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师心理自我保健与求助
教师心理健康需要悉心呵护,平时注意保健,出现问题和疾病需要及时咨询和治疗。对此,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自觉的意识,也不是具有求助意识的教师都采取了求助行动。需要加强引导,增强教师对自身心理保健和求助的积极主动性、自觉性。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自知与求助动机
教师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首要的事情是当事者是否具备对自身问题的自知力,更重要的是当事人是否具有及时求助的意识和动机。自知力和求助动机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前提,因为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一般本着“来者不拒,往者不追”的原则行事,心理咨询师不能把心理咨询强加于缺乏自知力和求助动机的人。已经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者如果缺乏自制力和求助动机,则要么是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不足,或者是畸形自尊心作怪;要么是心理疾病严重,导致其无法知道自己已经出现严重疾病,更无法自己寻求治疗,只能由他人强制干涉送入专门医院进行治疗。
(一)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自知力
在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急切地走进心理咨询室,急切地倾诉,认为自己的问题很严重,急切地请求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情况后也觉得来访者非常需要改变和成长,也相信其改变和成长之后会拥有美好明天。可是,许多这样的来访者,在一次咨询之后就销声匿迹,或者在咨询两三次之后不声不响中断了。
其实,来访者中断咨询的原因多种多样,时间、精力、经济、症状好转、重视程度、其他阻力等都可能导致来访者自动中断心理咨询。在各种终止咨询的原因中,咨询和成长动机不强、后劲乏力是其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原因。
心理咨询是“来者不拒,往者不追”的一项工作,虽然有些人接受它并勇敢地走进咨询室,但依然存在很多误区。重要的误区是做心理咨询跟去医院看身体疾病一样,带着很高的期望值,以为只要往那一坐或一躺,自己什么都不干,全交给医生了。检查、开药、手术、治疗等,自己只要配合和付费就行了。多数来访者没有预料到,心理咨询过程是来访者在咨询师引导下艰难探索自己、改变自己的成长过程。成长要付出代价、经历痛苦。许多中国人不喜欢深入思考和自我探索。来访者的问题可能确实很严重,其问题的影响更多会在未来呈现,但来访者没有这种预见性,他们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未来心理咨询有偏见,不愿主动深入求助。这需要咨询动机和成长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有的人,比如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其自身心理能量很弱,弱到难以面对改变的困难和成长的痛苦,容易望而却步,这时有人助推一下,或许就能促进其寻求咨询并坚持下去,获得较好的效果。
自知力又称内省力,是人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哪些属于病态。一个自知力完整的人,通常能认识到自己出现了问题或罹患疾病,并要求治疗。比如神经官能症患者,多数具有完整的自知力,他们最强烈地主动求助,主动诉说自己的不适,积极要求给予诊治,并配合治疗,称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
由此可知,自知力是用来判断人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求助动机
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正确的求助动机是指在出现心理问题后积极找方法、求改变的动机,这类来访者,只要有良好的引导、感受性体验,容易产生良好的咨询效果。他们需要尊重、耐心、启发、鼓励、肯定等正向信息。助人者可以尝试使用来访者适用的技巧和方法,引发来访者自己内在自我改变的动力,可以使来访者改变固有错误的求助观念。
(1)证明自己不需要改变的动机。这些人出现心理问题,可能寻求心理咨询,但是其目的在于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认可,说他们目前这样很好,不需要做出什么改变。他们虽声称自己希望冲突和困扰越少越好,但他们的行为却说明他们缺乏真正的求助动机。
(2)为证实自己某一决定正确性的动机。有的教师寻求咨询之前,已经决定要离婚、要辞职或要做某件曾经让其矛盾犹豫的事,到咨询室的目的,不是为获得新认识,不想对自己的决定进行新审视,而是想看看自己的决定能否得到咨询师的肯定。
(3)为证明事情是他人过错的动机。有的教师出现心理问题,想把咨询室当成讲理或评判场所,他们来是要找出自己没有错的证据。有的夫妻来咨询,表面说是要“改善夫妻间的交流”,但他们的真正目的,是联合心理咨询机构一起对自己的配偶施加压力。一旦发现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就会表现出极大不安,他们会说:“看,你怎么又和我爱人站在一起了呢?”有的甚至跟配偶说:“自从你见了那个心理咨询师,你就再也不是你了,能得你不行了。”
(4)操纵并控制他人的动机。有的教师参加咨询是想证明自己在心理上很脆弱,时时处处需要别人理解和帮助,要求别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不予追究。一旦心理咨询师拒绝其要求,让他们像健康人一样行事,他们就会像癔症性瘫痪病人一样,对医生让其下地走路的要求不予理睬。
