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马克思认为利润率存在下降的趋势,为什么?
答:(1)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从而商品价值就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利润,即w=c+v+m=K+p,生产成本即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生产成本的概念掩盖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根本区别,掩盖了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则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在量上小于剩余价值率,即p′=m/k=m/(c+v)<m′=m/v。
(3)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得资本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发生转移,引起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从而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体趋于平衡,所有生产部门都获得大体上相等的利润率,即形成平均利润率。出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总趋势,从而最终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4)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实现机制。平均利润率只是在部门之间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趋势,而不是绝对的平均。从长期和总体上来看,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存在着利润平均化的总趋势。
(5)由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会逐步提高,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前提下,同量预付资本所获得的利润量必然减少,从而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从资本主义较长发展时期来看,平均利润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2为什么新古典增长模型会得出一个“尴尬的结论”,即长期经济将会以人口增长率增长?
答:(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是:①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产品;②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也被忽略;③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④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是外生变量;⑤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为储蓄率。
(2)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F(N,K),根据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生产函数可表示为人均形式:y=f(k),则人均储蓄为sf(k)。假定储蓄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人均储蓄主要用于两方面的投资:①人均资本的广化;②人均资本的深化,用公式可以表示为:sf(k)=(n+δ)k+k。
进而得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k=sf(k)-(n+δ)k。
(3)如图1所示,人均储蓄曲线sf(k)与人均资本广化曲线(n+δ)k相交的A点处于稳态。稳态意味着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将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即k=sf(k)-(n+δ)k=0。
图1 新古典模型的稳态
当经济偏离稳态时,会自发恢复稳态均衡,原因在于:当经济运行在A点左侧,人均储蓄大于人均资本广化,存在人均资本深化,人均资本k有上升的趋势,向着稳态的人均资本kA趋近;相反,当经济运行在A点右侧,人均储蓄不能满足人均资本广化的需要,人均资本k有下降的趋势,同样会向着稳态的人均资本kA趋近。
(4)在稳态条件下,人均资本达到均衡水平不变,人均储蓄正好完全用于资本广化。这一结论的得出依赖于没有技术进步的假设。此时,总产量Y和总资本存量K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n相等,即长期经济将会以人口增长率增长,用公式可以表示为:ΔY/Y=ΔK/K=ΔN/N=n。
3假设某行业的市场需求曲线P=40-Q,行业总成本曲线是C=4Q+Q2。
(1)如果这一行业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请问该行业的市场短期供给曲线是什么?市场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各是多少?
(2)如果这是一个卖方完全垄断的行业,市场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各是多少?
(3)分别计算两种市场结构下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比较两者之间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的大小,并判断说明哪种市场结构更有效率。
解:(1)已知行业总成本曲线可求得行业边际成本曲线,即短期供给曲线:MC=4+2Q。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P=MC,即40-Q=4+2Q,求得:市场均衡产量QC=12,均衡价格PC=28。
(2)已知市场需求曲线可求得边际收益曲线:MR=40-2Q,根据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条件:MR=MC,即40-2Q=4+2Q,求得:均衡产量QM=9,均衡价格PM=31。
(3)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消费者剩余:CSC=(1/2)×(40-28)×12=72;
生产者剩余:PSC=(1/2)×(28-4)×12=144;
社会总剩余:TSC=72+144=216。
在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
消费者剩余:CSm=(1/2)×(40-31)×9=40.5;
生产者剩余:PSm=(1/2)×(22-4)×9+(31-22)×9=162;
社会总剩余:TSm=40.5+162=202.5。
垄断利润为:πm=31×9-4×9-9×9=162,因此,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为:ΔL=TSC-TSm=13.5。
显然,垄断使得产量更低、价格更高,而且垄断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即垄断导致了低效率,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更有效率。
4假设政府与流浪者之间存在如下社会福利博弈:
请分析下,在这场博弈中政府和流浪汉各自有没有优势策略均衡?有没有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说明优势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的区别和联系。
答:(1)从流浪汉的角度来看,如果政府选择“救济”,流浪汉的最佳策略是“游手好闲”;如果政府选择“不救济”,流浪汉的最佳策略是“寻找工作”。因此,流浪汉没有优势策略。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如果流浪汉选择“寻找工作”,政府的最佳策略是“救济”;如果流浪汉选择“游手好闲”,政府的最佳策略是“不救济”。因此,政府也没有优势策略。从而,这场博弈中没有优势策略均衡。如果流浪汉选择“寻找工作”,则政府会选择“救济”;反过来,如果政府选择“救济”,则流浪汉会选择“游手好闲”。因此,(救济,寻找工作)不是纳什均衡,同理,可以推断出其他三个策略组合也不是纳什均衡。所以,这场博弈中也没有纳什均衡。
(2)当博弈的所有参与者都没有动力去改换策略时所达到的稳定状态称为均衡。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该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优势策略。由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优势策略所组成的均衡就是优势策略均衡。给定其他参与者策略条件下每个参与者所选择的最优策略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则是纳什均衡。
优势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优势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不一定是优势策略均衡。
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表分别表示了同一发行公司发行的两种每年付息的债券的特性,它们有相同的优先偿债权与即期利率,债券价格与即期利率无关。
(1)利用表中信息推荐购买债券A还是B?为什么?
