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法律的起源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我们在研究法治的历史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法律的起源问题,因为,法律是法治的前提与基础。而要说明法律的起源及产生的过程,就必须从人类的起源讲起。因为,没有人类的需要和发展,在这个世界上就不会产生法律和法治的概念及其制度体系。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对人类起源、发展的历史进程的深入研究,才能够寻找到法律和法治的发展轨迹及其运行规律。

史前考古学和比较生物学已经证明了人类是由次人类即前猿人发展而来的。人类的发展大约已经经历了20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至今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最早人类形态的人类生活遗址,表明这个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暴虐的大自然,人类的远古祖先单靠个人的力量往往无能为力,因此,他们只能尽可能地联合在一起,以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样人与自然之间,既相互依赖,共存在这个和谐的统一体中,又相互对抗,并在适应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创造了自己最初的文明,从无意识地打造粗糙的石器,到自觉地制作出精美的陶器、铁器、铜器,直到创作出精美的岩画、壁画、瓶画,原始人类为我们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个经历了两三百万年的漫长过程,被称为人类的“黄金时代”,因为在这个阶段,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之间处于完全平等的状态之中,所以人们又将这一阶段称为原始共产主义阶段。

一、文明之火

这个阶段原始人类生活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群聚。人们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其中狩猎在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欧洲的穆斯特文化和中国的丁村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野牛、古象、古犀、斑鹿和转角羊的骨骼,这说明早期智人的狩猎业较之以前发展了。其发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原始人类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火,并且已经学会储存火种。火的应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火给人类以光明和温暖,它使人类易于度过黑夜和防寒取暖,可以使人类在比较寒冷的地区生活,扩大人类活动的区域和空间;

其次,火还可用于防御和狩猎,人类利用火可以驱赶野兽,或利用火将野兽驱入人类布置或者天然的陷阱,而加以捕猎;

再次,火使人类由吃生食过渡到吃熟食,从而扩大了人类食物的种类,缩短了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过程,使人类能从食物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成分,促进人类大脑和体质的发展。据人类学家研究表明,晚期猿人的脑容量在用火之前平均为870毫升,用火之后则发展到1000毫升以上。

火应当是人类由野蛮进入文明,由黑暗时代进入光明时代的媒介。如果人类没有经历过发现、使用和储存火的历程,也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曙光。

人类究竟何时学会了取火,一般认为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期,也就是距今30万年到5万年前期间。人类在制作劳动和捕猎工具的过程中,发现当用一块石头敲击另一块石头时,就会迸出火星,他们当然不知道,这种能够敲击出火星的石头可能是黄铁矿石,也可能是燧石。敲击石头迸出的火星,能够引燃周围干燥的苔藓、草或者树叶,这样,人类就学会了敲击石头取火的方法。另外,人类还发现,在制作木制工具时,木头也会因摩擦而自燃。敲击取火和摩擦取火是早期人类广泛使用的取火方法。因而,可以说,学会取火方法是把人类同动物区分开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类懂得或者知道使用火,也是受到一个偶然的自然现象的启发。那就是,当早期人类所居住或者进行狩猎、采集工作的森林发生自然火灾后,在熊熊大火中原来漆黑的夜晚也变得明亮起来,人类在夜间也可以像白天一样清晰地看到别人的脸和周围的景物,同时还发现那些在火灾中被烧死的各类野兽的肉比生肉要好吃得多且容易消化,这可能是人类对于火的最初的认识,而最初的取火的方法可能就是直接从火灾中取火,但是,当取到的火烧尽后,周围仍然是一片黑暗,于是,人类开始寻找主动取火和使得已经取到的火种不至于很快熄灭的储存火种的方法。也正是在这种与大自然不断地索取和拼搏中,人类开始走出野蛮,逐步迈入了文明的门槛。

除了学会大量使用火之外,人类学会使用、制作工具则是促使人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二、早期人类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人类步入文明门槛的过程中,人类对于劳动工具的认识、制作过程,是一个最能够反映人类自身发展历程的最好的媒介。

