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体小说的现代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古典章回体小说的特征

要理清现代章回体小说和古代章回体小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首先应该知悉的是古代章回体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对此,已有的研究已经作出了充分论述。

章回小说在元末明初正式产生。宋元话本是章回小说产生的直接基础。例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或依史书,据史敷演;或以历史为框架,虚构生发,此实开明清二代章回小说叙事贵实贵幻的不同两派”[4]。鲁迅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道:“三卷分十七章,今所见小说之分章回者始此。”[5]从故事内容到文体形式,宋元话本发展的结果便是章回小说的生成。此外,史传、变文、戏曲等都影响到章回小说的成型。可以说,明清章回小说是集之前说话表演艺术和小说、戏曲、诗歌、散文等文学表现样式之大成。

《三国演义》《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之后《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问世,形成了明清两代章回小说创作的繁荣期。章回小说体制的定型是在明末清初,“《三国演义》毛宗岗评本、《西游记》汪象旭评本的问世”,“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成熟定型”[6]。所谓“成熟定型”主要是指小说具有较为严格的分章标目体制,回目比较工整典雅。郑振铎论毛宗岗的评本道:“将所谓一百二十回的李卓吾批评本的‘参差不对,错乱无章’的提纲(即回目)改为对偶的二语。‘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7]这就是古代章回小说的经典样式。也就是说,章回小说要经过文人加工润色,才形成其高品格的样式,至清代中期的《儒林外史》《红楼梦》,真正显示出了文人独创的长篇章回小说的卓越艺术成就。

研究者考察章回小说的创作情况,大都会涉及成书与版本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些小说都经历了一个世代积累演化的过程,并不是某一文人独立创作的成果。胡适说:“《水浒传》不是青天白日里从半空中掉下来的,《水浒传》乃是从南宋初年(西历12世纪初年)到明朝中叶(15世纪末年)这四百年的‘梁山泊故事’的结晶。”[8]施耐庵或者罗贯中只是“梁山泊故事”的搜集、整理、编撰者,而不是创作者。《水浒传》的不同版本正显示出这部作品流传、衍变、修改的痕迹。石昌渝对此论道:“《水浒传》成书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口头传说阶段,第二,说话人讲说和记录整理阶段,第三,作家聚合成《水浒传》,即成书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很难划断,民间传说和说话人讲说都属口头文学。第三阶段成书的书指写成《水浒传》的最初形态,其后还有简本、繁本的演进。”[9]作为章回体小说的《水浒传》是经过长期积累并被不断修改润色的成果。石昌渝把《水浒传》归为“聚合式积累成书的典型作品”,即小说故事“是由若干个原本独立的平话或话本小说,因其故事人物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同一性以及主题的内在联系,聚合而成的”[10]。《水浒传》就是由宋江、卢俊义、武松、林冲等人物的故事聚合在一起成书的。另一种积累成书的方式,石昌渝概括为“滚雪球”,即原本有一个故事“虽然小,五脏俱全,情节规模业已具备,只是内容单薄,思想肤浅和艺术粗糙。经过漫长时间若干代人的不断修改创造,它便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薄到丰满,由幼稚到成熟,像雪球似的越滚越大”[11]。这种成书类型的代表是《三国演义》,它是由“三国故事”逐渐扩充加工后形成的。《西游记》则可以看成是“聚合式”和“滚雪球”两种类型的融合。唐僧的身世、孙悟空大闹天宫等故事是聚合在小说中的,而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故事则“像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以至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无论是“聚合式”还是“滚雪球”,世代积累成书是章回小说开始时的形态。到明代中晚期,出现了个人创作的章回体小说,“体现了创作者文体意识的独立,标志了章回创作开始走向成熟”[12]。不少研究者认为《金瓶梅》是从积累成书到文人独创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作品。尽管这部小说采用了《水浒传》的一些情节,甚至沿袭了之前的话本、戏曲故事,但总体而言是一部独创的作品,并且“一反元末明初章回的历史演义,将视角转向社会世情”[13]。鲁迅说:“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最有名。”[14]沿着《金瓶梅》的路子创作的章回小说还有《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红楼梦》等等,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红楼梦》。胡适说:“《红楼梦》只是老老实实的描写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趋势。因为如此,所以《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15]《红楼梦》是典型的文人独创小说的代表,作者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红楼梦》第1回),把自己的人生故事融入作品,成就了这部价值绝伦的传世之作。清代可以与《红楼梦》相提并论的还有《儒林外史》。在结构上,《红楼梦》是以家庭兴衰来构筑整部小说的框架,而《儒林外史》则把很多人物故事一个一个集缀起来,形似“聚合式”,却“已经完全脱尽了话本的痕迹,成为地地道道的案头之作,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了”[16]。可以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代表了古代章回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