(5)证明自己不需要帮助的动机。人有两种理由说明自己不需要帮助:其一是有人迫使他们去成为他们不愿或不可能成为的人;其二是如果有人告诉他们,其问题是“医治不了的”,他们就不必尝试其他办法了。他们对心理咨询师的任何努力都不感兴趣,心理咨询师的努力常常被视为“浪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咨询中常有意想不到的阻力。
(6)战胜心理咨询师的动机。有人将心理咨询师当成某一假想的敌人,或把心理咨询师当成可恨的父母、兄弟或上司,他们来咨询的目的不是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想方设法把对方打败,以证明自己的高明,满足自己的病态心理。
(7)满足他人需要的动机。有这种动机的人尽管为数很少,但确实有人是被迫前来咨询。一些有决定权的人把参加心理咨询当成最后通牒:要么接受心理咨询,要么做其他人事安排。这些人很少有人能从咨询中获益。不过,也有人在经历开始的阻力之后,会看到咨询的好处,积极与咨询师配合,获得一定进步。
(8)从倾诉中博取同情的动机。这种教师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主要是想诉说自己的苦恼,想获得咨询师的认同、怜悯和支持。这种人内心没有想到,也不太认同自己需要改变这个事实。
(9)作秀与控制的动机。这种动机大多是潜意识动机,来访者并不自知,或不明确。来访者主要的心理是:我不能让他人说我没尽力;我不能让他人说我不想好。
(10)应付别人,顺便推脱责任的动机。“让我去我就去,好不了就不怨我了。”此类型的来访者内在思维逻辑是:我不能不来,不然别人会怎么看我?我特别想好,还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这个我做不到!是他们让我来的,你看你都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好一些?这类来访者,其实已经产生了对咨询的阻抗。
具有错误求助动机的教师,大多数时候不能觉察自己有这样的动机,当他们意识到这种无益动机时,有可能会把错误的求助动机转化成正确的求助动机。具有错误求助动机类型的人,往往有定式思维和深层牢固错误信念,这需要求助者真正自我觉醒,才能具备正确的求助动机。
二、了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原则
心理咨询是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后进行调节和康复的主要途径。心理咨询是依据各种心理咨询理论和对应理论的相应咨询技术开展的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种工作有专业要求和工作原则。教师了解一些有关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有助于教师自身知识的扩展,一旦自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可及时积极前去咨询,保持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有问题知道去哪里解决和如何解决。
(一)心理咨询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分析理论或心理动力学,系弗洛伊德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实践探索中创立,强调无意识过程,也称“深层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及艾里克森、弗洛姆和霍妮等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用潜意识、人格结构学说、性欲学说、焦虑理论等看待和解释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发生,用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催眠术、阐释、心理防卫机制分析作为具体技术,对来访者开展咨询与治疗。
弗洛伊德将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最重视潜意识研究和分析。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在他的理论中把潜意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意识仅占次要地位。他扩大了意识的范围,发现本能欲望被排挤到潜意识中的领域里去。他的这些设想在神经症症状中获得了证实。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要想心理正常、生活平稳顺利有效,就要使三者的力量维持平衡。
弗洛伊德把人的一切行为看作以性力力比多为动力,把性生活压抑或畸形看作心理失常的重要原因。认为心理发展即性心理发展。根据动欲区在身体上的不同定位,他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11或13岁开始)。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基础上,这五个阶段顺序不变。认为顺利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是人格从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首要条件。如果解决不好则会发生严重心理障碍,导致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称为停滞。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阶段,这称为“倒退”。
