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发展立足:个人与集体

一个人无法生存,我们在路上行走,离不开外界力量的支持。一个人无法长大,生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社会化的影响改造。不论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即使看似单打独斗的自由职业者,仍然离不了相应的圈子。因此,人与集体的关系非常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为什么我们都需要集体

《做人的佛法》一书中讲过这么一段话:“不依靠任何人而独自生存的人是没有的,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大,看得多么有能耐、了不起。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渺小的,都必须在群体当中才能生存。没有群体,没有社会,没有人类,我们绝对不能生存。”鲁滨逊之所以能一个人在孤岛生存,依靠的正是人类文明传承下来的经验和工具。离开了人类社会这座大靠山,没有社会给他的智慧、能力和装备,他将不可能孤岛生存。

学者菲尔·麦格劳在《生活策略:做有效之事,做重要之事》一书中,列出了人们应当思考和行动的10个最重要的特点,前两个特点分别是“所有人最害怕的事物就是被拒绝”和“所有人最需要的就是被接受”。这两个特点其实说的就是人对融入集体的需要和渴望。

中国人讲面子、爱面子由来已久,但“面子”一词引入学术界并不是中国人的创举。欧文·戈夫曼在1959年第一次提出了面子工作(face work)概念,即社会交往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义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社会角色。人们要支持,而不是诋毁他人的公众身份。尊重是互相的,侮辱别人,就不要指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不尊重上级,你的下级也不会尊重你。此类行为的一个主要动机就是为了避免社会冲突并降低人际关系的紧张度。面子工作对我们的启示是:不要非议任何角色,要互相维护各自在集体中的身份尊严。尊重集体中的每一员每一事,是维护集体荣誉的最关键做法。

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最负盛名的著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则》,其中提出了两条至今仍在使用的管理法则:(1)群体活动必须协调,而不是各行其是;(2)人与人之间应该合作,而不是惟吾独尊,强调个人主义。

各种学术研究的结论指向很清楚:每个人都需要集体,都应该维护集体,都必须强化合作精神,以单位为家,以集体为荣。只有建设好集体,才能享受到集体的福利,让自己在集体的助力下发展得更好。

(二)怎么做集体能接纳我们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成人跟儿童一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容易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处于组织里的人会被慢慢淹没、会有强烈的挫败感,或者被忽视,有时候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时会受到侮辱,有时别人对他的诺言会突然变成空头支票。”

一般说到如何让集体接纳个人的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要谦虚谨慎,多学习多请教,接受组织特色文化,尽快被集体所认可。这样做是正确的,但仅仅开了个头,并不完全,因为融入集体只能避免自己被集体排斥,无法避免出现马斯洛所说的被组织淹没的困境。要想让自己融入而不被淹没,接纳而不被冷藏,就必须让组织发现个体的价值,看到我们的存在。在方法上没有捷径,就是让我们在能力上拥有比其他人更为鲜明的特长,成为组织上遇事能想到、有事能用上的人,最理想的是成为集体在某一领域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能人。关于如何发展特长,发展什么特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要立足业务发展特长

沈从文是湘西画家黄永玉的表叔,到现在黄永玉还经常回忆沈从文对他的教导:一是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二是充满了爱去对待一切;三是死死抱住你自己的业务,不要放松。第三条尤其值得我们重视。业务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干好业务是组织对我们的基本要求。能够在业务领域发展特长,将直接创造组织对我们的强劲需求。

要立足兴趣发展特长

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初中毕业,到一个小镇做镇政府的门卫。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空闲时间他把打磨镜片作为爱好,老老实实把每一个镜片磨好,一磨就是60年,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技师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世界——微生物世界,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英国女王都专程到小镇拜访过他。兴趣所在,就是我们的天赋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发展特长的最佳突破点。

要立足专长发展特长

写作《明朝那些事儿》的网络作家当年明月(石悦),大学毕业之后成为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公务员,业务能力被领导评价为“很一般”。如果照常规下去,估计终其一生,在机关里都将难有作为。可石悦硬是把业余专长发挥到了极致,成为网络时代的文化名人,被调到海关总署担任杂志编辑,2014年还去代职副县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下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人人皆有优长。充分发展自己已有的长处,将能更高效地形成特长。

个体有用,才能让集体离不开。个体强大,才能在组织中立住脚。做有用之人,组织才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有用的支撑。在集体中立足的关键,仍然是自身的强大。

