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造纸术
答: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又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2.佣书
答:佣书,是指中国古代受人雇佣以抄书为业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书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从西汉起书籍开始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换、出售,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专门以抄书为业的“经生”,代人抄书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佣书”是这一时期向社会提供书籍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社会生产复制了大量书籍,对流通书籍、传播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3.捶拓
答:捶拓又称拓印,是指把石碑或器物表面上刻的文字或图形复印到纸张上的一种方法。捶拓技术在我国的出现,与石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拓印可以避免抄写之劳,而且比抄写省时。所以,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捶拓是一种较简便的复制图书的方法。
4.印章
答:印章是一种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制作印章是新石器时代制造陶器时使用印模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战国时代,印章就已经较为常见了。秦汉以前多是阴文印章,秦汉以后多为阳文印章。自纸通用以后,封泥失去效用,水色印章代之而起,这就提供了一种利用反刻阳文文字取得复制本的方法。
5.熹平石经
答:熹平石经是汉灵帝熹平年间校勘儒家经文、刻于石碑上的经书。汉代将儒经立为官学,为以正视听,蔡邕向汉灵帝提出以“兰台漆书”为依据,校正经书,刊刻于石的奏章,因石经始刻于熹平四年(175年),故称熹平石经,至光和六年(183年)刻成,历时9年。因其字体一律采用今文隶书,故又称“一体石经”、“一字石经”。
6.《皇览》
答:《皇览》是一部类书,由魏文帝曹丕组织儒生编撰而成,总负责人是桓范、王象、缪袭等。该书的宗旨是“撰集经传”,即收集图书文籍,这种“采掇遗忘”的工作其实早自曹操就已经开始了。《皇览》的编撰原则是“随类相从”,即凡是同一类的内容都编在一起。作为一部大型的类书,它内容广泛,收罗丰富,包括了五经群书,共分四十多部,每部数十篇,共一千多篇,总共八百多万字,非常便于查阅相关资料。《皇览》一书的编辑,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保存,开了我国编纂大型类书的先河。后世的各种类书,大都沿袭《皇览》的体例格局,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均是。
7.《晋中经簿》
答:《晋中经簿》,是指西晋统一天下后,秘书监苟勖整理校定政府藏书,进行分类,编制目录,所完成的一部综合性政府藏书目录。据《隋书·经籍志》记,该目录分四部,以甲、乙、丙、丁为序,共著录图书29945卷,藏书较前稍有发展。
8.《七志》和《七录》
答:王俭的《七志》和阮孝绪的《七录》,是写本书时期的两部重要的私家藏书目录。
王俭所编《七志》主要依据刘向、刘歆的分类法,并参考了苟勖的《晋中经簿》,改四分法为七分法,将图书分为经典志、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艺志和图谱志7大部类,在目录方法和著录内容上都有所贡献,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阮孝绪的《七录》共12卷,著录图书7类55部,6288种,44526卷,完整、全面地反映了梁代的藏书情况,是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全国综合性系统目录。《七录》将图书分为7大类,分内篇和外篇,即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和术技录(以上内篇);佛法录和仙道录(以上外篇),并继承了《七略》撰写提要之遗风。
二、简答题
1.造纸术是什么时间发明的?有哪些争论?
答:(1)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来分析,西汉时代已经试验和发明了植物纤维纸是可信的。灞桥纸、金关纸、中颜纸、马圈湾纸、放马滩纸等多次西汉古纸的发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2)有关造纸术发明时间的两种争论
①东汉发明说
东汉发明说认为,蔡伦以前的“纸”实际是缣帛中的一种,而真正的植物纤维纸则是由蔡伦于元兴元年(105年)发明的。这是长期以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观点,也是当前关于造纸术发明时间讨论中的一种主要观点。
②西汉发明说
西汉发明说认为,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即已有纸,我国造纸术起源于西汉,是西汉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发明的,因而蔡伦不是纸的发明者,而是改良者。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曾几次发现西汉古纸。1957年在西安灞桥工地发现的西汉武帝时期的古纸,这一重要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蔡伦造纸说,把我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向前推进了200多年。
尽管西汉时代已经试验和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是蔡伦在造纸术的总结、改进、推广等方面的功绩是不容忽视的。西汉发明造纸术的事实并不能否认蔡伦的伟大功绩:一是蔡伦制造出了具有较高质量的纸张,使造纸原料来源扩大,客观上对纸张生产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是他又提高了造纸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的造纸事业开辟了广阔道路。
2.阐述熹平石经产生的背景、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答:刻写熹平石经是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图书发展史上也具有特殊意义。
(1)熹平石经产生的背景
熹平石经是经学上今古文之争的结果,而直接原因是与政治腐败相联系的“私贿兰台令史,偷改漆书经文”事件。汉代既然将儒经立为官学,就必须有一部标准本作为评定正误的原始依据,这就是藏在皇家藏书楼兰台里的漆书写本,称为“兰台漆书”,可是博士官及其门徒手中的经书经过辗转传抄,文字已大有差异,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打击对方,“亦有私行金货,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
(2)熹平石经的内容
汉代将儒经立为官学,为以正视听,蔡邕向汉灵帝提出以“兰台漆书”为依据,校正经书,刊刻于石的奏章,因石经始刻于熹平四年(175年),故称熹平石经,至光和六年(183年)刻成,历时9年。共刻7部经典于46块石碑之上,有《周易》、《鲁诗》、《尚书》、《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字体一律采用今文隶书,故又称“一体石经”、“一字石经”。
(3)熹平石经对后世的影响
熹平石经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①它是东汉图书编辑出版活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标准本教材。
③熹平石经开我国历代石经之先河,自熹平石经以后,历代仿效者不绝如缕。
④从技术上讲,熹平石经的刊刻促进了捶拓方法的发明,而捶拓方法又启发了雕版印刷术,所以说石经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的影响。
3.纸写本时期的图书出版业有哪些特点?