弗洛伊德把焦虑看作一切神经症的基础,冲突、防御、焦虑导致症状形成,解决办法是调节本我与自我的关系。焦虑是使人痛苦的体验,是内心的紧张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自我可能采用理性的、正视现实的方法来应付焦虑,也可能会采用非理性、歪曲现实的方法来应付焦虑。后一种方法就是自我防御机制,即个体在不知不觉中对实际情况进行否定、歪曲或虚构,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保持人格完整和统一。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行、转化、补偿、合理化、升华、幽默、反向等形式。心理防御机制有两种作用:一是积极作用,能暂时减轻或消除痛苦和不安,对情绪有缓解作用;另一种是消极作用,防御机制在性质上带有掩耳盗铃式的自我欺骗,多半为逃避现实,会使现实问题更加复杂,使人陷入更大挫折或冲突情境中。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咨询技术有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分析、阻抗分析、阐释、催眠术。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依照渐成原则进行。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按照机体成熟程度可分为八个阶段。这些阶段以不变序列逐渐展开,由遗传因素决定。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由社会环境决定。人格发展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组成,形成危机。危机不是指灾难性威胁,是指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危机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力量,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前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有利于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危机消极解决会形成消极自我品格,削弱自我力量,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
艾里克森划分的人格发展八阶段是信任对怀疑(0~1岁);自主对羞耻(1~3岁);主动对内疚(3~6岁);勤奋对自卑(6~12岁);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5岁);繁衍对停滞(25~65岁);完美对失望(65岁~死亡)。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分为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斯金纳、托尔曼和班杜拉。行为主义反对传统心理学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主张心理学不应研究人脑中无形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即意识,应去研究外显、客观、能直接观测到的东西即人的行为。行为主义者重视研究动物外显和客观的行为,新行为主义更重视人的内隐认知和社会行为。行为主义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采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
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信号学习,它反映有机体如何认识配对刺激之间的关系,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连接。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十分常见,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怕猫、怕牙医等。但是,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做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
桑代克做了著名的“饿猫逃出迷笼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因果关系,不需要任何中介。
华生继承了桑代克的方法论,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即S-R,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主张把心理学变成一门“自然科学”,十分强调环境作用和影响。
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将有机体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斯金纳根据实验所得的观点,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是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行为。斯金纳在心理治疗领域提出了塑造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不断利用奖惩来塑造人的行为,促使人们做出好的行为,改变不良行为。现在行为主义学派行为矫正技术仍然在心理治疗领域广为应用。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实验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行为习得新行为。班杜拉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批判,提出交互决定论,主张行为、环境、个人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班杜拉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影响,即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情境条件。