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白细胞检查
A1/A2型题
1.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 )。
A.细胞衰老
B.细胞分裂
C.细胞受损后发生脂肪变性
D.细胞融合
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
【答案】C
2.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属于( )。
A.分裂池
B.储备池
C.边缘池
D.循环池
E.成熟池
【答案】D
3.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 )。
A.NK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T淋巴细胞
E.B淋巴细胞
【答案】E
4.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代表( )。
A.预后不良
B.病情好转
C.预后良好
D.机体抵抗力好
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答案】A
5.有关不同年龄白细胞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生儿白细胞一般在15.0×109/L左右
B.初生儿外周血中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
C.婴儿期淋巴细胞均较高,可达0.70
D.6个月~2岁儿童,白细胞一般在(11~12)×109/L
E.4~5岁儿童,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基本相等
【答案】B
6.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单位应是( )。
A./μL
B./mm3
C.×103/mm3
D.×106/L
E.×109/L
【答案】E
7.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不应该出现( )。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早幼粒细胞
【答案】E
8.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 )。
A.胞核是否处于分裂状态
B.胞核的染色致密程度
C.胞核的分叶状况
D.胞核的位置
E.核质比例
【答案】C
9.发生速发型超敏反应时,外周血中常升高的细胞是( )。
A.嗜酸性粒细胞
B.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答案】E
10.成人淋巴细胞增多是指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 )。
A.>4×109/L
B.>3.5×109/L
C.>3×109/L
D.>2.5×109/L
E.>2×109/L
【答案】A
11.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占白细胞的20%~40%
B.含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
C.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
D.淋巴细胞各亚群形态不同,可以在显微镜下加以区别
E.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功能
【答案】D
12.中性粒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的阶段是( )。
A.中幼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原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杆状核粒细胞
【答案】D
13.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选择血涂片的( )。
A.头部
B.尾部
C.体尾交界处
D.体部
E.头体交界处
【答案】C
14.生理情况下,不同年龄白细胞数量变化曲线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可交叉( )。
A.4次
B.3次
C.2次
D.1次
E.0次
【答案】C
15.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有组胺,C3a,C5a,C567
B.5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比成人稍高
C.嗜酸性粒细胞有寄生虫来源的趋化因子
D.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检测粒细胞应选用下午时间,因为此时数量比较恒定
【答案】E
16.正常情况下,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红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答案】A
17.临床常用中性粒细胞的特定改变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估计预后,其指标是( )。
A.大小不均
B.退行性变
C.空泡
D.毒性指数
E.中毒颗粒
【答案】D
18.关于瑞特染色后单核细胞的形态,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直径15~20μm,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
B.细胞质内有细小尘土样嗜天青颗粒
C.细胞核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或马蹄形
D.染色质粗糙致密,排列均匀
E.胞质量多染灰蓝色或淡粉红色
【答案】D
19.对嗜酸性粒细胞起正向趋化作用的物质是( )。
A.组胺
B.肝素
C.慢反应物质
D.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血小板活化因子
【答案】D
20.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的区域通常是( )。
A.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
B.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
C.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
D.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
E.一侧计数室,中间一个大方格
【答案】A
21.在瑞特或吉姆萨染色血涂片中,部分白血病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长1~6μm,1条或数条,此物质为( )。
A.豪焦小体
B.Dohle小体
C.卡波环
D.棒状小体
E.Russell小体
【答案】D
22.瑞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到细胞核呈单个、圆形,染色质粗大块状,胞质呈透明、淡蓝色,此白细胞为( )。
A.嗜酸性粒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答案】C
23.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稀释液主要为( )。
A.等渗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加入10g/L结晶紫3滴
B.2%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10g/L亚甲蓝3滴
C.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g/L结晶紫3滴
D.伊红-丙酮稀释液溶液
E.乙醇-伊红稀释液溶液
【答案】B
24.异型淋巴细胞按其形态学特征可分为( )。
A.空泡型,浆细胞型,幼稚型
B.浆细胞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C.空泡型,浆细胞型,单核细胞型
D.浆细胞型,不规则型,幼稚型
E.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幼稚型
【答案】D
25.有关中性粒细胞生理性日间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活动和进食后较高
B.在安静和休息时,WBC数较低
C.早晨较高
D.下午较高
E.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一倍
【答案】C
26.评价白细胞在计数室内四个大方格中的分布情况应采用( )。
A.常规考核标准
B.经验质控
C.变异百分率评价法
D.两差比值评价法
E.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
【答案】A
27.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的变化不包括( )。
A.数量减少
B.核破碎
C.核固缩
D.双核或卫星核
E.出现棒状小体
【答案】E
28.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 )。
A.百日咳感染期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
C.风疹感染期
D.猩红热感染期
E.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
【答案】D
29.有关血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镜计数法设备简单
B.显微镜计数法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C.血液分析仪计数法精密度高
D.血液分析仪计数法操作简便
E.血液分析仪计数法肯定比显微镜法准确性高
【答案】E
30.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 )。
A.Alder-Reilly畸形
B.Dohle小体
C.Mott细胞
D.棒状小体
E.棘形细胞
【答案】A
31.当机体处于感染或其他应激反应时,外周血中增加的粒细胞主要来自( )。
A.成熟池
B.分裂池
C.贮备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
【答案】C
32.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发现有核红细胞,白细胞校正值的计算公式(Y为100个白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为( )。
A.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校正前白细胞数/(100+Y)
B.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Y)×校正前白细胞数
C.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校正前白细胞数/(1+Y)
D.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Y)×校正前白细胞数
