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现状问题判断
1.2.1 建设用地沿交通干线开发蔓延明显
2005—2012年,昌平区的建设用地总体上增长迅速,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增长30.99km2,村庄建设用地增长23.72km2(表1-1)。城市建设用地与乡村建设用地增长相互脱节,建设用地分布趋向分散化。
表1-1 昌平建设用地情况km2
从空间分布来看,昌平区的建设用地开发沿交通干线蔓延的现象严重,体现出沿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轨道站点三种导向(图1-4)。产业用地和生活用地多沿京藏高速(原八达岭高速)密集分布,并沿七北路和温榆河之间向东拓展,现已形成沿京藏公路分布的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沿大广高速分布的生命科学院以及沿七北路分布的小汤山工业园等。
图1-4 2005—2012年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分布
从居住用地开发来看,普通商品房主要依托区域性道路和交通站点,形成了回龙观和天通苑两个大型居住区。分析未来趋势,一方面,轨道十三号线周边的居住空间逐渐趋于饱和,新发展将指向温榆河沿岸以及温榆河与六环路之间的区域;另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条件(如温榆河、沙河水库)将成为吸引居住用地开发的外部条件。
1.2.2 城中村普遍存在,整治任务繁重
昌平山前区目前存在大量无序蔓延的城中村,大部分已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范畴,但从土地属性来看,多调整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几乎不存在农业用地。村庄的经济形式主要是依靠出租房屋获取收入的“瓦片经济”,因此聚集大量外籍人口,职业构成复杂,流动人口比例高。
昌平山前普遍存在城中村的原因如下:一方面在于农村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流转导致大量农民失业,难以依靠农业维持生计;而另一方面,大量通勤人口被该地区低廉的房价和便利交通吸引。因此,该地的“瓦片经济”具有广阔市场,靠此维持生计的城中村便像城市的补丁一样分布在城郊边缘地带。
大量城中村不仅对城乡风貌产生负面影响,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社会安全隐患。由于人口构成复杂,流动人口多,且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城中村的社会治安问题一直较为严重。此外,村中违搭乱建问题突出,消防安全设施匮乏,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居住安全。
在对昌平山前几个主要城中村进行考察后发现,城中村的整治任务繁重,不仅在于量大面广,也源于不同村庄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极其复杂,比如土地级差高、用地功能不明确、资金流转困难、农民基本保障难以维持等。
1.2.3 半城市化地区居住人口构成复杂且差异性大
昌平山前的居住人口构成复杂,主要包括本地拆迁安置人口和外来迁入人口。拆迁安置人口是在拆迁过程中予以安置的城镇化人口,外来迁入人口包括由“郊区化”蔓延带来的中心城通勤人口和在当地产业带动下的就业人口。
昌平山前同时面临人口收入差异性大的问题。中心城通勤人口有主动郊区化和被动郊区化两类。前者经济基础良好,希望寻求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主要选择的是别墅和高档商品房,对相应的配套设施要求也较高;而后者在中心城工作,但迫于中心城的高房价而不得不在郊区寻求低廉住房,他们主要选择的是一般商品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对配套设施的要求也一般,但十分依赖昌平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联系。此外,昌平山前还包括大量失业的农业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对居住环境要求也很低。
1.2.4 与中心城区的通勤需求量大、负荷过重
根据《北京市第三次交通调查》显示,无论是从出行目的还是出行方式的角度,昌平区与北京其他郊区县相比,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通勤量都是最大的,体现了较强的通勤需求(图1-5)。此外,通过对八达岭高速、京承高速各交叉路口的拥堵状况进行分析和打分,发现早7:00—10:00,晚18:00—21:00是普遍的拥堵高峰期,体现了交通潮汐现象。
图1-5 交通OD现状(图片来源:《北京市第六次交通调查》)
昌平山前的现状交通面临着负荷过重的压力,具体表现如下:①职住不平衡引起的交通潮汐现象严重;②八达岭高速承担了过度的日常通勤;③立汤路难以承载巨大的南北向交通出勤;④东西向道路对外联络差,部分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通过对现状道路系统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私家车和公交通勤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加剧了八达岭高速及回龙观附近的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