(2)本题所描述利率曲线是否说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高于即期短期利率?为什么?
(3)以下是两种国债的部分特性,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你分别推荐购买哪只国债?为什么?
a.强势经济复苏伴随着高通胀预期;
b.经济衰退伴随着低通胀预期。
解:(1)利用利率曲线计算债券A和B的内在价值:
说明债券A和B都有一定幅度的市场折价,应选择折价率较高的债券A。
(2)根据利率曲线计算第二年的预期利率r2e和第三年的预期利率r3e:
由(1+5%)×(1+r2e)=(1+8%)2,解得:r2e=11.09%。
由(1+8%)2×(1+r3e)=(1+11%)3,解得:r3e=17.25%。
由此可见,利率曲线反映出预期未来短期利率高于即期短期利率。
(3)根据费雪等式,即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会引起名义利率上升,反之下降。利率变动会引起国债价格变动,从而产生资本损益。为了规避利率风险,在高通胀预期下,应尽量选择久期较小的国债,以避免国债价格下降的风险;在低通胀预期下,应尽量选择久期较大的国债,获取国债价格上升的收益。因此,首先必须计算国债甲和乙的久期:
国债甲仅在第三期支付,因此其久期D甲=3。
国债乙的久期为:
a.强势经济复苏伴随着高通胀预期,应投资国债乙。
b.经济衰退伴随着低通胀预期,应投资国债甲。
2假定一国总消费、总投资、总货币需求函数分别为C=Cy*Y,I=Iy*Y+Ir*r,M/P=Ly*Y+Lr*r,根据以下宏观经济数据回答问题:
(1)估计方程组的参数Cy、Iy、Ir、Ly、Lr。
(2)写出这个国家的IS、LM曲线方程r=IS(Y;G,NX)和r=LM(Y;M,P)以及总需求方程P=D(Y;G,NX,M)和供给方程P=S(Y)。
(3)增加一单位财政支出G、一单位净出口NX和一单位货币量M将使总产出和物价水平变动多少?
解:(1)根据表中的宏观经济数据,可以建立以下方程组:
(2)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求得:Y=C+I+G+NX=0.8Y+0.1Y-0.05r+G+NX,解得IS方程为:r=-2Y+20(G+NX)。
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求得:M/P=0.8Y-0.05r,解得LM方程为:r=16Y-20M/P。
联立IS与LM方程,可以求得总需求曲线AD的方程为:P=10M/(9Y-10G-10NX)。
由题意可知,价格水平不因产出上升而发生变化,总供给曲线AS水平:P=1。
联立AD与AS方程,求得均衡产出:Y=10(M+G+NX)/9。
(3)由(2)的结论可得:ΔY/ΔM=ΔY/ΔG=ΔY/ΔNX=10/9。因此,增加一单位财政支出G、一单位净出口NX和一单位货币量M将使总产出增加10/9×3=10/3。由于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P=1,即无论产出如何变动,价格水平都维持在1,因此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3如果两个企业的生产函数分别为y=kA0.4,y=kB0.5,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两个企业的投资需求函数为多少?当市场均衡利率为5%时,两个企业的资本存量为多少?
(2)由于A企业为外资企业,当地政府给予20%的贷款利率补贴,问:A企业面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它将把资本存量调整到多少?
