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程氏针灸精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项痹

“第三掌骨疗法”治疗颈椎病案

姓名:左某

性别:

年龄:35

初诊时间:1993-03-04

主诉:颈项部牵及右上肢疼痛1周。

病史:患者1周来出现颈项部牵及右上肢疼痛,受寒后痛甚,得温痛减,颈后伸时疼痛加重,活动不利,入夜尤甚,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日来我院针灸科就诊。

查体:颈部活动受限,颈椎 C6、C7棘间及右旁压痛(+),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舌质黯,苔薄白,脉弦紧。

辅助检查:颈椎X线摄片示:颈椎椎体骨质增生,C6~C7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中医学诊断:项痹(风寒湿侵)。

现代医学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

针灸治疗:

治则:扶正祛邪,和络通痹。

处方:患者轻握拳,将手背第三掌骨(长度从第三掌骨小头至手背腕横纹)的尺侧缘平均分成7等份,每一等份代表一节颈椎椎体,从掌骨小头至手背腕横纹方向,依次相当于颈椎的第1至第7椎体。取穴为:患者右第三掌骨尺侧相当于 C7椎体有明显压痛处。

治疗经过:嘱患者轻握拳,于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相当于 C7椎体有明显压痛处,常规消毒后,取30号1寸毫针,速刺进针,然后缓缓刺入0.5寸,行捻转泻法1~3分钟,同时嘱患者缓缓活动颈项,留针20~30分钟,起针后在大椎处拔火罐10分钟,每日治疗1次,双手交替针刺,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再进入下一疗程。患者针后,症状立减,后又经5次治疗而愈。

【按语】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症状繁杂,影响广泛的综合征,属中医学“项痹”范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需长时间面对电脑、伏案工作者增多,使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在颈椎病的发病中占60%以上。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髓核向后外突出或钩突关节处的骨刺嵌入椎间孔,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引起颈神经根的炎症反应及一系列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颈、肩、上肢部反复发作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近年来中医学对其有独特的优势,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传统针刺、排刺法、电针疗法、扬刺法、牵引疗法、封闭疗法、中药疗法、推拿按摩等。现代医学多采用以运动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理疗、电疗、磁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因其易复发,疗程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而使疾病迁延难愈,严重者常常影响生活和工作,患者十分痛苦。为此,程老根据经络学说的根结、标本理论及敏感点测定,运用生物全息论观点,逐步探索并发现了人体的第三掌骨与颈椎的特殊关系,提出了“第三掌骨疗法”的理论,从而为诊治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下面将程氏“第三掌骨疗法”的理论来源做一简要介绍。

1.生物全息律

全息律由张颖清教授首先提出,即生物体的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并把这一现象称为全息律。根据生物全息律及全息相关学理论可知:人体内现存在着不同级别的全息元,不同的全息元都有全息穴位分布,每一级全息元又可同时包含着整体的所有器官、脏腑的信息和特征。中医学的全息思想认为:某一局部可以反映整体各部位的信息,通过局部又可以治疗整体部位的疾病。经络学说揭示了同类穴位的连续性分布,穴位全息律揭示了与经络规律对等的另一种穴位有序分布规律,它揭示了同样的穴位分布形式在机体不同部位的重复,它们都是生物全息律在人体的表现形式。

2.“根结、标本”理论

根结、标本首见于《灵枢•根结》和《灵枢•卫气》,在经络理论中,“根”和“结”是指十二经脉之气起始和归结的部位,“本”和“标”是指十二经脉之气集中和弥散的部位。“根”,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和器官。“标本”是指经脉的本末,强调经气集中于四肢部位为“本”,扩散于头面和躯干一定部位为“标”。程子俊教授在参阅古代文献并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对古老的“根结、标本”理论有所发挥。程老认为“根”和“本”从经络来讲是经气的根源处,是经气汇聚的重心,从疾病的针灸治疗来讲亦是取穴的根本和重点部位,其部位不仅是四肢末端的井穴,也包括四肢肘膝以下的穴位,尤以腕踝关节以下的穴位为主。“结”和“标”,程老认为是病变经络的经气易纠结处,因为经气从根源和集中部位起始,至归结和弥散的部位时经气已不强旺,若适感外邪,则纠结邪恋,难以自解。程老据此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治病的关键应是“根”和“本”,同时中医学与全息律是可以相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融合的,两者结合可创造出新的治疗方法。他创造性地把7节颈椎缩影投影于患侧手背部的第三掌骨尺侧,即形成了颈椎在第三掌骨的全息反应区,通过反应区的刺激,可以对颈椎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程老认为,颈椎病多因颈项肩臂经脉遇风、寒、湿邪闭塞,气血痹阻所致。故治则为扶正祛邪,和络通痹。本案中已详细介绍了运用程氏“第三掌骨疗法”选用毫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方法及操作步骤。临床中亦可选用贴压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①将医用胶带剪成1cm×1cm的小正方形,并选取较大颗粒的王不留行籽备用。②嘱患者轻握拳,将手背第三掌骨(长度从第三掌骨小头至手背腕横纹)的尺侧缘平均分成七等份,每一等份代表一节颈椎椎体,从掌骨小头至手背腕横纹方向,依次相当于颈椎的第1至第7椎体。取穴为患侧上肢第三掌骨尺侧相当于C1~C7间某一椎体有明显压痛处。③将王不留行籽,放置于准备好的小正方形胶布中心点,随即粘贴于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已确定好的痛点处;④嘱患者每日按压3~4次,按压时握拳,向第三掌骨尺侧缘一紧一松地进行按压,力量以疼痛能够耐受为度,每次按压10分钟,边按压边活动颈项;⑤疼痛甚者,可适当增加按压力量和次数或在剧痛时增加1次按压;⑥隔日换贴1次,双手交替按压,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可不休息。

运用程氏“第三掌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其独特而显著的疗效,一般均能当场缓解症状。它操作简便,易掌握,无不良反应,特别是贴压法,不仅无痛苦,为广大患者,尤其是惧针者所乐意接受,而且更便于患者自行操作,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使患者既能坚持治疗,而又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程氏“第三掌骨疗法”的另一大特点是,可以运用它进行颈椎病的定位诊断,这在临床中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即从第三掌骨小头始,沿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向手背腕横纹方向,仔细地逐一进行按压,当某段上出现痛点时,即表明相应的某个颈椎或其附近的小关节、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有病变。如当按及第三掌骨的第5等份处有压痛时,则表明第5颈椎或其附近的小关节、肌肉、韧带等处有病变。

在临床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本法对颈型颈椎病疗效最好,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疗效也较佳,可显著改善肢体麻木、疼痛,降低发作时间频率,增加肢体肌力,提高关节活动度。在增加肢体肌力,提高关节活动度方面和阳性体征转阴方面以及总有效率与针刺夹脊穴相当。此外,本法还对颈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如落枕、颈项肌劳损、颈肌筋膜炎等病灶也有十分满意的疗效,在改善肢体麻木、降低发作时间频率方面和治愈率则明显优于针刺夹脊穴,有其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