班杜拉等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班杜拉自我调节理论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基于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治疗技术有:现实系统脱敏与想象系统脱敏;冲击疗法(满灌疗法),又称“情绪冲击疗法”;附加负性感受的厌恶疗法;咨询师做榜样的模仿学习法;让来访者担当假设角色的角色扮演法;对来访者的自信心训练。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行为与刺激之间存在着意识、经验等因素。外界各种信息通过感官传递给大脑,与大脑中贮存的旧有经验、人格特征相结合,个体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评价、推理和解释,得出结论,产生观念,决定行为和情绪反应。认知行为疗法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提出基本治疗理念:行为和情感是由认知作为中介的,适应不良性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而非来自事件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理解和认知。
认知行为疗法在于重新构建认知结构。代表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阿伦·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仅靠行为分析无法获得关于人内在本性的信息和此时此刻的内在体验,而意识经验能为心理学家提供重要信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行为主义刺激-反应模式,强调通过对刺激和反应之间发生的各种意识现象的分析来研究独特的人,把具体的人类自我体验置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人具有天生之性,人性善,人性具有实现的需要和趋向,首次将人的价值问题提上心理学研究日程。最有代表性的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自然主义价值观。他们认为,面对当今时代道德水平下降现状,找到一种不依赖于人的主观价值的“真正有效的道德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这个系统是在那些“机能完善的人”和健康人身上自然表现出来的。自我实现者的人性、能力和价值观组成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体系,能解决当今各种复杂的价值问题。用这些价值观知识作为指导、控制和改善人类生活的一种模型,会促使社会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这一重要概念。
罗杰斯提出并分析了人的自我概念,指出人有自我实现倾向,人是机能完善者。
罗洛·梅提出存在分析理论,其存在理论、人格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人本主义疗法认为来访者不适应的行为,只要得到咨询师支持和鼓励,发挥出他们内在潜力,来访者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我治疗。强调促进来访者自我成长,基本假设是如果来访者能发挥自身潜能,就有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需要他人帮助;来访者和咨询师是平等关系,不存在帮助与被帮助关系,强调咨询师尊重、真诚对待来访者;咨访关系是成长动力,通过治疗性咨访关系,促进来访者积极接纳自己,提供积极有效的经验,促进其成长和自我实现;人本治疗重视当前直接体验,对过去和将来很少考虑;假设大多数来访者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来访者的行为和他们对世界的知觉一致。咨询师力图从来访者角度看待世界,理解来访者的问题,不主张给来访者贴上种种诊断标签。人本主义突破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提出了“积极人”的模式,把人的社会性放在了重要地位,突出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以及人的社会需要。
【拓展阅读】
存在主义疗法
完形疗法
(二)中国人与心理咨询
民族性格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各自形成和发展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是人格综合体。中国民族性格主要有整体直观、重德求善、自强不息、柔弱克己、贵和守中、朴实节俭、随遇而安等特征。
(1)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无不深深刻着儒家思想烙印,表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积极方面包括:乐观的心理——知足者常乐、知命乐天;理性的心理——温厚宽容;积极的心理——不甘放弃;稳定的心理——老成持重;忠义的心理——孝悌仁义。消极方面包括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他人取向。日常生活中国人的精力大部分时间用来“做人”而不是“做事”。
(2)道家思想
老子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强调洞明世事、认识规律;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强调和谐意识、与人为善;少私寡欲、知足知止——强调节制物欲、调整期望值;知和处下、以柔胜刚——强调虚静恬淡、调整心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强调自我意识、正确评价自己。