答:在中国历史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年月,但是出版业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动荡而萧条,相反,图书著作的内容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数量也增多了,而且由于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出版事业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区域性特征。
(1)编书主体的官私共荣
这一时期除了兰台和东观以及秘书监等主导的官方编书外,民间编书活动也十分活跃,尤其是史书的编纂。东汉末年战乱以后,官府控制史学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而王朝的频繁更迭又为私人著史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私人撰史比较成功的是范晔的《后汉书》。
(2)内容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著作的内容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数量也增多了。
①成因
a.客观条件
第一,造纸术已较前大为进步,高质量和高数量的纸张的供应为图书的生产和传播创造了条件;第二,方便书写的字体已多种多样。
b.主观因素
第一,大部分统治者并没有因时局的动荡而置文化事业于不顾;第二,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私人修书风气盛行。
②图书著作的特点
a.历史和地理著作大大超过前代
东汉以后,有关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比以前增多了。西晋时苟勖整理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大部类,其中丙部就是独立的历史类(包括地志)。
b.别集与总集大量产生
别集是指总汇一个人多种著作的书,又称文集。总集是指汇总多人著作为一书的图书,最早的一部总集是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
c.文学批评著作开始出现
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是古代极为重要的文学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是5世纪所写的一部卓越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是论诗的巨著。
d.出现了许多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
后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业专著。
e.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增多
魏李登的《声类》和梁沈约的《四声谱》是音韵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印度、西域各国语言,以及后来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语言的传人,促进了对外国语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7世纪时,唐代编撰的《隋书·经籍志》中就收录了鲜卑语文书、婆罗门书、外国文书等少数民族及外国民族文学书籍多卷。
f.哲学思想有了更大发展
这一时期产生了魏王弼的《老子注》、晋郭象的《庄子注》、梁范缜的《神灭论》等重要哲学著作。
g.宗教书籍增多
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道教也产生了。佛教在两汉之间(1—2世纪)传入中国,汉灵帝时(168—189年)开始了译经活动。安世高是第一位翻译佛教的僧人。后来,安玄、康僧会等人继承了这个事业,西晋初年的竺法护是当时译经最多的大师。4—5世纪,鸠摩罗什所译的经、律、论,数量之多,文字之优美及影响之大,在唐代玄奘以前系首屈一指。佛教经典的大量出现,在人民生活以及学术研究中发生了深刻影响。
(3)地域特点
①出版业发达的地区多集中于一些曾经作为国都的城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南北对峙的建康(今南京)和洛阳。除了建康、洛阳,曾经作为都城的成都、邺城,当时的出版业相对其他地区也比较进步。
②总体来说南方的出版业比北方发达,主要表现为:a.南方历朝政权藏书数量多于北方历朝;b.南方图书流通繁荣的地区也比北方多;c.南方造纸业也比较发达,这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4.这一时期政府和私人藏书都得到了哪些发展?
答:(1)政府藏书和私人藏书发展概况
这一时期的政府和私人藏书都有所增多,但因社会动乱,战争不息,图书也屡遭损失。政府藏书不断遭到破坏,又不断地被收集与整理,政府藏书目录《晋中经簿》、《晋元帝书目》等的编制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
私人藏书的来源、品种及质量各具特色,一方面为官府图书的整理、复制提供范本,另一方面也能为藏书家们提供方便,私家图书的整理和相互借阅现象极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私人藏书的发展还推动了藏书整理和编目活动的开展。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两部重要的私家藏书目录,即王俭的《七志》和阮孝绪的《七录》。
(2)《七志》与《七录》
①《七志》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王俭主持撰成国家书目《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4卷的同时,其私家书目《七志》也在当年完成,后者开创了私家编纂目录的先河。
王俭所编《七志》主要依据刘向、刘歆的分类法,并参考了苟勖的《晋中经簿》,改四分法为七分法,将图书分为经典志、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艺志和图谱志7大部类,在目录方法和著录内容上都有所贡献,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②《七录》
阮孝绪的《七录》共12卷,著录图书7类55部,6288种,44526卷,完整、全面地反映了梁代的藏书情况,是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全国综合性系统目录。《七录》将图书分为7大类,分内篇和外篇,即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和术技录(以上内篇);佛法录和仙道录(以上外篇),并继承了《七略》撰写提要之遗风。
阮孝绪是一名隐逸不仕的“处士”,是没有政治地位的普通学者,图书编目时缺乏许多必要的物质条件。他只能尽量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加倍的刻苦努力,所以他对目录事业所作的贡献应该说是更为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