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________在其论文________中提出“比较文学是一国与另一国文学的比较,文学与其他信仰领域的比较”。[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
【解析】雷马克在他1962年发表的论文《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阐明了美国学派的观点:“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二、名词解释
“总体文学”[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研]
答:“总体文学”是指探讨世界各民族文学共同存在的、普遍的根本规律的文学研究。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不要求必须将两个国家的文学作对比研究,换言之,它本身不一定具有可比性。总体文学的概念是由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一书中提出,后来为韦勒克、沃伦等人加以修正。它是一种比“比较文学”更注重理论性的文学研究,它要求研究者具有更宽广的视野,站在国际主义的立场上,联系多国文学实践寻找各国文学间的互相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作综合的全面的研究。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比较文学?
答: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2什么是比较文学本体论?为什么要建立比较文学本体论?
答:(1)比较文学本体论的定义
比较文学本体论是借用本体与本体论这两个概念,使其转型到比较文学基本原理的建构中,来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以此成立比较文学本体论,即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成立它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源做终极意义上本体论追问。
(2)建立比较文学本体论的原因
①必要性
多年来,比较文学界对“比较文学”这个概念的理解与定义总是处在模糊的设问与无边的回答中,关键问题就是没有统一于一个恰切的视点在根本的意义上来界定比较文学这个学科概念。
②意义
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成立是立足于本体论上对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比较文学进行设问,设问“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是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术研究的学科来理解的,即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所成立的基点是什么?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展开研究时它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展开设问与回答的。
3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
答: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体就是比较视域,比较视域就是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
4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答: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具体理解如下:
(1)这个问题是东西方学术界共同存在的现象
由于一些学者从日常用语的视角误读“比较”,没有对比较文学的学理获取正确的把握,又缺憾比较文学研究展开的本体视域——比较视域,所以比较文学界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问题。
(2)1951年,法国学者伽列在基亚所著《比较文学》一书的初版序言中声明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问题并不在于将高乃依与拉辛、伏尔泰与卢梭等人的旧辞藻之间的平行现象简单地搬到外国文学的领域中去。我们不大喜欢不厌其烦地探讨丁尼生与缪塞、狄更斯与都德等等之间有什么相似与相异之处。
(3)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学贯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性学者,他的《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文也早在汉语语境下就这种“文学比较”的穿凿附会现象提出过自己的真知灼见。
(4)“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这是比较文学课程在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时必须被重点强调的。并且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问题,不仅在高校比较文学教学中存在,在东西方学术界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在东西方学术界的研究中,伽列反对以高乃依比拉辛,拒绝以伏尔泰比卢梭;陈寅恪拒绝以荷马比屈原,反对以孔子比歌德,这不是没有道理。比较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崛起以来,多次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关键问题就在这里。
5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
答: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这主要是指:
(1)比较文学的判定标志是研究主体是否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
一位地道的、职业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在于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在本体论上定位于比较视域,对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体系化的内在汇通。所以判断一篇文章、一部著作是否在学科上属于比较文学,不在于这篇文章、这部著作是否在命题及内容中使用了“比较”两字,而在于判定研究主体是否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是否对他所研究的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了体系化的、内在性的汇通。
例如,吴宓的《(红楼梦)新谈》、李健吾的《咀华二集》、伍蠡甫的《谈艺录》、朱光潜的《诗论》、钱钟书的《通感》、杨周翰的《攻玉集》等,人们无法直接从这些文章和著作的命题上提取“比较”两字,但这些文章、著作都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文本。
(2)对一位比较文学研究者身份的判定,关键在于他(她)所撰写的文章与著作有没有把学贯中西、学贯古今的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展开的本体,有没有学贯中西、学贯古今的深厚学术功力把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体系化的、内在性的汇通。
6请对“比较”和“文学”这两个概念进行语法修辞上的分析,指出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原因。
答:(1)对“比较”和“文学”这两个概念进行语法修辞上的分析
按照汉语比较文学从印欧语系所翻译过来的意义上解释,比较文学作为一个组合的概念,是一个偏正词组;从词性上来分析,“文学”是名词,而“比较”则是一个形容词;从语法修辞上来分析,“文学”作为名词是一个被形容词“比较”所修饰的中心词。在这样一种分析的层面上,如果仅从比较文学这一概念的语法修辞上再做一般常人理解的细读,比较文学在字面上的意义往往被释义为“比较的文学”。当然,这种理解在误读的意义上已经偏离了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规范的本体论意义。
(2)在中国汉语学术界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原因
①在我们看来,汉语“比较的文学”在表明学科的意义上也是一个“有缺陷的词”,这个词语在学科意义的传达上很含混,因为作为一种学科概念的内涵,“比较的文学”的确让人很费解,很容易引起人们在日常用语上望文生义的误读。
②在比较文学这一概念的字面上还存在着一种误读的可能性,即“比较”往往被释义为动词作为谓语,“文学”被释义为名词作为宾语,这样把比较文学释义为一个动宾词组;然后,再度遵循汉语的语用习惯,用一个介词“对”把宾语“文学”前置,于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对文学比较”。
所以正确地理解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概念的字面意义及其本体论内涵,对于掌握这一学科的基础原理和规范的学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在学术界内部于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概念的误读,那么在学术界外部这种误读现象的存在就更为普泛了;这也是比较文学较之于在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视野下成立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因此更容易遭受误解而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7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都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层面上。但这两大学派在文学研究的内部又表现出怎样的差异性?
