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表达:高效沟通的说话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利用增减效应说服对方

增减效应,指的是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鼓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鼓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现象,由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共同提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做过一项实验,安排一位助手在被试者之中,而且担任这些被试者的临时负责人。在每次实验间隙,这名助手都会离开被试者,向实验主持者汇报情况,其中会谈到对其他被试者的印象和评价。

经过巧妙的安排,两间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被试者刚好可以清楚地听到别人怎样评价自己。

之后出现了四种情境:


肯定:助手从一开始就用欣赏的语气赞美第一组被试者;

否定:助手从始至终都对第二组持否定态度;

提高:对第三组,前几次评价是否定的,后几次则由否定逐渐转向肯定。

降低:对第四组,前几次评价是肯定的,后几次则从肯定逐渐转向否定。

最后,研究人员出现了,问所有被试者是否喜欢这个助手(即假被试),让他们从-10到+10的量表上作答案,结果发现,喜欢程度的平均分:

第一组为+6.42

第二组为+2.52

第三组为+7.67

第四组为+0.87

结论如下:开始否定然后慢慢转向肯定的受试,也就是第三组给予实验助手的评价最高;相反,开始肯定后来却慢慢被否定对待的第四组,给予实验助手的评价最低。

了解到该理论之后,在与人沟通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有效说服。

先来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我也根据记忆中的内容演绎一番。一位老人每天中午都要休息,平静的生活突然在一年前的暑假结束了。原来,三个淘气的小学生发现了老人家后面的院子,觉得这里不错,他们三个每天吃完午饭就会在这里集合,玩弹球、捉迷藏、摔跤……一天,他们发现了一辆废弃很久的破车,居然开始用石头砸车玩。

老人实在睡不着觉,于是出来批评了三个孩子。当时虽然把三个淘气鬼赶走了,但是三人明显不高兴,第二天又回来了,这次变本加厉,闹得更凶了,就像是故意在示威。

老人很有经验,意识到继续批评很可能激发孩子的抵触情绪,于是他用到了人际吸引增减效应。这天,他带着糖果出来了,并跟三个小家伙一起玩游戏,谁赢了就会得到糖果。

第二天,老人设计了新的游戏,拿着玩具车作为奖品。

第三天,又换了一个好玩的游戏,这次的奖品是玩具手枪。

……

就这样持续了一周,每次都有新游戏,每次的奖品都更高级。

不过,从第二周开始,老人不再设计新游戏,只是不断重复之前的几个游戏,奖品质量也开始下降,两颗奶糖、一本故事书、几粒花生米……

小朋友们越来越失望。

到了第三周,三个小孩感到了无聊,表示“再也不玩了,太没意思了”。于是,这三个孩子再也没来过,老人也可以继续安心睡午觉了。

这就是增减效应的神奇之处,它可以帮你迅速赢得他人好感,也可以让你快速毁掉在别人心中的好印象。

如果不得不批评别人,那么一定要在批评之后赞美对方,这样才能被更好地接受,并且不会损害彼此关系。

批评之后,一定要找到对方的优点进行赞美。优点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不要为了赞美而随便表扬一番。

娜娜是公司新来的媒介执行,做事大大咧咧,有一次实在很忙,无意中说了她一句,结果小姑娘记恨在心,很久不理我。

之后,跟她沟通我会很在意表达方式,由于她依旧经常出错,批评是少不了的,但是每次我都会在批评之后夸她几句,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她愿意接受批评并做出改正,而且跟我的关系还有所缓和。

“娜娜,这份PPT又忘了做报价信息了。你还按照上次那个模板做,上次的PPT做得很好,老板也表扬你了。”

小节要点

1.生活与工作中,一旦有机会要多实践,利用增减效应搞好人际关系。

2.总结出一套常用沟通模板,并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