作电位的触发域值加大,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下降,出现肌无力。

119.解析:累计损失量应在8~12h内补足,重度脱水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min内静脉输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和肾功能。

121.解析:正确配置口服补盐液超过24h未饮用完应弃去,服用期间应让患儿正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如患儿出现眼睑水肿,应停止服用,改为口服白开水。

122.解析:脱水、酸中毒被纠正后,离子钙减少,出现低钙症状,表现为抽搐或惊厥。

124.解析:急性阑尾炎术后24h内常发生内出血,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于3~5天出现。

125.解析: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确诊后,应及早行阑尾切除术,阑尾周围脓肿先使用抗生素控制症状,一般三个月后再行手术切除阑尾。

126.解析:内痔分为4期,Ⅰ期是痔块不脱出肛门外;Ⅱ期便血加重,排便时痔块脱出,但便后能自行回纳;Ⅲ期便血量减少,痔块脱出,不能自行回纳;Ⅳ期痔块长期脱出肛门外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

127.解析: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有时伴局部瘙痒。

128.解析:为防止肛门狭窄,瘘管切开术后5~10天内可用食指扩肛每日1次,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天起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

134.解析: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半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

136.解析:肝性脑病是由于肝癌晚期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导致失代偿表现,是肝癌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进食高蛋白饮食可导致肠道内产氨增多,而诱发肝性脑病。

140.解析:纤维内窥镜细而且软,易弯曲,病人痛苦少,医生可以直接看到所检查器官的某些情况,较X线钡餐检查效果好。它能发现病变,判断病变性质,还可以在病变部位取小块标本做病理检查。近几年,有电子胃镜出现,它可以把检查情况反映到荧光屏上,术者及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荧光屏发现病变,而且又可录像,作为资料备查。

144.解析:氯化钾溶液用于补充缺钾、生理需要和继续丢失的钾,常用的有10%和15%的氯化钾溶液均不能直接应用,需稀释成0.15%~0.3%浓度的溶液静脉滴注,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145.解析:红臀的护理原理是通过远红外线灯照射产生热作用,加速渗出物的吸收,并有抗感染和抑制细菌的功效。每次照射时间15~20min,每日2~3次。照射时严格掌握灯与臀部的距离,一般为35~45cm,严格交接班,防止烫伤。

148.解析:根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组《痔诊治暂行标准》将本病分为四期,即①Ⅰ期内痔: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要症状,无内痔脱出,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②Ⅱ期内痔: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伴有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③Ⅲ期内痔:便时带血或滴血,伴内痔脱出,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内痔脱出,须用手回纳。④Ⅳ期内痔: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内痔可伴发绞窄、嵌顿。

151.解析:血清中的淀粉酶主要属于糖苷链水解酶,主要来源于胰腺等,另外近端十二指肠、肺、子宫、泌乳期的乳腺等器官也有少量分泌。淀粉酶对食物中多糖化合物的消化起重要作用。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152.解析:肝性脑病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继续存在或加重,扑翼样震颤仍存在,肌张力增加,脑电图有异常表现,锥体束征阳性。

156.解析:胰腺炎时胰蛋白酶原激活胰蛋白酶,胰蛋白酶会激活包括脂肪酶在内的多种酶,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形成脂肪酸,脂肪酸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皂化钙导致低血钙。

157.解析:因为肝硬化的腹水里含有大量的白蛋白,放了容易丢失,而且放腹水之后不久腹水又会出现,甚至放的速度还赶不上生成的速度。除非患者腹胀难忍或者肝移植术前准备,最好不要放腹水。如果要放也不要放的太多,否则腹腔内压力骤降会导致腹腔内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158.解析:十二指肠溃疡痛常出现在两餐之间,至进餐或服止酸药后缓解,即所谓饥饿痛。胃溃疡痛常发生于进餐后。

161.解析:该患者处于肝性脑病期,为清除肠内含氮物质或积血,保持大便通畅,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禁用肥皂水灌肠,也可口服或鼻饲50%硫酸镁30~50ml导泻。

162.解析:腹股沟斜疝术后平卧3天,使髋关节微曲,以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伤口疼痛。

163.解析:早下床活动的目的是,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还有利于肠道蠕动和膀胱收缩功能的恢复。

165.解析: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常有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并常伴有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低钙血症引起手足抽搐,为预后不佳的表现,部分患者伴血糖增高,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167.解析:苯巴比妥对严重肺功能不全(如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及颅脑损伤呼吸中枢受抑制者慎用或禁用;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肝硬变或肝功能严重障碍者禁用。

175.解析:此患者是胃溃疡,应抑制胃酸的分泌。

176.解析:肝硬化患者腹水检测为漏出液,若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时,可成渗出液,腹水呈血性,应考虑癌变可能,需做细胞学检查。

