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什么你用一个毁一个?
暑假,橙子会到姥姥家住一段时间,我每周末会回去看他。橙子姥姥发现,有些事情,平时她唠叨半天、连哄带吓唬,才能让橙子去做,而我会想个办法,三言两语,橙子就乐颠颠地去做了。橙子姥姥一看这办法挺管用,就照猫画虎,学着我的做法来。结果呢,我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方法被用得走了形,变了味,失了效。
比如做家务,我可能会把家务活和做游戏设计成两个任务,做完家务再玩,就像闯关一样。橙子姥姥也如法炮制,但不知怎么,说出来的话就带了“利诱”的色彩:只有做完家务才能玩,好像做游戏是有条件的。
橙子就会笑嘻嘻地和姥姥讨价还价。姥姥即使假装板着脸,橙子也知道她是虚张声势。磨啊磨啊,姥姥的耐心被磨得差不多了,开始“威逼”:好好说不听,你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不管了!
看到姥姥发火了,橙子这才乖乖去做。
估计姥姥心里在想:看来还是发一顿火管用。而我想的是:教育孩子,只照搬方法,没学到理念,哪怕是自己的亲妈也不灵啊。
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问题:明明别人用起来挺不错的方法,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却没效果,甚至搞得一地鸡毛,用一个毁一个,到头来,还是自己的老办法管用——吼一顿或打一顿。
原因很明显: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不同。哪怕是同一个孩子,同一个问题,发生的情境不同,都会导致解决方法的千差万别。
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很多父母只学到了方法,却没有领悟到方法背后的理念。而理念,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没有理念的支撑,原本很好的方法,都会用走了样。就像让橙子做家务这件事,当我理解了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科胡特(Heinz Kohut)所说的“不含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我就会注意说话的措辞和语气,让他从做家务中感受到乐趣。而同样的话,橙子姥姥说出来,就有了条件交换的意味。因为在她看来,所谓方法,就是为了达到让橙子做家务的目的。
没有理念的支撑,学来的方法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有效性不会太久。专家一直告诉父母们,不能打骂孩子。有的人会试着转变心态,发现念头转了,事情原来还有很多解决方法。有的人只是学到了皮毛,做到了表面功夫。不能打骂孩子?那我就忍。一味地忍,忍啊忍,忍了几天,实在忍不住了,积攒的火气一下子爆发出来,对孩子的伤害反而更大。
没有理念的支撑,情境稍微一变化,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同样的方法,每个孩子的反应千差万别,怎样回应,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有所妥协,一句话该怎么说,说到什么火候,这些,没有人能手把手地教你,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拿捏。
比如,当橙子因为心中有委屈,忍不住掉眼泪。我试着和橙子共情,说出他的感受,结果,他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我能感受到,这是孩子的情绪得到认可后的一种释放,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我没有去制止,而是搂着他,耐心地等他把情绪释放出来。
如果换一个人,当他不能体察孩子的情绪时,可能会变得烦躁:和孩子共情,这是什么损办法,不用还好,用了反而更糟,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还不如大喝一声:别哭了!见效快。
我对理念的重视,源自我的一位作者。
多年前,我还是职场新人,进入出版行业不久,发现了一本讲礼仪修养的书稿。这部稿子让我看得心潮澎湃,觉得真是一本好书。果然,书出版后非常受欢迎,销售了几十万册,引领了一个小小的热潮,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之作。
我一直在琢磨,市场上同类书这么多,为什么是这本书卖得好?直到有一次,我陪作者接受专访,记者也问到了这个问题。作者的回答让我受益至今。
她的大致意思是:这本书和其他同类书最大的不同,就是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将读者带入情境,从中提炼出理念,告诉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换言之,它传达的是一种理念。只有当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去改变,也才会灵活地把握,知道怎样做更合适。而市面上很多同类书都是ABC、123地罗列出很多条条框框,告诉人们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握手要用几分力度,微笑要露几颗牙齿……规则太多,一是记不住,二是反而成了束缚,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换个情境就不知该怎么办了。真正的礼仪达人,是在理解礼仪精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浑然天成,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可以说,这本书和其他书的不同之处,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区别。
作者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也明白了为什么看这本书时我会心潮澎湃,而看其他的礼仪书就味同嚼蜡。我也由此明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why),远远比知道怎样做(how)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了道理,改变就是自然而然的。知晓了道,对术的运用就可以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寻找方法?
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是孩子有问题,需要改变的是孩子。孩子没有改变,只是“方法”“工具”用得不对。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万事大吉了。他们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没有明白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问题的显现。或者说,即使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改变自己实在是太难了,太痛了,不知不觉就变得“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了。于是在潜意识里就想走捷径,想求助于外力和工具,以为总能找到一个疗程短、见效快、一用就灵的方法。
可是,父母就是问题制造者,自己不改变,怎么能指望孩子做得好呢?
我的一个老师,曾经做了一个项目,是在一所中学里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做得久了,就有些灰心。因为她发现,即使在学校里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等学生回到家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就前功尽弃了——父母不变,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变,单靠自己的力量,孩子很难改变。
所以,真正管用的,是从和孩子的关系入手,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入手,从改变自己入手。改变自己,看起来很难,实际上是最容易的一条路。
改变自己,首先要改的,就是原有的理念。不仅要学方法,更要学方法背后的理念。一招一式容易学,难的是练内功,没有扎实的内功,再厉害的招数也成了花拳绣腿。方法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却很简单。我以为,就是爱与尊重。
爱孩子,接纳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接纳他的独一无二。和孩子建立有爱的、温暖的关系,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不再是问题了。
尊重孩子,而非控制他,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天性发展,尊重他的自主选择——这些话已经被滥用得快成鸡汤了,然而大道至简,真正能理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如果真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想就是这两个词:爱和尊重。还要加上服用方法:觉察。
当人被冲动的情绪所控制,被头脑中的固有模式所控制,满脑子都是各种“应该”“必须”,就会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孩子的感受,会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此,就不会再执着于苦苦寻觅各种方法、拘泥于条条框框。你的内心就会告诉你,当你和孩子相处,此情此景,到底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