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同体视域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的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引入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当时高校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现状,如何推动高等教育纵深发展而进行的路径取向的思考和探索。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内涵发展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涵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要求高职院校把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上来。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2008〕5号)提出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评估工作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品牌发展,做强、做大高等职业教育、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文化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范式主张
“共同体”的观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属于社会学的范畴。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d Tonnies)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首次对“共同体”进行了明确、系统的阐释。他认为,“共同体”是建立在自然情感基础之上的、联系紧密的“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1]。波普兰(D.E.Popin,1979)认为“共同体”是思想遵照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聚合在一起的团体[2]。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人的真正本质在于人的共同体。将“共同体”引入教育领域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提出了设计学习者和思考者共同体[布朗(Brown)、坎皮恩(Campione),1990]、知识建设共同体[斯卡达玛亚(Scardamalia)、勃雷特(Bereier),1995]以及学习共同体[博耶尔(Bmeat L.Boer),1995]等诸多“共同体”的概念和理论。
综合以上学者的各种观点,我们可以概括出这些“共同体”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共同体不是个体简单的聚合,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交织并不断加固、高度认同的有机组织,是物质上共生、精神上共意的统一体。
文化共同体基本范式主张是在沿用“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寻求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文化契合点,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彼此之间的连接、联合、联享,构建一个物质与规范连存、精神与情感连带的文化统一体,推动个体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自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已然之状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在迅速地增长,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出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但在“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文化的“非常规、滞后式”发展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相对缓慢,仍处于自发阶段,文化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一)文化底蕴不济
学校、教师、学生是教育发展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就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这三个发展要素具有明显的“年轻化”特质: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总体不长,与众多“百年老校”的高等学府相比,显得“年轻而单薄”;二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的青年教师,其学术涵养、工作经历、社会阅历与本科院校的教授、博导相比,自然显得“年轻而单纯”;三是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培养出来的学生集中在最近30年并且学校毕业生工作领域也相对集中,这与许多历史久远的综合类本科院校相比,显得“年轻而单一”。学校、教师、学生的“年轻化”特质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积累不足,这一现状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势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文化意识不强
根据教育部政策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毕业“适销对路”,只看到了“高技能”和“应用型”,忽视了“高素质”,不断压缩课程体系中“人文含量”,增加课程体系中“技术含量”,人才培养缺少了必要的文化引导,功利化倾向较为明显,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的相对不足,自我文化提升的意识较为薄弱,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息,人才培养还简单地停留在技术阶段,没有实现从“技术人”到“文化人”的转变,这对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
(三)文化投入不足
目前,全国现有的1200多所高职院校多数是在原来的中职基础上升格而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为了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不少高职院校将大批的资金运用到校园的扩建、教学楼的兴建、设备的更新、实验室的改造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这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本应该与硬件建设齐头并进的文化工程却明显滞后,不少高职院校存在校园文化建设不力、图书馆藏书不足的现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部分高职院校重点倾向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对热门专业、技术能手、企业背景的教师格外关注并大力引进,人文学科教师则处于从属地位,边缘化倾向较为明显。文化投入的不足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失去了持续的后劲,“短板效应”日益明显,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四)文化育人不佳
文化熏陶人,文化造就人。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在文化底蕴、文化意识、文化投入等方面的缺失,势必对良好文化氛围的塑造产生消极影响,使得整个育人环境“文气不足”。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专注于“做事”,对“做人”缺少了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在部分高职院校出现拥有“一技之长”甚至“技术精湛”的学生考试作弊、违法乱纪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三、文化自觉: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应然之举
文化自觉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3]对于文化自觉的概念的理解,不能仅仅认为它是对文化的“认识”和“解释”的理性过程,而应该是在“认识”“解释”这样的反思的基础上进而重构、建设的一个自在复合过程;不是简单的“文化回归”,而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自觉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在理论上渐次得到了普遍认同,在实践上也在不断地运用,潜在的逻辑自洽在理论和实践上已不断得以证实,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已自不待言。
(一)政策的解读: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需要文化的自觉