元末以来的章回小说虽然有着不同的创作形态,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章回小说和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也构成了章回小说独特的文体标识。已有研究对古代章回小说的特征作出了大体一致的总结。如《中国小说艺术史》一书概括出了“分回标目”“说书人叙事”“韵散结合”三个特征。认为:“章回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篇幅长,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字,并且把长短大体相等的情节分成段,标了回数和题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分回标目形式。”而“说话艺术的基本因素,几乎都原封不动地反映到章回小说中”。章回小说大都用白话叙事,但“每回的开始和结束大多要有诗词韵语”[17],叙事过程中也会插入韵文。《中国分体文学史》则概括出了“以分回标目的形式划分叙事段落”“继承‘说话’艺术的叙事方式”“多采用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丰富多彩的叙事结构”“缓急有致的叙事节奏”“通俗化的叙事语言”[18]六个特征,特别强调章回小说“叙事”方面的艺术特点。《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也较看重章回小说的叙事特征,认为:“分回立目只是章回体的表层特点,从本质上说,这种章回的结构是一种对情节叙述节奏的把握。”[19]如何分回、每回如何起结、每回内容如何安排等,都能体现出叙事节奏来。

综观已有对古代章回小说特征的总结,主要包括:分回标目的体式、说书话语的沿袭、以白话为主文备众体的文体、通俗化的叙事艺术。例如《红楼梦》第36回回目为“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第37回回目为“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都是精心设计的,不仅能涵盖一回的主要内容,且能成为每一回的有机构成部分。《红楼梦》第36回开头道:“话说贾母自王夫人处回来,见宝玉一日好似一日,心中自是欢喜。”以“话说”起头,明显见出说书人话语在章回小说中的遗留。《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除了白话的叙述语言外,还穿插有很多歌赋、联对、诗文、曲辞等文学体式,并且结尾附有回末诗“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足以显示出章回小说韵散并包、文白相济、各体兼容的特质。而章回小说对曲折动人的故事的叙述又十分切合普通读者的口味。这些都是成熟时期章回小说的形态特征,即明代中晚期至清朝前中期文人独创的章回小说(如《红楼梦》)和文人改定的世代积累型小说(如毛宗岗评本的《三国演义》)都具有这些特征。通常所谓的“章回小说”就指具备了这些特征的作品。元末至明代中期的世代积累型章回小说因为文本还没有被完全写定,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还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章回小说的典型特征来。而晚清以后章回小说的这些典型特征则开始发生改变。

石麟把古代章回小说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章回小说的勃起阶段。时间大致在元末明初。这一阶段的作品,保存至今者虽不多,但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两大名著”。第二阶段是“章回小说的凝滞阶段。时间大致在明前期到明中叶”,“现存作品只有几部,而且水平普遍偏低”。第三阶段是“章回小说的再兴阶段。时间在明代后期”,“这一阶段有《西游记》《金瓶梅》两大名著,还有某些比较好的作品”。第四阶段是“章回小说的鼎盛阶段。时间在明末清初”,“名著有《儒林外史》《红楼梦》,此外,还有大量的可称为‘次名著’的作品”。第五阶段是“章回小说的衰微阶段。时间在清中叶”,“佳作甚少”。第六阶段是“章回小说的新变阶段。时间在晚清”,“作品数量繁多,且有一些比较好的作品”[20]。刘晓军也把古代章回小说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在时间划分上和石麟稍有不同。[21]例如,刘晓军把第一阶段的截止时间划在明代正德年间,石麟则把这段时间再一分为二,作为章回小说发展的两个阶段。刘晓军的第四阶段划至清代雍正年间,石麟则划在乾隆前期。第五阶段,刘晓军定为乾隆至光绪,石麟认为是乾隆后期至道光前期。虽然时间划分上有出入,但都把《儒林外史》《红楼梦》时期的章回小说看作是章回小说发展史上最辉煌的阶段。从他们勾勒的历史中,可以清晰见出一条从出现、发展到高潮、衰微的路径。而晚清,则成了章回小说发展史上的新变时期。

刘晓军道:“随着域外小说的大量译介以及小说家们对小说价值与地位的重新认识,加上报刊连载等传播方式对小说生产造成的影响,章回小说发展至清朝末年,在题材范围、叙事模式以及文体形态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明显改变,虽然仍有部分作家坚守传统的创作手法,但‘新小说’创作已日渐成为主流。”[22]时代观念的变迁、西方文学文化的影响、现代传媒的出现,都使得晚清章回小说的创作呈现出新气象。陈美林等人认为章回小说的变化使其“逐渐丧失了若干文体特征。在鸳鸯蝴蝶派、武侠小说和某些新文艺作品中章回因素虽有一定的回归,但总的说来,用章回形式创作的小说实质上是离章回小说传统越来越远了”[23]。“章回小说传统”指的是具有典型特征的章回小说创作形态。陈美林等认为晚清以后的章回小说逐渐远离传统,实际是“以传统为是”的观念来作判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章回小说新变的价值。石麟对此却有独到看法。他说:“新变、新变,不过是新的变化。唯其‘新’,所以并不完美;唯其‘变’,所以它有前途。晚清的章回小说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变更,大体上就处于这么一种既不完美而又前景可观的状况。”“他们向后人昭示着他们在嫁接传统小说与西洋小说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让他们的子孙们能取得真正的丰硕成果。”[24]石麟对章回小说的新变持积极态度。晚清小说的变化虽然不能使其本身取得的成就超越《红楼梦》时代,但预示的前景却很可观。民国年间,一方面鲁迅等新文学家的小说创作成为主流,另一方面张恨水等章回小说家的作品依然主导着市民读者的闲暇领域。在此局面之下,中国章回小说走上了现代化的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