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源头活水”从何而来?
朱熹《观书有感》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道出了读书学习是丰富自己,提高自我的源头活水。要问作文之“源头活水”从何而来?答曰:来自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因为写作素材的积累有赖于观察,高质量的作文离不开观察。如果不细心观察自然社会,没有生活的积累,缺乏鲜活的材料,作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散文家杨朔在他的《香山红叶》中写初秋的香山,“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大家想想,“叶脉”显眼吗?“微微”容易发现吗?“透出点红意”需要怎样的眼力才能看清?假如作家观察物象时没有这种细心劲儿,怎能有如此生花妙笔?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学生获得作文的“源头活水”,使他们挥笔能写出佳作,就得启发他们老老实实地去观察自然、了解社会。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须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要求。面对大千世界,动物植物,如果学生心不在焉地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嘴巴尝,印象就不会太深,收获也不会太大,而带着明确的要求去目睹耳闻,鼻嗅嘴尝,结果就会大不一样。笔者以为:欲得作文之“源头活水”,必须做到观察之“三要”。
一要准确细致透彻。鲁迅先生曾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比如,人们高兴的时候会笑,伤心的时候会哭,这是人之常情;可有时也有例外,悲痛至深常无眼泪,欢乐至极却往往是热泪盈眶。就说“笑”吧,也有各种各样的:哄堂大笑、捧腹大笑、莞尔一笑、掩口而笑,友好的微笑,轻蔑的冷笑……如果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就无法洞悉其细微,也不可能抓住其特点。经验告诉我们:作文要写得真实,观察就必须准确;作文要写得具体,观察就必须细致;作文要写得深刻,观察就必须透彻。例如《旷野的黎明》中写道:
沉默,寂静。听得见寒风掠过雪地扬起的烟雾般的雪粒的沙沙声,听得见沟底下水在冰下流动的叮咚声,听得见不远的地方野狗们为争吃死尸的嗷嗷声,也听得见四面村落里雄鸡报晓的喔喔声……
作者采用铺排的手法,从听觉的角度,精心选取“沙沙”“叮咚”“嗷嗷”“喔喔”这样一组拟声词,生动传神地摹写出旷野黎明“沉默,寂静”的具体情景,读之有身处其境,声犹在耳之感。试想,如果作者没有准确、细致、透彻的观察,笔下也就不可能有这样鲜活而精彩的表达。
二要抓住事物特征。人物和事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观察时就要善于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征,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法国艺术家罗丹语)”。是啊,只有观察时抓住了人物、事物的特征,作文时才能写出新意,而不至于拾人牙慧。比如,有位同学对月亮进行了反复细心地观察后写道:
月亮,有时像眉毛,还带有黑影,犹如眉毛下的眼珠;有时像镰刀,似乎可以用来割麦;有时像小船,仿佛能在水中荡漾;有时像半个西瓜,让人垂涎欲滴;有时溜圆溜圆的,活像一个玲珑剔透的白玉盘。真奇怪,月亮的弯儿有时在右边,像屈身躺着似的;有时在左边,呈俯身打拱的样子。遇到云多时,月亮还会在云里穿行,和人们捉迷藏!举首望满月,我像真地看见了月亮中的桂花树,还有桂花树下的吴刚和玉兔。
在作者笔下,月亮的不同形态,被逼真、形象、立体地再现出来,一个个贴切生动的比喻、拟人,使得字里行间溢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足以勾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由此可见,只要作者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生活,进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就能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文字来。
三要伴随思考体验。观察不同于一般地“看”,不能像照相机一样被动接受,而应开动脑筋思考,调动心灵体验。唯如此,才能从画面中听出声音,从声音中看出色彩,从香气中嗅出甘甜,从冷暖中觉出软硬。作者要把观察到的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层面,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比如,有位同学在《北国之冬》一文中,先拿自己印象中的北国总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与南国“山温水软,风润雨柔”做对比,强调北国不应该就是“寒冷的冰雪世界”吗?谁知一走进北国,发现“北国,尤其是冬天的北国,是多么有趣,多么令人神往……”
北方的孩子是那么盼望下雪,雪来了,沙沙地响,好像在和你说悄悄话儿。大雪过后,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天地间白茫茫连成一片,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柏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漂亮极了。天地之间一片银白,觉得有说不出的纯洁。这漫天的大雪,连梦里都不曾见过,真美呀!
