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札记(外一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经学

中国历代经学,汉代笃实谨严,其病在拘;晋至北宋流派纷乱,各自论说,其病在杂;两宋理学说经,超越汉唐,精研义理,各立门户,其病在悍;元明学派支分,攀援争斗,自立主张,驱除异己,务定一尊,其弊在党;清代实事求是,考据精确,说理细密,其弊在琐。

《易经》

1.《子夏易传》 11卷 唐以前人伪作 旧题 卜子夏作

唐时刘知几、司马贞已明其伪,唐末又有张弧之伪作,而今之传本,又非张弧之本,伪中生伪,至一至再,难于辨析。《易》主象数而明义理,孔颖达宗王弼而黜郑玄,象数遂微。王应麟首辑郑注,仅一卷,后惠栋辑三卷,张惠言又作订补。

2.《周易郑康成注》 1卷 宋 王应麟编

3.《新本郑氏周易》 3卷 惠栋编

郑注亡于南北宋之间,王应麟辑其佚文,惠栋又加补正。

4.《陆氏易解》 1卷 明 姚士粦辑此姚辑陆绩《周易》注也。

5.《周易注》 10卷 魏 王弼

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于术数者,弼与韩康伯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者,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瑕瑜不掩,是其定评。

6.《周易正义》 10卷 唐 孔颖达疏

孔作《正义》,专崇王弼,众说皆废。此书对王注明有偏袒,然疏家之体,主于诠解注文,不欲有所出入,此通例也。《四库》馆臣对王弼注亦甚袒护。

7.《周易集解》 17卷 唐 李鼎祚

《新唐书·艺文志》作17卷,而晁公武、李焘称10卷已全,盖另有略例1卷、索隐6卷,略例、索隐后已亡失,而传本妄改10卷本为17卷。此书辑唐以前说《易》35家之佚文,是真可宝之古笈也,后人能见汉《易》者赖此书也。

8.《周易口诀义》 6卷 唐 史徵稍保存一些唐以前《易》注的佚文。

9.《周易举正》 3卷 旧题 唐 郭京北宋人伪作。

10.《易数钩隐图》 3卷 附《遗论九事》 1卷 宋 刘牧为《易》学图书派之首倡者,其学出于种放、陈抟。

11.《周易口义》 12卷 宋 倪天隐

胡瑗讲《易》之口说,其弟子倪天隐所录。说《易》以义理为宗,程颐颇受其影响。

12.《温公易说》 6卷 宋 司马光

为未完成稿本,已佚,从《永乐大典》辑出,反对王弼虚无玄渺之说,故于古今事物之情状,无不贯彻疏通,推阐深至。大都不袭先儒之旧说,平实简易,要如布帛菽粟之切于日用。

13.《横渠易说》 3卷 宋 张载

于义颇属未安。

14.《东坡易传》 9卷 宋 苏轼

是书实苏氏父子兄弟合作。其中不免杳冥恍惚,沦于异学。至其他推阐理势,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盖大体近于王弼,而弼之说惟畅玄风,轼之说多切人事。其文辞博辨,足资启发,亦足珍视。