答: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都将比较文学在学科意识及学科界限上归属文学研究,但这两大学派在文学研究的内部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文学研究内部的差异性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在表面上同时把比较文学定义为文学研究时,恰恰在文学研究的内部又走向分道扬镳。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史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文献学与考据学;而美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美学与文学批评。
(2)研究界线的差异性
雷马克的定义对法国学派最大的差异性在于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这样大大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被称之为科际整合。因此在科际整合的理论视域下,追寻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交叉的共性,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8以比较的视域简述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答:(1)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共通性
①把梵·第根与韦勒克两位重要学者关于比较文学的描述性定义置放在比较的视域中,对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进行双向的汇通性透析,可以总纳出一个共通点:两者把比较文学定位在从“国际学术视域”进行“文学研究”这两点上,是达成共识的。
②其实这种共识也是在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之差异性中保留的共同性。由此可见,从“国际学术视域”进行“文学研究”这一理论特征,是比较文学在国际学术界被公认且不可撼动的内质之一。
(2)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差异性
①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美国学派主张平行研究。
②法国学派的理论背景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要求把文学现象还原为具体的文献材料,美国学派的理论背景是英美新批评,新批评要求把文学看视为一个自恰的美学价值系统。
③梵·第根主张比较文学研究拒斥美学,以凸显比较文学研究的科学性而削弱了文学性与审美性;韦勒克和雷马克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及美学,但是他们主张把文学批评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主流方法,这样就凸显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学性与审美性,所以在美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观念中,美学与文学批评成为从抽象的价值判断高度同时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体系化研究的方法论。
④美国学派还提出了超越文学领域之外的跨学科研究,主张研究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学理性关系。
9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答: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关系,涵盖三种不同的类型: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理关系是依凭学派理论的不同而划定的。
(1)材料事实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是法国学派在影响研究的方法论上所倡导的。梵·第根认为“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在于计划出‘经过路线’,刻画出有什么文学的东西被移到语言学的疆界之外这件事实”。法国学派在比较文学的具体研究中主张从文学影响的起点考证放送国的放送者,从文学接受的到达点考证接受国的接受者,然后从两者之间的事实材料考证经过路线,再从经过路线追踪传递者;总之两种国别文学之间与两种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与接受,这种二元关系必须由建基于文献学与考据学之上的材料事实来证明。
(2)美学价值关系
美学价值关系是美国学派在平行研究的方法论上所倡导的。如果说法国学派重文献与考据,那么美国学派重理论与批评。美国学派把在历史上没有材料事实关系的两种国别文学或两种民族文学看视为人类审美文化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结构,主张主体的比较研究深入到这个整体的价值结构中去,追寻两者之间的共同美学价值关系。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既存在于有材料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中,也存在于毫无材料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或类型的平行研究中。
(3)学科交叉关系
学科交叉关系在比较文学定义中的完整提出最早见于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人类在思维、情感、心理与审美等方面呈现出人性的共通性,这不仅表现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或不同国别文学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学科之间。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有着在系统与结构上不可切断的学理关系,即学科交叉关系。这种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学理性亲缘关系也是比较文学所研究的客体。
10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请举例论述。
答: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关系”,这一点在国际比较文学界已经得到了认同。
(1)在这个理论表达式中客体这个概念,其不应该从通常哲学的角度来释义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客体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比较文学研究主体这一概念成立的,是指称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关系。在这里我们为什么不启用“对象”这个词语,因为“对象”这个词语过于口语化,缺少专业术语的理论性,并且也无法与“主体”这个概念形成理论上的逻辑对应。
(2)不妨从法国学派实证的角度就这个理论问题给出一个材料的集合
法国学者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是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法国学者伽列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是国际间作家作品的精神与事实关系。美国学者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还包括文学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关系。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在前苏联特定的学术语境下把比较文学释义为“历史一比较文艺学”,也认定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
11请简述比较文学研究客体的三种学理关系。
答: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关系,涵盖三种不同的类型: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理关系是依凭学派理论的不同而划定的。
(1)从这三种学理关系来理解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界限与学科视域
这三种学理关系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把比较文学在学科性质上与民族文学研究、国别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研究等学科区分开来。
①在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上把握住了这三种学理关系,也就明确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也就明确了自己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主体的学术身份及应该秉有的比较文学的学术视域。
②从总体角度看,无论是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还是俄苏学派等,他们对比较文学研究之具体工作的展开,应该是以这三种学理关系为研究客体,否则他们的文学研究行为就没有与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界限与学科视域接轨,那就不再是比较文学了。
③中国学派的阐发研究与俄苏学派的历史诗学研究,在研究客体上与美国学派的美学价值关系接轨有着相似性,力主在没有事实关系的异质文化之间追寻共同的美学原则与价值标准。
(2)在具体的比较文学研究行为中,这三种学理关系可以转换为不同的研究方法
以材料事实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文献学与考据学;以美学价值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理论与批评;以学科交叉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科际整合。具体的比较文学研究或比较诗学研究既可以从单一的方法论来展开,也可以同时从两种或三种综合的方法论来展开。
12为什么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两个重要标识?
