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名方验方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咳嗽

止咳方

(国医大师郭子光方)

【药物组成】罂粟壳6g,五味子15g,炒杏仁15g,川贝母10g,生甘草10g。

【使用方法】研末制成散剂,每次用5~10g调开水冲服或加入主方同煎。

【功效主治】润肺止咳。用于干咳无痰、频咳不止,影响休息者。

【方剂分析】罂粟壳敛肺止咳,五味子敛肺滋肾、益气生津,炒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川贝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全方止咳功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祛邪则清热化痰止咳(川贝母、甘草);扶正则敛肺、润肺、益肺、滋肾、健脾、益气止咳(罂粟壳、五味子、川贝母、甘草);“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大便畅则肺气降,肺气降则咳自止(炒杏仁)。

【参考文献】李翔,王超,杨冬梅,等.郭子光辨治咳嗽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25-1927.

窍痒煎

(国医大师洪广祥方)

【药物组成】枳实15g,紫苏叶15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止痒。用于慢性咳嗽咽痒患者。

【方剂分析】枳实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紫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地肤子和白鲜皮是皮肤科常用的组合,燥湿止痒,虽是喉部痒,也是肺主之。

【参考文献】张元兵,胡春媚,王丽华.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经验探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3446-3448.

止咳宁

(国医大师徐经世方)

【药物组成】南沙参12g,炙桔梗10g,炒杏仁10g,炙麻黄3g,蝉蜕6g,炒黄芩10g,鼠曲草12g,炙五味10g,首乌藤25g,车前草5g,生甘草5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宣解清里,肃降止咳。适用于外寒伏热,肺失清肃之象的顽固性咳嗽。

【方剂分析】所谓顽固是因为既有表象又有里证,寒热夹杂并伴过敏,咳嗽长时不已。对于这类咳嗽的治疗在取方用药上要巧于轻举,故因止咳宁意在如此。如方中南沙参以缓和清轻走上之直养肺阴,并为桔梗代用品,与甘草同伍则可起到祛痰止咳作用;蝉蜕与炙麻黄同用以透邪达表,宣肺敛咳,与炒杏仁相伍以苦通辛降,顺其气机,使肺恢复宣通;鼠曲草则以苦温甘平,直入肺位,镇咳祛痰;五味配麻黄乃为一收一散,两味同伍,可谓收中有散,散中有收,收散结合;而用黄芩与车前草以清上利下,引肺热而下行;蝉蜕、首乌藤治用两途,取之于此,意在透窍祛邪而安正,并有抗过敏之效;甘草与桔梗同伍以轻举止咳。纵观药组,配伍切体,功在协同,巧在兼备,故对久咳不已的顽固性咳嗽,更胜一筹,应手取效。

【参考文献】徐松龄,卓思源,陶永,等.徐经世老中医治疗咳嗽临证撷英[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1):2447-2448.

清补止咳方

(国医大师葛琳仪方)

【药物组成】七叶一枝花9g,黄芩12g,野荞麦根15g,前胡9g,桔梗9g,仙茅9g,淫羊藿9g,补骨脂9g,徐长卿9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肺补肾。适用于咳喘病日久迁延难愈,虚实夹杂之证。

【方剂分析】七叶一枝花、黄芩、野荞麦根清肺解毒,桔梗、前胡宣肺平喘,徐长卿祛风抗过敏,淫羊藿、补骨脂温补肾阳,以纳肾气,诸药相配以奏清肺补肾之效。

【加减运用】若偏肾阴虚者加大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玉竹等以滋阴补肾;肾阳虚甚者则重用仙茅、淫羊藿或加附子、肉桂等以温补命门;若肾虚腰酸明显者加淮牛膝、狗脊、杜仲以壮腰补肾。

【参考文献】夏榕.葛琳仪主任医师治咳喘经验遮拾[J].中医教育,1998,17(1):39-40.

清宣止咳方

(国医大师葛琳仪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黄芩9g,鱼腥草(后下)15g,桔梗9g,前胡9g,炒杏仁9g,浙贝母12g,牛蒡子9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热宣肺。适用于咳喘初发或宿疾复为外邪触发致肺气壅实之证。

【方剂分析】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清肺泻热,桔梗、前胡、炒杏仁宣肺平喘,浙贝母清肺化痰,牛蒡子利咽,全方共奏清热宣肺之效。

【加减运用】若痰热盛者加鱼腥草、野荞麦根、松萝、佛耳草以清热泻肺;若咽痛明显者加板蓝根、藏青果、玄参以清利咽喉;若伴气急者加葶苈子(包煎)、炒苏子、七叶一枝花以泻肺平喘;若痰多加姜半夏、陈皮以健脾化痰。

【参考文献】夏榕.葛琳仪主任医师治咳喘经验遮拾[J].中医教育,1998,17(1):39-40.

