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阶段理论
多数研究者认为自我控制水平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逐渐提高的,并认为自我控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以下就具体介绍一些有影响力的阶段理论。
一、霍夫曼的四阶段说
霍夫曼(Hoffman)是最早对儿童自我控制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依据儿童道德内化的水平,将自我控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婴儿最初不具有是非观念,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道德上的判断,常常由成人来控制他们的行为。
第二阶段,依附阶段。儿童仅仅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而遵循规则或习俗。此时,只能在成人直接监督下才能根据要求完成任务。一旦离开权威人物的直接监督,儿童面临冲突时就失去了用以权衡是非的依据。
第三阶段,认同阶段。该阶段儿童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这并非是由于认识到了规则的社会价值,而是为了与特定的人确立或保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儿童通过效仿自己崇拜的人的行为以获得奖励与赞赏。
第四阶段,内化阶段。儿童获得了内在伦理准则。当儿童的行为源于自己内在的道德准则时,那么他在做出行为决断时就不仅会考虑行为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会考虑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这就说明儿童开始能够独立于成人而表现出合理的行为举动,也意味着社会道德准则的真正内化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
从霍夫曼所构建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历程来看,所谓的“他控”就是指发起或维持某种行为的动机在于外部的奖励、惩罚,在于为了取悦向其提出行为要求的权威人物,而并非出于对制定这些规则目的的认识和对规则本身具有的社会性意义的理解。判断行为是非的标准也不在儿童内部,而在掌握奖励和惩罚权的权威手里,一旦离开权威人物的直接监督,儿童就失去了用来权衡或评估社会情境中如何行事的工具。而“自我控制”是指行为的动机来自儿童内部,选择某种行为的动机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扬或避免别人的惩罚,而是为了避免因偏离社会规则而产生的内疚感,儿童能根据内化的社会伦理准则对行为进行自我评判和决断。
二、维果茨基与鲁利亚的三阶段说
以维果茨基(Vygotsky)和鲁利亚(Luria)为代表的社会历史文化学派,通过对思维和语言的研究发现,语言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初来源于社会互动。他们发现,当成人或更成熟的同伴与儿童在“最近发展区”里合作完成任务时,彼此所进行的社会性对话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导向的语言,而这就是自我控制的起源。一旦儿童把成人的标准整合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就标志着儿童已具有了真正的自控能力。由此,可以根据运用语言控制行为能力的水平,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父母言语控制。婴儿最初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成人通过运用信号(尤其是语言线索)来控制环境中的即时刺激,进而调节婴儿的行为。到了学步儿童阶段,婴儿开始能够借助外部信号调节自己的行为反应,并开始运用信号去影响其周围的人。但是,学步儿童掌握的只是信号和刺激之间的外在的和具体的联系,自我言语并不奏效,只有成人的外部言语能够控制儿童的行为,而且成人言语对儿童的行为控制只具有启动功能,而不具备抑制功能。
第二阶段,外部言语控制。此阶段幼儿开始能够积极地组织刺激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期望的反应。在这个阶段,成人言语既具有启动控制行为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抑制控制行为的功能;儿童自己的言语只具有启动行为的功能,而用言语抑制行为的功能还不完善。说明这一阶段言语的语义内容开始发生作用,言语的控制点开始从第一信号系统转向第二信号系统。言语作为社会共享的意义信号,变成最有用的工具。
第三阶段,内部言语控制。儿童外部言语渐渐隐退,内部言语开始发挥自我指导的功能,从而实现由外部言语调节向内部言语调节的转变。这个阶段,刺激、信号和行为之间的外在关系彻底内化,儿童已经能够以语言为工具对认知和行为活动进行计划、指导。因此,可以在没有外部信号的帮助下,灵活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这标志着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
三、科普的五阶段理论
科普第一次从生理、认知以及行为发展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神经生理调适(neurophysiological modulation)阶段(0~3个月)。神经生理调适是一种控制形式,灵活的动作被组织成为功能性的行为,如婴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离开刺激源(如闭上眼睛)或者投入自我安慰活动(如吮吸)来降低刺激的水平。科普认为,当儿童明确表现出与白昼黑夜一致的觉醒时,儿童就进入了感知运动调适阶段。
