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政治理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城市政治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性问题

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历史进程之一,城市化的水平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指标之一。联合国报告显示,1950年,世界上有3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面;2000年,47%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面;2007年,世界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开启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人口的激增、便捷交通工具的发明以及高效的福特主义经济生产方式,共同促使城市规模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伴随城市的大规模蔓延,中心城市开始不断向郊区扩张,形成了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分工明确的功能性分区,昔日功能混杂的城市开始向具有复合性功能特征的大都市或大都市区过渡。在此意义上,城市政治理论家屈布勒和海内尔特就指出,城市在韦伯式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地域综合实体不复存在了。[2]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城市化。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呈现出更加快速发展的态势,人口大规模向大城市集聚,伴随而来的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基础设施的不足、住房短缺、卫生状况恶劣、城市贫民窟、环境恶化、大规模贫困与失业现象丛生,这些问题都对发展国家公共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越来越处于全球竞争网络的枢纽地位,而且已经成为参与全球区域竞争的基本行为体与空间单位。在1993年举行的亚太城市会议上,与会的各方一致认为,未来政治进步与社会安定的中心是城市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城市将是国家发展方向的主导者。2000年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大城市首脑会议又进一步强调,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之间互相依赖程度更深,城市国家逐渐取代主权国家而成为空间经济衡量的尺度。城市的治理结构及其取得的治理绩效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并且在未来将发挥主导的作用。世界各城市无不力求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和发展实力,强化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城市政府体充分认识到,只有携手合作形成地方或区域层次的发展联盟,甚至是聚合成具有空间结构的全球城市区域,才能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提升总体竞争优势和增强协同能力。[3]

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西方学者对发生在城市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包括城市权力结构、城市治理结构、城市增长模式、城市政制形式以及城市社会运动在内的各种政治经济现象进行了细致认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也促进了城市政治理论的兴起、演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