15.《易传》 4卷 宋 伊川程子

程子不信邵子之数,故邵子以数言《易》,而程子此传则言理,一阐天道,一切人事。

16.《易学辨惑》 1卷 宋 邵伯温

伯温为邵雍子,作此书以驳郑夬。从《永乐大典》辑出。

17.《了翁易说》 1卷 宋 陈瓘

陈瓘之学出于邵雍、刘安世。造语颇诘屈。

18.《吴园易解》 9卷 宋 张根

诠义理而不及象数,不袭河洛之谈。注文简略,亦无支蔓之弊。

19.《周易新讲义》 10卷 宋 耿南仲

《四库》斥其“经术之偏,祸延国事”(指耿南仲主和事),然大致“因象诠理,随事示戒,亦往往切实有裨”。

20.《紫岩易传》 10卷 宋 张浚

“立言醇粹”,但专主刘牧图书之学。

21.《读易详说》 10卷 宋 李光

“书中于卦爻之辞,皆即君臣立言……切实近理”。从《大典》辑出。

22.《易小传》 6卷 宋 沈该

23.《汉上易集传》 11卷 《卦图》 3卷 《丛说》 1卷 宋 朱震

“得失互陈”。

24.《周易窥余》 15卷 宋 郑刚中

兼取汉儒之学,其解义稍异先儒,而亦往往有当于理。

25.《易璇玑》 3卷 宋 吴沆

26.《易变体义》 12卷 宋 都絜

务为穿凿,以求合乎卦变之说,而义亦不醇。又多引老庄之辞以释文、周之经,则又王弼、韩康伯之流弊,一变而为王宗传、杨简者矣。

27.《周易经传集解》 36卷 宋 林栗

林栗说《易》攻朱熹,为士类不齿,而《四库》颇回护之,称“辞色相轧,两不肯下,遂互激而成讦奏,盖其衅始于论《易》”,又称“持论颇为平允”。

28.《易原》 8卷 宋 程大昌

虽排斥众论,务申己说,不能脱南宋之风气,然其参互折衷,皆能根据《大传》,于《易》义亦有所阐明。从《大典》辑出。

29.《周易古占法》 1卷 《古周易章句外编》 1卷 宋 程迥

30.《周易本义》 12卷 附《重刻周易本义》 4卷 宋 朱子

是书唯论其篇章之分合,不加评论。《四库》馆臣隐贬朱熹此书。

31.《郭氏家传易说》 11卷 宋 郭雍

剖析义理,与程《传》相似。

32.《周易义海撮要》 12卷 宋 李衡

房审权作《周易义海》一百卷,摘取历代说《易》之专明人事者百家,上起郑玄,下迄王安石。唯卷帙繁多,其书已佚。李衡删为此书,采撷精华。使古书不没于后世,衡之功也。

33.《南轩易说》 3卷 宋 张轼

唯著录其传流渊流,《四库》馆臣不加评论。

34.《复斋易说》 6卷 宋 赵彦肃

彦肃说《易》在即象数以求义理,以六画为主。故其言曰:先圣作《易》,有画而已;后圣系之,一言一字皆自画中来。譬如画师传神,非画烟云草木比也。然则彦肃冥思力索,固皆研搜爻义,务求其所以然耳。其沉潜于《易》中,犹胜支离于《易》外矣。

35.《杨氏易传》 20卷 宋 杨简

简之学出陆九渊,故其解《易》,惟以人心为主,而象数事物,皆在所略。……自汉以来,以老庄说《易》始魏王弼,以心性说《易》始王宗传及简。

36.《周易玩辞》 16卷 宋 项安世

伊川《易传》惟阐义理,安世则兼象数而求之。其意欲于程《传》之外补所不及。从《大典》辑出。

37.《易说》 4卷 宋 赵善誉

其论皆明白正大。从《大典》辑出。

38.《诚斋易传》 20卷 宋 杨万里

大旨本程氏,而多引史传以证之。……舍人事而谈天道,正后儒说《易》之病,未可以引史证经病万里也。

39.《大易粹言》 10卷 宋 方闻一

40.《易图说》 3卷 宋 吴仁杰

其说特为新异,迥与他人不合。

41.《古周易》 1卷 宋 吕祖谦

谈古《易》者,此书与吴仁杰书最晚出,而较仁杰为有据,或谓窃自吕大防,然祖谦非窃据人书者。

42.《易传灯》 4卷 宋 徐姓(佚其名)

“传灯”本释氏之语,乃取之以名经解,殊为乖谬。

43.《易裨传》 2卷 宋 林至

未免有主持稍过之处,而所论多中说《易》之弊。

44.《厚斋易学》 52卷 宋 冯椅

缕析条分,至为详悉,其蒐采亦博洽。《大典》本。

45.《童溪易传》 30卷 宋 王宗传

其书惟凭心悟,力斥象数之弊,与杨简《慈湖易传》宗旨相同。宋人说《易》皆受王弼影响,但胡、程祖其义理而归诸人事,故似浅近而醇实。王宗传、杨简祖其玄虚,而索诸性天,故似高深而虚幻。明万历以后,动以心学说《易》,其源始自王宗传、杨简此二人。