民间关于个人如何融入集体,有“先做人,后做事,做人高于做事”的老话,其实此话深品起来值得推敲。做人与做事并不对立,两者在先后关系上也存在逻辑错误,应当是做事在先,因为见事才能见人,遇事才能知人,做人是通过做事反映出来的,没有只做人不去做事的情况。生活中判断一个人是否两面人、假面人,听其言、观其行是要同步开展的方法。空口说做人,永远无法取信于人。只能做好人,不能做对事,任何一个组织都不需要这样的人。也因此那句老话应当摆脱先后关系的串联,不妨改为:能做事,会做人,做事更要做人。有做事的特长,有做人的品行,这样的人才能让集体迅速认可、愉快接纳。

(三)如何在集体中不失自我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当若干人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感染的“心理群体”之后,这个心理群体会具有这样一些明显的特征:“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这个群体容易“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当今网络舆论生态中存在的极端化、非理性现象可以证明这一观点。在网络社会当中,众多网民在相互感染、相互理解、相互激发、相互支持、相互壮胆的基础之上,进而容易形成一种亢奋激动的非理性合力,可能导致舆论声音的失真失态失控。

集体比个体有力量,也因此集体对个体有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倘若个体不能正确鉴别和辩证接收来自集体的信息,不能在多元的集体中保持相对独立的自我,将不利于生命的健康成长。如何在集体中不失自我,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方法。

要善用他人智慧

阿拉伯国家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过去有一位长者,叫他的仆人拿钱到别人的果园里去买庵婆罗果吃,并对仆人说:他的庵婆罗果很好吃,个个甜美,你去买些来。仆人拿钱到果园,果园主说:我这树上结的果子,质量一流,都是好果子,你尝一个就知道了。这个仆人说:谁知道你的果子到底好不好,我要一个个品尝,再决定取舍。只品尝一个,怎么会知道呢?于是他就一个个尝过去,好的留,不好的丢掉,终于凑足了一筐,拿回来给长者。长者一瞧,每一个都被他的仆人咬了一口,心里恶心得不行,全都扔掉了。

这个故事其实警醒我们:所有事情难道非得自己体验才行?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为什么不用?积极地向身边人学习他们的长处,这是让自己迅速融入集体、提升能力的法宝。另外,在每个组织里都有一些前人做过的成熟案例,新人接手这些工作后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另起炉灶、剩饭新炒,不重视借鉴以往的经验,急于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做需要个人的大量精力投入,不仅不能保证必然出彩,还容易引发上级和同事的反感。

要善听外界声音

我们都知道应该为自己活着,但又大都在为别人活着,似乎眼睛耳朵总在忙于接受外界的声音而顾不上倾听自己心灵的诉求,这是我们在集体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其实,不要总是想方设法地博取周围人的赞赏,这毫无意义。有掌声的确能让我们增加信心,没有掌声我们难道就不要过日子了?须知生命中没有掌声的时间要更漫长,一旦执着于热烈,我们如何耐得住走下舞台后的冷清?掌声只是对现有成绩的肯定,并不意味向掌声处行进就必然走向美好未来。渴望被他人接纳和喜欢的愿望,可能会导向危险的行为,让我们为此而忘记做事做人的根本。因此,认真走好自己的路即可,不要期待他人的褒奖和喝彩。实际上,如果你在周围人眼中的形象非常不错,那你就必须对自己做出深刻的反省,谨防被赞美所迷惑,被掌声冲乱了心智。

对于外界的批评与议论,最好的办法是用行动来说话,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对于他人的负面评价,我们无能为力,辩解只是自降身份,同时,还会让人觉得我们心虚。一定要牢记,掌声只能一时,批评终将逝去,莫被外界声音所捆绑,我们要认真地做一回自己。

要善避消极传染

印度安东尼·德·梅勒在《上帝的公式》一书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先知来到一个城市,想改变那里的居民。起初,人们还聆听他的布道,可是,不久之后,他们就心不在焉了,最后,先知传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话了。一位旅行者问先知:“你为什么还要坚持传道呢?”先知说:“刚开始,我希望改变这些人,后来,我还要呐喊传道是为了不让我被他们改变。”

在群体尤其是新组织中,个人的认知易感性会变得更敏感,他人的观点和烦恼总是很容易感染到我们。倘若较长时间处于抱怨、牢骚等消极环境之中,我们会感到虚弱、紧张和麻木,甚至会感到无助、愤怒或绝望,引发强烈的生理不适和心理冲突,对工作产生抵制情绪,导致工作表现差、同事关系僵,影响自己在集体中的立足与发展。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警惕,坚定自身信念,辩证看待传言,尤其要抵御消极声音,坚守品行底线,莫要随波逐流,无所谓、随大流的态度会害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