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新药发现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解痉催眠药巴比妥:GMP(良好生产规范)的推手

1864年12月6日,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拜耳(Adolf von Baeyer,1835—1917,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用动物的尿素与丙二酸二乙酯(苹果酸衍生酯)合成了巴比妥酸(barbituric acid)。但当时拜耳并未发现它有什么实用价值,于是把它放在了一边。

直到1903年,拜耳的学生,当时在拜耳公司担任顾问的化学家赫尔曼·埃米尔·路易·菲舍尔(Hermann Emil Louis Fischer,1852—1919,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上文提到的德国医学家梅灵[(Joseph von Mering),切除狗的胰岛后,得到了高血糖的狗,这导致后来胰岛素的发现]发现了二乙基乙酰脲(diethylacetylurea)可以非常有效地使狗进入睡眠状态。它是以乙醇钠为催化剂,通过冷凝的二乙基丙二酸乙酯与尿素反应而生成的。

作为医生的梅灵在寻找一个比水合氯醛更好的催眠药,他合成了一个对狗有催眠效果的化合物,但由于对化学不精通,所以他咨询了菲舍尔,请菲舍尔帮助确证自己所推测的化合物的结构是否正确,分析其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纯化它。菲舍尔精通碳水化合物,重复了他的实验,并合成了几个化学结构相关的药物,其中包括效果更好的二乙基巴比妥酸(5,5-diethylbarbituric acid)。然后菲舍尔和梅灵于1903年共同发表了结果,并且又以巴比妥(barbital)为名申请了专利[1]

1904年,拜耳公司把巴比妥作为镇静催眠药推向市场,商品名为“Veronal”。1912年,拜耳公司又推出了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商品名为Luminal)。另外一个可溶的巴比妥盐则被先灵公司(Schering)以商品名Medinal推向市场。它一直应用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后来上市的苯二氮类药物取代。

巴比妥被推向市场后,一位年轻的医生阿尔弗雷德·豪普特曼(Alfred Hauptmann,德国神经学家)发现,癫痫患者服用本药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了,它的效果远比溴化钾要好。但他也同时发现,患者一旦断药,癫痫发作会比以前更频繁。于是巴比妥类药物开始应用于解痉治疗。

在随后的应用过程中,临床医生们又发现,巴比妥还可以治疗新生儿黄疸。不过,这种用法于20世纪50年代光疗法被发现后终止。

另外,巴比妥药还因一起严重的药品安全事故促进了《良好生产规范》(GMP)颁布实施。1940年12月,温斯洛普化学公司(Winthrop Chemical)在生产磺胺噻唑时,使用了未清洁的苯巴比妥生产设备,结果使得磺胺噻唑片中混有苯巴比妥,每片苯巴比妥剂量达到350mg,这是引起成人嗜睡剂量的2倍。这一药物上市后导致数百人死亡,所引发的公众的强烈反应也加快了GMP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