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市政府规定,没有北京市户籍且在北京市交纳社会保障金不满一定年限的外来人口,不得在北京市购买居住性质的商品房,这项政策属于_________。[2014年真题]
A.调节性政策
B.自我调节性政策
C.分配性政策
D.再分配性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政策对社会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四种类型:①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部分的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②调节性政策与将限制和约束加之于个人、团体的行动有关,它减少了那些受调节者的自由和权力;③自我调节性政策涉及对某一事物、团体的限制或控制,它不是别的团体强加上来的,而是受调节的团体主动要求,并作为保护和促进自我利益的手段而出现的;④再分配性政策涉及政府在社会各阶级(层)或团体中进行有意识的财富、收入、财产、权利的转移性分配。北京市政府针对购房者的住房限购政策属于调节性政策。
2.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议程通常分为如下两大类__________。[2014年真题]
A.企业议程和政府议程
B.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
C.立法议程和行政议程
D.政党议程和政府议程
【答案】B
【解析】公共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前者是指当公共权力主体体会到公众的公意性并趋同于公众的诉求时,该问题就成为一项公共政策问题;后者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试图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3.据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我国将加强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这项政策属于( )。[2011年真题]
A.分配性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
D.再分配性政策
【答案】D
【解析】公共政策可划分为四种类型:①分配性政策,即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部分的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②调节性政策,即限制和约束个人、团体的行动,减少那些受调节者的自由和权力;③自我调节性政策,即受调节的团体对某一事物、团体主动限制或控制,并作为保护和促进自我利益的手段而出现的;④再分配性政策,即政府在社会各阶级(层)或团体中进行有意识的财富、收入、财产、权利的转移性分配。本题中,加强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属于再分配性政策。
4.公共政策问题是指( )。[2010年真题]
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已被纳入政策议程的公共问题
D.已通过政策解决了的社会问题
【答案】C
【解析】公共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议程通常分为如下两大类: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前者是指当公共权力主体体会到公众的公意性并趋同于公众的诉求时,该问题就成为一项公共政策问题。后者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试图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5.当前的房地产政策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一些政府举办的大学成立的房地产研究所纷纷就房地产政策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属于( )。[2010年真题]
A.官方评估
B.非官方评估
C.内部评估
D.前期评估
【答案】B
【解析】从评估的组织主体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官方评估和非官方评估。其中,非官方评估则是指非政府组织,即社会团体、个人等进行的评估。A项,官方评估是指由政府组织进行的政策评估;C项,内部评估是指由行政机构内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D项,事前(前期)评估是指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
6.( )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A.政策制定
B.政策评估
C.政策执行
D.政策监控
【答案】C
【解析】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付诸实践、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将政策理想变为政策现实的过程,包括组织和物质准备、政策分解、政策宣传、政策实验以及指挥、沟通、协调等功能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它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治经济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解释、实施、服务、宣传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即政策执行就是要把作为观念形态的合法化方案变成现实形态的东西,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有组织的活动。
7.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
A.社会问题
B.政策的作用对象
C.行政决策机关
D.人们之间的利益
【答案】C
【解析】行政决策机关属于公共政策的主体,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因此不属于公共政策客体。
二、简答题
1.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010年真题]
答: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付诸实践、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将政策理想变为政策现实的过程,包括组织和物质准备、政策分解、政策宣传、政策实验以及指挥、沟通、协调等功能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有:
(1)政策问题的特性
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政策对象人数及其行为需要调适量,都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
(2)政策本身的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政策的正确性。政策的正确性是政策有效执行的根本前提。政策的正确性,首先,要求内容和方向正确;其次,要求政策制定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关系、科学的规划程序。
②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是政策执行者行动的依据,也是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和控制的基础。
③政策资源的充足性。一般来说,政策资源主要有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权威资源。
(3)政策以外的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目标团体是指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目标团体对政策顺从和接受的程度是影响政策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②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同、对政策执行行为的投入、创新精神、对工作的负责、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
③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沟通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是对于政策目标及其相关问题获得统一认识的方法和程序;政策协调是管理组织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
④政策环境。影响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环境等方面。
2.简述政策监控的作用。
答:(1)保证政策的合法化。这里指的是对政策制定活动进行监控以使政策的制定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和原则,并且审查所制定的政策是否符合宪法和有关法规。
(2)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政策监控的作用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政策的执行活动进行检查、监督,以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标,或者发现目标与效果之间的反差,并找出其原因。
(3)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政策监控的作用就在于敏锐地捕捉外部世界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和政策之间的差距,以便帮助及时作出调整,使之臻于完善。
(4)促使政策终结。政策监控通过本身的工作发现那些错误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报告或提交合理建议,促使政策终结的实现。
3.简述政策终结的含义及特征。
答:(1)政策终结的含义
政策终结是指在政策实施并加以认真评估之后,发现该政策的使命已经完成,成为多余的、不必要的或不起作用的,采用措施予以结束的过程或行为。政策终结发生在政策评估之后,是人们主动进行的,是提高政策绩效的一种政策行为。政策终结不仅代表旧政策的结束,而且象征着新政策的开始。政策终结的情形有:①政策使命的结束;②失误政策的废止;③稳定的长效政策转化为法律。
(2)政策终结的特征
①强制性。一项政策的终结总是会损害一些相关的人、团体和机构的利益,遇到强烈的反抗。因此,往往靠强制力来进行。
②更替性。政策终结意味着新旧政策的更替,是政策连续性的特殊表现。
③灵活性。政策终结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必须采取审慎而又灵活的态度,处理好各种动因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