46.《周易总义》 20卷 宋 易祓

易祓谄事苏师旦,人不足重,然其书于经义实多所发明。

47.《西谿易说》 12卷 宋 李过

李过晚年丧明,冥心默索,不能与师友相订正,意所独造,或不免毅然自为,而收视返听,用心刻挚,亦往往发先儒所未发。其乱经之罪与诂经之功,固约略可以相当也。

48.《丙子学易编》 1卷 宋 李心传

所取惟王弼、张子、程子、郭雍、朱子五家之说,而以其父舜臣《易本传》之说证之,亦间附以己意。

49.《易通》 6卷 宋 赵以夫

或谓出黄绩之手。其书大旨在以不易、变易二义明人事动静之准。

50.《周易经传训解》 2卷 宋 蔡渊

但言其残缺,未加评论。

51.《易象意言》 1卷 宋 蔡渊

是书阐发名理,多本师传(指朱熹)。然兼数而言,则又西山(渊父蔡元定)之家学也。惟不废互体,与朱子之说颇异。

52.《周易要义》 10卷 宋 魏了翁

大旨主于以象数求义理,折中于汉学、宋学之间。故是编录,虽主于注疏释文,而采掇谨严,别裁精审,可谓剪除支蔓,独撷英华。

53.《东谷易翼传》 2卷 宋 郑汝谐

所谓《翼传》者,翼程子之《传》也。然亦时有异同。

54.《朱文公易说》 23卷 宋 朱鉴

朱鉴为朱熹嫡长孙。是书全采《语录》之文,以补《本义》之缺。

55.《易学启蒙小传》 1卷 附《古经传》 1卷 宋 税与权

阐明邵雍之说。

56.《周易辑闻》 6卷 附《易雅》 1卷 《筮宗》 1卷 宋赵汝!

疑《说卦》《序卦》《杂卦》皆为汉儒窜入……颠倒篇章,使经传混淆……于宋人《易》说之中,犹为明白笃实。

57.《周易详解》 16卷 宋 李杞

为李光、杨万里之以史证经派。惟多引老庄之文。从《大典》辑出。

58.《淙山读周易记》 21卷 宋 方实孙

取朱子《卦变图》别为《易卦变合图》,以补《易学启蒙》所未备。其说多主于爻象,不涉空谈。

59.《周易传义附录》 14卷 宋 董楷

以洛闽为宗。惟程颐《传》用王弼本,而朱熹《本义》用吕祖谦所定古本。楷割裂朱书以就程《传》,其后流风所及,专用程《传》矣。

60.《易学启蒙通释》 2卷 宋 胡方平

发明朱熹《易学启蒙》之旨。

61.《三易备遗》 10卷 宋 朱元昇

学本邵子。其言河图洛书,则祖刘牧。

62.《周易集说》 40卷 宋 俞琬

初主程朱,后自出新义。其说颇新奇。

63.《读易举要》 4卷 宋 俞琬

以朱子为宗,《易》图多本邵子。从《大典》辑出。

64.《周易象义》 16卷 宋 丁易东

远绍旁搜,要归于变动不居之旨。因《易》象以明义,故曰《象义》。从《大典》辑出。

65.《易图通变》 5卷 《易筮通变》 3卷 宋 雷思齐

图书之学,实出道家,思齐又本道家衍说之,以附于《易》。

66.《读易私言》 1卷 元 许衡

大旨多发明《系辞传》同功异位、柔危刚胜之义。

67.《易本义附录纂疏》 15卷 元 胡一桂

以朱子《本义》为宗。

68.《易学启蒙翼传》 4卷 元 胡一桂

与其父胡方平之书(见第60条)相出入,宗朱熹。方平主于明本旨,一桂主于辨异学。

69.《易纂言》 10卷 元 吴澄

改《易经》字,多本古书。依傍胡瑗、程、朱之说。其解释经义,词简理明,融贯旧闻,亦颇赅洽,在元人说《易》诸家,吴澄为佼佼者矣。

70.《易纂言外翼》 8卷 元 吴澄

一决于象,能尽破传注之穿凿,故言《易》者多宗之。从《大典》辑出。

71.《易原奥义》 1卷 《周易原旨》 6卷 元 宝巴

本程子之说。

72.《周易程朱传义折衷》 33卷 元 赵采

其书虽宗宋学,而兼及象数。

73.《周易衍义》 16卷 元 胡震

序次颠倒,不谨严,然议论尚为平正。

74.《易学滥觞》 1卷 元 黄泽

谓王弼废象数,遁于玄虚;汉儒用象数,失于繁碎。故折中以酌其平。

75.《大易缉说》 10卷 元 王申子

力主数学,而持论与先儒迥异。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惟取六家:①河图洛书,②伏羲,③文王,④周公,⑤孔子,⑥周子《太极图》。