答: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在这“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最为重要的,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标识。
(1)跨民族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①强调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展开的基础,因为从民族学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每一个民族所秉有的语言与文化是惟一性的,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两种最基本的生存标识。
②文学研究的视域一旦跨越了民族的界限,就必然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界限,于是研究主体的视域便可能维系在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上,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是连接在一条意义链上的。
③文学研究主体的视域只要跨越了民族界限,比较文学研究就可能成立。注意这里说“可能成立”,没有说“一定成立”,因为这里还涉及到比较文学研究的比较视域、可比性原则、体系性及能否汇通等等一系列问题。
(2)跨学科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中提出来的,他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可以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这样大大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80年代以来,随着科际整合理论的进一步提出及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崛起,至今为止,追寻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交叉的共同规律,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跨学科研究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13怎样理解可比性原则及其相对性?
答:(1)可比性原则
衡量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应该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本体,把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将要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整体过程带入进去给予判断,所谓整体过程包括比较文学研究主体、知识背景与研究成果。
①要衡量研究主体是否拥有比较视域,是否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如果研究主体缺乏比较视域或没有把比较视域带入,就不可能形成比较文学研究。这是“一个本体”原则。
②研究主体围绕着他所选定的比较文学研究命题,是否尽可能地拥有相关的古今中外学术知识的积累,命题选择正确,如果缺少相关东西方学术知识的积累,这个命题也不可能做好。这是“两个学贯”原则。
③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把握事实材料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而不是把“三个关系”流于表面的比附与拼凑。这是“三个关系”原则。
④主体的研究视域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完成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也不是把“四个跨越”流于表面的类比与拼凑。这是“四个跨越”原则。
⑤研究主体能否在自身的研究视域中把围绕命题所积累的东西方知识进行咀嚼、消化、汇通与重组。这是“汇通性”原则。
⑥在研究主体比较视域中汇通的东西方知识形成研究文本后,能否在学术思想上相对体系化,从而建构自己的一个自恰的新的学术观点。这是“体系化”原则。
(2)可比性原则的相对性的表现
①可比性原则是从那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及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和普通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与研究成果完全满足可比性原则的六个方面。但可比性原给他们提供了区别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之是非的相关学理,也为他们的比较文学学习与研究设定了努力奋进的标准。
②由于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的主流学科,因此对不同民族语境下和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推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可比性原则也表现出衡量标准的相对性。
四、论述题
1简述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基本理论、学术背景及局限性。
答:(1)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基本理论
①在法国学派中,较早给出相对完整定义的学者是梵·第根
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认为: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②梵·第根的定义在伽列那里进一步得到了丰富
伽列在为基亚《比较文学》第一版所作的《序言》中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在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
(2)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学术背景
①法国是比较文学的创生地,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崇尚文献与考据,在方法论上与中国清代乾嘉学派崇尚的经学后朴学有着共同的方法论意义。
②但法国学派崇尚的材料实证是在跨越两种语言以上的文化语境下完成的文献研究,法国学派的实证主义建基于当时欧洲科学主义的发展,即科学的求证方法把文学研究带向了唯历史主义的时政。
(3)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局限性
①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一方面强调了比较文学不同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其学科的研究特点在于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开放性。但另一方面在强调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表述下,法国学派潜藏着一种以法国为中心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②梵·第根及法国学派拒绝把美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带人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去,严格地讲,这的确有效地清理了从表面上的相似性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作家、作品同时进行硬性类比的文学比较,表现出一种严谨的学术风格。
③梵·第根及法国学派拒绝把美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带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这也大大缩小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实际上,也否定了比较文学研究从美学的高度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没有事实关系的作家、作品同时进行汇通性价值批评的可能性。
2简述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基本理论、学术背景及局限性。
答:(1)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基本理论
①1961年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这篇文章中阐明了美国学派的观点
对比较文学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比较文学是超出一个特定国家界限的文学研究,也是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些知识和信仰领域包括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②1970年韦勒克在《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中丰富了比较文学这一概念
