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物理层
下面介绍物理层的帧结构、物理层资源单位、信道与映射和物理信号。
2.2.1 LTE帧结构
LTE支持两种类型的无线帧结构:
(1)类型1,适用于FDD模式。
(2)类型2,适用于TDD模式。
帧结构类型1如图2-11所示。每一个无线帧长度为10ms,分为10个等长度的子帧,每个子帧又由2个时隙构成,每个时隙长度均为0.5ms。
图2-11 帧结构类型1(Type1)
帧结构类型2如图2-12所示,帧长10ms,分为两个长为5ms的半帧,每个半帧包含8个长为0.5ms的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护间隔(Guard Period,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DwPTS和UpPTS的长度是可配置的,DwPTS、UpPTS和GP这3个特殊时隙的总长度为1ms。在类型2的帧结构中,子帧1和子帧6包含DwPTS、GP和UpPTS,子帧0和子帧5只能用于下行传输。TDD无线帧支持灵活的上下行配置,并支持5ms和10ms的切换点周期。
GP为保护时隙,不传输任何数据,防止上下行交叉干扰。TDD较之FDD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可以灵活地分配上下行资源(信道),因此在帧结构中有下行时隙转换点DwPTS和上行时隙转换点UpPTS存在。TDD帧的上下行配置如表2-1所示。
图2-12 帧结构类型2(Type2)
表2-1 TDD子帧上下行配置
注:D代表Downlink,U代表Uplink。
从表2-1可以看出,当一个TDD 10ms无线帧中含有2个S子帧(含特殊时隙)时,其切换时间间隔为5ms,一个无线帧中共有8个子帧(时隙)可以用来作为上行或下行信道。当一个无线帧中只存在1个S子帧(含特殊时隙)时,切换时间间隔就是10ms,可作为上下行的信道子帧配置的子帧就有9个。
2.2.2 LTE的物理层资源单位
LTE上下行传输使用的最小资源单位叫作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LTE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将上下行时频域的物理资源组成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作为物理资源单位进行调度与分配。资源块用于物理信道向资源单元(RE)的映射。频域上一个子载波和时域上一个符号(symbol),称为一个RE。
物理资源块在时间域上用(下行链路中包含的符号数)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一个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数)个连续的子载波来表示。一个物理资源块就是,通常对应一个时隙(0.5ms)和180kHz(12个带宽为15kHz的子载波)频宽。
下行和上行时隙的物理资源结构分别如图2-13和图2-14所示。可以看出,1个RE即1个子载波×1个符号。而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是控制区域中RE的集合,主要用来映射下行控制信道,它是指一个资源块中,在时域上相同(同一个symbol中)的4个RE组成的组。信道控制单元(Channel Control Element,CCE)是PDCCH分配的资源单位,每个CCE包含9个REG。
图2-13 下行时隙的物理资源结构
图2-14 上行时隙的物理资源结构
2.2.3 TD-LTE系统的信道与映射
在TD-LTE系统中,一共定义了三种类型的信道,分别是物理信道、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
(1)逻辑信道定义传送信息的类型,这些数据流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2)传输信道传对应的是空中接口不同信号的基带处理方式,根据不同信号的信道编码、交织方式(交织周期、块内块间交织方式等)、CRC冗余校验的选择、块的分段等过程的不同,而定义了不同类别的传输信道。传输信道对逻辑信道信息进行特定处理后,在逻辑数据流加上传输格式等指示信息。
(3)物理信道是将属于不同用户、不同功能的传输信道数据流分别按照相应的规则,确定其载频、扰码、扩频码、开始结束时间等进行相关的操作,并最终调制为模拟射频信号发射出去。LTE的物理信道对应于一组RE,这些RE承载来自上层的信息。
下面详细介绍。
1. 物理信道简介
LTE定义的物理信道如表2-2所示。
表2-2 LTE定义的物理信道
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承载用于初始接入的系统信息,包括下行系统带宽、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PHICH持续时间以及资源大小指示信息,采用QPSK调制方式。PBCH承载信息量只有24比特,在映射资源块时,其时域位置是每个无线帧的子帧0的第2个时隙前的4个OFDM符号,频域占用系统6个资源块的1.08MHz带宽。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包含了用于承载PDCCH信道的OFDM符号数量和位置信息。PCFICH在每个子帧中都发射,采用QPSK调制方式。eNodeB通过PCFICH将(Control Format Indicator,CFI)通知给UE,CFI用来指示OFDM符号数量,CFI可以取值为1、2、3或4。PCFICH在资源块映射中,时域占用4个资源单元组(REG)的4个OFDM符号,频域占用每个子载波的第1个OFDM符号。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承载调度以及其他控制信息,具体包含传输格式、资源分配、上行调度许可、下行数据传输指示、功率控制以及上行重传信息等,指出寻呼消息在资源块中的位置。在一个子帧中,可以同时传输多个PDCCH,一个UE可以监听一组PDCCH。与其他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基本单位不同,PDCCH资源映射的基本单位是信道控制单元(CCE),通过集成不同数目的CCE可以实现不同的PDCCH编码码率。PDCCH的时域位置在普通子帧的1~3个OFDM符号、特殊子帧的1个或2个OFDM符号处,频域上至少占用1个CCE中的432个子载波。PDCCH一共有四种格式,均采用QPSK调制。
