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与促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年龄、性别特点

儿童自我控制出现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最明显地体现在年龄和性别特点上。

一、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发展的年龄特点

有关自我控制的年龄发展特点,研究者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普遍一致的结论,即儿童自我控制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幼儿阶段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但具体的关键期年龄还没有一致的结论。

众多研究表明,儿童自我控制的个体差异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非常明显,但是更多地体现在行为控制层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情绪、认知、动机等的控制能力逐渐发展。希欧多尔和迈克尔(Theodore & Michael 2007)考察了恒河猴和短尾猿的行为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刚出生的动物在行为抑制方面就已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克里斯丁(Kristin,2005)考察了当愿望与规则相矛盾时,儿童和成年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结果发现,4岁和5岁儿童只能控制与角色相关的情绪,直到7岁时才能控制规则和与未来相关的情绪。还有研究对4岁和5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稳定性进行了12年的追踪研究,每隔4年进行一次重测,结果发现,4岁和5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预测8岁、9岁儿童和12岁、13岁儿童的个体差异,说明自我控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布朗森(Bronson)采用鲁利亚拍手任务(tapping task)对幼儿自我控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5~6岁儿童在速度和正确性上有较大的提高。罗森巴特及其团队(1996,2001,2006)制定了“儿童行为问卷”(CBQ),其中注意集中、抑制控制、低强度愉悦和知觉敏感性被用来测量努力控制,研究表明,努力控制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泽拉佐等人(Zelazo et al.,2002)利用维度变化的卡片分类任务(DCCS)发现,3岁幼儿几乎不能完成维度变化后的任务,而4岁幼儿完成此任务显著的好于3岁幼儿,但直到5岁,幼儿才能很好地完成维度变化后的任务。鲁埃达(Rueda)等人采用儿童注意网络测验(ANT)研究4岁、6岁、7岁、8岁、9岁、10岁和成人的注意控制,研究表明,4岁是儿童执行性注意发展的关键时期。

许政援等人(1987)采用插插板和装小豆游戏实验,考察3~6岁幼儿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幼儿初期自我控制机制还很薄弱,不能有意识地组织活动,需要成人帮助而且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到了幼儿末期,儿童心理的概括性、调节性已有了较大发展。韩进之和杨丽珠(1986)在自我意识的研究中发现,自我控制能力在3岁、4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儿童由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在4~5岁,且此时发展速度最快,到了5岁~6岁绝大多数儿童都有了一定的控制力。杨丽珠、宋辉(2003)通过“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的测量发现,幼儿自我控制各因素及其总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3~4岁发展较快,4~5岁相对减慢;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所有的差异都表现为女孩高于男孩。董光恒和杨丽珠(2007)采用聚类分析考察幼儿自我控制类型发现,3岁幼儿主要是被动控制型和约束顺从型,4岁幼儿主要集中于约束顺从型,5岁幼儿多为自主控制型和约束顺从型。张丹华(1989)在实验中发现,3岁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弱,对语言的理解力较差,行为的冲动性占主导地位;4岁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有了发展,但自我控制行为还不平衡,具有不稳定性特点;5、6岁组儿童控制行为的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而且主动性增强,在自我控制活动中能产生一种“自我决定感”。谢军(1994)用问卷法研究表明,3~9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发展的关键年龄为3~5岁。也有研究者对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如周少贤等人(2004)研究3~6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特点后发现,中班女孩的行为控制能力发展最好,到大班时有所下降;中班男孩行为控制能力最差,到大班时却有所提高。文萍等对168名6~11岁儿童使用9种执行功能任务进行测试,研究了抑制、转换和刷新这三种执行功能的发展,结果发现整个儿童阶段,三种执行功能一直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趋势,而不同的执行功能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率。