道家思想的影响使中国人形成特定心理及性格:顺其自然、无为不争的心理与性格;老道圆滑、善守中庸的心理与性格;恬淡、追求美好的心理与性格;清静无为、返朴归真的心理与性格。
(3)佛教
佛教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定律;强调“修身养性”,重在对心灵的净化;佛教把行孝看成是守戒总纲与前提;佛教净土世界中一切人物、自然景观都是庄严、清净、完美的;佛教用佛法化解人们面对的世间、出世间的种种问题,充分发扬佛教义理和无我济世的菩萨精神,通过自心的净化达到环境的净化及大众的净化,从而实现人间净土;菩萨的“大慈大悲”思想,将慈悲对象扩展至一切众生身上,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体现慈悲精神;佛教强调“放下”,阐明一切存在的事物是空无的;认为任何一个存在之所以为存在,和我们的心灵意识密切相关,由于心灵意识的活动能够感受到物,才能使那个事物成为物,如果心灵活动回到自己,心灵意识和外在事物就会回到一种浑然一体状态,就是“空无”“自在”状态,即“归本于空”状态,外界事物和心灵意识两者就会浑合而无分别。当个体意识活动回溯到自己本身,意识对于外在事物不起贪念、不再执着,而是让事物回到事物本身,让心灵回到自己本身,如此,心灵与事物呈现为不分状态、寂静状态,是一个如真空的存在,最终外界事物跟人的心灵意识回到一个涅槃寂静状态。这样,生命就不会被原先的执着所连带而起的欲求、贪婪及种种烦恼所控制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复合型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和佛教三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它们有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处世方式,又有许多共通之处,相辅相成。儒家文化提倡尊重理性,以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为美德,推崇德化、感化,重视自治,强调“孝悌仁义”对人的教化作用,主张从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的价值。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无所不为”,即效法自然,清静无为,以柔克刚,见素抱朴,强调以一种超脱态度面对人生一切,将个体从现实世界的束缚中超脱出来,崇尚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佛教强调“归本于空”状态,即外界和心灵意识二者一起浑和而无分别,回到一个涅槃寂静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对中国人形成乐观、理性、积极、稳定的健康心理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道家文化从自然主义角度,引导中国人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追求自由;儒家文化从现实主义角度,引导人们如何工作,如何做一个讲道德、务实的人。
心理咨询在中国属于舶来品,对中国人采用建立在西方民族性格基础上的心理咨询方法,有可能激起来访者较多阻抗,影响心理咨询效果,严重的会导致咨询失败甚至给来访者带来负面影响。
(1)中国人的人际观念需要留意
中国人的典型心理特征是强调人际关系、注重人际关系。儒家文化重视人际伦理,中国是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中国人注重社会性,重视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强人际依赖和人际制约。在平衡群我关系上,中国人更讲究以和为贵,注重和谐,反对偏激,强调通过“和”来实现人我关系平衡,通过“忍”来节制,用“礼”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方面,中国人更多表现出自我牺牲、重义轻利。为避免遭受妒忌、打击和迫害,中国人采用随大流、少管闲事、不多说话等保护自己。“枪打出头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是中国人趋于和、崇尚忍的内向性格的写照。这些传统观念,对于化解中国人部分心理矛盾和冲突起到暂时作用。然而,遇事过于忍耐、过于知足常乐则使人备受压抑,变得被动消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内部隐忍的性格,会压抑人自身的一些心理需要,导致人自身心理能力得不到释放,最终产生心理矛盾与冲突,导致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发生。人际关系中的隐忍超过一定限度,还会导致某些极端事件发生。
中国人讲人情、重面子。中国人不倾向于表露自己,往往会顾及面子而隐藏一些问题。人情与面子心态,使更多人不愿意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归因于自我,更愿意归因于外部。虽然面子可以满足某种程度的自我肯定,但它可能成为一种负担,使问题更加严重。许多人宁愿自己背负沉重心理压力也不愿和别人倾诉,即使去找心理咨询师,也不愿意谈及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他们去掉内心枷锁,释放心中压抑,这一点特别重要。来访者有什么不满意或疑问,不要压抑在内心,要勇于反馈给咨询师,与咨询师共同商讨解决心理问题的可行之法。
