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程氏针灸精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押手”的临床运用

一、重视“押手”的临床运用

在程氏持针七十余载的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押手”在临床操作中的运用。他认为“刺手”只有在“押手”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也才能算得上是一次真正完整的针刺操作。早在《难经•七十八难》中就有记载:“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由此可见,古人早已重视了“押手”(左手)的临床作用及其在针刺操作过程中的重要价值。程氏运用“押手”的经验及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取穴,保护针具,减少进针痛感

疗效与取穴的准确与否密切相关,而要使取穴准确,“押手”是关键。《灵枢•邪客篇》指出:“左手执骨,右手循之。”这里的“执骨”就是指确定并固定穴位,准确取穴。人体的绝大多数穴位均有其各自的解剖特点。如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太渊在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等。这些穴位的准确定位,只有通过“押手”循按、分理等的直观感应,才能获得。《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这里的“持而御之”即指左手挟持针身以保护针具,使“刺手”持针操作时,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弯曲。《标幽赋》指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这里的“左手重而多按”是指的“押手”在准确定位后,在穴位周围重按,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精神放松,减少心理恐惧,此外“多按”可使穴位暴露,并可避免刺入肌腱、血管、神经、骨骼等而造成损伤。然后,左手挟持着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1~2分,与右手同时用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这样就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将针刺入了穴位,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紧张。

2.疏导经气,易于得气

“刺手”和“押手”的密切配合能够起到疏导和催动经气,易于得气的作用。进针之前用左手揣揉按压穴位及其所属经脉,或进针后左手循摄穴位相关的经脉,可激发经气,从而迅速获得针感。当发现左手指下有如动脉搏动样感觉或穴位周围有肌肉抽动、跳动等现象,即为气至的征象。此感觉只有通过押手的细细体会才能觉察。正如《难经•七十八难》所说:“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老师在临床上非常强调“气至病所”,这样才能“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而要达到“气至病所”,则更需要准确地使用“押手”。《金针赋》中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具体操作是,欲让经气向上行达病所,则应用左手切按在穴位的下方,使气不能下行。同时配合右手持针催气,则经气就会向上循运,直达病所。相反,欲使经气下行,则切按在穴位的上方,使气下行至病所。如胁肋痛取支沟、阳陵泉,左手拇指或食指分别切按在支沟和阳陵泉的下方,右手持针,针尖向上刺入,行一定的手法,使经气传达胁肋部,则胁肋疼痛当即可解。

3.“押手”“刺手”相互配合补虚泻实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原则,补泻手法贯穿于从进针到出针的整个过程中。针刺的常用补泻手法,无论是单式的捻转、提插、迎随、徐疾、开阖等补泻手法,还是复式的烧山火、透天凉、子午捣臼、龙虎交战等补泻手法,其操作均是通过押手配合,协助而完成的。以上的这些过程,充分说明了“押手”在临床操作中的重要性。其作用毫不逊于“刺手”,有时甚至还超过“刺手”。“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的古训早已阐明了这一点。

二、提倡温针,常用伏针

温针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江南程氏针灸流派从第二代程金和开始,体会到温针不但有温行经气的功效,还有帮助加强手法的作用,因此大力提倡使用。认为针尾加艾燃烧,藉艾火的温热,通过针体的传导,可以透达肌肤深部。当经气虚损时,用补法配合使用温针,能帮助经气运行,起温阳补益的作用;当经气为外邪所闭阻时,用泻法使邪气宣泄,经络通畅,配合使用温针,可加强血气的运行,达到去壅决滞之目的,故不论在补法或泻法时均可应用。但对高热、局部红肿或抽搐、震颤等不能留针的病例,一般不宜施用。程氏认为温针的作用是取其温暖,借以帮助针力之不足;而灸法是取艾火之灼热,振阳温经而起陷下。因此,使用温针时,一般选用银质针具,以帮助热力传导,直达穴区或病灶。“伏针”“伏灸”在前人文献中无从考稽,但江南程氏针灸流派在数代人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能使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随汗外泄,无论补虚泻实,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温针、伏针、伏灸由于疗效显著,常能治愈宿病顽疾,颇受病者欢迎,在江南程氏针灸流派的大力提倡推广下,被许多针灸医家采用,并成为该流派的一大特色。

三、独创“三才补泻法”,简化复式补泻手法

针灸临床疗效的取得,除穴位配伍,最为关键的是针刺手法的运用。同样的穴位,不同的人进行操作,临床疗效就不同;还是同样的穴位,操作的补泻不同,其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针刺补泻手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以后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不断加以补充,到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针刺手法作为针刺治疗的技术与方法,已发展成为有完整内容的体系。但由于名目繁多,且操作烦琐,尤其是复式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龙虎交战等,甚至有的故弄玄虚,巧取名目,使后学者不易掌握。程氏研究了古代补泻手法,师古而不泥古,摸索出了一套简易而行之有效的补泻手法,即“三才补泻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在左手(押手)的配合下,快速将针刺入皮肤(即天部),然后将所刺穴位的皮下深度(欲刺深度)分成两等份(上一等份为人部,下一等份为地部)地行操作。

补法:当针刺入皮扶(天部)后,继续向下刺入人部,并在人部作小幅度提插、捻转(提插幅度在0.5~1分之间,捻转幅度小于180°角,频率低于80次/分),无问其数,至局部产生酸、麻、胀、沉等针感后,将针刺入到地部,进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操作同前),无问其数,待局部产生酸、麻、胀、沉等针感后,将针提至人部留针,待受针部位皮肤微现红晕,即行快速出针,同时,押手闭其针孔。多用于虚证、寒证或慢性病证。

泻法:针刺入皮肤,然后向下直刺入地部,在地部作较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提插幅度在2~5分,捻转幅度大于180°角,甚至可大于360°角,频率100~200次/分),无问其数,待局部产生酸、麻、沉、胀等针感后,将针提至人部,进行提插、捻转(操作同前),当局部产生酸、麻、沉、胀等针感后,再将针插入地部留针,待受针部位的皮肤红晕消退后,即缓缓出针,不闭其针孔。多用于实证、热证或急性病证。

程老在七十余年的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严格按照其辨证、辨病、辨经、辨时相结合的理论进行诊治,继承家学,师古立新,辨证严谨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针灸神话,成为一代针灸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