177.解析:氨中毒被认为是肝性脑病发生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血中的氨来自于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氨基酸、尿素、嘌呤等物质产生,非离子形式的氨(NH3)容易透过黏膜被吸收并通过血脑屏障而影响脑的功能。

179.解析:此病人有休克的危险,采取头低足高位可防止脑供血不足。

182.解析:放置三腔二囊管24h后应放气数分钟再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黏膜受压过久而致黏膜糜烂、缺血性坏死。间断应用气囊压迫一般以3~4天为限。

184.解析:肝性脑病患者限制蛋白质摄入,发病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供给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以糖类为主要食物,昏迷中应忌食蛋白质,可静脉补充葡萄糖供给热量,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饮食,每天控制在20g以内。

186.解析: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时,首要的治疗措施是立即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配血,迅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及早输入全血,以恢复有效血容量。

188.解析: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可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及孕妇禁用。

189.解析:留置三腔二囊管期间,应定时测气囊内压力,以防压力不足达不到止血目的或压力过高压迫组织引起坏死。当胃囊充气不足或破裂时,食管囊可向上移动,阻塞喉部而引起窒息。

192.解析:石蜡油可口服或灌肠,但要注意吸入肺内可引起脂性肺炎,故不宜临睡时服用。

193.解析: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突然发生大量呕血与黑便,常引起出血性休克、诱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常见死亡原因。

194.解析: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是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感染、便秘及利尿剂、镇静剂、麻醉剂等的应用。

195.解析:肝功能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表现为:①全身症状:消瘦乏力、面色晦暗、精神不振、不规则低热;②消化道症状;上腹饱胀不适、稍进油腻即引起腹泻;③出血倾向和贫血;④内分泌紊乱:肝掌和蜘蛛痣。

196.解析:腹痛为急性胰腺炎的首发症状和主要表现,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剧烈而持续。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

197.解析: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侧支循环为食管下端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

200.解析:胆囊炎患者若出现腹痛进行性加重,且范围扩大,出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同时伴有寒战高热的症状,提示胆囊穿孔或病情加重。

201.解析:应首先考虑急性重症性胆管炎引起感染,其依据为:①胆绞痛病史多年,本次症状加重伴黄疸高热;②患者神志淡漠、血压下降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及休克表现。

202.解析:根据临床表现,患儿得的是胆道蛔虫病,B超检查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可见蛔虫体。

203.解析: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下段内,当寄生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胃肠功能紊乱、饥饿、高热、胃酸降低和驱虫不当时,蛔虫即可钻入胆道引起疼痛。

205.解析:吗啡可引起胆道下端括约肌痉挛,使胆道梗阻加重,所以不能用于胆绞痛。

206.解析: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疝块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呈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宜嵌顿。

207.解析:斜疝以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呈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并压住内环后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嵌顿时宜发生肠梗阻表现。

208.解析:胃肠道穿孔者必须做胃肠减压,并保持有效引流,及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

212.解析:疱疹性口腔炎由疱疹病毒引起,在齿龈、颊黏膜、舌及上腭、咽部出现小疱疹,疱疹溃破后成为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有一圈红晕。

214.解析:在清洁口腔与局部涂药时,动作要轻、快、准,因疼痛影响进食者,可按医嘱在进食前局部涂2%的利多卡因。

215.解析: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生后不久即腹泻,不需特殊治疗,不影响生长发育;真菌性肠炎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大便稀黄,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轻型腹泻,多因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主要为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但一般每日在10次以内,黄色或黄绿色稀水便,常见奶瓣和泡沫,体温大多正常。

218.解析: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

219.解析:大量出血是本病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本病患者的20%~25%,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并发于十二指肠溃疡者多见于胃溃疡,而并发于球后溃疡者更为多见。

220.解析: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可达10余次,粪便呈黏液、脓血便,甚至血便,常有里急后重感觉,轻度、中度腹痛,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排便后疼痛可减轻或缓解,并发中毒性结肠炎,可有持续性剧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221.解析:此类患者便后用肥皂与清水清洗肛门及周围皮肤。

222.解析: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钡剂灌肠检查,肠套叠诊断明确。

226.解析:灌肠疗法适用于病程在48~72h、疑有肠坏死、肠穿孔及小肠型套叠需手术治疗者。

228.解析:阑尾切除术后炎症渗液常积聚于膈下、肠间、盆腔,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及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现象,成为腹腔脓肿,多见于术后5~7天。

229.解析: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应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防止发生胃肠功能紊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回复,防止发生肠粘连;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后,局部组织水肿、解剖结构不清,难做一期手术,且易损伤周围组织。故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局部外服药物,促使炎症吸收、消退,待肿块缩小、局限、体温正常3月后再手术切除阑尾。故选B。