76.《周易本义通释》 12卷 元 胡炳文

据朱子《本义》,折衷是正,复采诸家《易》解,互相发明。

77.《周易本义集成》 12卷 元 熊良辅

78.《大易象数钩深图》 3卷 元 张理

皆为图,纯主陈抟先天之学。

79.《学易记》 9卷 元 李简

采录古代《易》说凡64家,仿李鼎祚《集解》、房审权《义海》之例。

80.《周易集传》 8卷 元 龙仁夫

据程朱者多,而能抒所心得,非如胡炳文等徒墨守遗文。

81.《读易考原》 1卷 元 萧汉中

其说出于邵氏。

82.《易精蕴大义》 12卷 元 解蒙

从《大典》辑出。

83.《易学变通》 6卷 元 曾贯

纯以义理说《易》。

84.《周易会通》 14卷 元 董真卿

采集各家说《易》者,兼搜博采,不主一说,务持义理象数之平。

85.《周易图说》 2卷 元 钱义方

图书派。

86.《周易爻变义蕴》 4卷 元 陈应润

自宋以后,毅然破陈抟之学者,自应润始。

87.《周易参义》 12卷 元 梁寅

融会程《传》、朱《本义》,平易近人。

88.《周易文诠》 4卷 元 赵汸

源出程朱,主于略数言理,亦兼用邵氏之学。

89.《周易大全》 24卷 明 胡广奉敕撰

此书钞录董楷《周易传义附录》、董真卿《周易会通》、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胡一桂《易本义附录纂疏》四家。专主程朱,为明一代功令之书。