物理H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承载eNodeB对上行发射信号发出的NAK/ACK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来自终端的上行数据被eNodeB接收的情况。PHICH采用BPSK的调制方式,在资源块映射中,时域占用每个子帧的第1个或第3个OFDM符号,且由系统参数配置,频域占用3个资源组的12个连续子载波。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承载下行用户数据、用户信令、寻呼消息和系统信息等,包括没有在PBCH上传输的系统广播信息及寻呼信息等,可应用于特殊时隙DwPTS上。PDSCH支持QPSK、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通过速率控制来保证QoS。在资源块映射时,由系统动态分配,映射位置可以位于下行信道除了控制区域及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外的全部资源单元组(REG)。
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在支持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时,用于承载多小区的广播信息(将同一业务源发出的数据同时发给多个接收MBMS的多播多媒体)。MBMS既可以扩展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业务种类,还能通过承载和资源共享降低网络运营成本。TD-LTE采用的基于单频网MBMS(MBMS over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BSFN)技术,可以在相同时间和频率资源上实现MBMS。PMCH可采用QPSK、16QAM和64QAM等调制方式,在资源块映射时,时域只在MBSFN子帧上的MBSFN区域传送,频域则占用系统带宽。
各下行物理信道在帧和子帧上的位置分布如图2-15所示。其中,P-SCH和S-SCH分别为主同步信道和辅同步信道,其主要作用是使UE与eNodeB获取帧同步,通过小区搜索在完成同步的同时,确定小区的物理层小区ID。
图2-15 下行物理在帧和子帧的位置分布
LTE定义的上行物理信道包括:
(1)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承载上行控制信息、授权资源调度请求、来自用户的无线测量报告和无线传输中的ACK/NAK信令等。TD-LTE系统中设计了多种PUCCH格式,以用于传输不同类型的控制信令。在资源块映射中,PUCCH的时域占用一个OFDM符号,频域占用整个系统带宽。
(2)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是上行数据的主要承载信道,主要用于上行数据的调度,也可以传输一些系统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信道质量信息(CQI/PMI)和下行业务信道的ACK/NACK信息等。PUSCH在资源块映射中为动态分配,但不与PUCCH同时传输。
(3)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承载初始接入请求、空闲状态转换到连接状态的信令,是为了终端随机接入网络而定义的信道。资源块映射时,PRACH的时域位置在每个无线帧的子帧1或3,频域位置占用6个资源块共1.08MHz带宽。
2. 物理信道处理过程
下行物理信道处理的流程适用于多种物理信道,主要包括信道编码、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RE映射、OFDM信号生成等步骤,如图2-16所示。
图2-16 下行物理信道处理过程
(1)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过对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2)加扰:物理层传输的码字都需要经过加扰;加扰的目的在于将干扰信号随机化,在发送端用小区专用扰码序列进行加扰,接收端再进行解扰,只有本小区内的UE才能根据本小区的ID形成的小区专用扰码序列对接收到的本小区内的信息进行解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相邻小区间的干扰。
(3)调制:对加扰后的码字进行调制,生成调制符号。
(4)层映射:将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发射层中,层映射与预编码实际上是“映射码字到发送天线”过程的两个子过程。
(5)预编码:将层映射之后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天线端口上。
(6)RE映射:将每个天线端口的调制符号映射到相应的RE上。
(7)OFDM信号生成:在每个天线端口生成OFDM信号。
上行物理信道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加扰、调制、预编码、RE映射和SC-FDMA信号生成等步骤,具体如图2-17所示。
图2-17 上行物理信道处理过程
3. 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
MAC层涉及的信道结构有三方面的内容: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传输信道是MAC层和物理层的业务接入点,逻辑信道是MAC层和RLC层的业务接入点。
LTE系统中根据传输数据的种类定义了各种逻辑信道,总体上分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两大类。控制信道主要用于控制面信息传输,而业务信道主要用于用户面信息传输。
控制信道包括:
(1)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属下行信道,承载广播系统控制信息。
(2)寻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PCCH),属于下行信道,传输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改变通知。当网络不知道UE的小区位置时用此信道进行寻呼。
(3)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用于UE和网络之间传输控制信息。该信道用于UE与网络没有RRC连接的情况。
(4)多播控制信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MCCH),是点到多点的下行信道,为一条或多条MTCH信道传输网络到UE的MBMS控制信息。该信道只对能够接收MBMS信息的UE有效。
(5)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CH),是点对点的双向信道,在UE和网络之间传输专用控制信息,用于UE存在RRC连接的情况。