第二阶段,感知运动调适(sensorimotor modulation)阶段(3~12个月)。感知运动调适意味着婴儿有了自主动作能力和对出现的事物做出反应并改变调整动作的能力,但是这种调节不涉及意识、预先的动机或对情境意义的觉察。来自外界的快乐、兴趣和欲望引发了婴儿相应的行为,而不是意图、意义驱动了婴儿的行为。研究者发现在生命的第一年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对认知冲突进行控制的迹象。维恩(Wynn,1992)让7个月的婴儿看到一个或两个玩偶藏在屏风后面,看见一只手能到达屏风后面,并且可以放入或拿走一个玩偶,当屏风移走的时候,揭示正确或不正确的玩偶数目。该研究表明,7个月的婴儿注视错误数量的时间比注视正确的数量时间更长。另一项对7个月婴儿的追踪研究也表明,儿童会跟随刺激移动他们的眼睛,在某些刺激还没有出现之前他们就已经可以把眼睛注视在刺激即将出现的位置(期待)。研究者认为,期待眼动是随意反应的早期形式。此时婴儿主要运用注视、翻身、吮吸手指、拍手、活动躯干和四肢以及主动寻找刺激(如主动接触物体或他人)等感觉运动指令来调节他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阶段,控制(control)阶段(12~24个月)。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养育者的要求和社会要求有了一定的觉察能力,可以相应的发动、维持、调适或停止行为或情绪。控制的特征主要是顺从,控制行为依赖于信号的存在,自发的抑制能力开始能够积极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他们能对外界的控制做出反应(如拿到一个奶嘴并放进嘴里),并开始遵守外部信号或规则(如遵守父母的要求“不要碰这个”)。1岁以后,婴儿发展出了抑制线索位置的强势反应并具有了成功到新地方寻找物体的能力。由于婴儿日益增加的活动以及对活动的控制逐渐变得更加自我定向,他们开始显示出初步简单的外部控制形式。因此,他们开始对警告信号做出反应并可以遵守一个简单的要求。
第四阶段,自我控制(self-control)阶段(24~36个月)。这个阶段的监控类型科普称之为“自我控制”,而不是“自我调节”,意味着儿童调节行为来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有限,延迟和等待的能力也有限,例如,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自己的情绪。他们倾向于对遇到身体攻击做出情绪爆发(如哭泣)的反应或遇到挫折时发脾气。他们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照料者的帮助来应对压力或疲劳的挑战。而“self-control”与上一个阶段“control”的区别在于这个阶段儿童表象思维和回忆能力的出现,如出现延迟模仿行为,这个阶段行为的主要特征是顺从、延迟行为。此外,这一阶段的儿童还发展了自主感和自我意识。他们的情绪指令变得越来越复杂,开始发展包括与自我意识和自我知觉相关的二级情绪,如害羞和自尊。这些情绪发展与皮亚杰描述的认知能力和逐渐增加的自我感觉相一致。到2岁或者再大一点的时候,幼儿就可以完成一些对物体进行识别和定位的简单任务。相关的认知成就包括计划能力、展示一个活动顺序的能力、记忆一个心理表征的能力和发展语言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发展的自我感觉一起,使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实践他们自己的意图,遵守外部要求控制身体活动,交流和情绪表达。
第五阶段,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阶段(36个月以后)。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儿童可以应用更多规则来指导行为、为了坚持更长的时间而维持合适的监控、并可以产生一系列的期望标准。在2~4岁期间,儿童从一个几乎无能的个体成长为一个能相当好地完成任务的个体。尽管2岁左右的幼儿还倾向于保持一个单一的反应,而3岁幼儿则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水平,但与成人相比,他们在冲突任务中反应速度更慢,准确性更低。3岁以后,儿童检测和更正错误反应的能力开始迅速发展,而这种能力可能与抑制控制的发展有关。科普指出,儿童似乎直到学龄前才真正进入自我调节的阶段,变得更加有能力使用规则、策略和计划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幼儿开始能成功地在“礼物延迟—蝴蝶结任务”中不去偷看。该任务的具体情况为:实验者告诉儿童,他们将收到一个礼物,并呈现一个里面装有礼物的大包装盒。然后实验者告诉儿童说他忘记把蝴蝶结绑到礼物上了,并告诉儿童在他带着蝴蝶结返回之前不要打开礼物。实验者离开实验室3分钟后带着蝴蝶结回来,邀请儿童打开礼物(如果儿童还没有打开的话)。偷看礼物的儿童被记为不通过。大约70%的24个月的儿童可以成功地应对这个挑战并通过测验。如果情境更具有挑战性,比如在礼物延迟包装任务中,儿童只有到5岁才可能应对挑战并且达到70%的通过率。在该任务中,儿童被告知他会收到一个惊喜。然而,实验者会“忘记”包装他们的礼物。实验者告诉儿童在座位上转过去直到礼物包好,那将会是一个大惊喜。然后实验者很响地包礼物(打开包装纸,用剪刀裁包装纸,将纸绕着盒子叠起来),这个过程持续60秒。跟前一个实验一样,偷看的儿童被记为不通过。
然而,自我控制的发展过程在学龄前阶段还远远没有完成。自我控制能力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继续发展。自我控制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被概念化为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或自我控制的逐步转变。下面将具体围绕自我控制的发生、发展(性别、年龄)特点结合相关研究来介绍儿童自我控制各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