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的文化创新
“创新”原本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若套用其经济函数的定义,“文化创新”应指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文化因子,被引入原有的文化系统并取得效益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文化创新就本质而言,是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文化互动,是对高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机制乃至办学成效的文化学诠释和反思。它立足于大学文化的现在而指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将来,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生态。一般情况下,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文化积淀,尤其在我国,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态历史较短,许多文化因子还处于形成的阶段,谈文化创新似乎为时尚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由于这种新的高等教育形态的存在,同一时间甚至较为超前地思考它的文化创新,或许更具有文化研究的价值和实践探索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文化创新的背景分析
(一)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英等国。一般认为,我国办高职教育始于1980年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13所职业大学。21世纪初是我国高职教育大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年和2001年,全国就筹建和创建高职院校近400家。经过5年的发展,到2005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071所(占全国高校总量的60.9%),在校生425.9万人(占高校在校生总量的45.6%),高职院校在规模上已初步占有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一个月后,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召开;一年后,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而内涵建设的指向不仅是专业课程建设,更重要的在于育人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这其中就寓意高职教育观的文化创新。从更宏观的意义上讲,中国高职教育的探索道路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创新的因子。
(二)高职教育育人的使命所在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使命外,针对国民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重要任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应当是:致力于培养适应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并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对最新技术的应用、改进、推广以及文化的创新。但是,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停留在“小职教”的文化观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大都单纯地针对职业岗位,局限于当下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较少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高职院校有必要缜密思考自己的办学目标,进而将文化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三)高职院校自身角色意识的觉醒
由于办学历史较短、高等教育经验缺乏,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以普通本科院校的“追随者”自居,甚至进行单纯的模仿和照搬,以求获取较快的建设速度和较为充分的运行规模。但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而陡然凸显,“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的自我意识也随着几年规范建设期的告一段落而逐步苏醒,开始较为独立地思考办学之路和发展脉络。而此时高职院校就会发现真正确立一所高职院校的独立主体地位,关键不在于从仿效的东西中抽身而出,甚至也不在于所谓“特色”的形成,而在于一所学校固有文化的凝聚和形成,这正是其内在的、居于基础地位的发展支点和发展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创新是高职院校“生命染色体”的形成过程,是高职院校真正走上舞台的前提。
二、高职院校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理念先行原则
文化创新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从文化发展本身的规律而言,理念即精神文化,它应是文化创新的先行因素。只有理念创新了,文化创新才有全方位展开的基础。从另一方面讲,较短的办学历史和较为繁重的发展任务之间的矛盾使得众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升格、管理升级的过程中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了占地面积、教学设备、教授博士等硬性指标上,忽视了办学转型、理念先行这一原则。教育理念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萃取出来的具有发展指向性的整体教育观,是一所大学的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其文化底蕴、历史特征和学科特色中,通过文化氛围、价值期望、理性目标等形式陶冶师生,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功效。高职院校的文化创新,首先要回顾和总结学校的传统和现状,借鉴中外职业教育的经验,提炼具有自身文化印记的理念,逐步形成一种能为广大师生普遍认同和理解并自觉为之奋斗的发展目标,进而形成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
(二)循序渐进原则
文化创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是在探索和遵循大学文化形成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把校园文化推进到新的发展层次和发展阶段的过程。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文化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积累的能力和成果的总和。这种积累意味着文化的渐次递进,它的升华意味着文化得以创新。循序渐进原则的确立体现着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从高教性和职教性视角审视高职文化,会发现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系统不完整、积淀不深厚、特色不鲜明等弱项,这与高职发展的历史有关,也与高职院校在人文精神与职业情怀相统一、求真意识与实用主义相协调、既有共性又讲个性等重大文化环节上缺少循序渐进的悉心培育不无关系。以浙江省2007年组织评选的“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为例,本科组申报了29项、高职组申报了27项,但入选的30个文化品牌中,高职仅为10个。这固然有评比规则的制约,但缺乏渐次演进的文化生成,一味强调创新和铸就品牌,不再是文化建设征程中的冒进。从教育模式看,高职文化本身就注重职业的能力适用性问题,关注“应会”而非“应知”,容易在教育目的上形成实用主义的偏好。因此,如何摆脱急功近利倾向,牢牢把握自己的文化发展脉搏,是高职院校开展文化创新活动的一种基本心态。只有循序渐进地构建和梳理文化成果,并在各个方面调动教师、学生逐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思广益、多方位地发挥各类主体的潜能,文化创新才会有一个扎实的根基。