90.《易经蒙引》 12卷 明 蔡清

专以发明朱子《本义》为主,而多与《本义》异同。不全从《本义》而能发明《本义》者,莫若蔡清。

91.《读易余言》 5卷 明 崔铣

以程《传》为主,而兼采王弼、吴澄之说,与朱子《本义》颇有异同。大旨舍象数而阐义理,故谓陈抟所传图象皆衍术数,与《易》无干。

92.《易学启蒙意见》 5卷 明 韩邦奇

因朱子《易学启蒙》而阐明其说。

93.《易经存疑》 12卷 明 林希元

以朱子《本义》为主,多引用蔡清《蒙引》。

94.《周易辨录》 4卷 明 杨爵

狱中论《易》之作,多以人事为主,颇剀切著明。

95.《易象钞》 4卷 明 胡居仁

简明确切,不涉支离玄渺之谈。

96.《周易象旨决录》 7卷 明 熊过

以象为主。

97.《易象钩解》 4卷 明 陈士元

98.《周易集注》 16卷 明 来知德

知德独居二十九年成此书。其立说专取《系辞》中错综其数以论《易》象,自谓孔子没后而《易》亡,二千年有如长夜。信其说者颇多,攻之者亦不少。

99.《读易纪闻》 6卷 明 张献翼

献翼殆有狂易之疾,而其说《易》乃平正通达,笃实不支。

100.《八白易传》 16卷 明 叶山

专释六十四卦爻词,以诚斋《易传》为主,出入子史,佐以博辨。

101.《洗心斋读易述》 17卷 明 潘士藻

采掇李鼎祚《集解》、房审权《义海》,而以《义海》为主。

102.《易象管见》 9卷 明 钱一本

即卦爻以求象,即象以明人事,虽间有支蔓,而笃实近理者为多。自称用力几二十年。

103.《周易劄记》 3卷 明 逯中立

随笔记录,采之诸家者为多,其以己意论著者仅十之四五,然去取颇为精审。

104.《周易易简说》 3卷 明 高攀龙

以心言《易》。

105.《易义古象通》 8卷 明 魏濬

明末经学弥荒,此编独能博考旧文,兼存古义。

106.《周易像象述》 5卷 明 吴桂森

其学从钱一本来。

107.《易用》 5卷 明 陈祖念

108.《易象正》 16卷 明 黄道周

邵氏《皇极经世》之支流。

109.《兒易内仪》 6卷 《兒易外仪》 15卷 明 倪元璐

与黄道周书同为依经立训者也,大抵忧时感世,借《易》以抒其意。

110.《卦变考略》 1卷 明 董守谕

谈卦变之学。

111.《古周易订诂》 16卷 明 何楷

博而不精,然取材宏富,辞必有据。明人经解,空疏者多,此书犹足备采择者。

112.《周易玩辞困学记》 15卷 明 张次仲

以义理为宗,尽废诸家义例与图画。

113.《易经通注》 9卷 傅以渐、曹本荣奉敕撰

114.《日讲易经解义》 18卷 康熙御定

115.《御纂周易折中》 22卷 康熙

数者《易》之本,主数太过,使魏伯阳、陈抟之说窜而相杂,而《易》入于道家;理者《易》之蕴,主理太过,使王宗传、杨简之说溢而旁出,而《易》入于释氏。明永乐中官修《易经大全》,庞杂割裂,无所取裁。此书冠以《图说》,殿以《启蒙》,未尝不用数,而不以盛谈河洛,致晦玩占观象之原。冠以程《传》,次以《本义》,未尝不主理,而不以屏斥谶纬,并废互体、变爻之用。

116.《御纂周易述义》 10卷 乾隆

推阐《周易折中》之蕴,于宋《易》、汉《易》酌取其平。

117.《读易大旨》 5卷 孙奇逢

奇逢说《易》不显攻图书,亦无一字及图书,大意明义理,切近人事。

118.《周易稗疏》 4卷 附《考异》 1卷 王夫之

乃随笔札记,遇有疑义,乃为考辨,故不逐卦逐爻一一尽为之说。大旨不信陈抟、京房,于《先天》诸图、纬书、杂说皆排之甚力,而亦不空谈玄妙,附合老庄之旨。故言必征实,义必切理,于近时说《易》之家为最有根据。

119.《易酌》 14卷 刁包

以程《传》、《本义》为主。

120.《田间易学》 12卷 钱澄之(秉镫)

其学初从京房、邵康节入,故言数颇详,盖黄道周之余绪也。后乃兼求义理,参取王弼《注》、孔颖达《疏》、程子《传》、朱子《本义》,而大旨以朱子为宗。其说不废图,其说与元钱义方之论合。

121.《易学象数论》 6卷 黄宗羲

辨象学之伪,订数学之失。盖宗羲究心象数,故一一能洞晓其始末,因而尽得其瑕疵。与胡渭《易图明辨》均可谓有功《易》道者矣。

122.《周易象辞》 21卷 附《寻门余论》 2卷 《图书辨惑》1卷 黄宗炎

力辟陈抟之学。

123.《周易筮述》 8卷 王宏撰

虽为筮蓍,而辟焦、京,立论悉本经义,较方技之流有别。

124.《仲氏易》 30卷 毛奇龄

大旨谓《易》兼五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其言甚辨,虽不免牵合附会、以词求胜之失,而大致引据古人,终不同于冥心臆测者也。

125.《推易始末》 4卷 毛奇龄

专言卦变。

126.《春秋占筮书》 3卷 毛奇龄

因《春秋》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

127.《易小帖》 5卷 毛奇龄

毛奇龄说《易》之语,其门人编次,攻王弼、陈抟,申明汉儒之学。使儒者不敢以空言说经,实奇龄开其先河。

128.《乔氏易俟》 18卷 乔莱

推求人事,参以古今之治乱得失。盖诚斋《易传》之支流。

129.《读易日钞》 6卷 张烈

以朱子《本义》为宗。

130.《周易通论》 4卷 李光地

综论《易》理,在宋学中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之说。

131.《周易观彖》 12卷 李光地

尊信古经,不从程朱改字,与程朱有异同而无背触也。

132.《周易浅述》 8卷 陈梦雷

作于戍所,行箧乏书,未能广览诸家。以明象为主,持论多切于人事,无诸家言心言天、幻窅支离之说。

133.《易原就正》 12卷 包仪

笃信陈抟《先天图》,持论颇偏,然发挥明简,词意了然,乃非抛荒经义、排比黑白、徒类算经者可比。

134.《大易通解》 15卷 《附录》 1卷 魏荔彤

反对扶阳抑阴之说,谓阴阳中皆有君子小人。

135.《易经衷论》 2卷 张英

专释六十四卦,以朱子《本义》为宗,坦易明白,不务艰深。

136.《易图明辨》 10卷 胡渭

胡渭,浙江德清人。力辨河图洛书为宋陈抟、邵雍所作,并非由龙马神龟由河中负出。他说《诗》《书》《礼》《春秋》皆不可无图,惟《易》无所用图,六十四卦、二体、六爻之画即其图也。程朱理学皆信其说。此书最有功于《易》学之传承研究。