E.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校正前白细胞数/(100-Y)
【答案】A
33.用改良Neubauer计数板计数细胞时,对压线细胞应遵循的计数原则是( )。
A.数左右,不数上下
B.数上下,不数左右
C.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D.压线细胞不数
E.压线细胞全数
【答案】C
34.粒细胞缺乏症是指中性粒细胞数量( )。
A.等于零
B.偶见
C.<0.2×109/L
D.<0.1×109/L
E.<0.5×109/L
【答案】E
35.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不包括( )。
A.流行性出血热
B.伤寒
C.百日咳
D.狂犬病
E.急性心肌梗死
【答案】B
36.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常见于( )。
A.急性髓性白血病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
【答案】E
37.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10%,常见于( )。
A.病毒性肝炎
B.病毒性感冒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缺铁性贫血
E.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答案】C
38.有关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指粒细胞的核分叶情况,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两种
B.可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C.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以2~3叶居多
D.核象变化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E.正常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数量之比为1:10
【答案】E
39.关于再生性核左移的意义错误的是( )。
A.常伴有中毒性变化
B.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C.仅有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
D.类白血病反应时核左移不明显
E.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答案】D
40.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 )。
A.正常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
C.畸形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含氧红细胞
【答案】D
41.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 )。
A.广泛组织坏死
B.SLE
C.门脉性肝硬化
D.脾肿大
E.非白血性白血病
【答案】A
42.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 )。
A.化脓性胆囊炎
B.急性胰腺炎
C.心肌梗死
D.阑尾炎
E.各种病毒感染
【答案】E
43.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见于( )。
A.扁桃体炎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急性风湿热
D.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
E.伤寒或副伤寒
【答案】E
44.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各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甘油:防止液体及乙醇挥发
B.碳酸钾:破坏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
C.冰乙酸:破坏除嗜酸性粒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
D.EDTA:抗凝剂
E.丙酮:保护嗜酸性粒细胞
【答案】C
45.中性粒细胞出现毒性变化常见于( )。
A.普通感冒、皮肤疖肿
B.严重传染病、痤疮
C.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
D.钩虫病、大面积烧伤
E.铅中毒、痤疮
【答案】C
46.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通常多见( )。
A.6叶
B.5叶
C.4叶
D.3叶
E.1叶
【答案】D
47.下列疾病中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高的是( )。
A.钩虫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B.荨麻疹,心肌梗死
C.急性失血,肺癌
D.支气管哮喘,猩红热
E.严重外伤,肝吸虫病
【答案】D
48.患者无明确的病因,长期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达150×109/L,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以中幼和晚幼粒细胞为主,原粒及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
D.类白血病反应
E.急性细菌性感染
【答案】B
49.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不包括( )。
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
B.中毒颗粒
C.空泡变性
D.卡-波环
E.核固缩
【答案】D
50.引起退行性核左移的疾病是( )。
A.急性中毒
B.急性溶血
C.急性失血
D.急性化脓性感染
E.败血症
【答案】E
51.患儿,男,4岁,出现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多处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检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数占35%,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抗EB病毒抗体阳性。最可能诊断为( )。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粒细胞缺乏症
D.百日咳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答案】E
52.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的是( )。
A.胞体肿大
B.核溶解
C.核棘突
D.核固缩
E.结构模糊
【答案】C
53.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时,外周血通常被稀释( )。
A.200倍
B.100倍
C.40倍
D.20倍
E.10倍
【答案】D
54.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其中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推测其核象改变最可能为( )。
A.核右移
B.轻度核右移
C.中度核右移
D.中度核左移
E.重度核左移
【答案】D
55.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胞核通常为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的白细胞是( )。
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B.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答案】E
B1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脂肪变性
B.胞质内残留的RNA变性
C.脂蛋白变性
D.核碎裂或溶解后的残余物
E.溶酶体异常
1.Chediak-Higashi畸形是由于( )。
2.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由于( )。
【答案】1.E 2.B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循环池
B.成熟池
C.储备池
D.分裂池
E.边缘池
3.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 )。
4.含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的池为( )。
【答案】3.B4.C
(5~6题共用备选答案)
A.伤寒或副伤寒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恶性肿瘤晚期
D.缺铁性贫血
E.严寒的刺激
5.暂时性白细胞降低常见于( )。
6.持续性白细胞降低常见于( )。
【答案】5.A 6.B
(7~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态反应性疾病
B.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结核
D.伤寒
E.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7.出现Russell小体的疾病是( )。
8.出现Mott细胞的疾病是( )。
【答案】7.D 8.E
(9~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态反应性疾病
B.放射线照射
C.罕见的白血病
D.病毒性感染
E.疟疾
9.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 )。
10.淋巴细胞增高常见于( )。
【答案】9.A 10.D
(11~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量多,细小,灰尘样紫红色颗粒,弥散分布于胞质中
B.量多,粗大,圆而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
C.量少,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常覆盖核上,蓝黑色
D.量多,细小,分布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
E.量多少不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呈黑色或紫黑色,胞质内伴有空泡
11.生理情况下,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内的颗粒特征为( )。
12.生理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胞质内的颗粒特征为( )。
【答案】11.C 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