(2)中国人的权威观念也须注意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等级制度,使中国人更注重权威,注重社会级别,推崇师道尊严,培养公民顺从意识、等级观念,这使人们普遍具有从众性强、易受暗示、习惯服从权威等性格特点。对权威的服从,使中国人表现出强烈依赖心理,认为咨询就是要获得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心理咨询关系方面,中国人对权威的期望导致来访者常将心理咨询师定位为高一层次权威位置,对心理咨询师的期待和要求较高,期望得到直接指导或具体治疗措施。中国来访者会强烈要求咨询师给予明确具体指导,当咨询师没有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指导时,他们会对心理咨询产生失望情绪,或认为咨询师能力不足,以致影响咨访关系。西方式对来访者不作明确意见和建议的“非指导性”原则,未必适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模式。咨询师在咨询开始时向来访者说明咨询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心理咨询不是直接给予指导,而是帮助来访者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咨询师在坚持“助人自助”咨询原则基础上,看到中国人性格,适当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来访者以直接指导供其参考,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3)中国人的咨访关系需要留意
中国人心理咨询,首先要注意建立适度治疗关系。一方面,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适当权威关系,来访者对咨询师有一定尊敬,可以使来访者与咨询师更容易设计好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让来访者感到咨询师平易近人,可亲可近,可以信任,能敞开心扉,放心暴露内心的隐私。
其次,一方面中国人社交常划分自己人与外人,“自己人好办事”说明中国人对自己人比较亲近,什么事都可以谈,能和自己人分享内心的事情。可是对外人就比较见外,常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不会轻易谈及隐秘的事情,保持距离感。中国文化传统造成中国人的内隐性格,人们常将心理问题视为见不得人的事情,不愿与任何人谈起,耻于在心理咨询师面前彻底剖析自己。要让来访者了解心理咨询是正常的事情,人人都有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进一步暴露问题。
再次,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人格独立问题。中国人经历过长期、无所不在的价值干预,最终积淀到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缺乏自我判断、自我价值建构的心理能力是中国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深层基础。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通过价值中立来培养来访者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尽量减少价值干预,避免给来访者一个简单答案,让来访者自己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自己解决遇到的困扰,可以逐渐削弱深层心理问题,解决来访者心理疾病根源,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目的。因此,对中国人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要减少以自己权威身份对来访者的指导,更不要完全顺从来访者服从权威的心理,应有计划引导来访者去掉依赖心理,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4)要注意中国人个人与家庭的界限划分
所谓个人与家庭界限划分,是指家庭各成员有个人地位与角色,能执行个人意见,不受他人过分干涉或影响,能表现各自独立自主精神。中国文化向来强调家庭重要,个人的存在常埋没在家庭生活里,个人与家庭的心理界限划分不清楚。现代社会,训练独立自主的个人、划分个人与家庭的界限变成很重要的心理课题。在咨询过程中如何保持家庭和个人间的隐私是中国人心理咨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人进行心理咨询最好个人与家庭咨询同时进行,进行亲子心理咨询、夫妻心理咨询等。与家人同时咨询,可以充分利用家人支持系统,更快恢复心理健康。
(5)中国人问题处理与解决模式
当教师面对一些困难或问题时,常使用一些比较常用的方式解决问题或困扰,如果能从正确角度进行咨询则会事半功倍。如“大事化小”反映了不扩大问题的态度,“斩草除根”反映彻底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访者要与咨询师探讨不同问题的解决方式,共同寻找恰当方式。中国五千年深厚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独有的国民性格和心理特点,中国人心理咨询中,完全照搬套用发源于西方的主流心理咨询方法是不合适的。目前中国并没有一整套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咨询模式,具体注意事项要在咨询实践中逐步探索,对国外咨询方法要有选择地变通运用。在寻找问题根源时要从技术、文化、哲学背景不同层次考虑,在丰富咨询知识经验和技术基础上,结合实际运用,根据临床经验逐渐修改,建立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三)了解心理咨询的原则
咨访关系是为解除来访者的心理矛盾与痛苦而建立的特定关系,“为来访者负责”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出发点。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使来访者的生活更加充实与幸福,而非教育来访者遵从某种既定的社会规范,满足和服从某个社会组织对来访者的要求。心理咨询师全身心关注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感受和体验,尽管这些体验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道德、价值等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
【拓展阅读】
心理咨询师与老师对学生问题行为处理有何不同?
