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德 育
1如何正确处理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的辩证关系?
答:(1)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的内涵
①直接德育是指以德育课程直接进行的道德教育。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以下特点:
a.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方面,道德教育课程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要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
b.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与安排方面,道德教育虽然也可以有一套类似于其他学科的道德知识体系形成直接的道德教育教材,但是道德教育的教材既要诉诸于认知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
c.在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的方式方面,道德教育绝非仅靠直接讲授就能奏效,道德教育应认同更多的道德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②间接德育是指通过非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的道德教育。间接德育主要是指除德育学科之外其他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渗透,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实现途径也是多种多样。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隐性课程等形式来实现。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的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系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理性能力的重要途径,为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工具性前提;
b.各科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价值或道德教育的因素。因此,各科课程教学与专门德育课程的配合问题是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
(2)正确处理二者辩证关系的方法
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德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所有的学科课程都必须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道德教育对这一关系处理更为重要。正确合理有效地发挥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的功能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①道德教育应当成为各科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育工作者要牢记这一重要的教育法则。换言之,虽然不是直接或是专门的德育课程的工作者,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有德育的义务,所以应当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的资源。
②各科课程实施中也要避免片面的“德化”倾向,避免各科教学都变成道德教育,失去间接德育的优势。除了一些必须进行直接的道德评价的内容之外,最好的做法应当是在直接传授各科知识体系的同时采取“不经意”的方式影响学生,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间接德育的优势。
2试述某一国内外德育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考虑如何借鉴其合理的因素。
答: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丰富的德育理论,在20世纪西方的德育理论派别中杜威经验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1)杜威德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探究式讨论提高法
a.对传统方法的批判。杜威认为传统道德教育只是用灌输“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即由教师把一套固定的行为准则和僵硬的道德习惯增强加于儿童,或者把已经组织好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儿童,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智力水平,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与实际行为毫不相干的支离破碎的道德知识,而对其品格的养成毫无助益。因此,杜威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应当是直接的知识灌输,而应当是间接的道德观念的养成,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头脑里装满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却不付诸于道德实践。
b.主张对道德的问题用“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认为教师应给学生设计和呈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以激发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探索和寻求新的见解。另外,杜威还强调,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念和某种道德原则强加给学生,外部强制的禁止容易产生反效果,而通过个人本身反省和判断采取的禁止才是有效的。
②活动式训练教学法
a.教育即生长。杜威把生长的概念与经验联系起来,提出了“教育即生长”。他认为,道德从根本上说源于经验,只有在经验中获得并得到检验的知识才具有道德意义。因此,对于传统的学校讲授修身课和公民课,向学生灌输道德格言和训诫,强迫儿童记诵深奥的道德术语,杜威批评这是一种从行为中抽象出来而孤立讲述的道德学科,认为这样的灌输方法忽视了从经验中获得道德的方式,给予学生的只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或从课程中学来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没有道德价值的。
b.做中学。道德教育应当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能既掌握道德知识,又养成道德品质。他主张学校道德教育应以一种“主动作业”的活动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从作业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载体,也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业活动的方式很多,除了游戏和竞技以外,还有户外的短途旅游、绘画、唱歌、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具有目的性的主动作业。杜威还要求教师不要对学生管得太严太细,不要限制学生的首创精神,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让学生的兴趣局限在直接活动上,应让其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能力。
③社会式学校育人法
a.对传统的批判。杜威总结了传统教育失败的原因,认为传统教育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学校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传统教育只是把学校作为传授知识、学习僵死的课业和培养固定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并不能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不具有真正的教育作用,会成为他们道德训练成功的障碍。
b.学校即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那么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杜威据此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主张。具体到道德教育上,杜威反对把学校道德和社会道德截然分开的现象。他强调学校在利用活动式课程进行道德训练时,也应充分体现社会精神和社会生活,使学生不仅能在学校生活中学会服务社会,而且能在将来社会生活中承担多方面的社会责任。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离开社会生活,学校就会失去德育目标。
④德育与各学科融合法
杜威指出,道德教育在学校里是无所不在的。在学校里,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道德不能作为独立的学科来传授,将道德教育与它们分离对道德教育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将道德纳于各科之中,才能真正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而他坚持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把学校生活、教法和各科教学三种主要学校活动有机结合,并称之为“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训练,不必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有些教育批评家指责学校道德教育薄弱是由于没有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杜威认为这种指责是不公平的,因为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整个喧嚣的气氛和理想、教师品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2)我国教育对杜威德育理论的借鉴
结合杜威德育理论的分析,反观我国教育的现状,在进行德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实现德育民主化
a.灌输式教学。灌输最大的特点是强制性和单向性,其结果会使学生主体性逐渐失落,从而导致学生失去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丧失“德行”。杜威反对强制灌输,认为灌输的本质是封闭人的思想,限制儿童的知识和道德发展。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单向的灌输”。受这种思想影响,学校教育中存在许多弊端,如评价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手段仍是检查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等等。因此,学校德育要逐渐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日益走向学校德育民主化。
b.双向互动模式。双向互动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的、多层面的、双向交流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师生双方平等参与,就自己对某些事物持有的观点、看法和理解,进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二是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倡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可以避免师生间因年龄差别和认识差异而出现的交流障碍,同时还可以极大地增进学生间的信任和友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②由封闭转向开放、实现德育实践化
我国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学校的德育是封闭孤立的,社会与学校脱节。学校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没能使学生付诸道德实践。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一直为杜威所强调,杜威认为人本身就是由社会培养的,一切道德都是社会性的,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环境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此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今后学校德育必须走出封闭的课堂,推行多种多样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加大实践环节,让学生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练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真正做到学校德育实践化。
③由分离转向融合,实现德育科学化
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加之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现存的学校德育仍然孤立于其他各科的教学之外,德育好像只是思想政治和品德老师的工作,与其他老师无关。要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与整个学校教育、各个学科相融合,通过整体的教育来实施德育,通过教学和学生的全部生活实施道德教育。这样,德育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德育科学化。
④由传递知识转向塑造人格,实现德育理想化
杜威倡导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完美的人格,我国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同样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一直以来,道德教育一度被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学校直接传递道德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有知无德者随处可见。对于一个人来说,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青少年的人格,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走向。要使青年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美的人格,必须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从而最终实现学校德育理想化。
3结合实际思考当前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最要害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答:(1)当前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也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存在不少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①德育工作中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德育工作者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而没有看到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中严重的知识主义倾向。重视德育的知识,不重视德育的实践。在德育过程中倾向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和刻板空洞地说教,而无视受教育者品德学习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作为德育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不能互相转化;学生在遇到复杂社会现象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难以适应,甚至有的学生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③德行管理中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德育缺乏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计划,单从个人意志出发,从个人兴趣出发。
④德育研究中严重的经验主义倾向。重视个人的直接经验,却忽视间接经验的学习,不善于把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⑤德育评价过程中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评价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避重就轻、泛泛而谈、轻描淡写。
上述问题的后果是大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使德育工作日益空泛和形式化。这是与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德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相称的,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2)问题解决的策略
①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地落实“德育为首”。教育者要切实认识和理解德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像重视智育和升学那样重视德育。
②在知识基础上,教育者要加强德育研究。在德育研究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一些新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研究,探索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为德育实践提供既有高度又有鲜明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从根本上克服德育工作单纯依靠上级行政指示或个别经验总结的做法,推动德育工作的科学化。
③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克服传统的泛泛而论,又要克服一味强调量化的做法,使德育工作的评价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改善的作用。
④提高广大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行过程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小环境。
⑤在德育目标上,重视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德育目标的层次化、系列化,使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