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掀起“工作”的盖头来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平常认为一个人只要年满十八岁,那他在多数方面就应该是成熟的。但心理学家们却有自己的看法:在心理学上,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责任心”。对自己乃至整个社会都有一份责任心,那这个人就可称得上成熟了。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责任心?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从工作中挖掘。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努力工作就等于对自己负责”,可见,工作正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体现。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对父母的责任也“黏附”在工作上面。俗话说,种树易,育人难。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同样,父母老去时也离不开我们的照顾,“抚养”和“赡养”是相对的。
由此可知,假如我们不去工作,我们该拿什么赡养即将老去的父母?所以说,努力工作也是对父母负责的一种体现。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许多家长耗费半生精力供儿女读完大学,为的就是让孩子在走上社会后能自食其力,而我们也更要明白自己在读完大学之后身上背负的责任,要承担起这些责任就必须走上工作岗位,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在踏出校门之后立刻就患上了“工作恐惧症”,害怕工作,害怕离开学校。这种“病症”被许多人称为“断奶症”,顾名思义,就算是到了该“断奶”的年纪,这些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种种依赖性却让他们无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
大学生为什么会存在“工作恐惧症”?我认为主要是源于对工作的不了解。我们害怕鬼神和一些长相恐怖的动物,是因为一个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心理。所以,要克服这种恐惧,我们必须要了解工作到底是什么。
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工作其实就是替别人创造价值,对自己而言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时不光是给别人创造了价值,自己的价值也被一点点地挖掘出来。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挣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想法,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能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出人头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观点的弊端,一个人如果这样单纯片面地解读工作,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自我,沦为工作的奴隶,活不出自己的精彩。
美国教育家勃特勒说过,每个人的工作,不管是文学、音乐、美术、建筑还是其他工作,都是自己的一幅画像。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性格都得通过工作塑造,所以,我们怎能以这种草率的态度来看待工作!
想要认清工作的本质,我们就必须要明白,工作是创造价值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工作,一边是在为他人创造价值,一边也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我们既不能抱着消极的态度应付工作,也不能抱着“薪水至上”的观念盲目选择。
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身上还带着学生时代的一些“劣性”,但把这种“劣性”带到工作岗位上是绝对行不通的。
多数大学生在学校时,父母都会给他们一笔生活费,虽然不多,但也不至于让他们挨冻受饿;学校会给他们制定好所有的学习规划,不用学生操心。正是这种安逸的生活状态催生了现在大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如逃课、通宵玩游戏等。
试想,如果我们将这种安逸无忧的心态带入社会,工作上像“老牛”一样,别人催一步走一步,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办公室里玩游戏,那么怎么可能有所发展?
所以,我认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定要在工作当中逐步改变自己在大学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就曾说过,工作能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所以说,工作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又能够让我们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也许有人会说,其实这些道理我也懂,但是刚毕业时,一看到网上和学校里铺天盖地的招聘启事,我就头疼,不知该从何入手。
万事开头难,我们都能理解第一步的困境,但是永远停留在原点那不就成原地踏步了吗?所以,面对种种未知,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先想清楚自己的需要,在克服了“未知恐惧”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勇敢地掀起“她”的盖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