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与历史·卷五:求索秩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开端的开端

第一节 开端在何处开始?

当我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下这些词,我就已经开始了一个句子,这个句子一旦写成,就将是一章的开端,而这一章意在论述开端的某些问题。

这个句子写完了。但它对不对呢?

在读完这一章,并能判断它是否确实是关于这第一个句子的一篇详细阐述(如该句子字面所示)之前,读者并不知道这句话是否对。此时此刻,我也不知道,因为这章还没被写下来;尽管我对其构造有个大致的想法,但我从经验知道,在写作继续的同时,新的想法会习惯地出现,迫使其构造发生更改,并使得开头与后文不相符。除非我想享受斯特恩式Sternean,与18世纪英国小说家劳伦斯·斯特恩的小说叙事有关,他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驱。——译注意识流的愉悦,故事在结尾前就根本没有开头。那么,何者为先:是开头,还是结尾?

开头和结尾都不为先。问题反而指向整体,被称成“章”的东西,它有多个维度。这一整体,作为写下或打印的一组字构成的纸页,在空间上有一席之地。然后,在被写下或被阅读的过程中,它还有一个时间维度。最后,它还有一个意义维度,既不属于空间也不属于时间,而是属于追求真理的生存过程,那是读者和作者都投身其中的过程。那么,就这个有着时空和意义维度的整体而言,如何回答“何者为先”的问题?

作为文字单元被称为“章”的整体,也不是答案所在。靠着一本书中的一章的特点,该整体超越自身而指向与读者和作者间沟通有关的诸多复杂问题。书是要被读的;这是由思想和语言、写作和阅读所构筑的广阔的社会场域中的一个事件,而且,这个场域中的成员相信此乃要事,因为关乎他们在真理中的生存。整体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开始;除非它在生存关怀的共契(communion)中有其功能,它就根本不是任何事物的开始;作为一个社会场的关怀共契,其生存依赖于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关怀的可沟通性。我们(读者和我)返回到语词,是因为在我开始写下它们之前,它们就已经开始了。语词终究是在开始之际吗?

是的,为了传递其意义,章必须是可理解的;它必须用读者和作者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写下,在本书这个例子中,则是英语;这语言还必须按照词汇用法、语法、造句、拼写、分段等当代标准,以免读者在努力理解该章的意义上遇到不恰当的障碍。但这还不够。因为此章不是关于熟悉的外部世界对象的信息;相反,它力图传达一种追求真理的参与之举。该语言除了满足“在‘指涉客体’这样的日常意义上具有可理解性”这一标准外,还必须具有“在生存性求索这一领域中传达意义”这种意义上的共通性;它必须有能力传递一个哲学家的经验、沉思和阐释性分析之意义。此种哲学家的语言,尽管不是从当前一章开始的,但也一直被千年来无数哲学家追求真理的历史所构造,这一历史在过去一直没有在某个时刻停顿过,而是一直延续到当前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努力。因此,由哲学家的语言所构建的社会场域,并不限于同时代人之间的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而是在历史上延伸到遥远的过往,通过现在,进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