纵览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等部委下发的各类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可以发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成为这些文件涉及的重点话题,深究其下,其蕴涵着深刻的文化诉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意识、品质、素质都要诉诸人的思想活动,都离不开个体的自我觉醒。学生意识的增强、品质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的首要前提是学生认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离开了这个基本的文化自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显然无法实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这一要求绝不是简单的校区的扩大、大楼的兴建、规模的扩张,而是要求示范院校在文化内涵建设“大有作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真正做到“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概括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文化自觉的重视和关注,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自觉自然是其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现实的反思: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缺不了文化的自觉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一些突出的问题也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凸显。一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不少高职院校也走上了盲目扩张的道路,一味地“求大、求多”,导致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关系失衡,出现招生规模化、上课大班化、考试标准化、师生交流陌生化等不良现象,学生理想的教育、激情的激励、健全人格的塑造均告阙如。[4]二是高等职业教育趋同性问题日益明显,不少高职院校在学校名称、专业设置、校园建设、毕业生去向等诸多方面同质性、重复性不断增强,自我特色文化不断减弱。三是学生的“高毕业率”和“高跳槽率”并存。规模发展下的粗放教育,短期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并顺利就业,但由于学校人文教育的不足,学生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一切“向钱看”,缺少基本的人文境界,从而频繁跳槽,导致社会对高职院校和学生认同度的降低,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现实的反思,应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应该是“高职内涵的内涵”,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尖端”[5]。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诉诸人的一种活动,必须有文化的担当,缺少了这样的文化担当,失去了文化自觉,跨越式内涵发展也就失去了概念的灵魂,自然也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
(三)理念的重构: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自觉
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现实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如何推进高职教育新一轮的发展成了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教育部2006年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通过几年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功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高职教育跨越发展必须首先要在发展理念上做好充分的转变,只有在理念上“先人一步”,才能在建设上“快人一拍,高人一筹”[6]。高职教育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保障建设等方面转变观念,重构发展的理念。不能简单地定位在固定地方、固定领域、固定行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有国际化视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化办学途径,培养“走向国际”的现代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要树立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构建学校、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文化制度体系,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
(四)发展的持续: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少不了文化的自觉
随着百所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的开展以及验收的陆续通过,高职教育发展将进入“后示范”时期。在这个时期内,高职教育发展也将从示范化走向集团化,这要求示范性高职院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积极牵头组建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广泛参与的融“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要素”为一体的高职教育集团。通过多方的参与和努力,促进高职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增强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在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国际交流合作,采用国际统一行业标准;在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形成国际化的竞争力,形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化高职教育品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高职教育生源结构多元化趋势也将日益明显,全日制超龄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在高职教育的比重将逐步提高,“适龄学生的比例将进一步减少,到2020年可能有60%左右是超龄学生。这部分超龄学生中,可能有1/3是已经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后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1/3是全日制超龄职前学历教育的学生,1/3是普通教育转学来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7],部分高职院校将会出现生源紧张的现象。面对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向以及生源多元化的挑战,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认可离不开文化的认同,因此,高职教育的生命力、社会地位最终要回到文化上去,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提升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文化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具有了文化吸引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四、文化共同体: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之路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由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型阶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通过文化共同体促进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积极创建校内文化共同体,夯实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底蕴文化之基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载体,其发展现状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此,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就必须首先办好高职院校,办好高职文化。因为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推动其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绝不是规模、资金、技术等外在的因素,而是大学内在的文化影响力。这种文化影响力深深扎根于校园文化土壤之中,构成了内在的文化共同体。在文化共同体价值理念的感召下,教师和学生共享共同体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个人奋斗追求与大学发展目标内在统一的共同期望,实现个体与整体、要素与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整合,彰显大学文化的生命力,推动大学以及高等教育的良性、有序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紧依托高职院校基本载体,积极创建校内文化共同体,不断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推动高职教育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凝练办学的文化理念。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规律,担当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使命,对高职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文化层次上进行顶层设计,塑造并实践体现高职特性的大学精神,指引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二是提炼校风、校训,营造良好的校内文化氛围。校风、校训是大学文化底蕴的直接体现,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感染力。高职院校要站在文化的高度提炼校风、校训,丰富校风、校训文化内涵并在实践中强化校风、校训教育,用校风、校训凝聚人心,奠定师生的文化认同基础,把广大师生同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聚合分散的个体力量,聚效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内文化氛围,使个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习惯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实现共融,促进高职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三是强化教师文化示范,塑造优良教风文化。大学教师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其行为品格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示范性。特别是高职学生多数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其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很容易受到老师“示范”影响,出现效仿现象。为此,高职院校须强化教师的文化示范,通过教师淡泊名利、严谨笃学的高尚品格教育感染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并将教师的品格文化继承、发扬,使其成为高职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建造校内器物文化体,传承高职教育文化。校内器物文化体传承大学文化,是大学底蕴文化的重要体现。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它们已不是简单的校园景观和建筑,而是大学文化的一种象征,体现着大学文化的魅力。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校园建设同质性较强,特色文化景观或建筑不甚明显。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建造体现高职教育文化理念或特色的楼宇、景观等器物文化体,丰富高职校园文化载体,为高职教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理念、校风、校训、教风以及校园景观建筑是大学文化底蕴的基本体现。高职院校通过文化建设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动,构建四位一体的校内文化共同体,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奠定必要的文化基础。