咨询人员任何服务于来访者以外的动机,都可能对咨询与治疗过程构成干扰,牺牲来访者的利益。这就偏离了“为来访者负责”的原则。
“助人自助”就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让来访者学会自己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的心理素质得到成长,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心理咨询本身是一个来访者学习并成长的过程。在此原则下,心理咨询师不能包揽来访者的问题,替来访者处理和解决问题,而应该通过启发、引导、暗示、鼓励,使来访者获得建设性成长和进步。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人员会按照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保守来访者的内心秘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来往信件、测试资料等材料。如因工作等特殊需要不得不引用咨询事例时,也须对材料进行适当处理,不公开来访者的真实姓名、单位或住址。不在任何场合谈论来访者的隐私,除非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不向来访者的单位领导、同事、同学、父母、配偶等谈及来访者的隐私。
咨询人员对来访者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充分理解,不以道德和个人价值眼光评判对错,帮助来访者分析原因并寻找出路。理解可用“价值中立”描述,就是保持客观性,不对来访者的言行、事件进行价值评判、是非评说,而是努力理解来访者,以理解的态度对待来访者。注意,是理解而不是赞成。鼓励性是指鼓励来访者深入自我探索,悟出自己在产生和解决心理问题中扮演的主体者角色,并积极身体力行,自己解决已经发生的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或障碍。
心理咨询师主要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培养来访者积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让来访者的心理得到成长,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这个原则,咨询师应通过心理咨询,让来访者看到希望和光明,增强恢复健康和正常的信心,而不是让来访者感到失望和迷惑。
咨访关系确立和咨询工作顺利开展,有赖于咨询师和来访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有时候心理咨询师采取“自我暴露”促进来访者更加自我开放,暴露自己的问题,但这是有限度的。来自来访者的邀请和过分要求,即便是好意,也应该予以拒绝。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除了咨询关系外,不建立其他关系,否则,建立双重关系容易使来访者因过于了解咨询师内心世界和私生活,失去分寸,而阻碍来访者的自我表现,也容易使咨询师该说的不能说,失去客观公正地判断事物的能力。
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来访者情绪不稳定,原则上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诸如退休、调换工作、退学、转学、离婚等重大决定。在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的情绪得以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就此,应在咨询开始时予以告知。
心理咨询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60~90分钟左右(初次受理时咨询可以适当延长),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
三、寻求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
教师寻求心理健康是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是顺利工作的保证。在没有出现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助处理的心理问题之前,教师平时要注重心理自我保健,尽量不要使心理问题积累成心理障碍。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自己无法解决,也要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一)提高修养,做品德高尚的教师
(1)首先,要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教师
知人难,知己更难,许多人认为对自己很了解,事实上他们并不十分了解自己,要么估计过高,自信过头;要么估计过低,导致自卑。这两种偏向都使人无法估计和抓住适合自我发展取得成功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自我的真实信息,避免主观理解带来的判断失误。
教师具备准确的自我认知、合理的自知之明,才能正确对待自我,心平气和地接纳自己,特别是接纳自己曾经认为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如容颜、身材、才能、财产等。看到自己的优点,又接纳自己的缺点,人才能做到客观。许多人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问题就出在自我观念上。有的人认为真实的“我”不完美,排斥自己,憎恶自己,想创造一个虚构理想的自我来取代之,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受到伤害;有的人过分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最完美,傲视一切、有恃无恐,结果在现实社会到处碰壁,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所以,教师要有适当的抱负和水平,使自己的能力与现实接近;教师进行社会比较的标准要多角度、多层次,勿以自己短处衡量别人的长处,也勿以自己长处比较别人短处。
(2)其次,要建立合适的自我职业观念
教师自我职业观念,指个人在教师职业中体现出的态度。教师的自我发展是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体现出来的,教育教学岗位体现教师价值。合适的自我职业观念是教师心理健康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它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①教师要在深层观念中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树立教师事业信念。若仅仅把当教师作为谋生手段,仅仅作为职业,则难以喜欢教师职业,更难以乐此不倦、安贫乐道,遇到待遇问题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就会怨声载道,内心不安;反之,若将教师职业作为事业,内心有强烈事业心,乐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则遇到各种困难和不满足,都会努力克服,克服不了的也能安心接受,起初能适应和忍受各种不满足带来的困扰,久之会认可自己的身份并引以为豪。教师工作繁重清苦,具备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者,乐在其中,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这种心情与心境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②教师在具体工作中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迸发激情。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教育进步更需要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心理健康的教师不仅自己研究课程,改进教学,不断进步,也愿意接受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创造新手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才能永葆激情,才会因不断进步和成功而感受到其乐无穷。
③教师在为人处世时要诚信待人,建立各种良好人际关系。教师诚信待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为关键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影响教师心理健康,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有效沟通,信任接纳学生,鼓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概念包含“道德健康”,强调健康者或希望自己健康者,应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需要,能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规范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自我调节,维护心理健康
