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1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共50分)
1某人将固定的时间分配于劳动和闲暇,他的效用函数U=LY+aL,L为闲暇,Y为收入(工资率固定),a>0为常数。求此人对劳动的供给函数。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否向上倾斜?(15分)
答:设此人拥有固定的时间禀赋为T,一部分留作自用即闲暇为L,其余部分为工作时间,用W表示,则有约束条件L+W=T,转换后得L=T-W。固定的工资率用r表示,则收入为Y=rW。整理效用函数得:
U=LY+aL=(T-W)(rW)+a(T-W)=TrW-rW2+aT-aW
此人最大化其效用的一阶条件为:dU/dW=Tr-2rW-a=0。
整理得劳动供给曲线如下:W=T/2-a/(2r)。
在上述供给曲线方程中,T和a都是正常数,所以当工资率r上升时,工作时间W会随之增加,因此此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2两个同学辩论:A认为农村应向城市流动,原因是农村收入不高,一年纯收入也就1000元,B认为农村人口不应向城市流动,原因是城市压力大,不确定性大,这样一来,纯收入也差不多是1000元,既然差不多,还是呆在农村好。问题:你支持哪种观点?如果支持农村人口应向城市流动,请补充更多的理由;如果认为农村人口不应向城市流动,也请补充更多的理由。(10分)
答:我支持A同学的观点。原因如下:
(1)从微观角度看
农民是理性经济人,有的农民尽管可能预期在城市的收入和农村差不多,但是如果他们是风险偏好者,不满足自己的生活现状,就会认为在城市闯荡的边际效用高于在家务农的边际效用,所以这部分农民就应该向城市流动。当然,对于那些风险厌恶者或风险中性的农民来说,他们可能选择留在农村。
(2)从宏观角度看
①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属于二元结构,既存在先进的工业部门,也存在着落后的农业部门,前者的生产率高,后者的生产率低,这就造成了农民的收入低、剩余劳动力多的不利局面,而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让他们逐渐成为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工人。
②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C+I+G+NX,其中Y、C、I、G、NX分别表示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而消费C由可支配收入决定,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有助于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③此外,收入差距大、社会分配不公平是引起社会问题的经济根源,而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社会分配越不公平。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收入差距越大,而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城乡差距越大,农村人口就会产生越强的自卑心理,社会问题就越多,社会越不稳定。因此,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应该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3简述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两重性。(10分)
答: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活动日益频繁和深化,信用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信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矛盾。
(1)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积极正面的作用
①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信用可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大企业得以迅速建立和发展。
③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并使非现金结算得到发展,大批交易可以不使用现金支付,大大地节省了流通中的现实货币量,从而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④信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可以使每个家庭把他们的消费按时间序列进行适当的安排,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⑤信用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通过信用工具及其衍生工具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信用制度把集中起来的闲置资本借给资本需要者,赋予其把资本投入于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价值增殖的可能性,事实上增加了资本需要者的可支配货币资本,是一种资本创造过程。信用杠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发展经济的引擎。
(2)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消极负面的作用
①信用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银行信用使商业资本取得大量贷款,在商品尚未销售之前继续购买商品;商业信用则使商业资本在商品未销出之前继续赊购商品,造成虚假的需求,误导产业资本盲目扩大生产,使大批商品积压在流通中,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
②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由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缩减,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就会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信用危机。
③信用刺激投机。投机者往往利用信用融通资本的机会,从事投机操作,牟取投机利润,结果引起流通秩序混乱,市场信号失真,生产盲目扩大,加剧经济危机。
4假设城市和农村各有一个互不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农村的竞争均衡工资为每月200元,城市的竞争均衡工资则为每月400元,如图1和图2所示。给定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需求不变,回答下列4题:
(1)如果政府规定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00元,对两个市场会有什么影响?画图说明。
(2)如果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可以流动,将出现什么现象?不考虑政府干预,两个市场都达到均衡时,均衡工资、均衡城市就业量、均衡农村就业量如何?