在人类形成的初期,人类发现了工具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捕猎的过程中,如果手里有了石头、树枝甚至树干这样的工具,就可以较为轻松地猎取到猎物,即使是在人们将猎物向已经布置好的陷阱驱赶时,如果手里有了驱赶猎物的工具,就会比赤手空拳要简单得多,因为,手里的工具不仅是猎物们所害怕的物件,而且,这些工具也会很快地使猎物驯服甚至被轻易地打死。因而,能够不断地加工、磨制出新的工具,便成为了原始人类走向文明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志。后来的研究者依据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的器刑、精致度、实用度等情形,而将早期人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又分为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之时至二、三十万年前的早期,自二、三十万年前至五万年前的中期和自五万年前至一万五千年前的晚期三个时期。旧石器时代的早期相当于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阶段,早期猿人阶段,人们采用以石击石的方法制造生产工具,方法简单,加工粗糙,器刑简陋,类型少。最早的石器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特卡纳湖东部的库彼弗拉,是粗糙的砍砸器,称库彼弗拉文化,定年为261万年前,这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文化。比库彼弗拉文化稍晚的是发现于非洲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的奥都威文化,其所使用的石器为用砾石打制成的砍砸器和刮削器,定年为180万年前。因而,非洲被认为是人类产生的最初的摇篮。

到晚期猿人阶段,人们开始采用循序敲击的方法。除了砍砸器和刮削器外,还出现了石斧和石片。这一阶段著名的遗址有法国的舍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和中国的周口店文化。舍利文化的代表性工具是用打制技术做成的手斧,手斧的形状多为扁桃刑、椭圆形或矛刑,长10至20厘米,一端钝厚,便于手握,另一端锋利,可用于切割、刮削、咂击、劈开等,是一种万能工具。舍利文化大约始于55万年前。阿舍利文化的主要形式仍然是手斧,但它比舍利文化要精致且更加适用,其刃口直而锋利。阿舍利文化大约存在于43—15万年前。周口店文化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出现了大量用火的痕迹。

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工具以石片为主,制作方法更为精细,一般为二次打击,即先将石核整修出一个台面,然后剥离下石片进一步整形加工。典型的旧石器中期文化,在欧洲为穆斯特文化,其代表是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在中国以丁村文化为代表,是大型的厚尖状器和砍砸器。此时,出现了石球与索结合的飞石索,狩猎所用的复合工具由此开始。工具的多元化和精致化,使得人类便于猎取大型的有蹄类动物,如古象、古犀、野牛、猛犸等大型动物,从而扩大了人类的事物范围。此外,由于猎取了大型动物,兽骨成为了工具原料的补充来源。在法国的多尔多涅穆斯特文化层中层曾发现骨针,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用兽皮缝制衣服。这一切都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燃能力的加强和提高。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人类发现了多种多样的狩猎方法:或用陷阱,或用石块袭击动物,或将猛兽逼上悬崖摔死等。这时的狩猎业是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这也增强了当时的社会组织——原始群的凝聚力。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投矛器的使用,大大加强了矛的打击力,并延长了矛的射程。于是,集体狩猎高度发展,人类开始猎取成群的大动物。例如,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巴甫洛夫附近,曾发现10000头猛犸象的残骸,在法国索鲁特遗址发现10000架野马骨骸,在乌克兰的阿姆弗罗西叶夫卡发现1000具野牛遗骸,在中国峙峪遗址发现120匹野马、88头野驴遗骨。此外,此时捕鱼也已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

此时,人们已经开始建造一些房舍,这些住宅相当坚固,墙壁用石块加固,房顶用树干搭成锥形,再盖上树枝和兽皮。有的房舍是用兽皮包围的皮屋和帐棚。表明人类已经学会缝纫,兽皮被缝缀在一起,用作衣服或者覆盖房顶。

中石器时代开始于一万五千年前至一万年左右,属于从旧石器向新石器的过渡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弓箭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这一时期,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北半球的冰期和赤道雨期结束,从而引起自然界生态上的重大变化。巨型有蹄动物有的灭绝,有的迁移它处,能够留下来的很少。从此,适应于森林草原或在草原上善于奔跑或飞翔的小型动物在动物界中取得了重要地位。随着可供猎取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人类所使用的狩猎工具也由原来的长矛、标枪、投矛器的基础上发明出了可供远射的弓箭。弓箭不仅射程远,而且命中率高,携带方便。弓箭的发明是人类工具史上的重大成就,大大促进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个时代,还出现了几何形细石器和石叶形细石器,其最为典型的代表是石槌、石凿、石铲等。