137.《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80卷 纳兰性德

138.《周易传注》 7卷 附《周易筮考》 1卷 李"

猛烈攻击图书派。

139.《周易劄记》 2卷 杨名时

其学得自李光地。

140.《周易传义合订》 12卷 朱轼

因程《传》与朱《本义》有异同,参校以归于一是。

141.《周易玩辞集解》 10卷 查慎行

传黄宗羲之学。

142.《易说》 6卷 惠士奇

专宗汉学,以象为主。然有意矫王弼以来空言说经之弊,故征引极博,而不免稍失之杂。

143.《周易函书约存》 18卷 《约注》 18卷 《别集》 16卷胡煦

卷帙较多。持论汉宋之间,与朱子颇有异同。

144.《易笺》 8卷 陈法

145.《楚蒙山房易经解》 16卷 晏斯盛

146.《周易孔义集说》 20卷 沈起元

147.《易翼述信》 12卷 王又朴

以《彖》《象》《文言》诸传解释经义。

148.《周易浅释》 4卷 潘思榘

149.《周易洗心》 9卷 任启运

150.《丰川易说》 10卷 王心敬

切近人事。

151.《周易述》 23卷 《易汉学》 8卷 《易例》 2卷 清 惠栋

惠栋说《易》,专宗汉儒虞翻、郑康城,反对王弼和宋人之说。惠栋搜罗汉人《易》说,抉隐钩沉,不遗余力,笃于尊信,缀次古义,鲜下己见,其长在于嗜博尊古,其失亦在于驳杂泥古。

152.《周易虞氏义》 清 张惠言

专宗虞翻之学,精研《易》之象数。其解说虞氏之卦变消息在于循序渐进,谓阴阳之道变化之理,“此是穷理尽性之功也”。又把《易经》分作上下两篇,上篇明天道,言乾坤;下篇明人事,言泰否。颇有新意。

153.《易通释》 《易章句》 《易图略》 清 焦循

焦循,江苏甘泉人。他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研探《周易》,认为《易经》中有“相错”“旁通”“时行”三义。“相错”即事物的对立统一,“旁通”即事物发展秩序,“时行”即事物发展的变化循环。他以经学的外衣建立了接近近代哲学的体系,又很强调实测,称“宇宙天地,实难尽知,惟实测可以渐知”。

154.《易纬稽览图》 2卷

为郑玄所注书。《大典》本。

155.《易纬辨终备》 1卷

所存寥寥数十言,又与旧史所引不合。《大典》本。

156.《易纬通卦验》 2卷

讹脱颇多,正文与注相混,与旧史经疏所引亦有异同。《大典》本。

157.《易纬乾元序制记》 1卷

疑古纬本无此书,后人于各纬中分析以成此书。《大典》本。

158.《易纬是类谋》 1卷

以韵语缀辑成文,与诸家所引并合,诸纬中略称完备。其间多言"祥推验,并及于姓辅名号。《大典》本。

159.《易纬坤灵图》 1卷

缺佚甚多。《大典》本。

谶纬并称,其实二者不同。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所谓圣人作经,贤者纬之。

《书经》

1.《尚书正义》 20卷 旧题 孔安国传

孔安国《传》之伪,自朱子以下,梅鷟、朱彝尊均攻之,至阎若璩而论定。

2.《洪范口义》 2卷 宋 胡瑗

说《洪范》,不取阴阳灾异象数图书,驳正注疏。《大典》本。

3.《东坡书传》 13卷 宋 苏轼

轼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又长于议论,于治乱兴亡,披抉明畅,较他经独为擅长。朱子称其书解最好。洛闽诸儒以程子之故,与苏氏如水火,惟于此书有取焉。