(三)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院校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隶属于行业,带有鲜明的行业属性和中职教育烙印。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文化的碰撞都引发了“高职模式”还是“中专模式”的争论,其境况的演进往往是:带有一定中专历史痕迹的模式被断然舍弃,而属于“大学”模式的则被包容。这种文化整合方式在高职院校筹建之初比比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职这一高等教育类型的“瓜熟蒂落”,但也在某种程度上盲目割断了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之脉。随着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许多高职院校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高校文化既是创新的产物也是传承的结果,这种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并不因为教育种类的升级换代而产生文化上的基因变异。中外许多名校之所以魅力常存,就是在于他们能始终坚持并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经过历史甄别而凝聚成的精神文化——大学精神,从而透射出其独特的震撼力。一些高职院校的前身都具有较长的中专办学历史,其中不乏行业名校,拥有相对成熟或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对这些学校的文化进行扬弃,是校园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高职院校文化创新的主要路径
不同的路径实现不同的创新目标,高职院校的文化创新通常具有三条路径——精神文化创新、物质文化创新和主体文化创新,其对应的文化形态分别是“道”的层面、“器”的层面和“人”的层面。
(一)精神文化创新
高校精神文化是指在既定教育目标下,经过长期文化实践积淀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师生员工群体意识,体现学校根本特征的组织意识和文化观念,通常包括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情感、学术风气、学校传统等。高校的精神文化集中地体现于大学精神。不是所有高校都具有大学精神,尤其是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的高职院校。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精神文化尤其是大学精神的创建是高职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简要地说,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创新主要是对学校文化意识的认同、提炼、实践和再造,亦即“道之所在”,这个路径的探索过程涉及丰富性和本质性等诸多特征,其中最核心的有两个方面。
1.直接的现实定位,要旗帜鲜明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校园价值观是一个学校起主导作用的思想观念,也是贯穿于文化建设中的行为准则。当校园价值观形成并融入师生员工的身心后,就会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紧密依托行业,以就业为导向,推行工学结合,其价值观的确立带有鲜明的职业色彩,如商贸类学校讲“创业”,金融类学校讲“诚信”,机电类学校讲“勤朴”等,都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
2.曲折的理想定位,要致力于探索和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
在这个问题上,高职院校切不可因为“资历”问题而妄自菲薄。由于办学定位、育人目标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可能无法有效地传承给高职院校。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照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文化阵地,重新构架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内涵丰富而深远,用简明而精辟的语言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校训。高职院校可以在提炼和倡导校训上下功夫,以此来彰显大学精神。从近十年的高职文化发展历程看,各高职院校对于校训这个文化核心的宣传培育用功不少但成效平平。多数校训囿于“德”与“能”(或称“技”)两个基本概念之间,缺乏对高职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不同学校特色的有针对性的映射,构建起的精神家园就显得过于单薄或大众化。
(二)物质文化创新
校园物质文化也称为实体文化,它是指在校园里通过感官感受体验到的综合物质形态系统,主要包括校园布局、建筑、景点、标牌、雕塑乃至校牌、校徽、校歌等,在这些因子的交织、凝聚下,学校成为一个“文化场”,是为“器之所用”。高校物质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朴素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风貌,传达出一所学校的外在形象。创新校园物质文化,一方面可以直接承载和体现教职员工建设校区的汗水和智慧,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和启发功能,提高学生对美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的营造与创新通常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物质环境的实用与教育审美的有机结合。一个精心规划的美丽校园会给学生以美的启迪,但一个高校的环境布局并不能仅限于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无论是标志性建筑、主体雕塑,还是亭台楼榭、池水草木,都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寓含其中,在实用的基础上突出纪念和象征意义。由于高职文化的职业性和专业性都很突出,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理应有更鲜活的表现力。二是物质文化的营造与创新应注意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教学、科研设施的功能提高了,相应的师生生活工作的环境也应加以改善,尤其是网络阵地的完善。网络技术作为现代传媒手段对高校文化影响巨大,高职物质文化的创新必须涵盖网络文化的创新,以期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拓展校园文化领域,更新校园文化的载体。三是要注意Logo(标识)的开发,引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标志作为CIS战略的主要部分,在企业形象传递中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元素。相对比较年轻的高职院校如何引入CIS,形成自己的UIS(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尤其是借助校标、手写体的校名形成独特的Logo,将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优质的育人环境包括于标志中,通过反复刻画和宣传,深深地留在受众心中,已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文化创新的一个新课题。