清化止咳方

(国医大师葛琳仪方)

【药物组成】厚朴花9g,苍术9g,姜半夏9g,陈皮6g,连翘12g,黄芩15g,蒲公英15g,七叶一枝花9g,猪苓、茯苓各12g,车前子(包煎)、车前草各15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健脾。适用于痰热壅盛之咳喘,系痰热与内湿交结所致证。

【方剂分析】方中七叶一枝花、黄芩、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苍术、厚朴花健脾燥湿行气,姜半夏、陈皮化痰,猪苓、茯苓、车前子、车前草淡渗利湿。全方共奏清热化湿健脾之效。

【加减运用】若湿盛、苔白腻改厚朴花为厚朴、草果、薏苡仁以健脾化湿;痰白量多则加炒杏仁、浙贝母以化痰止咳;如时值长夏则加藿香、佩兰等时令之品以芳香化湿。

【参考文献】夏榕.葛琳仪主任医师治咳喘经验遮拾[J].中医教育,1998,17(1):39-40.

清养止咳方

(国医大师葛琳仪方)

【药物组成】南沙参12g,北沙参12g,麦冬9g,五味子6g,玄参9g,前胡9g,桔梗9g,七叶一枝花9g,黄芩12g,枸杞子15g,玉竹15g,人参叶15g,羊乳参12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肺益气养阴。适用于咳喘病邪实祛后,肺之气阴两虚、余邪未清之证。

【方剂分析】七叶一枝花、黄芩、人参叶清肺解毒;桔梗、前胡宣降肺气,羊乳参益气,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玄参、玉竹、枸杞子、五味子养阴清热,全方共奏清肺益气养阴之效。

【加减运用】若干咳不止者加紫菀、款冬以平喘止咳;若系肺结核咳嗽则加百部、百合、蛤壳以抗结核止咳等。

【参考文献】夏榕.葛琳仪主任医师治咳喘经验遮拾[J].中医教育,1998,17(1):39-40.

加味二陈汤

(国医大师李今庸方)

【药物组成】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10g,干姜6g,细辛3g,五味子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化痰,温肺化饮。用于治疗咳嗽属于痰湿停肺证候,表现为咳嗽吐白色痰,痰多、滑而易咳出,胸闷,苔白,脉弦或缓。

【方剂分析】咳嗽多由脾寒土湿,肺胃不降,痰浊内生引起。本方茯苓、干姜、甘草温脾化湿,燥土和中;半夏、五味子降肺胃之逆;陈皮疏降肺气;细辛温化寒饮。全方共奏健脾化痰、温肺化饮之功效。

【加减运用】脉浮喘气者,肺失宣散,方加炙麻黄10g,炒杏仁10g;脉虚少气,身体乏力者,气虚肺弱,方加党参10g,炒白术10g。

【参考文献】李小丹.李今庸治疗咳嗽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46-148.

加味小陷胸汤

(国医大师李今庸方)

【药物组成】瓜蒌仁(打破)15g,黄连10g,法半夏(打破)10g,浙贝母10g,桔梗10g,前胡10g,生甘草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利咽止咳。用于治疗咳嗽属于痰热壅肺证候,表现为咳喘胸痛,吐黄痰或血色痰,发热,口渴,舌苔黄,脉浮滑或兼数。

【方剂分析】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以黄连、半夏、栝楼入药,主治小结胸病。《医宗金鉴》载“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楼润燥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攻虽不峻,亦能突围而入,故名小陷胸汤。”方中黄连清热泻火,半夏化痰开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更以栝楼实荡热涤痰,宽胸散结。加之浙贝母清热化痰,桔梗化痰利咽,前胡疏风止咳,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利咽止咳之功。

【参考文献】李小丹.李今庸治疗咳嗽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46-148.

加味代抵当汤

(国医大师李今庸方)

【药物组成】酒大黄(后下)6g,莪术(醋炒)6g,当归10g,牡丹皮10g,穿山甲6g,红花6g,桃仁10g,牛膝6g,夜明砂10g,茯苓10g,法半夏(打破)1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破瘀。治疗咳嗽属瘀血停滞、阻塞息道证候,表现为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咳痰涎或带乌红色血、胸肋满闷或有刺痛,舌青或舌有青紫斑块,脉涩。

【方剂分析】代抵当汤,出自《血证论》,有破血下瘀之功效,主治蓄血及妇女实证经闭。方中穿山甲破血化瘀,为君药,夜明砂为蝙蝠之粪便,有活血散结之功效,为臣药,《血证论》中记载:“夜明砂是蚊被蝙蝠食后所化之粪,蚊食人血,蝙蝠食蚊,故粪能去血,啮死血。”酒大黄、莪术清热活血破血,当归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牡丹皮凉血活血,全方共奏活血破瘀之功,加之半夏和茯苓则增强了降肺化痰之功效。

【参考文献】李小丹.李今庸治疗咳嗽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46-148.