此时人类另一项重大的成就,就是掌握了对狗的驯化,从此,狗不仅成为人类的重要的食物来源,而且是人类捕猎的得力助手。

细石器、弓箭和驯化犬是中石器时代的标志。其文化遗址在欧洲发现较多,著名的有丹麦的马格尔莫斯文化,法国的阿齐尔文化、塔登诺文化,以及西班牙的阿斯都里亚文化等;非洲有卡普斯文化;亚洲有中国陕西的沙苑文化、河北的虎头梁文化、山西的下川文化等。

随着细石器工具的出现,人类已经开始使用鱼网和驾驶小舟捕鱼。鱼网用树皮纤维编制而成,小舟用树干凿成或用兽皮制造。自此,人类已经开始掌握了采集、狩猎、训犬、捕鱼、缝纫等多种谋生手段,人类的生活也开始逐渐进入更加丰富多彩的时期。

当人类进入始于1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最后阶段的新石器时期之时,人类不仅能够生产出磨光石器,如刀、铲、锛、斧、槌、镰、杵、臼、锄、箭头、矛头等工具盒武器,还能磨制出手镯、指环、珠子等装饰品。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技术成就,就是发明了陶器。陶器可以用来贮藏谷物、汲水、烧制食品。它的出现对改善人类的饮食方式,扩大食物的种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时,人类又取得了另一项重大的技术成就——发明纺线和织布。这两项发明解决了人们穿衣的问题。纺线技术使得人们可以编制更多更好的鱼网。纺线最初使用的是采自野生植物,如荨麻、野生大麻、树的内皮等的天然纤维,后来采用绵羊毛和野生亚麻。织布最初采用编制的方法,后来才发明了织机。织机的发明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和布的质量。

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在经济生活上的主要变化就是获取食物方式的变化,即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传播。

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妇女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逐步认识并掌握了某些野生植物的生长规律,于是开始将这些野生植物改为有目的的种植,这样便产生了农业。农业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使人类从攫取经济过渡到了生产经济,从此,人类不再仅仅依靠从大自然中攫取食物,而开始有目的、能动地生产食物,用自己生产的食物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最初的农业只由妇女经营,她们用木锄、石锄和石铲翻松土地,播下种子,任其生长,最后收获。这种主要用锄来耕种的农业叫做原始农业或锄耕农业,这种农业规模小、产量低,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人类还需要通过饲养家畜,从事采集和狩猎,来维持生活。

农业发祥地主要有三个中心,即西亚北非、东亚南亚和中美洲。西亚北非是大麦和小麦的发祥地。该地区包括从埃及起向北经巴勒斯坦、叙利亚、土耳其南部,南下伊拉克、伊朗这一巨大的新月形地带。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农业村落遗址。如位于伊拉克境内距今约11000年前(公元前9000年)的萨威·克米遗址,出土的工具由石镰、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石臼、石碾等。在巴勒斯坦约旦河畔约为8000年前的纳图夫遗址中,出土的工具有磨制的石镰、骨锄,捣碎谷物用的石杵、石臼等,表明这些地区居民早在10000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原始农业,他们种植的谷物主要是大麦和小麦。

东亚和南亚地区是水稻、粟和棉花的发祥地,在泰国和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前5000年的稻谷遗迹及磨光的石锄、石铲等。此外,在中国的西安半坡、河南裴李岗和河北磁山遗址中,都发现了石磨、石镰、石刀、石锄、石铲等工具,说明谷子最早起源于中国。地处南亚的印度最早培植了棉花,是棉花的故乡。

中美洲是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多种作物的故乡。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居住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玉米、倭瓜、辣椒,以后他们又种植马铃薯、红薯等。居住在秘鲁的印第安人在公元前3000年前开始种植多种豆子和瓜。他们培育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遍全世界。

