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三字石经
答:三国时魏齐王正始年间(240—248年),在洛阳太学再次刻立石经,共刻了《古文尚书》、《春秋》和《左氏传》的一部分,用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刻写,故称“三字石经”,也称“正始石经”。此时,古文经已在学者中间流传开来,而政府也不再以经文为断事的标准,所以,今古文问题已不再具有政治意义,政府也就采取了今古文并重的方针。
2.开成石经
答:三国以后,影响较大的一次石经刻立是在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史称“唐石经”或“开成石经”。开成石经以楷书刻写,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这部石经对书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0世纪,后唐宰相冯道第一次奏请采用雕版印刷术刻印儒家经典,就是以开成石经为底本的。唐石经实物流传至今,现存于西安碑林。
3.广政石经
答:五代时,后蜀宰相毋昭裔主持刻立石经。此次刻石于广政元年至八年完成(938—945年),史称“广政石经”,又称“后蜀石经”,共刻《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等10部儒家经典,依开成石经的楷体字书写,增入古注,立于成都石经堂。
4.清十三经
答:清十三经刊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共刻儒家经典13部,由儒生蒋衡用楷体字书写底本,共刻石189块,立于北京国子监内,前有乾隆御笔亲书《告成碑文》。清十三经石刻今存于北京市历史博物馆内。此次石经刊刻是封建时代最后的一次,也是儒家经典石刻最全的一次。
二、简答题
简述写本书的普及状况。
答:(1)写本书的兴起
东晋桓玄称帝(369—404年)后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自此,简帛时代结束,图书进入了写本书时期。
晋以后简牍实物逐渐减少,纸制文献增多。5世纪以后,简牍基本上绝迹,能看到的主要是纸写书了。
(2)写本书的发展阶段
纸写书时期是从2—10世纪,长达八九百年之久。
①初期阶段:2—3世纪,此时简、帛、纸三者并行,仍以简帛为主。
②中期阶段:4—8世纪,此时是写本书的主要阶段,并发展到高峰。
③后期阶段:8世纪以后,此时印刷术已发明,写本书与印本书共同存在了一段时期后,因印刷术的普遍应用而为印本书所代替。
初期的纸写书的形式,完全是模仿帛书的。纸被大量应用后,从抄写到制卷,逐渐改进、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卷轴制度。所以,这个时期在书史上又称为卷轴时代。
三、论述题
论述写本书普及的重要前提条件。
答:写本书普及的重要条件是文献复制技术的发展。
(1)手抄复制的盛行
纸张被普遍应用后,由于其经济和便利,抄书的风气更为兴盛起来,从民间到官府,形成了一个写书的高潮。不少作品刚刚完成,便已传抄流行。
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陀罗尼神咒经》,是现存最早的手抄本经书之一。
手抄复制也催生了一种新兴职业:佣书。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书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从西汉起书籍就开始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换、出售,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专门以抄书为业的“经生”,代人抄书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佣书”是这一时期向社会提供书籍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社会生产复制了大量书籍,对流通书籍、传播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2)文献复制技术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纸的推广使用及制墨工艺的不断改进,文献复制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传统的手工抄写复制技术更加兴盛的同时,捶拓技术、水色印章等相继产生,这就为印刷术的发明在技术上创造了条件。
①捶拓
捶拓又称拓印,是把石碑或器物表面上刻的文字或图形复印到纸张上的一种方法。
捶拓技术在我国的出现,与石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拓印可以避免抄写之劳,而且比抄写省时。所以,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捶拓是一种较简便的复制图书的方法。
②水色印章
制造印章是新石器时代制造陶器时使用印模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战国时代,印章就已经较为常见了。秦汉以前多是阴文印章,秦汉以后多为阳文印章。自纸通用以后,封泥失去效用,水色印章代之而起,这就提供了一种利用反刻阳文文字取得复制本的方法。
(3)石经刻写的发展
①两汉石经刻写
石经是指刻写在石头上的儒家经典。
a.两汉石经刻写概况
西汉时期,刻石经的风气盛行,并扩大到碑碣、摩崖等形式。东汉沿袭了这一传统,往往在石头上刻下鸿篇巨制,极富史料价值。现在所留存的汉碑,大多为东汉时代的遗物。
b.熹平石经
汉代将儒经立为官学,为以正视听,蔡邕向汉灵帝提出以“兰台漆书”为依据,校正经书,刊刻于石的奏章,因石经始刻于熹平四年(175年),故称熹平石经,至光和六年(183年)刻成,历时9年。共刻7部经典于46块石碑之上,有《周易》、《鲁诗》、《尚书》、《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字体一律采用今文隶书,故又称“一体石经”、“一字石经”。
②东汉以后较大规模的刻石工程
a.“三字石经”
三国时魏齐王正始年间(240—248年),在洛阳太学再次刻立石经,共刻了《古文尚书》、《春秋》和《左氏传》的一部分,用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刻写,故称“三字石经”,又称“正始石经”。
b.“唐石经”
“唐石经”刻立于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故又称“开成石经”,它以楷书刻写,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这部石经对书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c.“后蜀石经”
“后蜀石经”,是五代时在后蜀宰相毋昭裔主持下刻立的石经,因此次刻石于广政元年至八年(938—945年)完成,故又称“广政石经”。 广政石经共刻10部儒家经典,依开成石经的楷体字书写,增入古注,立于成都石经堂。
d.“北宋国子监石经”
仁宗庆历元年至嘉祐七年(1041—1062年),以篆、楷两种字体刻成的《易》、《书》、《诗》,《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孝经》、《论语》、《孟子》九经,立于汴京(今开封)国子监内,史称“北宋国子监石经”,又称“二体石经”。
e.“高宗御书石经”
“高宗御书石经” 刻立于南宋高宗时(1127—1162年)。
f.清十三经
清十三经刊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共刻儒家经典13部,由儒生蒋衡用楷体字书写底本,共刻石189块,立于北京国子监内,前有乾隆御笔亲书《告成碑文》。
清十三经石刻今存于北京市历史博物馆内。此次石经刊刻是封建时代最后的一次,也是儒家经典石刻最全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