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类工效学的定义
人类工效学是一门建立在数学、物理学、力学、生理学、解剖学、卫生学、心理学、技术科学、人类逻辑学、生理物理学、生物力学、人类学、自动控制、信息论、社会学等一系列科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与该学科名称一样,目前国内外对本学科所下的定义也不统一。
(1)美国人类工效学专家C.C.伍德(Charles C. Wood)所下的定义为:设备设计必须适合人的各方面因素,以便在操作上付出最小的代价而求得最高效率。W.B.伍德森则认为:人类工效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作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布置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效率及作业时感到安全和舒适。著名的美国人类工效学及应用心理学家A.查帕尼斯(A.Chapanis)说:“人类工效学是在机械设计中,考虑如何使人获得操作简便而又准确的一门科学。”
(2)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对人类工效学下的定义是:人类工效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用以设计使操作者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机构、仪器和控制装置,并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合适位置。
(3)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IEA)为本学科所下的定义是最有权威、也最全面的,即人类工效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和休闲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从上述定义来看,尽管学科名称和定义不同,但是本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方面并不存在根本上的区别。这正是人类工效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的理由,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科边界模糊、学科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