在新时期时代,随着人类猎捕的动物一时食用不完,人类开始驯养狗和绵羊,之后,人类又把野生的猪、山羊、牛、马、驴、骆驼等许多动物驯养成家畜,从而产生了原始畜牧业。伊拉克北部的卡里木、沙希尔遗址出土了距今8500年前的大量的猪骨,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养猪业。中国浙江的河姆渡、陕西的半坡等遗址出土了猪、鸡、狗、羊、水牛的遗骸,说明新石器时代饲养家畜已经十分普遍。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由原始阶段步入社会文明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既为人类提供了粮食,还为动物提供了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可为人类提供肉类、乳类和皮毛,同时还可提供拉犁和运输的畜力,人类从此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人类及人种的形成过程

人类社会是伴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出现的,所谓完全形成的人,是指从古猿发展而来的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形成中的人是腊玛古猿。在非洲肯尼亚的特南堡,亚洲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西瓦里克山地、中国云南的开远和禄丰、土耳其的安娜托利亚,欧洲希腊雅典附近的比尔格斯以及匈牙利东北部的路达巴尼亚山地,都发现了腊玛古猿的化石。腊玛古猿生存在距今1400万年前到800万年前。在腊玛古猿之后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之前这一漫长的时期里,形成中的人逐渐形成和产生了语言,并且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形成中的人积累了劳动的经验,发展到能够用双手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标志着形成中的人变成了完全形成的人,这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质变。从人类学角度观察,完全形成的人是以工具的制造为主要特征的,人类制造的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在完全形成的人的过程中,从人种开始形成,到现代人出现的时候,人种差别已经相当明显了。所谓人种,是指根据体质上某些能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其性状包括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眼、鼻、唇的形状等等。根据这些不同的性状,人类学家把现代人类划分为三大种系,即:蒙古利亚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和尼格罗人种(黑种)。

人类在体质形态上之所以能形成不同的性状,主要是受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在晚期智人时期,中国学者把人类在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其体质继续发展的过程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晚期智人大约距今五万年前至两万四千年之间。晚期智人是现代人类,人类学家按照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世界上的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三大类。人类已经遍及亚、非、欧、美、澳各大洲。各大洲自然条件是不一样的,而且被高山峻岭、汪洋大海、广袤沙漠所阻隔。人类在彼此隔绝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活,自然要受到不同的影响。在其长期影响下,人类在体质上逐渐发生了某些变化,变得与其自然条件相适应。例如,尼格罗人种皮肤黝黑、卷发、鼻孔大、嘴唇外翻、汗腺发达,这是适应高度湿热环境的结果,皮肤黝黑可受灼热伤害;卷曲的头发在头部周围形成一条特殊的透气通道,使头部免于过热;鼻身宽,鼻孔大、唇外翻,汗腺发达等,有助于散发热量。欧罗巴人种鼻梁高而窄,鼻管前突,这是适应欧洲酷寒的气候条件的结果。此性状延长了空气由鼻腔外到呼吸道的距离,使空气变得暖和些。蒙古利亚人种的面部脂肪层比较厚,眼睛开缝较窄,内眼角有一层特殊的皱折—内眥褶,这是适应半荒漠和草原地带大陆性气候的结果。

三大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如下:

黄种—肤色微黄,头发粗而直,色黑,眼色黑或深褐,面部宽阔,颧骨平扁而突出,鼻梁低,眼内有眥褶,外角稍上斜,胡子及体毛最为稀少。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部分地区和美洲。

白种—肤色白,头发及眼色都较浅,发常呈波形,鼻梁高而窄,胡子及体毛发达。主要分布于欧洲、西亚、南亚、北非等地。

黑种—肤色黝黑,头发黑而卷曲,眼色黑,鼻宽而扁,唇厚而外翻,胡子及体毛较少。主要分布于非洲和澳大利亚。参见张艳玲、隆仁主编:《世界通史》(第一卷),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三大人种在身体外部形态上虽有某些差异,但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更无智力上的优劣。但是,正是基于各个人种所生存环境和所生活地区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才造成了各个人种和地域之间文化和政治、经济形态的差异,尤其是在法律文化及政治文化之间的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