(二)积极构建校企文化共同体,高举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特色文化之旗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典型特征。只有高举校企合作的特色之旗,高等职业教育才能显示出其内在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素质以及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为了“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已经无法满足这样新的要求,校企之间需要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渗透,实现双方在文化层面上的互动、互融、互惠,这既是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趋势。为此,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必须立意于“文化合作”,超越“技术合作”的初级层次,积极开发产学文化资源,发展以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类型性”文化[8],构建校企文化共同体,实现校企文化共育人。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渗透企业文化,在校内楼宇、道路的命名上体现行业、企业的文化理念,开辟企业文化走廊,塑造校企合作的感官文化。
二是开设“企业文化课堂”,通过专题讲座、文化沙龙、课堂教学等形式邀请行业、企业的经营者、高级管理者、专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讲授企业精神,传递企业文化的真谛,让学生认知和感受企业文化魅力。
三是积极利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机会,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行业、走进企业,深入企业文化情境,师生共同体认行业、企业的制度文化,深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构筑企业文化校园认同的价值基础,实现教师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避免了课程教学中的闭门造车、理论说教,便于企业文化的传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与企业岗位要求实现了零距离,更重要的是在价值理念方面实现了零距离,使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深入生心,为学生完成就职适应,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转变做好必要的准备。
四是加强校友文化建设,链接校企文化。校友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连接着学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学校、企业、社会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高职院校的校友多数来自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有着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熟知行业、企业文化理念。积极开展“校友文化节”“校友面对面”等活动,使广大校友重返校园。通过聘任校友兼职教师、学生导师等形式使广大校友参与到人才培养、学校发展中来,建设特色校友文化,链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学校、校友、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享文化价值理念,使不同文化类型的各个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融通,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的校企文化特色共同体,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动力保障。
(三)积极搭建校域文化共同体,扬起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区域文化之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现代应用型人才重要任务。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和持续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对此,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也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一切地方积极因素,培养富有区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区域文化的重要作用不可忽略。由于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等原因的影响,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忽视甚至漠视区域文化的教育意义,就会导致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不适应,对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高职教育的跨越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所在地的区域文化和社会文化,融合区域文化、校园文化和高职教育文化,搭建校域文化共同体,扬起面向地方的区域文化之旗,为地方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层次的文化支撑,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的基本逻辑起点。
一是寻求与政府互动合作,了解、参与地方政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投身于区域文化服务,构建校政文化共同体,构筑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区域“政治文化背景”。
二是积极开展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需求的调研和反馈,明确人才培养的地方文化素质定位,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区域经济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区域经济文化,体验区域经济文化,增强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构筑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区域“经济文化背景”。
三是实现地方社会团体联动,邀请地方社会文化团体或个人与学生进行“文化结对”,通过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表演、开设区域文化选修课、带领学生参观区域文化景观等活动,让学生体味区域文化的独特品质和无穷魅力,增强学生对地方社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筑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区域“社会文化背景”。
四是高职院校成立地方文化研究所等类似机构,加强区域文化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学术研究,促进区域文化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对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化,构筑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区域“学术文化背景”。通过校域共同体的搭建,实现了区域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耦合”,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地域文化氛围,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执笔人:鲁明川)
参考文献
[1][德]斐迪南·滕尼斯,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4.
[2]张志旻,赵世奎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15.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96.
[4]郑家茂,李昭昊等.回归本位,大学教育的文化自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79.
[5]周建松.建设“开放合作,尚德重能”的高职教育文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58.
[6]周建松.浅议现代高职院校长的管理理念与素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50.
[7]马树超,胡秀锦.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向与政策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09(9):68-69.
[8]刘洪一.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