(3)如果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流动,政府仍规定城市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00元,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4)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在稳定市场、减少失业的同时,改善城里人和农民工的福利?(15分)
图1 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曲线
图2 农村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曲线
答:(1)如果政府规定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00,那么因为两个市场完全分割,所以农村劳动力市场没有变化,而城市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会出现非自愿失业,如图3所示。
图3 规定最低工资后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曲线
(2)如果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可以流动,因为城市的均衡工资是农村均衡工资的2倍,所以农村劳动力将会流向城市。这样一来,农村的劳动供给就会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将导致农村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增加,均衡就业量减少。与农村劳动力市场相反,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供给增加,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这将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减少,均衡就业量增加。最终的结果是,两个市场的均衡工资趋于一致。
(3)如果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流动,政府仍规定城市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00元,此时城市劳动力市场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出现非自愿失业现象,因此城市失业人口反而向农村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供给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农村的均衡工资进一步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
(4)个人认为以下措施可以在稳定市场、减少失业的同时,改善城里人和农民工的福利:①加快小城镇建设,开拓农村非农就业渠道,解决农村就业问题;②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
二、计算题(共45分)
1某人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x=(px,py,m)=2m/(5px),收入m=1000,商品x的价格px=5,商品y的价格py=20,如果商品x的价格下降为px′=4,则:
(1)计算在价格变化前后对商品x的需求。
(2)假如价格变化后,收入也变化,使价格变化前的消费束恰好能够满足,则新的收入为多少?在新的收入和新的价格下,对商品x的需求为多少?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各为多少?
(4)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价格变化前后的预算线,并用A、B两点标出价格变化前后的最优消费。
(5)在第4小题的图上,画出第2小题中价格和收入都变化后的预算线,并用C点标出此时的最优消费。(15分)
解:(1)分别把m=1000,商品x的价格px=5以及下降后的价格px′=4代入需求函数中,得到价格变化前后对商品x的需求分别为80和100。
(2)价格变化前消费商品x的数量为80,支出为80×5=400,则用在商品y的支出为600,因为商品y的价格为py=20,所以消费商品y的数量为600/20=30。假如价格变化后消费者依然消费80单位的x和30单位的y,于是需要收入m′=4×80+20×30=920。
但是假如新收入为m′=920的话,在新的价格px′=4下根据需求函数可得对商品x的需求为x′=2×920÷(5×4)=92。
(3)从上面的结果得知,从80到92是替代效应,因此替代效应为12,而从92到100是收入效应,因此收入效应为8。
(4)图4画出价格变化前后的预算线,A、B两点分别是价格变化前后的最优消费点。
(5)图4中的用虚线表示的预算线就是第2小题中价格和收入都变化后的预算线,它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C点就是此时的最优消费点。
图4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企业的最优化问题:max π(K)=PY-C-T,约束条件:Y=AKaL1-a,C=rK+wL。L恒等于1(劳动正规化为1)。其中:Y为总产出,C为总成本,T为税收,P为外生价格,r为利率,w为工资率。问:
(1)最优资本存量K*为多少?利率和价格上升对K*有什么影响?
(2)如果税收T为定值,这时K*为多少?如果T为资本存量的比例税T=tK,K*为多少?如果以同样税率t对总收入PY征收从量税,K*为多少?
(3)当0<r<1,0<t<1时,比较第2小题的三个K*,政府税收对企业投资有何影响?哪种征税方式影响最大?用一句话概括税收影响投资的关键。(15分)
解:(1)把等式约束条件以及L=1代入目标函数,得:π(K)=PY-C-T=PAKa-rK-w-T。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aPAKa-1-r=0。
由此得最优资本存量K*为:
因为0<a<1,所以1/(1-a)>1,利率r上升时K*会下降,而价格上升时K*会增加。
(2)如果税收T为定值,最优资本存量K*为:K1*=(aAP/r)1/(1-a)。
如果T为资本存量的比例税T=tK,这时T′=t,最优资本存量K*为:K2*=[aAP/(r+t)]1/(1-a)。
如果以同样税率t对总收入PY征收从量税,此时利润函数为:
π(K)=PY-C-T=PAKa-rK-w-tPY=PAKa-rK-w-tPAKa=PA(1-t)Ka-rK-w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aPA(1-t)Ka-1-r=0。
由此得最优资本存量K*为:
(3)当0<r<1,0<t<1时,比较第2小题的三个K*,发现K2*<K1*和K3*<K1*,可见政府税收为定值的时候对企业投资没有影响,而其他征税方式都将使得最优资本存量下降。概括之,对企业征收定值税不会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不会改变企业的经济决策,即对企业投资没有影响,反之,对企业的资本存量征收比例税以及对企业的总收入征收从量税都会改变企业的经济决策,使得企业投资下降。
3某股票预计在2个月后和5个月后每股派发1元股息,目前市价40元,无风险连续复利率为6%,某投资者刚刚取得该股票6个月期的远期合约空头。请问:
(1)该远期价格和远期合约初始价格各是多少?