业务信道包括:
(1)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CH),是点对点的双向信道,专用于一个UE,该信道用于传输用户信息。
(2)多播业务信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MTCH),是点对多点的下行信道,用于网络向UE发送业务数据。该信道只对能够接收MBMS信息的UE有效。
LTE系统中定义的下行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共享信道(DL-SCH)、寻呼信道(PCH)、多播信道(MCH),上行传输信道包括上行共享信道(UL-SCH)、随机接入信道(RACH)。
4. 不同类型信道的映射
下行和上行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分别如图2-18和图2-19所示。
图2-18 下行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
图2-19 上行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
2.2.4 TD-LTE的物理信号
LTE系统中的语音、数据以及与这些信息相关的用户信令、系统控制信息等都承载在物理信道上。为了保障LTE通信的正常进行,系统定义了一系列辅助性的物理信号。虽然这些辅助信号也占用系统的资源,但它们是系统运行不可或缺的。物理信号对应一组资源单元(RE),它不同于物理信道,并不承载来自上层的信息。物理信号一般分两类:参考信号(RS)和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参考信号也称为导频信号。LTE中涉及的物理信号如表2-3所示。
表2-3 LTE的物理信号
1. 参考信号
在TD-LTE系统中,为了有效地检测无线信道传输的信号并进行解调,需要用相关检测算法获取信道信息。系统在eNodeB端发送预先约定的已知序列,UE接收端通过对已知序列进行测量来获取信道信息,这些已知序列被定义为导频信号或参考信号。导频信号以资源单元(RE)为单位,导频插入的方式有梳状、块状和星状三种。在上行链路多用梳状或块状导频序列,在下行链路多用星状导频序列。LTE系统常用的导频信号包括:
(1)解调导频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包括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上行控制信道PUCCH解调导频两种,分别用于PUSCH和PUCCH的数据解调。该导频信号结构主要采用的是Zadoff-Chu(ZC)序列,因用途不同,序列设计和资源映射存在差异。常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中的PUSCH解调导频信号映射在每个时隙的第4个符号上。扩展CP中的PUSCH解调导频信号映射在每个时隙的第3个符号上。PUCCH解调导频的映射与PUCCH的格式有关。
(2)探测导频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用于上行信道质量测量,以支持频率选择性调度、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等功能,确保每个用户的信道状态良好。在TD-LTE系统中,可以同时得到下行信道质量。若上行特殊时隙UpPTS中有两个OFDM符号,则系统可以在这两个OFDM符号上配置导频,也可以在某个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配置导频。
(3)小区专用导频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也叫下行公共导频信号,用于广播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解调与传输、下行共享信道的信道质量测量等。CRS是由一个长度为31的Gold序列组成的随机序列,它在资源块中的映射呈星形分布。
(4)终端专用导频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RS),用于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解调。URS只在发送业务数据的资源块中发送,以减少相邻小区间干扰,节约能量。导频端口数与MIMO传输并行数据流的数据相同,避免了公共导频开销过大。
(5)MBSFN导频信号,用于多播信道的数据解调。仅在多播信道天线端口4上发送。在TD-LTE系统中,根据子帧发送业务的不同,分为常规子帧和MBSFN子帧。常规子帧用于单播业务的数据传输,MBSFN子帧用于多个小区的广播和多播业务传输。MBSFN子帧包括子载波间隔为15kHz和7.5kHz两种配置,因此MBSFN导频也包括两种形式,其中15kHz的配置支持扩展CP。
2. 同步信号
TD-LTE采用的是TDD时分双工系统,因此必须保证基站与终端在通信过程中的严格同步。TD-LTE系统的小区同步是通过下行信道中的同步信号实现的,有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两种。PSS用于小区组内侦测、符号对准和频率同步,SSS用于小区组侦测、帧时序对准和CP长度侦测。PSS在子帧1和子帧6(即DwPTS)的第3个符号(symbol)中发送,而SSS在子帧0和5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发送,比PSS提前3个符号。
主同步信号PSS采用了长度为63的频域ZC(Zadoff-Chu)序列,为了标识小区ID,系统中包含了3个PSS序列,分别对应不同小区组内的小区ID,一般情况下这正好对应于每个基站下的3个小区。由于ZC序列具有良好的周期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因此大大降低了系统复杂度。辅同步信号(SSS)采用168个M序列,对应168个基站。SSS信号由两个长度为31的M序列交叉级联得到长度为62的序列组成。为了提高不同小区间同步信号的辨识度,辅同步信号(SSS)使用两组扰码进行加扰。
LTE系统在物理层通过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ies,PCI)来区分不同的小区。物理小区标识共有504个,它们被分成168(默认每个基站含3个小区)个不同的组(记为,范围是0~167),每个组又包括3个不同的组内标识(记为,范围是0~2)。因此,物理小区标识(记为)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因此,通过PSS和SSS两种同步信号,UE能够快速获取基站下行同步并计算得到物理小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