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意识和注意

5.1 复习笔记

本章重点

1.什么是意识和无意识?

2.意识有哪些状态?

3.什么是注意?

4.注意的理论有哪些?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1)概念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是一种觉知。“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指觉察到了什么;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2)作用

监督:监视自我与环境。类似于时刻不停的摄像机,发现潜在问题;

执行:控制和规范自己的思维与行为。

(3)研究方法

出声报告法:要求学生在问题解决时,将思考的过程大声说出来;

经验收集法:被试佩戴一些寻呼机,当它响起来时,回答主试的一些问题,汇报自己的意识过程。

(4)两种特性

局限性:意识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们是意识不到的。

能动性: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2.无意识

(1)概念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

(2)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行为: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对刺激的无意识: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盲视:有一类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视觉中枢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人仍能看见或区分某些事物。尽管“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

(3)研究方法

控制刺激呈现时间,考察无意识加工过程是否存在及其对有意识加工的影响。把50%可以看到,50%不能看到的时间当作知觉阈限。把低于知觉阈限的呈现时间进行的加工看作是无意识加工。

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睡眠

(1)睡眠时并非完全失去意识,睡眠是意识的一种形式。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通过睡眠仪记录到的脑电和眼动、肌肉紧张度、血压等各项身体功能指标的变化,来研究睡眠。

(2)脑电波的类型

β波: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出现,频率较高、波幅较小;

α波: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出现,频率较低,波幅稍大;

△波:睡眠状态时出现,频率更低,波幅更大。

(3)睡眠的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其持续时间约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在这一阶段,个体较难被唤醒,其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第三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波,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有时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作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5分钟至10分钟,再经过大约90分钟后,会有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

总之,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每晚重复多次。深度睡眠(第四阶段睡眠)的时间在前半夜远多于后半夜。大多数的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而最后一次则长达1小时。

(4)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

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要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随着生物进化,睡眠演变为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一个中性环节,是正常的脑功能变化的一部分。

(5)失眠

失眠症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而且夜间经常醒来,每天的睡眠没有规律。与正常人相比,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图记录更容易不正常,常出现α波。失眠通常会伴随其他方面的问题,最常见的是精神失调,如焦虑、精神抑郁等。

2.梦

(1)精神分析的观点

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2)生理学的观点

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

(3)认知观点

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3.催眠

(1)定义:催眠是一种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以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等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的状态。

(2)容易接受催眠的人的特征

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想象力丰富;

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3)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主动性反应降低;

注意层面狭窄;

旧记忆还原;

知觉扭曲与幻觉;

对暗示的接受性增高。

(4)对催眠的解释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

一般来说,被催眠的人事先对催眠已有所了解,知道催眠后会发生什么。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指挥。由于是角色的要求,被催眠的人在进入催眠状态后,就倾向于顺从催眠师的指示,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

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功能:执行功能可以使我们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监督功能可以使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意识的这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两种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通过分离这两种基本的意识功能,可以达到催眠的效果。在催眠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并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

4.白日梦与幻想

每个人都有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时候。例如,上课时,你根本就没有听到老师在讲什么,满脑子都是刚看过的武侠小说中的情节,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白日梦,程度较严重时,称为幻想。研究表明,电视对儿童的白日梦有影响,儿童看电视节目越多,做白日梦的频率就越高。

三、注意的一般概述

1.注意的基本概念

(1)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特性

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

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密不可分。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这时候,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3)外部表现

感觉器官常常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

血液循环和呼吸都可能出现变化,如肢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呼与吸的时间比例发生变化,吸气变短而呼气相对延长等;

某些特殊的表情动作,如托住下颌、凝神远望、眼光似乎呆滞在某处等。

(4)基本功能

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注意对信息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人的需要、兴趣、情感,过去的知识经验等;

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调节与监控功能:注意不仅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和各种认知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体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2.注意的分类

(1)不随意注意

定义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的水平较低。

影响因素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人本身的状态: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

作用

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

消极作用: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中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2)随意注意

定义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我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

对兴趣的依从性: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间接兴趣也有重要作用;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的人容易全神贯注的工作;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对自己异常熟悉的事物或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

对人格的依从性: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3)随意后注意

定义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作用

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3.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

(1)选择性注意

定义: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研究方法

双耳分听实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

(2)持续性注意

定义: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影响因素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方式;

活动的意义;

人本身的身体状况、兴趣、态度。

测量方式

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

(3)分配性注意

定义: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研究方法

双作业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

影响因素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如果人们对这几种活动都比较熟悉,其中有的活动接近于自动地进行,那么注意的分配就较好;如果人们对要分配注意的几种活动都不熟悉,或者这些活动都较复杂,那么分配注意就比较困难了;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一般来说,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上比较容易,而把注意同时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就难得多了。

四、注意的认知理论

1.选择性注意的理论

(1)过滤器理论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1958年)。

内容

注意是一个过滤器,按照“全或无”的原则进行工作。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模型

实验支持

彻里(1953)的双耳分听实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2)衰减理论

提出者:特瑞斯曼(1964年)。

内容

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进行工作。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模型

追随耳   反应

  感觉登记  衰减控制器   知觉分析

非追随耳  反应

实验支持

格雷(1960)的双耳分听实验:在一项实验中,通过耳机给被试两耳依次分别呈现一些字母音节和数字,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要求被试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声音,并在刺激呈现之后做出报告。结果发现,被试的报告既不是ob-2-tive和6-jec-9,也不是ob-6,2-jec,tive-9,而是objective。格雷的实验证明,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3)反应选择理论

提出者:多伊奇等人(1963年)。

内容

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模型

实验支持

Hardwick(1969)的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在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做出分别的反应。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

2.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五、注意的神经机制

1.朝向反射

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是由新异刺激物引起的。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或者说人习惯了这种刺激,朝向反射也就不会发生了。

2.脑干网状结构

脑干网状结构是指从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号,一部分沿感觉传导通路,直接到达相应的皮层感觉区;另一部分通过感觉通路上的侧枝先进入网状结构,然后由网状结构释放一种冲击性脉冲,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大区域,从而使大脑产生一般性的兴奋水平和觉醒水平,使皮层功能普遍得到增强。网状结构不传递环境中的特定信息,但它对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大脑有效地加工特定的信号,具有重要的意义。

3.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既是调节皮层紧张性的结构,又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在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元,它们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是保证有机体实现精确选择的行为方式的重要器官。这些组织的失调,将引起整个行为选择的破坏。

4.大脑皮层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控制的作用,而且是主动地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基于已有的研究发现,拉贝奇(1997)提出,对某一对象的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这三个脑区分别是:认知对象或认知活动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能提高脑的激活水平的丘脑神经元;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可以选择某些脑区作为注意的对象,提高其激活水平,使激活维持一定的程度和时问。这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起来,是产生注意现象的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