(2)若3个月后该股票价格涨到46元,无风险连续复利率仍为6%,此时远期价格和该合约空头价值是多少?(15分)
解:(1)2个月和5个月后派发的1元股息:现值=e-0.06×2/12+e-0.06×5/12=1.97(元)。
则:远期价格=(40-1.97)e0.06×6/12=39.19(元)。
若交割价格等于远期价格,则远期合约的初始价格为0。
(2)3个月后的2个月派发的1元股息:现值=e-0.06×2/12=0.99(元)。
则:远期价格=(46-0.99)e0.06×3/12=45.69(元)。
此时,空头远期合约价值=(39.19-45.69)e-0.06×3/12=-6.40(元)。
三、论述题(共55分)
1论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其实践意义。(30分)
答:(1)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内在关系,而且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本质的界定、工资运动规律的概括以及工资分配制度的创新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2)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与其他经济理论一样,都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过程中创立的。马克思在严格界定劳动与劳动力、劳动力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两对范畴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科学的工资理论。概而言之,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基本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工资本质论。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首先科学界定了劳动与劳动力这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马克思运用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等价交换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从三个不同的层面详尽论证了劳动不是商品,它没有价值更没有价格,资本家购买的不是工人的劳动,而是工人的劳动力。其次,马克思明确分析了工资形式使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价值,从而产生了假象并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为“工资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鉴于此,马克思在系统批判资产阶级古典学派与庸俗学派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指明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即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剥削关系。
②工资形式论。为了进一步分析与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的本质,马克思又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具体形式。首先,马克思分析了计时工资的特点及运动规律,利用工作日的长度、“劳动价格”与劳动力价值这三个范畴,阐明了计时工资的内涵及特点,在此前提下,揭示了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加强对工人剥削的基本表现,并得出结论:计时工资是剥削剩余价值的有效手段,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普遍的工资形式。其次,马克思沿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了计件工资的内涵及特点,明确指出“计件工资无非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正如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一样。”也就是说,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没有本质区别。但是,相比较而言,计件工资在劳动质量控制、劳动强度计算、中间剥削度、劳动时间延长以及工资总体水平下降等方面,都优越于计时工资,所以马克思指出“计件工资有一种趋势,就是在把个别工资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同时,把这个水平本身降低。”所以“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总之,工资的形式是由工资的本质决定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形式尽管名目繁多,但始终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都是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这两种基本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与转化。
③工资差异论。对于如何科学比较与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工资的国民差异,马克思首先详尽研究与论证了价值规律在国际范围内的作用及特点,创立了科学的国际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从国际范围内的现实比较中,科学分析与界定了比较工资国民差异的几个重要范畴,即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与相对工资,并明确指出“在比较国民工资时,必须考虑到决定劳动力的价值量的变化的一切因素:自然的和历史的发展起来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范围,工人的教育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劳动的外延量与内含量。”从这一视角出发,马克思得出了以下结论:衡量一个国家工人生活水平,不能只看名义工资的数量而主要看实际工资与劳动力价值是否吻合。由于发达国家工人的劳动强度与劳动生产率较高,所以名义工资较高,但相对工资却较低,受剥削的程度并不低。比较工资的国民差异时,必须始终以劳动力价值及其决定因素为依托,而不是片面的静态的比较,唯有如此,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④工资规律论。马克思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变化运动规律,这也是马克思科学的工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马克思借助于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与劳动生产力三个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概括出工资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在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劳动力价值即工资与剩余价值的相对量与绝对量都会发生变化,而且二者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对立与矛盾,即“剩余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始终是劳动力价值相应的减少或增加的原因。”其次,马克思又在系统分析资本有机构成这一范畴的基础上,详尽论证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变化的基本趋势,即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发展与资本积累规模的扩张,工资水平会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但是这种提高必然受到工资本性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规律的双重约束,从而昭示了工资提高趋势的客观界限,因为“工资按其本性来说,要求工人不断地提供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
(3)依据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科学内涵,结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马克思工资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了我国深刻的启示:
①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界定。有两个问题必须要明确:a.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b.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尽管存在争议,但比较趋同的是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商品。第二个问题则没有异议,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本质要求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与资本主义工资既有共性也有区别,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资所反映与体现的不再是对抗关系,而是公平等价、利益协调的新型社会生产关系。