(3)你觉得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导致资本市场价格扭曲,资金错误配置的现象?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后果。
解:(1)假定两家企业都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生产同质产品且价格P=1。
根据要素市场均衡条件可知:MPK×P=r,解得MPK=r。
从而可以求得两个企业的投资需求函数:
由MPKA=0.4kA-0.6=r,解得:kA=(2.5r)-5/3。
由MPKB=0.5kB-0.5=r,解得:kB=(2r)-2。
当市场均衡利率为5%,则两个企业的资本存量分别为:
kA=(2.5r)-5/3=(2.5×0.05)-5/3=32
kB=(2r)-2=(2×0.05)-2=100
(2)政府给予A企业20%的贷款利率补贴,则A企业面临的实际利率为4%,它将把资本存量调整为:
kA=(2.5r)-5/3=(2.5×0.04)-5/3≈46.42
(3)在我国金融体系内,银行和资本市场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支持与优惠力度,往往较民营企业要大得多。但是,从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而言,民营企业的资本边际收益通常高于国有企业。由于资本投放的扭曲,使得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金融体系的支持,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因此受到制约。为此,我国金融体系改革非常有必要进行资本市场化操作,资本的流向不应当由政府政策决定,而应当由市场机制即资本运营效率决定。
4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1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20W,其中S和D分别为劳动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人数,W为每日工资,问:
(1)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为多少?
(2)假如政府希望把均衡工资提高到6元/日,其方法是将钱直接补贴给企业,然后由企业给工人提高工资,为使职工平均工资由原来的提高到6元/日,政府需补贴给企业多少?新的就业水平为多少?企业付给职工的总补贴是多少?
(3)假如政府不直接补贴给企业,而是宣布法定的最低工资为6元/日,则在这个工资水平下需求多少劳动?失业人数为多少?
解:据题设,DL=-10W+150,SL=20W。
(1)均衡时应满足劳动需求等于劳动供给,即:-10W+150=20W,解得:W=150/30=5。
从而QL=DL=SL=20×5=100(人)。
(2)如图2所示,当均衡工资提高到W′=6时,DL′=SL′=20×6=120,新的就业水平即为120人。
图2
设政府给企业的单位劳动补贴为S元,则补贴后的劳动需求曲线为:DL′=-10(W′-S)+150。
将W′=6,DL′=120代入,得:S=W′+DL′/10-15=6+120/10-15=3(元)。
于是政府付给企业的补贴额为S·DL′=3×120=360(元)。
企业付给职工的补贴额为(W′-W)·DL′=(6-5)×120=120(元)。
(3)若政府宣布法定最低工资为6元/日,则此时劳动需求DL=-10×6+150=90(人)。
而劳动供给SL=20×6=120(人),故失业人数为SL-DL=120-90=30(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全球经济增长的自发调节机制有哪些?这些机制为什么没有有效地解决当前的失衡问题?请你谈谈对以人民币升值作为解决全球失衡问题主要途径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1)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
近些年人们所谈论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准确地表达应该是全球经常账户收支失衡,通常专指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国家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其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另外一部分国家。其主要表现是: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收支赤字不断扩大,而中东和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国以及日本和中国等东亚经济体则持续出现大规模的贸易顺差,经常项目收支盈余不断积累。在逆差国家里,美国作为全世界最终消费品的最大消费国是全球赤字的主要贡献者;在顺差国家中,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最大。
由国民收入核算公式可知,经常账户余额等于储蓄与投资的差额,即X-M=S-I。因此,如果从储蓄与投资的角度看全球贸易失衡也就意味着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差国储蓄不足(消费过剩),而中国等顺差国储蓄过剩(消费不足)。因此,投资储蓄差额与经常账户余额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其本质完全一致。
(2)全球经济增长的自发调节机制
从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的自发调节机制,其实质是如何调整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而当今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又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其中又以中美之间的博弈最具代表性。美国希望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从而把不受欢迎的调整成本转移到别国头上;顺差国家(包括中国)则希望美国节衣缩食,通过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再平衡。因此,国家之间失衡的调整无疑将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失衡双方会进行充分博弈。其自发的调节过程可以表述为:逆差国储蓄率上升,财政状况逐渐改善;顺差国则储蓄率下降,本币升值,国内消费增加;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也随之增加。顺差国的消费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增加额弥补了逆差国家需求的减少。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扭曲得以调整,失衡最终由于顺差国对出口依赖的减少和逆差国贸易逆差的减少而得到调整,内需的增加给了顺差国更加持久和健康的增长潜力,而不断收缩的赤字有助于逆差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重心出现一定程度的转移,在全球总需求没有减少的情况下最终实现再平衡,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均衡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3)自发调节机制未能解决当前失衡的原因
自发调节机制未能解决当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逆差国与顺差国双方的博弈走向了“囚徒困境”的道路。逆差国储蓄率上升,但仍然坚持实施财政刺激政策,使得财政状况并未改观;顺差国则储蓄率下降,国内消费小幅度增加,但是短时期内由于复杂的国内形势而拒绝本币的大幅度升值(如日本等国已经开始干预汇市),贸易顺差未能实现大幅度调整,外需与内需的不平衡仍然存在。对于逆差国而言,不断恶化的财政状况加剧了本国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违约风险,逆差国经济因此将增长乏力,对世界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最终,各国之间矛盾不断激化,汇率战、贸易战开始大行其道,世界经济陷入乱局。