疏肝止咳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方)

【药物组成】素馨花12g,厚朴花12g,生、炒薏苡仁各20g,清半夏10g,菊花10g,胆南星8g,僵蚕8g,当归12g,赤芍、白芍各12g,郁金12g,茜草12g,茯苓30g,黛蛤散(包煎)10g,枳实12g,炙枇杷叶15g,桃仁、炒杏仁各9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肝解郁,健脾肃肺化痰。主要用于感冒后咽部不适反复不愈,咳嗽,咳痰稀白,咳痰以晨起明显,吃辛辣、油腻食物咳嗽加重,伴有心烦易怒,口苦,胸胁胀满疼痛,睡眠不佳,舌体胖,质紫暗,苔薄黄,脉弦细。

【方剂分析】方用素馨花、郁金疏肝解郁;菊花、黛蛤散清肝热;胆南星、僵蚕、枇杷叶清肺化痰;桃仁、赤芍、当归、茜草活血,清心肝之火;白芍养血柔肝,平抑肝阳;厚朴花、薏苡仁、半夏、茯苓、枳实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炒杏仁降肺气以止咳。诸药从肝、脾、肺入手,调肝气,降肺气,使气机升降顺畅,上下相宜,则咳嗽之证得以缓解,兼以健脾祛湿,以杜绝痰之来源。

【参考文献】苏凤哲,杨丹.路志正从肝论治咳嗽学术思想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1-3,6.

祛风散寒止咳汤

(国医大师张磊方)

【药物组成】炙麻黄10g,炒杏仁10g,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白前12g,前胡12g,生甘草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祛风散寒止咳。主治咳嗽之风寒袭肺证。

【方剂分析】方中麻黄、炒杏仁、生甘草为三拗汤,能宣肺止咳;荆芥、防风祛风解表;桔梗、白前、前胡化痰止咳,全方共奏祛风散寒、化痰止咳之功。感冒愈后,若咳嗽迁延不止者,另用止嗽散加前胡、款冬花、白果以止咳化痰,疏风宣肺;若外感风寒,内有停饮者,临床以恶寒发热,咳痰清稀量多或呈泡沫状为特征,可用小青龙汤以温肺散寒,化饮止咳;若外感风寒,内饮化热者,临床以恶风烦躁,咳痰气喘,无汗,身痛为特征,宜用小青龙汤加石膏兼清内热;咳嗽较甚者,加金沸草、浙贝母止咳化痰。张师认为,金沸草为旋覆花的地上部分,性善疏散,用治外感咳嗽痰多者,效果颇佳;《本草汇言》:“(贝母)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痰湿内盛者,加法半夏、厚朴、茯苓以燥湿化痰。

【参考文献】饶洪,李广.张磊辨治咳嗽九法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091-4093.

疏风散热方

(国医大师张磊方)

【药物组成】桑叶15g,菊花15g,芦根30g,连翘15g,桔梗10g,炒杏仁10g,僵蚕12g,蝉蜕12g,牛蒡子12g,枇杷叶12g,生甘草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疏风散热。适用于咳嗽之风热犯肺证。主要症见:咳嗽频剧,发热头痛,或微恶风寒,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或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剂分析】方用桑菊饮合升降散加减,方中桑叶、菊花、芦根、连翘、桔梗、炒杏仁、甘草为桑菊饮,能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僵蚕、蝉蜕为升降散的主药,能祛风、解痉、止咳;牛蒡子、枇杷叶祛风止咳,全方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若咳嗽频繁、剧烈,甚至影响睡眠者,加前胡、白前、浙贝母止咳化痰。张师认为,前胡为疏散风热、祛痰止咳之要药;白前长于降气止咳;前胡对新感咳嗽效果极佳,白前对久咳不愈者尤宜。二药相伍,不论外感或内伤咳嗽均有良效,实为止咳之上品。

【加减运用】若肺热内盛者,临床以咳嗽吐痰,色黄量多,舌苔黄腻为特征,加黄芩、金荞麦、鱼腥草兼清肺热;咽喉干痛者,加射干、山豆根、木蝴蝶清热利咽;热伤肺络,痰中带血,加白茅根、生地黄炭、黄芩炭清热止血。

【参考文献】饶洪,李广.张磊辨治咳嗽九法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091-4093.