4.《尚书全解》 40卷 宋 林之奇

贯穿史事,覃思积悟,实卓然成一家言。虽真赝错杂,不可废也。惟自序所述《尚书》始末,舛误特甚。

5.《郑敷文书说》 1卷 宋 郑伯熊

郑为永嘉学派之宗。是书虽为科举而作,而不落于俗学。惟信《书序》真为孔子作,故多误。

6.《禹贡指南》 4卷 宋 毛晃

引《尔雅》《周礼》《汉志》《水经注》《九域志》等以证古今山水之原委,颇为简明。

7.《禹贡论》 5卷 《后论》 2卷 《山川地理图》 2卷 宋程大昌

程有地理癖,经筵进讲地理,孝宗厌之而罢官。然援据厘订,实为博洽。《大典》本。

8.《尚书讲义》 20卷 宋 史浩

以注疏为主,参考诸儒,而以己意融贯之。《大典》本。

9.《尚书详解》 26卷 宋 夏僎

渊源于林之奇。初与蔡氏《传》并行,后蔡盛而夏废。其书视蔡《传》稍冗,然反覆条畅,深究详绎,不失为说《书》之善本。以《大典》和浙本互校成帙。

10.《禹贡说断》 4卷 宋 傅寅

博引众说,断以己意,具有特解。以《大典》本、通志堂经解本互校成帙。

11.《书说》 35卷 宋 吕祖谦

吕居仁、林之奇、吕祖谦、时澜为一脉相承者。

12.《尚书说》 7卷 宋 黄度据孔安国《传》。

13.《五诰解》 4卷 宋 杨简

杨简推本心学。又当字说盛行之后,喜穿凿字义,为新奇之论,然能驳正旧文,自抒心得,兼综群言。《大典》本。

14.《絜斋家塾书钞》 12卷 宋 袁燮

发明本心,反覆引申,颇能畅陆九渊之说。而于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大典》本。

15.《书集传》 6卷 宋 蔡沈

朱子嘱蔡沈作,十年而成,本朱熹之意。疏通证明,较为简易。且渊源有自,大体终醇。元明以来最为盛行,此书为读《尚书》者共同推崇。

16.《尚书精义》 50卷 宋 黄伦

荟萃众说,依经胪列,不加论断。间有同异,亦两存之。每条列张九成之说及北宋24人之说,借此可考见宋人《书》说遗闻。《大典》本。

17.《尚书详解》 50卷 宋 陈经

多取古注疏,参以新意,与蔡氏颇有异同。自序颇近陆九渊六经注我之说。

18.《融堂书解》 20卷 宋 钱时

表章《书序》,而不知《书序》为伪。《大典》本。

19.《洪范统一》 1卷 宋 赵善湘

所释皇极、九畴,折衷于朱陆之间。《大典》本。

20.《尚书要义》 17卷 《序说》 1卷 宋 魏了翁

大抵取材于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

21.《尚书集传或问》 2卷 宋 陈大猷

其学出于慈湖。

22.《尚书详解》 13卷 宋 胡士行

解经多以孔《传》为主。

23.《尚书表注》 2卷 宋 金履祥

摭拾旧说,折中己意,与蔡《集传》颇有异同,然有窜改经文以就己意之处。

24.《书纂言》 4卷 元 吴澄

宋吴棫《书裨传》始攻古文《尚书》,朱子《语录》亦疑其伪,然宋人据古文《尚书》立教,故不肯轻议之。其考定今文、古文,自陈振孙《尚书说》始。其分编今文、古文,自赵孟《书古今文集注》始。其专释今文,则自澄此书始。

25.《尚书集传纂疏》 6卷 元 陈栎

疏通蔡《传》之意,纂辑诸家之说。宗朱。

26.《读书丛说》 6卷 元 许谦

许谦,金履祥之弟子。自蔡《书传》出,学者宗其简易,谦独博核事实,不株守一家。

27.《尚书辑录纂注》 6卷 元 董鼎

宗朱。不满蔡氏《集传》,故特引朱子之说,补其缺失。

28.《尚书通考》 10卷 元 黄镇成

虽颇芜杂,然犹为以实用求书,不以空言求书者。

29.《书蔡传旁通》 6卷 元 陈师凯

发挥补充蔡氏《书传》。

30.《读书管见》 2卷 元 王充耘

所说与蔡氏多异同。

31.《书义断法》 6卷 元 陈悦道

为科举作。

32.《尚书纂传》 46卷 元 王天与

以朱子为宗(根据蔡氏《传》),以真德秀说为羽翼,于名物训诂多缺略,阐发义理则特详。

33.《尚书句解》 13卷 元 朱祖义

宗蔡《传》,为科举作。

34.《书传会选》 6卷 明 刘三吾等奉敕撰

明太祖以蔡《传》有不当处,令刘三吾等定此书。“凡蔡《传》之合者存之,不预立意见以曲肆诋排。其不合者则改之,亦不坚持门户以巧为回护。计所纠正凡六十六条。”