231.解析:当腹内压突然增高,疝内容物被强行挤压较小的疝环而被卡住不能还纳腹腔时,称为嵌顿疝,主要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腹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还可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表现,一旦形成,自行还纳机会很少,若不及时处理,终将发展成绞窄疝。

232.解析:早期负重易增加腹内压,不利于愈合,且易复发。

233.解析:考查学生对内痔分期及临床表现的掌握情况,Ⅰ期排便时无痛性出血;Ⅱ期便血加重,严重时呈喷射状,排便时痣块脱出易自行还纳;Ⅲ期便血量减少,痔块脱出不能自行还纳;Ⅳ期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脱出。

234.解析: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直肠黏膜,好发于直肠下端的左侧、右前或右后方(截石位3、7、11点)。

235.解析:痔初期,只需调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热水坐浴,加强体育锻炼,不需特殊治疗。

236.解析:瘘管位置表浅时直肠指诊可触及硬结样内口及条索状瘘管;肛门内镜检查可发现内口;根据美蓝染色可确定内口;做碘油瘘管造影检查可明确瘘管分布。

237.解析: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可用食指扩肛,每日1次。

238.解析: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

239.解析:局部穿刺抽到脓液即可确诊。

241.解析: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需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3000ml坐浴,温度43~46℃,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242.解析:对脓肿切开引流者,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并记录,定时冲洗脓腔,保持引流通畅。当脓液变稀、引流量小于50ml/d可考虑拔管。

247.解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约75%以上有腹水,患者常有腹胀感,尤其饭后显著,大量腹水使横膈抬高,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脐疝。

248.解析:大量腹水后腹壁皮肤紧张发亮、膨隆呈蛙腹,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气过水声是机械性肠梗阻的特有听诊音。

249.解析:利尿剂治疗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为宜,利尿剂使用不宜过猛,避免诱发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

250.解析:腹腔穿刺放腹水后应缚紧腹带,防止穿刺后腹内压骤降。

252.解析:胆囊炎、胆道蛔虫症或胆管结石等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细菌沿胆管上行,感染肝而形成肝脓肿。

254.解析:脓肿切开引流后,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引流与呼吸。

255.解析:肝脓肿系消耗性疾病,应保证蛋白、热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除须控制入水量者,患者每天至少摄入2000ml液体,以防缺水。

259.解析: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存在或加重,扑翼样震颤仍存在,肌张力增加,脑电图有异常表现,锥体束征阳性。

263.解析:胆管结石并发感染时,可致典型的胆管炎症状。急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称为Charcot三联症;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症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即Reynolds五联症;急性胆囊炎患者右上腹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阳性(深压胆囊区,嘱患者深吸气,可有触痛反应);MODS和MOF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264.解析:吗啡可导致胆道下端括约肌痉挛,使梗阻加重。

265.解析:胆囊结石患者应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

266.解析:并发胆囊穿孔时会出现以上症状及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肝性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败血症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毒血症症状及感染性休克;该患者主要表现为Reynolds五联症,所以C的可能性大。

267.解析:造成该病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等。

268.解析:放置T管的目的主要是引流胆汁;引流残余结石;支撑胆道。

269.解析:胆汁引流过少可能因T管阻塞或肝功能障碍所致;量多可能是胆总管下端不够通畅。

270.解析:T管引流时,需每日更换1次外接的连接管和引流瓶。

271.解析:一般术后12~14天,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h,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

272.解析:拔管后避免盆浴,可以淋浴,淋浴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置管处,敷料一旦湿透应更换。

273.解析:患者有胆石症病史及饮酒史,消化道症状及低血压休克表现,并有急性腹膜炎症状,符合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表现。

274.解析:出血坏死型患者可出现低钙血症和血糖升高。

278.解析: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因此禁用。

279.解析:缓激肽的主要作用是抗胰血管舒缓素、抑制缓激肽生成、抑制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285.解析:生长抑素及气囊管压迫止血多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垂体后叶素止血对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有效;输血及血浆代用品治疗是治疗原则,只有C适合。

286.解析:出血停止后,放出囊内气体,继续观察24h,未再出血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口服石蜡油20~30ml,润滑黏膜和管、囊外壁,抽尽囊内气体,以缓慢轻巧的动作拔管。