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心理保健,保证心理健康,主要靠教师个人维护和调节。为做到这些,教师应注意从下列方面入手。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消除因无知导致的对心理健康问题和疾病的认识偏见和歧视行为,更要防止在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发生后讳疾忌医,导致心理问题或疾病恶化。因为心理问题常常是进行性的,由轻到重,直至完全恶化。及早发现,及时寻求帮助,消除认识障碍,是保护心理健康最初级的工作。
心理问题或疾病,有许多常与身体健康基础水平、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要保证心理健康,就需要打好身体健康这个基础,使身体、大脑和神经系统能有效支持教师繁重的脑力加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平时要做到几点:注意营养需求,养成良好饮食起居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体力;适当放松休息,保持旺盛精力。
在学习方面,新教师要学习扮演职业生涯中教师这个角色,直至扮演的角色有效而且合适。学会教师角色,面对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时,教师要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要求自己,如何要求学生。老教师要勇于不断改善既有的教师角色,改善现在使用的教学法、采用的教材、例行的程序,要不断尝试新方法,接受新思想。
同时,新老教师要依据教师的职业特点,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心理学、心理健康等知识,自己通过调整解决一些常见心理问题。我国从教育部到各省市县教育部门,都有对教师心理学知识培训和提高的官方文件要求。比如班主任、骨干教师最好获得至少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一些地方和学校甚至规定,所有教师都应该参加过心理咨询知识的培训。教师要积极参加这些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诊断、分析、调节技能。这不但对自己有益,对教育管理学生也有好处。
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遇事泰然处之。争我所得,弃我应弃,该放下就放下,不要为一时的不平、一些名利得失而困扰自身。心胸狭隘、遇事想不开者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或疾病产生。
控制情绪指个体对自身情绪情感状态积极主动地把控。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消极情绪和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要控制好情绪,教师需要做到:①通过认知,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或观察、推测其不良后果、危害;②加强制怒,从情绪本身上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情绪激动时不要言行过度,不要草率处理学生问题。
【拓展阅读】
教师控制好情绪 勿做后悔的事
人人都有不良情绪,教师也不例外。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情绪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身”方面,如进行体育锻炼,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心”方面,如在适当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等。
(三)注重外援,争取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
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人从自己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和支援。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方面。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稳定的社会联系如婚姻、朋友、同事,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社会交际等,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社会支持还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高效合理利用,有利于心身健康。
社会支持的基础是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人际关系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强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抑郁症等患者显著的特点是缺乏社会交往,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极端者还会自杀。当人感到有可以依赖的人在关心、照顾、尊重和爱护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强度,增加对挫折的承受力和适应性。
教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需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帮助。特别在有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心身健康,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教师在学校要争取领导、同事、学生支持,在社会要争取朋友、亲戚的支持,在家要打造自己美满和谐家庭,以和谐之家来养和谐之心。家庭是人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的放松和温馨,家人的理解和关爱,会减轻压力。许多在工作中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能在家庭中得到弥补。
(四)尊重科学,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教师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杰西德(Jersild,1962)等曾对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11名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心理治疗对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95%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生;89%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73%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提高了他们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接受调查的教师还说,心理治疗使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同事和伙伴,更喜欢本职工作。
杰西德研究中的许多被试都有这样一种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自我认识能力。对自己情感和行为了解更深的教师,能意识到自己的敌对感、内疚感和焦虑,这样的教师能理解这些内心冲突在他的教学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因为他们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杰西德研究中,89%的教师指出心理治疗使他们在帮助学生处理个人问题时能更好地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被心理问题困扰硬撑着低效率工作的教师则容易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学生身上,给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最终损害整个教育教学活动。
【拓展阅读】
教师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专家处理
心理诊断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效果评估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1.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2.教师心理健康有哪些意义?
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4.教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5.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该怎么办?
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55-58.
[2]张怀春.心理咨询理论应用与实践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16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