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行政体制的客观环境
行政体制的产生、发展和运行都不能脱离特定的政治、经济、科技、国际环境。这些特定的环境既为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基本条件,也在某种程度上不断调整和规范着行政体制,使其臻于完善。虽然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各种环境对行政体制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从国家结构环境的整体来看,最理想的状态是寻求行政体制与其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之达到动态平衡、良性循环和协调稳定。
1.政治环境
中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以及议行合一四个方面。新中国的建国历史和维护统一的现实要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确定了其领导核心的角色;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主人翁角色的最好保障;依法治国是中国的治国基本方略,规范公共权力,使得一切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议行合一则是一种权力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体现,明确权力的所属,由人民行使属于自身的全部权力。这些都符合当下中国的国情。
党政关系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概念。党政关系中的“党”特指中国共产党;而“政”则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包含政权、政府、政协、行政、司法等多种含义。这便决定了党政关系不是一种单一的政治关系,而是一组复杂的政治关系,主要包括党和人大的关系、党和政府的关系、党和人民政协的关系、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党和人民团体的关系等。本书对党政关系的考察,主要限定为党与行政系统的关系。在中国的党政关系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接受执政党的领导,成为党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决策执行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可以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寓党于政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反右倾”斗争;二是以党代政时期,大致从1957年“反右倾”斗争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是党政分开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四是以党统政时期,从1989年6月至今。尽管党政关系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发展变化,但党的领导地位并没有变化,只是在领导方式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
2.经济环境
行政体制的经济环境是指行政体系所处的经济背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都是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存在和发展的,二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经济是政治的目的,政治作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手段而存在,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总是通过一定的政治手段、政治方式而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经济是政治的条件,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根源于物质的经济关系,也必然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会使作为上层建筑重要内容之一的行政体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后,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这些都为行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经济环境。
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体制本身的变化。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社会矛盾、社会危机因素也随之增加;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付出了过多的资源环境代价。这都要求我们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点等经济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加快政府转型,加大政府转型的力度,这实际上也为行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
3.科技环境
全球信息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形态和方式,影响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与公共服务供给。科技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上,通过相关技术的不断发明与更新,各种科技手段被运用得淋漓尽致。通过各种先进办公技术的运用,行政组织的结构逐渐扁平化,信息的上通下达更加流畅,各类权限的设置影响了现实行政权力的运用范围以及作用机制,其合理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行政改革的需要,使得整个行政过程更加高效、公正与透明。其中,电子政务的发展最具代表性。在中国,各类政府网站与官方论坛不断完善,公民通过信息技术参与决策的现象也不断涌现,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科技环境的改善,不仅影响了政府自身的建设,也影响了广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总体而言,科技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中国行政体制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提供了提升效能的工具,科技环境的改善对中国行政体制的不断完善具有促进作用。
4.国际环境
当今世界国际环境瞬息万变,处于国际大环境下的中国行政体制也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中国行政体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形成了新的国际竞争态势,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要增强本国的竞争力,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政府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就需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自身的行政效率和治理能力。另外,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政府权力面临着增强和弱化两方面的矛盾,这冲击了政府固有的权力模式和权力结构,提出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力分配的问题。二是全球公共管理改革浪潮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治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国政府也恰恰在这一时期面临着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多重考验,承担着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等多重任务,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的行政改革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中汲取有益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