经历了幼儿阶段自我控制的初步发展,进入小学阶段,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主持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韩进之、魏华忠、杨丽珠等人研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和教育”。研究发现,小学2年级、3年级自我控制发展的分值反而比4年级、5年级、6年级高,似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反而比小学高年级强。这是因为小学1~3年级学生约束性顺从能力发展较高,而小学高年级随着自立、自主性的发展,自我控制从外控逐步向内控发展,外在形式上的倒退展现的是内在高水平自我控制的逐步发展。凌辉和黄希庭(2008)研究1年级儿童自立人格特质与自我延迟满足的关系,结果证实了高自立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比低自立儿童要高很多。除了认知、注意、气质等因素的影响,自立对自我控制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张野(2004)在考察1~6年级儿童自我控制的结构时发现,与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延迟满足和冲动抑制性的自我控制结构相比,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控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由于系统学习和教育的熏陶,独立性和认真性代替了坚持性和延迟满足能力;对友谊的关注和对谦让的学习,情绪性和亲社会性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各种形式的欺侮现象体现在攻击反抗维度上。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会学习是儿童成才的奠基石,而自我控制是青少年学习活动的重要保证。王红娇和卢家楣(2004)自编中学生自我控制问卷,结果发现,初中生的情绪自我控制、思维自我控制以及行为自我控制三个维度的发展反而比高中生好。其中行为控制和思维控制达到了显著水平。从总体趋势上看,七年级到高一呈现下降趋势,高二回升,七年级得分最高,高一得分最低,自我控制发展出现忽高忽低的趋势。李晓文和李娇(2007)研究6~11年级(六年级至高二)学生情绪自我控制发展,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情绪表达倾向与事件意义匹配,初二学生出现情绪调节的转折,情绪表达减弱,高一学生相对轻松,呈现自然的情绪调节方式。

以上众多研究表明,在婴儿发展到成年的历程中,个体的自我控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自我控制各个层次各个维度也在逐步完善,是一个由他控到自控、由不自觉到自觉、从对机体动作的控制深入到随意思维和情绪控制的过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趋于稳定,在教师、父母、同伴、媒体等外界环境作用下,个体逐渐开始能够抑制自己的冲动,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思维。遗传学研究也认为,在个体成熟之前,大脑一直在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自我控制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二、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发展的性别特点

克加斯卡等人(Grazyna Kochanska et al,2001)研究儿童顺从行为发现,在儿童约束性顺从(committed compliance)上,女孩要普遍高于男孩。但是,比约克伦德(Bjorklund)和基普(Kipp)总结指出,在大部分研究中,女孩在社会性和行为控制上的得分都比男孩高,但在认知控制上则相反,他们从进化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这种控制能力的差别有利于繁育后代。肯德尔等人(1979)设计了4个情境观察儿童控制行为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男孩和女孩差异显著,且女孩高于男孩,但是PPVT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和延迟满足情境(delay of gratification)中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纸上迷宫(porteus Q-score)中,男孩得分要比女孩高,但是这种差别未达到显著水平。在MFF匹配图形测验(matching familiar figures)中男孩的出错率要远远高于女孩。而克加斯卡等人(Kochanska et al.,2001)对幼儿自我控制的研究也发现,女孩几乎在自我控制的所有方面表现都高于男孩。克莱恩和布洛克(Kremen & Block,1998)通过追踪3岁、4岁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发现,3岁、4岁时所测得的自我控制水平,与15~20年后所测得的自我控制水平存在显著相关,不论男女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男孩的相关要高于女孩,其可预测性更大一些,但这种差别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水平。对于男女在自我控制稳定性上的差异,克莱恩和布洛克认为,有可能男性自我控制的发展受先天气质基础、神经生理特点等的影响更大,环境的影响相对小一点;而女性可能受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迈克尔和亚历克斯(Michael & Alex,2002)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从出生到27个月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发现女孩的自我控制能力始终高于男孩,他们认为这种自我控制的差异与父母的直接监控水平相关,而种族之间的自我控制差异是由于种族之间的抚养方式差异造成的;自我控制稳定性的性别差异与克莱恩等人(1998)研究结果一致。南茜等人(Nancy et al.,2003)考察了不同种族的4458名1~6年级(5~12岁)儿童犯罪对攻击性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男孩的攻击信念、攻击幻想和攻击行为比女孩更容易受到以前犯罪暴露的影响,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4~6年级(9~12岁)。托马斯等人(Thomas et al.,2000)研究气质和青少年药物滥用时发现,女孩子一般采用自我控制策略调节,男孩子一般采用寻求危险(risk-taking tendency)策略来调节药物滥用的影响。兰(Lan,2000)调查了128名青少年(107名男性)的性别自我概念概况,发现女孩在同性关系和情绪稳定性上分数很低,男孩的反社会行为与男性气质的自我表象程度有关,女孩的反社会行为与社会边缘性(排斥)有关。

