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中落实数学素养的培养
——以“买电器”一课为例
侯乐霞
“买电器”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和百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为后面三位数加减法笔算做准备。学生在前期数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直观模型表示,比如数线、小棒、计数器、小方块等,这些直观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位值结构,进一步探索算理。本节课为学生搭设了开放自主的交流平台,在读懂他人与被他人读懂的过程中使得算理逐渐清晰明朗。在课堂中,不同学生有不同表达,不同表达背后是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思考。
如何将一节传统的计算课,立足于提升学生“运算素养”的高度?学习方式的改变迫在眉睫——真正落实数学学科素养,一方面离不开对数学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必然触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提出了课堂四声的理念。
以下仅以两个片段为例,结合课堂四声来谈谈如何在“买电器”一课中落实运算素养的培养。
片段一:“掌”要鼓出“理”来才好
师:结合黑板上众多的作品,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A:我的想法是,百位上有8颗珠子,表示800,他又画了5颗珠子,表示加上500,他又圈出10颗,挪到千位上变成1颗,于是百位上还剩3颗,结果就是1300。
(这时,台下几个学生为她鼓起掌来,接着全班都跟着鼓起来……)
师:你们为什么给她鼓掌?
生B:她说得很好。
师追问:好在哪儿呢?对她说说你的看法。
生C:我很欣赏,她把作者的意思说得很清楚。
生D:她还看出了百位满10,就向千位进1。
生E:不光这幅图,我发现竖式中也有进位,你们看,8加5等于13,而百位写不下那么多,就得向前面进1,就是这个小1的意思。
(其他学生都不由自主地为学生E鼓掌,看来孩子们是真的懂了——懂得“欣赏什么”以及“如何去欣赏”。)
片段二:在“对话”中亲近数学
生A:我读懂了这种想法,一捆是100,她画了3捆是300的意思,她又画了8捆代表800,然后……从500里借给……圈走了10捆,还剩3捆。
生B:这是我画的,你说的有点不对。我是先画的800,再画的500,之后我又圈了800里的500给它,这样就变成了1000,最后还剩下300,1000+300就等于1300。
生A:哦!我懂了。谢谢。
…………
生C:我补充一下吧,这个作品是把500分成一个200,一个300,用200跟800凑成1000,1000再加剩下的300就是1300。
…………
生D:我又有了一个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是凑1000,只不过一个是800给500,让500凑1000,一个是500给800,让800凑1000,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