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是我的观念),比较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
(2)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学术背景
①如果把梵·第根与韦勒克两位重要学者关于比较文学的描述性定义置放在比较的视域中,对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进行双向的汇通性透析,可以归纳出一个共通点,两者把比较文学定位在从“国际学术视域”进行“文学研究”这两点上,是达成共识的。
②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定义方面持有的最大争议
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美国学派主张平行研究;法国学派的理论背景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要求把文学现象还原为具体的文献材料,美国学派的理论背景是英美新批评,新批评要求把文学看视为一个自恰的美学价值系统。
梵·第根主张比较文学研究拒斥美学,以凸显比较文学研究的科学性而削弱了文学性与审美性,韦勒克和雷马克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及美学,但是他们主张把文学批评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主流方法,这样就凸显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学性与审美性,所以在美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观念中,美学与文学批评成为从抽象的价值判断高度同时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体系化研究的方法论。另外,美国学派还提出了超越文学领域之外的跨学科研究,主张研究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学理性关系。
(3)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局限性
①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两种国家文学以上而完成的,因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但是雷马克关于“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提法在学理上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国家是一个政治地域概念,跨国家并不等于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
②从国家发展史来看,美国是一个由世界多国移民整合的新兴国家,由于特定的国家组成结构,在这方地域上,国家意识远远重于民族意识;其实我们跨越理解,雷马克在这种思维惯性下企图以“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国家概念来界说比较文学的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的研究性质,但在学理上不准确。
3怎样理解比较文学研究“四个跨越”的内在意义链?
答: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较之于民族文学研究与国别文学研究所不同的是,这“四个跨越”是比较文学在具体的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学科特色。在这“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最为重要的。
(1)跨民族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强调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展开的基础,因为从民族学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每一个民族所秉有的语言与文化是惟一性的,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两种最基本的生存标识。文学研究的视域一旦跨越了民族的界限,就必然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界限,于是研究主体的视域便可能维系在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上,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是连接在一条意义链上的。
(2)跨语言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沟通创作主体与阅读主体的媒介,民族之间与文化之间的最主要分水岭又在于语言的差异,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与接受也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一般地来讲,比较文学研究在跨越了两种语言之上,也就跨越了民族与文化。但是不跨语言,比较文学研究也可以成立。
(3)跨文化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
人文科学界对文化的定义非常多,至今为止中外学者给文化所下的定义已有一百多种。学术界及比较文学界往往也从不同的系统角度来圈定文化的外延,如东方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基督教文化系统、佛教文化系统、儒家文化系统、道家文化系统、民族文化系统,因此文化这个概念的确过于庞杂。
(4)跨学科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中提出来的,他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可以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这样大大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80年代以来,随着科际整合理论的进一步提出及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崛起,至今为止,追寻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交叉的共同规律,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
4怎样理解一个本体、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汇通性、体系化?
答:(1)“一个本体”:比较视域
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拥有的一种重要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眼光,它是由研究主体多年对东西方文化营养的刻苦汲取及在自身知识结构中的厚重积累而形成。
(2)“两个学贯”
比较视域内质的最高层面用八个字来概述,就是“学贯中西”与“学贯古今”。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王国维、胡适、鲁迅、辜鸿铭、陈寅恪、吴宓、朱光潜、钱钟书、季羡林等,他们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比较文学研究大师,无不是在“两个学贯”上成就自己的学术眼光,所以比较视域也是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养所在。
(3)“三个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
虽然“三个关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但“三个关系”是依凭于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而成立的,所以从根本的意义上来看,“三个关系”还是属于比较视域的内质,是比较视域内在的“三个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外化出来,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如果没有比较视域或研究视域中本身就缺憾内在的“三个关系”,作为研究客体的“三个关系”还是无法成立。
(4)“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四个跨越”也是比较视域的重要内质之一,如果一位文学研究者在其学术视域的内部没有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或跨学科,那么“三个关系”也无法作为客体成立,这样的文学研究还是一元视角的民族文学研究或国别文学研究。
(5)“汇通性”与“体系化”
①“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东西方文化与学术知识积淀于主体知识结构中的内在汇通性与体系化,这种内在的汇通性与体系化既是比较视域的内质,又推动着比较视域的形成。
②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两个民族文学之间关系的汇通性研究,虽然最终体现在研究成果的文本上,但首先是在主体自身知识结构内部完成的。汇通性的背后就是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