(三)主体文化创新
校园主体文化是指作为校园主体的教师、学生乃至企业在教学、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体现的有助于育人目标实现的文化状态和感受到的有助于自身成长发展的文化机制。从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现状看,主体文化的创新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主体:“主人文化”的形成
高校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的人才,而教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作用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在发展进程中对于教师这一主体文化的建设大致都经历了整固提高和引进充实两大环节的优化。整固提高就是对办学升格过程中原有教师的培养,帮助他们及早做好专业定位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通过脱产培训、业余自学、挂职锻炼、访问学者等途径,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其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都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引进充实是指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水平、高层次、高标准地引进教师,以带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本质上是外部竞争机制在招聘和晋升环节上的引入。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看,相当数量的中、西部高校教师流入南方高职院校,这无形中产生了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引进的教师不仅要在专业上能够立足,还要有文化话语权,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整体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从而推动学校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
2.学生主体:“成功文化”的创建
青年学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要营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创新高职院校的文化必须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展开,围绕学生主体文化的建设展开。而据有关专家研究指出:目前,高职院校面对的学生群体普遍不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不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较少具备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的品质和表现自我的能力,不懂得分享与合作。概括地讲,高职学生中来自中职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理论学习困难较大;来自普高的学生心态失衡,缺乏成功的激励,学生的主体文化中存在前途茫然、学习动力不足的倾向。针对上述情况,要创新高职院校主体文化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鼓励他们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运用成功学的教育理念,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确立自信、看到成功。归根结底,高职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高职学生具备成功者的素质,到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成功主体文化的创新正是对高职教育崇高使命的强有力探索,是高职文化创新在人的因素(亦即目的因素)上的美好写照。
3.企业主体:“开放文化”的融入
通常而言,学校的主体只有教师和学生(人),但对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院校来说,行业企业(法人)也是主体之一。如果忽视这个主体,在某种程度上就忽视了高职教育的开放性。随着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一方面,学生在企业一线顶岗实习,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工作态度,增强了职业归属感;另一方面,众多企业文化因子通过兼职教师、不同的“订单班”、企业二级学院等途径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创新这一主体文化,从根本上就是要强调高职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广博性和开放性,给自己更宽广的文化视野,给企业主体更肥沃的文化园地,在多个层面实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除了不断拓宽行业资源、提高智力转化效能外,开放文化还要求高职院校发掘各类优势和潜在资源,形成开放办学的教育生态。例如:部分高职院校尝试设立同一类型的院校合作发展联盟,强化在某一行业的整体优势;有些院校在成立职业教育集团的同时努力寻求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平台;也有院校积极开发企业中的毕业生资源,大力发展校友会机构;等等。这种开放文化所显示的张力恰恰也是现代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的魅力所在。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尤其是近十年的长足进步,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自身的教育机制、内部结构也正在逐步科学化。大学文化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对高职的变革产生着重大影响,而高职院校的活力、特色和品牌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高职文化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因此,适应当前时代的变化,不断探索和推进高职院校的文化创新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一项艰巨的使命,一个长青的话题。
(执笔人:陈云涛)
参考文献
[1]丁纲.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眭依凡.创新文化: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3]王冀生,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
[4]张国民.简论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9).
[5]魏文爽,魏俊桃.高职院校实施成功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1).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全国先后建立了128所职业大学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但由于指导学校发展的方针不利于高职,大部分高职学校都靠向普通高校,直到199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高职才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