②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运动规律。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运动规律是在上升性与对抗性的矛盾冲突中完成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工资的运动轨迹深受价值规律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而呈现出波动态势;另一方面,工资的运动轨迹又必然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与按劳分配规律的决定,从而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增长的唯一限制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工资的运动规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内在协调统一的耦合状态,这与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运动与生产力进步的失调形成鲜明的对照。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资运动还会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资本身的内在功能,既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满足了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又较好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效率优化的基础上,协调与处理好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运动的规范性与制度化。
③关于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创新。工资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正确处理和协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利益关系的关键环节。迄今为止,我国的工资制度改革已经日趋科学与完善,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缺陷。鉴于此,立足于马克思科学工资理论的逻辑内涵,结合当前工资体制运行现状,将来的改革与创新至少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完善:
a.在分配领域,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侧重于效率的实现,在再分配领域中侧重于公平程度的提升。而面对日趋加剧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则应分类处理,即对于非法收入导致的分配不公,应严格打击取缔,对于因要素参与分配而导致的分配不公,则主要是借助于财税手段予以引导与疏通。
b.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理顺工资与物价的内在关系,建立健全工资增长与生产力发展和效率优化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
c.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发展与完善各具特色的工资制度与工资增长机制,在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与平均工资的增长分别低于企业经济效益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由各种企业法人依据政策法律与市场机制自主决定工资水平与分配模式。
d.强化国家对工资运行的宏观调控,借助于经济杠杆、法律法规、政策协调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进行政府干预,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提高收入透明度,保护合法性收入,减少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工资机制的正常发展及内在功能的有效释放。
2当前国际货币制度中的汇率制度安排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什么?你觉得国际货币体系今后的正确改革方向是什么?(25分)
答:(1)国际货币体系至今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这就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但它仍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美元体系,该体系宣布黄金和美元脱钩、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货币以发行国的信用为保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随着外汇市场供求而自由浮动。
牙买加体系的优点:①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②自由的汇率安排使各国充分考虑本国的宏观经济条件,使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有效性;③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存,各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
牙买加体系的缺点:①汇率纪律荡然无存,浮动汇率加剧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汇率的频繁波动不仅影响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而且使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和外债问题都变得复杂化;②储备货币多样化本质上并没有解决储备货币同时担负世界货币和本国货币的双重身份所造成的两难;③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汇率的浮动增加了市场上的不稳定性,甚至恶化了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2)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各国重新思考国际金融体系,许多国家提出要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尽管美元放弃了双挂钩,主要国家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但是美元仍然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牙买加体系非但没有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反而加强了这种地位。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肩负了两项重任:①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和坚挺;②美元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和储备货币,各国都需要,使得美元数量必须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这两点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是无法克服的,这个矛盾就称之为“特里芬难题”。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牙买加体系也没能解决国际货币体系内存在的“特里芬难题”,反而通过实行黄金和美元脱钩,取消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安排使国际本位货币的供给及币值的稳定处于更加无序的状态,而美元信用的扩张或收缩约束机制不存在了,也为美元的滥发埋下了隐患。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到全世界,立刻把世界各国金融和经济拖入泥潭就是维持美元金融霸权体系而付出的代价。
(3)目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现实选择是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积极推动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国际贸易交易货币的多元化、国际大宗商品计价货币的多元化,形成国际货币相互制约和相互竞争的机制,是国际货币体系今后的改革方向。这不仅能够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同时对一国货币滥发将是一种无形约束,如果该国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则该国货币将面临其他货币的竞争,虽然该国能够获得扩张货币的好处,但必然也会弱化其国际地位,也会丧失作为国际货币给其带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的好处,这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倡导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平衡多方利益,符合国际金融体系的现实发展状况,容易得到各国的响应和支持。同时,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世界清偿力的增长摆脱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又能够保证世界清偿力获得比较充分的来源。值得指出的是,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风险增大,增加了各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和储备资产管理的复杂性等等。但尽管如此,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是现实改革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