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数理类
郭荣兮
第一次读《从一到无穷大》的时候,我还只有13岁。虽然我早已经忘记了具体的内容,但是读过后的震动,恍然之余的欣喜和感慨,它给我留下的感触,确实印象极深。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我,有幸再一次与《从一到无穷大》邂逅。这次重读,我有了更深的体会。经过了中学六年的积累,再看到这本横跨数个领域的科普读物,我已经能够把书中的知识与我的所知联系到一起,将这些新东西融入我脑海中已有的体系里。由此,我便对它们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同类的科普书中,我觉得《万物简史》与《从一到无穷大》非常相似。两书的语言都非常幽默,讲解的虽然是高深的知识,却非常通俗易懂。但《万物简史》的作者并不是自然科学的大师,他只是系统地罗列了自己走遍各地收集到的资料。而伽莫夫则是科学界的泰斗,从俯视的角度,并以通俗易懂为目的,内容质量便比《万物简史》更上一层楼。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书中无懈可击的逻辑和巧妙的变抽象为具象的例子和说明。比如,我们都知道原子弹、氢弹,知道核反应堆。但是中子碰撞的链式反应,以及核裂变的具体流程很难理解,但这本书却做到了。无可否认,书中有些理论已经被最新的科学推翻了,但它毕竟是一本70年前的书。更值得我们去注意的,是作者想要在书中表达的东西。
那就是科学自己的美:无懈可击的推理,直至得到一个漂亮的结论;简单易懂的探索背后,藏着一个单纯的真相;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但是万物却不约而同地遵守着同一个简单的物理定律。这些乏味枯燥的科学事实,在作者有如神助的笔下,变得有趣和生动。
另一方面,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还有另一件事情:永远要保持一颗对宇宙敬畏的心。
宇宙,“宇”是空间,“宙”是时间。作者不止一次地在书中表达了宇宙的玄机之大、人的渺小,以及两者对比之悬殊。这就如同物理界的革命一样:在牛顿力学出来后的百十年里,人们以为物理学已经走到尽头了,不再有未知了,世界不再复杂,人类已经全部都了解了。但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还有后来新兴的量子力学,都使物理理论的探索更进一步。在明白了物理学并没有穷尽的同时,人们还明白了这样一件事情:在完善了一套理论后,还有下一套理论等着人们去发现、提出,或许永远没有穷尽。我还记得初学物理时,爸爸给我讲物理的定义。他告诉我,物理是描述世界的一种方式。当时的我当然是一头雾水,但现在,我完全理解了:牛顿用经典力学描述世界,爱因斯坦用相对论描述世界。而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方式去描述世界,这个过程没有穷尽。《从一到无穷大》恰恰也描述了这样的思想。永远都要用崭新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这样才能有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样的理论层出不穷。
《从一到无穷大》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希望它能生根发芽。
作者简介
郭荣兮,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8年考入清华大学数理大类,是清华交响乐团的一位小提琴手。
寄语母校
当年我抱着幼稚的幻想进入校门,活跃在拥挤的操场,穿行于拥挤的走廊;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参与同伴间的热烈商讨;在“实验”学会了学习、懂得了道理,六年的校园生活、六年的师生情、同学情永生难忘!如今我抱着伟大的理想走向深造,深情地告诉师弟师妹们:这座百年老校将永远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