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寿
一个养生讲座上,有位著名养生专家说:没心没肺,吃了就睡,长命百岁。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上,类似的论调还真的不少。于是很多人开始追求心如止水,拿诸葛亮丞相的话“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来装饰自己、标榜自己,嘲笑不淡定的人,自称从不感动,更不激动,绝不冲动,号称无欲无求,原来求的是长寿。
情欲两个字虽然常合为一个词,但意义却是相差很大的,情是人的有感之发,欲是人的有需之求。人之情感与生俱来,无情,是把自己和体外的世界相隔绝,视若无睹,听而不闻,强迫自己的心脑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强行封闭自己,只是为了生日的数字大些,那是从坚忍到了残忍,那是为了一个欲念,断了其他欲念。是极端中的极端,悖情悖理。
自己相信无情能够长寿也还罢了,麻木就麻木吧,偏偏还喜欢嘲笑和他们不一样的、多愁善感的人。
一提到多愁善感,就不由想到了唐朝的诗句:“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无情怎风流,何苦做人世上走?想到了诗圣杜甫的感伤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想到了曹雪芹借黛玉的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和那些没心没肺的“三不动”的人相比,确属多愁善感,但却是合乎自然大道的“有心有肺”。比较多的人会认为,文人、读书人们相比其他人群,要更加多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趣,是学习的动力;有情,是成功的基本。当一个人对事物、对人生,有了情感的大投入,以“苦累”为乐,才能有超常的生命的成功。
文人长寿吗?随机翻阅了一些资料,就以近现代有明确生卒年份的、公认的中国文学家共19位进行统计:
鲁 迅,1881—1936年,享年56岁;
周作人,1885—1967年,享年82岁;
郭沫若,1892—1978年,享年86岁;
叶圣陶,1894—1988年,享年94岁;
林语堂,1895—1976年,享年81岁;
郁达夫,1896—1945年,享年49岁;
茅 盾,1896—1981年,享年85岁;
朱自清,1898—1948年,享年50岁;
冰 心,1900—1999年,享年99岁;
夏 衍,1900—1995年,享年95岁;
沈从文,1902—1988年,享年86岁;
梁实秋,1903—1987年,享年84岁;
巴 金,1904—2005年,享年101岁;
曹 禺,1910—1996年,享年86岁;
钱钟书,1910—1998年,享年88岁;
艾 青,1910—1996年,享年86岁;
孙 犁,1913—2002年,享年89岁;
其中除去两位,徐志摩(34岁空难),老舍(67岁自尽),上面17位文学家的平均寿命为82.2岁,大大高于201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72岁。
而依然活跃的当代文学大家们,金庸已过米寿且好学不已,余光中85岁诗意盎然,王蒙年近八旬大作斐然。
外国文学家长寿的也很多,比如法国大文豪雨果(1802—1885年),寿命83岁,几乎跨越了整个19世纪,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英国文豪萧伯纳(1856—1950年)寿命更是达到了94岁!
我于是很好奇,为什么报刊上、电视里、广播中那么多关于养生之道的文章、讲座,没有提倡喜爱文学亦是长寿妙方呢。
孔孟两位圣人,是大文人,在两千多年前那样简陋的物质条件下,也能有73岁和84岁的高寿,他们二位是何等的情感丰富,悲天悯人,倾情施爱,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真诚满溢的情感,激发出了他们每一个生命因子的最大潜能,蓬勃激荡。
多情,多的是人之情,人生的冷暖和短长,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心灵的温度,丰沛的情感,滋润我们的生命力。
在讲“领导者心智模式和总裁思维”课程时,我常向学员们提出一系列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有没有——
感动过至少三次?
愤怒过至少三次?
欣慰过至少三次?
喝醉过至少一次?
帮助过无关的人至少一次?
看望重症的病人至少一次?
参加别人的葬礼至少一次?
如果有,我会请他们回味,思考寻求感悟,分享看到共鸣;如果没有,那我就会建议他们在此后的一年里,至少要求自己去感受、去经历,在观察和体味中,发现自己的同情心、同理心,发现自己心灵温度的变化,发现自己看待世界和自我的角度的变化……发现自己和世界的一体性。
享寿95的大哲学家、清华大学文学院前院长冯友兰先生(1895—1990年)说:风流是一种所谓的人格美,真正风流的人,有情而无我,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他对于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同情。
这才是真正的文人,真正的人性情怀,让我们的眼前浮现出陶渊明和嵇康,浮现出“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竹溪六逸”“扬州八怪”,让我们脑海中吹拂起“魏晋风骨”的清风逸情,荡涤各样的俗雾浊气,让自然造化之人天真情性豁然而爽。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符号,是人情的生动活化教材,也是点燃人情和人性的火星,在人心中熊熊燃烧,让人的生命更加鲜艳,更加美好。
西汉大儒杨雄所撰《法言》里说儒家“通天地人”,于是那些呼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诉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人,是与世间万物之情相通的人,更能够本性、本能地把景、物、人、事融为一体,通心通灵。从来,文学就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类的同理心、同情心,宋朝的两位大文人安子顺和苏东坡,就有过相似的两段感受。
安子顺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苏东坡曰: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欣慰而幸运的是,这些好文章已经都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上了,能让今天的中国孩子更真切地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情。
血肉之情,合乎天地自然之道,喜怒忧思悲恐惊,虽发乎情而止乎礼,但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所以,没心没肺,难得长命百岁!
有人对我说,那些长寿村的人们,不都是说很平淡的生活才能长寿吗?我说那是他们在镜头前时说的,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状态。而且平淡的生活并不是情感淡漠的生活,更不是心如止水的生活,那些说自己心如止水的人啊,要么是假装,要么是等待,一边还在持续抱怨。
人生而有情,若把丰沛的情感倾泻到学术上,科学家从来都是长寿人群;若把丰沛的情感倾泻到艺术上,艺术家往往也是长寿人群;若把丰沛的情感倾泻到产品上,企业家往往也是长寿人群;若把丰沛的情感倾泻到政治上,政治家往往更是长寿人群,他们的相同点就是:情感格外饱满,欲望非常强烈,表达形式丰富。
《庄子》说得精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而《中庸》里面,说得就更加尽情尽性,畅透极致: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