国内学者对儿童自我控制的性别差异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陈会昌、阴军莉和张宏学(2005)研究发现,2岁儿童的延迟性自我控制行为就已开始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孩显著高于男孩。杨丽珠和宋辉(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3~5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从构成自我控制的各因素来看,冲动抑制性、自觉性、坚持性和延迟满足的差异都表现为女孩显著高于男孩,男女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趋势也存在差别。周少贤等人(2004)研究3~6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后发现,中班女孩的行为控制能力发展最好,到大班时有所下降;男孩中班时行为控制能力最差,到大班的时候却有所提高。郑淑杰等人(2008)追踪研究小学儿童攻击、情绪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结果发现,男生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女生,男生自我控制分数越低,男性的情绪问题分数就越高。高晶和马艳萍(2008)研究3~4年级小学生独立性和自我控制的关系发现,女同学的坚持性和自我控制总体能力显著高于男同学,冲动抑制性、自觉性和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也是女生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魏昌盛和薛莉(2009)研究中学生自我控制发展特点,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行为自我控制和情绪自我控制两个维度得分上差异显著,思维自我控制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行为自我控制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情绪自我控制则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研究结果与王红娇和卢家楣(2004)的研究结果略有出入,王红娇认为,中学生在自我控制及其三个维度(情绪控制、行为控制、思维控制)上女生都显著高于男生。

三、儿童自我控制的脑机制发展特点

自我控制相关的神经组织会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而发展。托马斯等人研究发现,视觉新奇刺激诱发的额颞叶N2成分的波幅受年龄的影响。一些研究也发现,N2成分的特征存在年龄差异,即年轻人相对老年人N2成分的波幅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N2成分的波幅呈逐渐下降趋势。无论是N2的波幅还是潜伏期,儿童与成人均有明显的差别。一项以7~24岁儿童青少年为被试的Stroop任务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N2的潜伏期明显减小,作者认为这说明执行功能随着生理的发育而进步。鲁埃达等人(2004)进行了一项比较幼儿和成人冲突解决差异的研究,该研究选择了22名4岁的儿童和18名成年人进行ANT实验,反应时和冲突效应分数均反映出儿童的成绩远低于成人,在执行相同任务时,儿童所面对的难度远远大于成人,与此相应的,在Fcz、Fc3、Fc4三个电极点,幼儿的N2峰潜伏期和平均波幅也都比成人更大。目前,已有较多的ERP研究显示儿童在注意和抑制的控制能力方面和成人有差异,这种差别比较清晰地表现为儿童的N2潜伏期较长和N2波幅较高。拉姆等人(Lamm et al.,2006)报道了他们进行的一项针对儿童和成人的Go/Nogo任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执行任务中抑制能力较差的个体其Nogo刺激后的N2波幅较高。同时,这项研究还发现儿童Nogo刺激后的N2波幅要比成人的更高。因此,已有学者将Nogo刺激后出现的N2作为反映自我控制能力的指标。但目前为止,针对幼儿的脑电研究报道还相对较少。

错误相关负波(ERN)与年龄相关,波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潜伏期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截维斯等人研究了7~25岁儿童青少年ERN和Pe的发展,研究发现,低龄儿童的ERN波幅很小,甚至没有,但随年龄的增长而开始缓慢增长;女孩在10岁,男孩在13岁时有ERN波幅下降的现象,儿童在14岁以后的整个青春期内ERN波幅都在增长,由此研究者认为ERN的这种变化特点可能是青春期开始的标志,研究中并没有发现Pe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明显变化。特殊群体被试与正常被试的ERN和Pe的特点也有所不同,研究还发现,ERN受个体的人格差异影响,低社会化的儿童与ERN低波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