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挑战与新的解决方案
自从成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以来,我有足够的机会去思考一句美国古谚:“许愿要小心,因为梦想会成真。”无论是好是坏,我的任期恰巧与自大萧条以来无论在规模还是影响范围上都最为严重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同时。没有国家能够幸免于经济减缓。大多数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们严重低估了危机发生的时间、速度以及严重性。因此,虽然已经采取了有力的宏观政策对策,但目前的形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不同于以前发生的其他许多危机,本次危机不是由发展中国家所造成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管理来说,危机带来的挫折和挑战始料未及。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较少使用引发金融危机的金融衍生产品,加之有一定的财政空间和足额外汇储备,因此实施了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刺激计划。但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则经历了跨国银行分支机构带来的短期巨额资本流入、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价格过高的房地产市场或执行反周期财政政策的有限空间。
本次危机波动之剧烈、后果之残酷以及不平等状况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尽管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地区,却或许是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危机影响非洲大陆的每一个传播渠道都带来了特别严重的不利冲击。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尽管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有益,却使得许多商品出口国的出口和政府收入大幅下降。即使是那些由于价格高涨获得意外之财的国家也遭受到危机的巨大影响,因为这些国家的非石油部门很小且高度依赖于政府支出。[1]
在经济衰退之前已经飙升至历史高位的私人资本流入(超过对非洲大陆的外国援助)也出现了急剧下降。非洲股市平均下跌了40%,还有一些国家(如尼日利亚)则下跌超过60%。[2]对于劳务出口国来说,一直处于增长且成为这些国家很大增长源泉的输出劳务汇款也出现大幅下降。只有外国援助在持续增加,但仍明显低于2005年八国集团在格伦伊格尔斯峰会上的承诺,而当时全球经济形势比现在好得多。随着援助国刺激本国经济和财政整顿计划的压力日益加剧,可以预期对非洲的援助总额在未来的几年中将会减少。这样极有可能减缓这些国家的增长速度,阻碍其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3]
然而幸运的是,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已经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况。政策制定者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次危机的空前规模与危险性。其他二战后发生的经济危机或者出现在个别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拉丁美洲、墨西哥、东亚和俄罗斯联邦),或者只出现在一两个高收入的国家(如瑞典、日本)。它们的影响只占全球生产总值的一部分。这次危机不同的是几乎使所有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同时受到了影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通过单一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或贸易政策避免高失业率与巨大的产能过剩。
由于20国集团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协调,世界才避免了又一次大萧条的发生。政策制定者通过使用各种手段对危机做出了快速和创造性的反应,其中包括可信的自由贸易承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4]、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对金融部门坚定的且经常是创新性的支持(流动性供应、资本结构调整、资产购买以及对各种类型的资产和负债的担保)。其目的是缓冲信贷危机和金融动荡对发达经济体的直接影响,减少经济疲弱和金融压力相互加强的反馈循环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