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硕士《教育综合》复习全书【核心讲义+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含义

(一)“教育”的定义

1.广义上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本质的论争

(一)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不同观点

1.上层建筑说

这种观点被称为传统派的本质论,他们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社会意识具有制约作用,教育作为精神生活,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2.生产力说

这种观点可称为现代派的本质观。其理论观点有:

(1)教育与社会再生产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客观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从现代生产本性考察,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从事这种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掌握生产和技术知识,教育只不过是生产过程中分离出去的一个独立因素。

3.多质说

这种观点可称为折衷派的本质论。其理论观点有:

(1)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也应是多质的,多层次的。教育本质是它的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

(2)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成长、发展有直接联系,同时既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有直接关系,又与上层建筑有直接关系。

4.本质规定性说

这一派被称为深化派的本质观。他们的共同观点是立足逻辑的规定性,认为本质是对现象而言,本质和现象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研究教育本质,就是揭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规定性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人们在表明教育的本质属性时,基本上是从两个侧面来表述其内涵的:

(1)从教育者培养人的过程来谈,如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训练人的过程。

(2)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变化来谈,如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2.教育对人的发展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新生一代身心发展的工具,教育对人的发展细分起来,应有三层涵义:

(1)人是人,人不是动物,人生下来就带来了人在进化、在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历史的烙印;

(2)人的本质不仅是它的自然实体,人还是社会的实体;

(3)人在其现实性上,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教育活动的特殊矛盾

1.教育活动的四个要素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教育活动极其复杂的关系。

2.四要素所体现的教育关系

(1)四个要素中的主要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2)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实质上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它是教育过程内部矛盾的实质,是教育这一事物运动的基本内容。

(四)教育学中教育的基本概念

1.教育涵义的条件

教育学中教育的涵义是有条件的,是教育成为独立社会活动形式以后的教育,它的条件是:

(1)受教育者的对象主要是新生一代,即儿童、青少年的教育;

(2)有专门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主要是专业教师;

(3)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青少年一代的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

2.教育学中教育的涵义

(1)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对青年一代影响的过程,以便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

(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五)教育存在的客观基础与职能

1.教育存在的客观基础

教育存在于任何社会的客观基础就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需要。

2.教育的职能

社会财富得以保存,世代相传并继续发展,是靠将这些人类认识成果传给新辈人来实现的,称之为社会的“遗传”。实现社会“遗传”的手段,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现代教育及其特征

(一)教育起源的几种学说

迄今为止,对于教育的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即生物起源说、心理摹仿说和劳动起源说。

1.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其共同之处是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2.心理摹仿说

心理摹仿说是由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提出的。他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其主要观点是:

(1)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产生为前提的。语言和教育同时都是从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1.古代社会的时代特点

(1)生产工具以手工工具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

(2)经济活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农业(牧业)经济为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贫乏;

(3)政治制度以寡头制和集权制为主,以“君权神授”为理论基础,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4)社会文化资源为少数上层社会人士享有,主要知识形态为神秘的宗教知识和古典人文知识。

2.古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1)专门的教育结构和职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4)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6)官、私并行的教育体制;

(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

(三)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1.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1)生产工具从手工工具发展到大机器和智能机器;

(2)生产方式从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和智能化生产;

(3)经济形态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与市场经济,支柱产业从农业发展为工业和信息产业;

(4)社会统治和管理方式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5)社会关系从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转变为独立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

(6)日益健全的法律与道德或宗教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

(7)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的力量;

(8)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现代社会又划分为两个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不同类型,即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2.现代教育的概念

(1)对于现代教育的三种观点

认为现代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专指杜威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提倡以儿童兴趣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以社会生活为中心。

认为现代教育的概念是和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相一致的,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由现代生产决定的。

认为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

a.适合当今现代社会、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

b.现代需要提倡和应用的教育思想、制度、管理体系、内容、方式、方法等等。

(2)中国学者的观点

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3.现代教育的基础

现代教育的基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现代教育的社会基础

现代社会是现代教育的基础,现代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现代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它是哲学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哲学对教育实践有指导作用,

a.表现在哲学的整体认识功能。哲学对教育实践的预见作用主要表现为为教育者提供一种理论与方法,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为教育实践提供一条恰当的思路。

b.哲学对教育实践还有选择和规范功能。

(3)现代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学同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心理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现代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教育必须自觉地以心理学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必须自觉地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现代教育将会失去它的特有的本质。

要博采众长而不固执一端。

心理学的新发展和元认知的提出。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争是其主线。

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出现了许多新质、新特点。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义日益广大;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5)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

(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

(7)教育功能扩展和增强;

(8)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

(9)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10)理论自觉性越来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