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键概念界定
应用型人才,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人员,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5]“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从而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6]
可见,应用型人才的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与能力,“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7]但是,应用型人才并非只简单地去“应用”知识和理论,不进行研究。恰恰相反,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现实情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开展“应用性研究”,因此应用型人才不仅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理论的创新方面常常给人们以启发,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更具广泛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具体来说,人才从宏观上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学术型人才致力于认识世界、发现客观规律、建立科学原理,与社会实践、实际应用的关系不直接、不紧密。应用型人才则主要致力于利用科学原理改造世界,通过社会实践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样分类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科学活动形成科学体系,主要由命题和概念构成,对应于以基础知识和学科为主线的科学教育,主要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工程技术活动形成工程技术等应用体系,主要由活动和实践构成,对应于以项目或流程为主线的工程或技术型应用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是一种专业性通才教育,它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为学生未来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更是要强调以应用能力为本,通过培养与训练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人才市场就业或创业能力做准备的一种专业教育类型。基于人类认识世界(理论研究)和改造世界(理论应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包含理论研究、理论向现实转化、实践应用三个阶段),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由认识世界转入改造世界、由理论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将会大有作为。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培养人才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等七大要素:一是理念,是关于教育育人的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也是教育主体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它旨在回答“在什么思想指导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人才应该是怎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二是主体,是指“由谁来培养人才”,这是由培养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所构成的群体,如学校、院系、教师和导师等。三是客体(对象),是指“培养谁”,大学生是培养主体施加教育、教学影响,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客体。四是目标,是指“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如“技能型”或“应用型”或“学术型”等。五是途径,是指“通过什么方式”或“借助什么载体”,如课程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与社会实践等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六是模式,是指“按照什么样子”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设计与建构。七是制度,是指“用什么制度来保障人才的培养”,主要指与大学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相关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8]
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最复杂、最富于变化、最有活力,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与课程的设计是否科学,教学制度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有效,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是否妥当等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概念的本质特征。[9]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两个方面的内容。“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如何培养人”要求设置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及保障措施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由于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同的学科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途径以及教学评价标准等,继而出现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10]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三种类型。[1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与应用能力培养并重发展;二是培养规格以“构建知识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三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设计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四是注重“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五是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途径,要求打破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实现多模式的培养途径;六是注重以培养学生“构建知识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方法;七是以专业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评价应实行多样化的评价;八是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12]
秘书本科人才,是相对于高职高专秘书人才而言,是通过本科层次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秘书专门人才。
秘书学本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既不能像那些研究型专业那样立足于培养学术性人才,也不能迫于就业市场的强大压力一味地迎合市场技能性需求而忽视对学生系统理论和宽广知识面的训练。应当确定“确保综合素质,强化职业应用技能”的指导思想,按人才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的原则,制订培养方案。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的高级秘书人才。
秘书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强调以知识为基础,素质为核心,能力为本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使学生不仅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具备较深厚的综合素质修养,具备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秘书工作操作能力。为此,课程设置要注意专业理论性课程与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有机配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科学衔接,专业基础课与素质拓展课的有序延伸,兼顾学生的理论修养、技能培养、素质教育;在加强并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着重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秘书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既有秘书理论知识的传播者,也有秘书工作实践的行家里手,也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出人才市场所需要的高级秘书人才。
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目标,一群有较强合作精神的“双师型”教师形成的相互承担责任的正式的群体。其中,“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规范的专业技能指导能力,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与规律,并具备将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经验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能力的教师。不过由于我国“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团队的组成并不完全是由“双师型”教师组成,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化性组合:高水平的专业理论教师和专业实践教师组成,或者是由在校的专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组成,以求在“团队”层面互补达成“双师型教学团队”这一目标。
双师型教学团队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有共同的教学愿景,这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激发团队成员共同奋斗的源泉;二是团队成员优势互补,真正高效的教师团队是实现团队成员知识结构、能力、思维方式、研究经验的优势互补以及年龄、性格特征、工作风格、文化素养的优势互补;三是有和谐的团队文化,具有公平、宽容、平等、信任的组织文化,合作开放的组织环境,教学至上的价值理念;四是有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必须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较强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13]
导师制(TutorialSystem)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引以为豪的标志之一。到17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导师制。最早的现代导师制是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开始的,到了19世纪才应用到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中。2000年,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的“双导师制”,一般指在高等教育中,由两类导师共同负责培养学生成才的人才培养制度。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双导师制”强调的是由校内和校外两种导师从不同的认知领域出发,共同培养学生全方位、复合型成长的全过程。目前高校教师普遍由学校到学校,其本身就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企业生产管理、工程技术实践缺乏系统了解,实行双导师制度是对现行本科生培养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对我国高等院校长期实施“辅导员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实施“双导师制”既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可以与社会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任务,把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弥补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给学生以最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指导,从而降低学生认知的误差,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14]
在本科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主要是指由校内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及专业实验方面给予指导,由校外导师分析讲解各门课程内容或实践案例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帮助。本科生双导师制的推行可以发挥双导师各自的优势,在不同阶段实施以不同导师为主的协同培养模式,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互融合,使学生理论水平增长的同时,又平衡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本科生“双导师制”一般是在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时配备校内导师,二年级或者三年级配备校外导师,在双导师指导下踏实学习、不断成长。这种制度使校内校外一体化、理论实践和素质教育一体化、课上课下一体化,以此来推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培养质量,达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