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华文文学母题审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边缘状态”成就了文化创造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寻求着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富民强的有效途径。而真正要实现这一强国梦想,就必须向西方学习。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变法革新运动及励精图治、迅速崛起的历史事实,也为中国树立了绝好的榜样。从清末开始向西方各国派出的一批批留学生,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西化”过程中,一直充当着先锋与中介的作用。他们是中国同世界直接接触的最前沿阵地。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与西方文化有过接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留洋学习的知识分子还是海外华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儒学复兴的倡导者杜维明指出:“一个文化中国的创造必须从‘周边’到‘中心’,从海外华人到在中国的中国人(或用这里所用的隐喻来说,是从‘接触地带’到中国本土)。就中国社会来说,‘中心—周边’这种划分意味着‘文化中国’的创造要通过来自几乎无权或根本无权的边缘地带的知识分子对权力中心的改造来完成。从全球的视角看,权力关系就似乎完全不同了,因为从那个视角看,周边与全球权力的中心相耦合,而中国社会的‘中心’则出现在周边的位置。”因此,“海外中国人”(包括留学生和移民)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海外中国人”的武器就是文学创作。当年鲁迅也认为改变国民的精神、唤醒民众的武器首推文艺。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汉语文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以小说来展现它的主要实绩的。王德威说:“小说是现代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一种文类。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小说已然记录了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种种可涕可笑的现象,而小说本身的质变,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表征之一……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之命运’看似无甚关联,却每有若合符节之处。因为小说的天地兼容并蓄,众声喧哗。比起历史、政治论述中的中国,小说所反映的中国或许更真切实在一些。”王德威还认为北美华文文学所承载的独特经验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当代中国小说的重镇之一应在海外”,“出自台港海外边陲的作品也决不仅是点缀而已,其所载的经验往往正是大陆文艺、文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4-375页。比较而言,在世界华文文学的四大板块中,北美华文文学较为完备地记载了第三世界的中国与第一世界的美国、加拿大之间相互碰撞、交流、影响的全过程。因此,北美华文文学的文本具有寓言性,它所记录的华人在异域的生存困境和文化认同的危机具有典型性,它预示了近现代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化命运,也预见了民族文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发展趋势。

本书试图对一百多年的北美华文文学做时间和空间上的连贯性研究,通过对北美华文小说的母题分析,来揭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命运以及全球化时代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研究方法

本著作研究的北美华文文学,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它跨国别、跨语言、跨文化,具有世界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使得我们过去掌握的一些文学批评方法显得不够全面深入,难以对对象作整体性把握。北美华文文学的写作面对的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时代出现的东西方冲突和文化差异造成的新的文学现状。对于它的分析可以运用文化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和性别诗学来进行分析。此外,比较文学中的比较方法,在北美华文文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位置。“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方法,十分契合北美华文文学的跨地区、跨国别研究的特点。”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暨南学报》,2000年第1期。作为世界华文文学重要一脉的北美华文文学,更是为这种“比较”提供了全方位的实践领域。从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整体格局中去发现北美华文文学写作中的相互关联性,探索其中所包含的巨大的内在张力和复杂性,以及一系列与社会和人生互动的整个社会场域,并将其历史化地展现出来。

二、研究内容

跨文化交流的视域以及本土与异域之间的切换,使北美华文文学的作家成为一个边缘性群体,无论是在祖居国还是旅居国,他们都处在双重的边缘地带。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华文作家的书写,是一种跨域的边缘书写。这些作家跨越的不仅是地理上、国别上的疆域,而且是文化上、心理上的跨域,是一种从母体向外的离散。中国海外移民拥有文化使者的身份,必须使自己的传统文化逐渐适应所在国的异文化环境,在经历了种种不适和冲突之后,发生东西方文化的共存和融变。由此而派生出另类的文化空间“第三文化”,即霍米·巴巴所说的“杂交”文化。海外华人难以割断传统文化长期的浸染,但在异国又难以剥离异质文化的影响。当这两种文化发生碰撞和交融时,他们所传达的是一种在事实上或心理上的边缘状态和生活经验,而这一状态和经验也必然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认同。