(4)人民币升值加剧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全球经济失衡”是一个含蓄而又暧昧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出笼隐含着维护美国利益的意图。“全球经济失衡”实质上是指美国贸易收支失衡。全球经济失衡论的潜台词是:中国可以不在乎美国贸易收支失衡,但中国必须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承担应有的责任。美国贸易收支失衡就是全球经济失衡,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收支顺差国,基于这一事实,为了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人民币必须升值。绕了一大圈,最后又回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但新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中国应该为纠正世界经济失衡承担一个大国的责任。
事实上,如果考虑到对世界经济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度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可能招致世界经济整体的失衡。下面具体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可能产生的一些潜在影响:
①从中国出口渠道的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会提高发达国家的消费品价格,从而助长世界性通货膨胀风险。另外,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引起货币购买力下降,后者又进一步导致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如果继续进行深究,应对通货膨胀风险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的减速,而后者又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从中国进口途径的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进口的作用。如果这一影响不被其他因素抵消,那么中国对外需求的增加可以起到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效果。另外,从对世界原材料、燃料价格的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可以起到降低进口商品价格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价格的下降会刺激需求,而需求的上升又会推动价格的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明显影响国际市场原材料、燃料价格的变化。
③人民币升值有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外汇储备形成中央银行的对外投资,这一投资起到了抑制美国长期利率上升的作用,从而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引导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需要减少外汇市场干预和减持外汇储备。这一调整有可能减少我国对美国债券市场的投资,从而引起美国长期利率的上升。如果出现以上局面,美国长期利率的上升会减少消费和投资,并引起美国经济增长的减速。
④从对美国贸易收支的影响来看,尽管中国的出口主要为低技术含量商品,但由于这些商品多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因此,在人民币升值后,美国消费者减少这类商品消费的空间非常有限。减少中国商品消费的条件是:美国消费者可以找到在价格上比中国商品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同类替代品,否则美国消费者只能接受中国出口商的提价。在这一条件下,人民币升值不仅无法降低美国对中贸易收支逆差,反而有可能扩大逆差的规模。
以上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加剧全球经济失衡。
2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答:(1)虚拟资本是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信用形式的虚拟资本,主要包括商业票据、银行券、纸币、国债等;②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包括股票和企业债券。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2)有价证券之所以成为资本,是因为有价证券是证明一定数量的现实资本归有价证券持有人的凭证,持有人可以凭借有价证券定期获得一定的收入,也可以将其出售或转让换取现实的货币资本。有价证券之所以成为虚拟资本,是因为有价证券所代表的现实资本已经进入企业中去了,这些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副本”,但它们却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形成虚拟资本的运动。
(3)虚拟资本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品,即以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具有双重的虚拟性:①实物资产在传统金融工具上的虚拟;②已虚拟的传统金融工具在金融衍生品上的进一步虚拟。金融衍生品的利润已经与实体经济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源于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利润再分配。
(4)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统一性来看,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副本”,是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的凭证,表现实体资本的价值,因此,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必然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从对立性来看,虚拟资本的价格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其价格并不完全随实体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
(5)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①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虚拟经济应该适应而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盲目地发展;②虚拟经济也不是被动地决定于实体经济,它对实体经济具有明显的反作用,表现为对实体经济的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①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重组和结构调整;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④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虚拟经济市场活跃,会带动实体经济的活跃,扩大市场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集中表现在投机过度,引发泡沫经济。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价格上涨预期逆转,导致泡沫经济破灭时,会引发严重的债务问题,使金融领域呆账、坏账大幅度增加,引起信用紧缩,导致经济衰退、金融危机。
(6)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规范虚拟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不仅要监管和调控实体经济,同时要重视规范和调控虚拟经济,既要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可能引发的泡沫经济,又要防止虚拟经济过冷而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