288.解析:蓖麻油、蒽醌类药物、酚酞及双醋苯啶属于刺激性泻剂,均在肝内代谢,长期服用可引起结肠黑变病,山梨醇属于高渗性泻剂,不会引起此现象。

289.解析:一旦餐后排便有规律,且达到2~3个月以上,可逐渐停用矿物油或乳果糖。在以上过程中,如有2~3天不解便,仍要清肠,以免再次发生粪便嵌塞。

290.解析:内脏痛痛觉弥散,定位不准确,见于空腔脏器绞痛;牵涉性疼痛又称放射痛,指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如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引起的疼痛;躯体性疼痛又称腹壁痛,主要是壁腹膜受腹腔病变刺激所致,是由躯体神经痛觉纤维传入的。其特点是对各种疼痛刺激表现出迅速而敏感的反应。所以选B。

292.解析:此时应取休克卧位。

293.解析:溃疡性口腔炎的表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唾液增多。牙龈、舌、颊、唇内侧及上腭等处出现大小不等、散在的溃疡,有时亦可连成大片。溃疡周边较规则,有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覆盖创面。假膜剥离后呈出血性糜烂面,取假膜做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病原菌。溃疡处疼痛明显。

294.解析:急性溃疡性口腔炎又称为细菌性口腔炎,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宝宝,以婴幼儿发病较多、较重。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不洁、黏膜干燥等均可导致细菌增生繁殖

297.解析:口腔不洁、黏膜干燥等均可导致细菌增生繁殖。

300.解析:补液的速度取决于脱水的程度,原则上先快后慢,累计损失量应在8~12h内补足。

301.解析:低钾血症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早期出现T波降低、变宽、双相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

305.解析: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75%以上失代偿期患者有腹水。腹水形成后病人常有明显腹胀感,尤其饭后显著,大量腹水使横膈抬高可出现呼吸困难、脐疝及双下肢水肿,腹部膨隆呈蛙腹状,腹壁皮肤紧张发亮,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306.解析:此期应低盐或无盐饮食,限制进水量。

309.解析:肝性脑病是由于急、慢性肝病或各种原因的门-体分流所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临床表现可以是仅仅用智力测验或电生理检测方法才能检测到的轻微异常,也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311.解析:HE以慢性反复发作的性格、行为改变甚至木僵、昏迷为特征,常伴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扑翼征、踝阵挛阳性,或巴宾斯基征阳性等神经系统异常。

312. 解析:脑电图检查:常在生化异常或精神异常出现前脑电图就已有异常。主要表现为节律变慢。这种变化通常先出现在两侧前额及顶部,逐渐向后移。脑电图的变化对HE并非特异性改变,在尿毒症性脑病等其他代谢性脑病也可以有同样的改变,但变化的严重程度与临床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

317.解析:至于特征性的表现,是依据出血的部位和速度而不同。小量而缓慢的消化道出血,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软弱或头昏,有的仅在做呕出物或粪便的潜血试验检查时才被发现。一般而言,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或黑粪为主,这还取决于出血的数量及其速度。

330.解析:胃肠减压:通过胃肠插管减压可引出吞入的气体和滞留的液体,解除肠膨胀,避免吸入性肺炎,减轻呕吐,改善由于腹胀引起的循环和呼吸窘迫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肠管的淤血、水肿和血液循环。少数轻型单纯性肠梗阻经有效的减压后肠腔可恢复通畅。胃肠减压可减少手术操作困难,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332.解析:腹外疝发病原因有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正常腹壁具有一定强度,即使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亦不致发病,如一旦腹壁强度降低,疝即形成,因此腹壁强度降低是主要病因,腹腔内压力增高只是一种诱因。

335.解析:疝修补术后平卧3天,髋关节微屈,以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伤口疼痛。

336.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和巨大疝患者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348.解析:幽门梗阻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管溃疡,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频繁呕吐宿食,严重时可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并有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症状。

351.解析:该患者具有典型的右下腹疼痛并伴有胃肠道症状,符合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358.解析:患者有消化性溃疡病史5年,血压下降并出现腹膜刺激征,应首先考虑胃溃疡穿孔、腹膜炎。

361.解析:止痛剂容易掩盖病情,不宜早期应用。

363.解析:由于患者有反复发作、排便后疼痛、肛门局部瘙痒病史且肛门剧痛,体检时肛门表面有暗红色硬结,故因首先考虑血栓性外痔。

364.解析:直肠息肉、内痔一般无排便疼痛;体检未见局部感染及肛门裂开故可排除肛裂。

366.解析:血栓性外痔形成后可先给予局部热敷,外敷消炎止痛药物,若疼痛不缓解,再行剥离手术治疗。

367.解析:该患者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崩裂伤口,若有便秘,可口服液体石蜡或其他缓泻剂,但忌灌肠。

368.解析:肠粘连易发于腹部手术后,所以该患者术后不易发生肠粘连。尿潴留因手术、麻醉、疼痛等因素造成;切口感染及切口出血可因术前准备不充分及术后活动方式不正确引起;肛门狭窄多因术后瘢痕挛缩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