来到大街上,积雪足有半尺深,几位玩伴,早已在空地上堆雪人了。那雪人浑圆的身子,硕大的脑袋,笑眯眯的,显得雍容富态;眼睛是两个玻璃球,鼻子是个冻胡萝卜,嘴是个红辣椒,拔掉把儿,插进去,只露红红的一圈,中间还有籽儿,真像牙。
作者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改变了北国之冬寒风呼号、滴水成冰、奇冷难耐的形象,描绘出冬天雪景的美丽、纯洁、壮观;文章把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将观察与思考融于一体,抒发了对冬天北国的深深爱恋之情。
其次,须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面对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面对社会中的一人一事,一言一行,只有做有心人,存上等心,留深度意,循着一定的方法去观察,才能拥有不竭的“源头”和无尽的“活水”。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如下三种观察方法。
一是定点换景法。所谓定点换景,就是指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即立足点是固定不变的,而观察的景物可以随着目光的移动而变化,这样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景色。简言之,定点换景就是位同而景不同。如果将这些景物依次写下来,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定点换景法的优势在于立足点是固定不变的,比较容易做到观察集中,达到一定的深度。特别是对某一处、某一点、某一面的具体景物观察时,容易抓住事物的形态特征,使得描写层次清楚。请看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一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的观察位置固定于荷塘上的某一点,而随着视线的移动,淡淡月光下荷塘特有的素淡朦胧的景象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荷叶像裙,荷花如星,荷香似歌,荷颤如电,荷波凝碧,流水脉脉。看到这样的文字,读者仿佛看到一幅融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为一体的画卷,从中获得了美感享受。
运用定点换景法的关键,是选好观察时的立足点。摄影师拍照,画家作画,选择镜头和描绘对象都非常注意立足点;一个立足点选择得好坏,往往关系到一张照片、一幅画图的成败。写文章亦然。因此,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理想的立足点,是定点观察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首要问题。所谓理想的立足点,就是指能够看清所写环境的全貌的立足点。一般来说,适当的制高点,能看清近景与远景,因而就是理想的立足点。古诗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它很形象地说出了观察景物与选择立足点的密切关系,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此外,全景的中心,能看清各个部分的景色,也是理想的观察点。
运用定点换景要遵循合理的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或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等。观察时作者的立足点始终不能发生变化,必须固定在一个基点上。比如,一位同学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文中,将草地景色写得有条不紊:
空中飘浮的白云如素色的纱巾一样柔曼,一只雄鹰在蓝天白云间舒展开它的翅膀自由滑翔。山下是辽阔的草地,仿佛浇了油似的,又肥又茂。牧民们骑着马放牧,唱着粗犷的歌。草地上的马儿,牛儿,羊儿,有的成群结队,有的分散开来;有的悠闲地吃着草,仿佛在品尝美味;有的静静地站在那儿,好像在欣赏草地美景。
作者立足于山上,上面是蓝天、白云、雄鹰,山下是辽阔的草地、放歌的牧民,草地上有千姿百态的马儿、牛儿、羊儿。作者的观察仔细有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但写出了所见景物的色彩、状态,还融入了自己的想象,抒发了自己喜爱草原之真情。
二是定景换点法。定景换点与前面所讲的定点换景刚好相反,它要求在进行观察时,其观察的对象不变,而不断变换观察者的位置即立足点。正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说明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所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亦大不一样。简言之,定景换点就是景同而位不同。请看下例:
远离瀑布还有好几里,先听到丘壑雷鸣,先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泻而下,在阳光映照下,犹如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水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扬,上下浮动,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
不难看出,作者的观察对象——瀑布是固定的,而观察立足点则由远观变为近看,这样,即使同一个瀑布,看到的景象却形状各异。远观之景显得简括,不甚具体;近看之景则妙笔生花,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运用定景换点法,必须把变化着的立足点交代清楚:先站在哪里,后处于哪里,亭是亭,路是路,前后、正反都要清楚分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此外,运用定景换点法,所写景物要有层次。也就是说,作者所处的位置变了,他笔下的景物就应该有相应的明显的不同。例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描写井冈山的八百里林海: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尽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哨兵;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作者的立足点在远处时,所见景物不甚分明具体,故只能以简括之语概而述之,给读者一个总体的大致印象。当立足点变为近处时,观察具体了,细致了,并展开自己的联想,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绘景抒情。这样,读者对井冈山八百里林海既有全景的了解,又对各种状态的竹子有着具体的印象。
三是移步换景法。所谓移步换景,就是指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有如移舟前进,时移境迁,景物也随之改观一样。作者每移动一次,便增加一重景色,给人一种立体感。简言之,移步换景就是位与景都在变化。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请欣赏《玉苍山记》中的一段:
玉苍山矗立在浙闽交界之处,海拔九百多米。在玉苍山巅观日出,赏云海,览奇石,被世人称之为“玉苍三绝”。汽车在山峦岭壑之间穿行了两个多小时,在将要到达的时候,天却下起了雨,山顶云遮雾绕,朦胧缥缈,把美丽的玉苍山景捂得紧紧的,直到转过最后一道弯时,才依稀看到我们将要下榻的玉华山庄那红色琉璃瓦的屋顶。山庄依山傍水,一幢幢仿欧式的小别墅精致典雅,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错落有致,规模似乎也不小。下了车,扑面而来的就是湿润、充沛而新鲜的空气,我们便张开大口贪婪地吮吸着,然后感觉全身的每个毛孔都能涌出一股清甜来。雨不大,但是雾特别大;雾霭笼罩着,目力所达,不过五十米。那些雾在身边涌动,挂在四周的松树上,树梢含雾,松针吐翠。顺着一条平整的小路,在松林里漫步,竟让人有似在云堆里飘浮的感觉。
作者行进的路线清晰可见:汽车在山壑间穿行——转过最后一道弯——下了车——松林漫步。眼中所见、笔下所写的景物亦随之变化:汽车行进在云雾缭绕的玉苍山——见到依山傍水的山庄——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在雾霭朦胧的松林漫步。读者就好像跟随着作者步子的移动,一同领略他一路绘下的一景一物似的。
采用移步换景法,要注意三点:
一是“景”与“步”的一一对应,走一“步”写一“景”,做到“景”随“步”现,“换景”有序,“移步”而“景”不乱。
二是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即自己的行进路线要清晰可见,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你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三是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避免记流水账。
概言之,只要用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四季的交替变化,留心街头巷尾的凡人琐事,体味家庭校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经常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那么,作文的“源头活水”就能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