北美华人虽然身处边缘,游离于东西方文化的边缘地带,但恰恰是这种“边缘状态”成就了他们的文化创造,并建构了文学创作的独特空间。由此,跨国界、跨文化的北美华文文学逐渐崛起,并成为当前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移民文学或流散文学研究领域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北美华文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多变性,本书试图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考察文化认同、混杂、跨界、流亡离散、城市意识乃至与其交织在一起的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课题,通过研究北美华文文学来阐释其主要的文化特征以及现代中国的文化进程与发展趋势,进而思考人类文化的整体命运。

以上是本书第一章绪论和第八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本书的主体部分则分为六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具体论述。

第二章从20世纪中国海外知识分子的心灵入手,探讨知识分子在异域的边缘处境和文化心态的复杂或多样化,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的复杂或多样化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不同。事实上,旅美作家已形成多个层次:文化自信者、“草根族”文群、留学生文群、新移民文群、新世纪文化越界者等,有必要对这些不同时段作家的文化心态进行代际性比较研究。

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围绕华人移民异国生活的现实描摹和故国回望与文化身份的重构这两大方面展开论述。北美华文文学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涉猎的题材非常广泛。初出国门的留学生经过短暂的“文化休克”之后,在其作品中构造出异域镜像,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从中折射出来的留学生的文化心理人格,看到他们背后巨大的中国“阴影”,以及被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包围时所呈现出来的茫然无措的尴尬心境。北美华文文学的汉语写作,是海外华人抵抗遗忘和保存记忆的一种方式,他们用汉字表述着记忆中的祖国和家乡,用汉字反映着北美华人的现实境况。通过创作,旅美作家们不仅成功地建构了各自的文化身份,而且还阐释了他们对华人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认识,为华人文化身份的建构提供了可供分享的精神资源。

第五章和第六章侧重论述性别表述与认同危机,且分别从北美华人男性的“去势”焦虑与认同危机和女性的多重困境与认同危机两方面入手来展开具体的论述。在海外的西方语境下,男性在中国政治文化公共领域中一直用以确定身份的价值系统轰然崩塌,导致男性“去势”的焦虑与文化认同的危机。而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中,种族歧视逐步与性别歧视交织在一起,导致女性陷入某种生存困境。

海外华人的这种书写,也间接或直接体现了作家选择与认同的文化身份。北美华文文学的这种性别叙事宣告了北美华文文学性别与身体纠缠的自我解构,海外华人男性、女性的文化身份的建构使其成为坚定的行为主义者。

第七章集中讨论城市书写与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认为北美华文文学开拓了文学与城市研究的新维度:文学对城市的想象表达了命运变迁和心灵真实。海外华人作为北美后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的边缘人和异国城市中的“他者”,代表着客观的城市形象向主观的城市形象的转变,海外华人的城市意识与城市欲望空间的表述是海外华人“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与文化困境在他们心理上投射的镜像。

第八章再次强调了北美华人作家的写作对历史文化的价值,解构并重构了主流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化、妖魔化印象,反映出北美华人作家从扭曲中国文化刻意迎合白人趣味的“自我东方化”到“去自我东方化”到进而寻求平等的“多元化”或“全球化”的努力,以及北美华人文学从边缘进入主流的努力。

三、研究对象

由于本书要对北美华文文学一百多年的历史做贯通性的研究,所以北美华文文学一百多年的创作都在这一课题的关照之下。但在论证的过程中,主要以两大研究对象为主,即中国台湾旅美作家群和大陆新移民文学。中国台湾旅美作家群的作品在70年代末进入大陆后,长期以来的北美华文文学研究都是围绕这些作家展开的,如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陈若曦、欧阳子等。90年代以来,随着大陆留学生的涌入和移民文学的兴起,国内研究者的视点开始转向这一新兴的文学现象,如对查建英、苏炜、易丹、严力、严歌苓、张翎、少君等大陆新移民作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