参麦养阴止咳汤

(国医大师张磊方)

【药物组成】太子参15g,北沙参20g,麦冬20g,百合15g,知母10g,地骨皮15g,牡丹皮10g,炙紫苑12g,炙款冬花12g,炙甘草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益气滋阴。适用于咳嗽之气阴两虚证。主要症见咳声低微,干咳少痰,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气短声怯,舌质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本病以干咳少痰,气短声怯,舌红少苔为辨证要点。

【方剂分析】方中太子参益气养阴,健脾益肺;北沙参、麦冬为《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中的主药,能滋阴润肺;百合、知母为百合知母汤,能补虚清热,滋阴润肺;加地骨皮、牡丹皮以加强滋阴清热之力;加炙紫苑、炙款冬花、炙甘草以润肺止咳化痰,诸药共奏益气滋阴、润肺止咳之功。

【加减运用】若肺气不敛,咳嗽气短者,加五味子、诃子、胡桃肉以收敛止咳;五心烦热者,加银柴胡、胡黄连、醋鳖甲、醋龟甲以滋阴潜阳;阴虚盗汗者,加生地黄、乌梅、浮小麦以滋阴清热、收敛止汗;兼有肺热者,加黄芩、桑白皮、海蛤粉以清肺止咳。

【参考文献】饶洪,李广.张磊辨治咳嗽九法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091-4093.

补脾益肺止咳汤

(国医大师张磊方)

【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炒苍术12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桔梗10g,前胡12g,海浮石(先煎)30g,五味子10g,生甘草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补益肺脾。适用于咳嗽之肺脾气虚证。主要症见:咳嗽痰多而稀白,短气乏力,纳差,食少,腹胀,便溏,声音低怯,面浮足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方剂分析】方中黄芪、党参、炒苍术补益脾肺、燥湿化痰;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为二陈汤,能燥湿化痰;桔梗、前胡、海浮石能豁痰、降气、止咳;五味子收敛止咳,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培土生金、燥湿化痰之功。

【加减运用】若表虚自汗者,加糯稻根、浮小麦、煅牡蛎以收敛止汗;怕冷,畏风,易感冒者,加炒白术、防风、炮附子以益气、扶阳、固表;兼有寒饮者,加干姜、细辛温化寒饮;有痰热者,加黄芩、桑白皮、鱼腥草以清肺止咳。

【参考文献】饶洪,李广.张磊辨治咳嗽九法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091-4093.

补益肺肾止咳汤

(国医大师张磊方)

【药物组成】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10g,熟地黄20g,山药12g,山茱萸12g,紫河车(分冲)3g,炒杏仁10g,浙贝母10g,款冬花10g,炙甘草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补益肺肾。适用于咳嗽之肺肾阴虚证。主要症见咳嗽气喘,痰少或无,面色黧黑,口燥咽干,腰膝酸软,手足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方剂分析】方中党参、麦冬、五味子为生脉饮,能益气养阴;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为六味地黄丸中的三味补药,能滋阴补肾;紫河车补益肺肾;炒杏仁、浙贝母、款冬花能润肺、止咳、化痰,全方共奏补益肺肾、纳气止咳之功。

【加减运用】若阴虚较甚者,加南沙参、玉竹、生地黄、百合以滋阴润肺;中气虚者,可配合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阳;肾失摄纳,喘促较甚者,加煨诃子、蛤蚧、胡桃肉以补肾纳气;若肺肾气虚者,可用自拟调补肺肾方,处方:生晒参(另炖)10g,黄芪30g,五味子10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2g,鹿角片10g,蛤蚧粉(分冲)3g。

【参考文献】饶洪,李广.张磊辨治咳嗽九法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091-4093.

清肝降逆止咳汤

(国医大师张磊方)

【药物组成】柴胡15g,黄芩10g,青黛(包煎)6g,清半夏15g,党参15g,代赭石(先煎)20g,五味子12g,姜厚朴10g,炒杏仁10g,炙枇杷叶12g,生甘草6g,生姜10g,大枣5枚。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清肝降逆。适用于咳嗽之肝胃气逆、胃酸伤肺证。主要症见咳嗽骤作,干咳或少痰,平卧或夜间易发作,饭后嗳气,脘腹胀满,恶心泛酸,上腹或食管有灼热感。本病以昼轻夜甚,平卧位加重为特点,为肝胃气逆,胃酸伤肺所致。

【方剂分析】方中柴胡、黄芩、清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为小柴胡汤,能调和肝胃、通调津液。正如陈修园《医学实在易》治咳论中有“胸中支饮咳源头,方外奇方勿漫求,更有小柴加减法,通调津液治优”;青黛、代赭石清肝降逆、五味子收敛止咳;姜厚朴、炒杏仁、枇杷叶降气止咳;全方共奏清肝降逆、和胃止咳之功。

【加减运用】若兼有胁痛、口苦,或有便秘者,为胆胃郁热上犯,肺失宣降所致,治宜大柴胡汤加减以清利肝胆,和胃止咳。

【参考文献】饶洪,李广.张磊辨治咳嗽九法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091-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