35.《书传大全》 10卷 明 胡广等奉敕撰

主蔡《传》,实即根据陈栎《纂疏》、陈师凯《旁通》,是书在《五经大全》中尚为差胜。

36.《尚书考异》 5卷 明 梅

谓古文《尚书》25篇为皇甫谧所作,又谓孔安国序并增多之二十五篇悉杂取传记中语以成文,则指摘皆有依据。

37.《尚书疑义》 6卷 明 马明衡

38.《尚书日记》 16卷 明 王樵

主蔡《传》,又取金履祥《通鉴前编》事。

李维桢序称:“《书》有古文、今文,今之解《书》者又有古义、时义。《书传会选》以下数十家是为古义,而经生科举之文不尽用。《书经大全》以下主蔡氏而为之说者,坊肆所盛行亦数十家,是为时义。”其言足括明一代之经术。

39.《尚书砭蔡编》 1卷 明 袁仁

纠蔡沈之误,有得有失。

40.《尚书注考》 1卷 明 陈泰交

从训诂纠正蔡《书传》。

41.《尚书疏衍》 4卷 明 陈第

笃信梅赜古文,反对梅鷟。

42.《洪范明义》 4卷 明 黄道周

沿《皇极经世》之余波,多牵合穿凿。

43.《日讲书经解义》 13卷 康熙

大学士库勒讷等奉诏以讲筵旧稿编次而成。

《尚书》一经,汉以来所聚讼者,莫过《洪范》之五行;宋以来所聚讼者,莫过《禹贡》之山川;明以来所聚讼者,莫过今文、古文之真伪。

44.《钦定书经传说汇纂》 24卷 康熙

宋以来《易》《诗》《春秋》皆有门户,惟《书》《礼》无大异同。蔡《传》独盛。此书仍以蔡《传》居首,众说列后。

45.《书经稗疏》 4卷 王夫之

醇疵互见。

46.《古文尚书疏证》 8卷 阎若璩

古文《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其说绝无师承,实已佚。东晋初乃有25篇之出,自吴棫始疑之,朱熹、吴澄、梅鷟相继抉摘,其伪益彰。至若璩乃引经据古,一一陈其矛盾,所列128条,考证精严,反复厘析,古文之伪乃大明。

47.《古文尚书冤词》 8卷 毛奇龄

毛之要旨:①据《隋志》:“晋世秘府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奇龄以为梅赜所上者乃孔《传》而非古文《尚书》。其古文《尚书》,本传习人间而贾、马诸儒未之见。②二十五篇与马融、郑玄所传篇名不同,毛以为马、郑未见古文。③杜预、韦昭所引《逸书》见于伪古文,而毛以为所谓《逸书》非佚,乃不立学官之谓也。毛说实强词夺理。

48.《尚书广听录》 5卷 毛奇龄

为辨证三代事实而作。坚护孔《传》。

49.《尚书埤传》 17卷 朱鹤龄

以孔《传》为真。

50.《禹贡长笺》 12卷 朱鹤龄

不如胡渭书之精博。

51.《禹贡锥指》 20卷 《图》 1卷 胡渭

宋以来注《禹贡》者数十家,精核典赡,此为冠矣。

52.《洪范正论》 5卷 胡渭

谓汉儒推衍五行,穿凿附会,其病一。宋儒创黑白之点、方圆之体、九十之位,变书为图,纷纭更定,其病二。王柏、胡一中任意改经,其病三。

53.《尚书解义》 1卷 李光地

不以训诂见长,辞旨简约而多有精义,信伪古文。

54.《尚书后案》 清 王鸣盛

阎若璩既证古文《尚书》为伪本,铁案如山,王鸣盛踵其后,欲恢复此书之真面目,乃遍搜群书,钩沉索隐,寻觅郑康城之旧注,以改正经文。

55.《今文尚书考正》 清 皮锡瑞

皮锡瑞为今文学家,以伏生所授今文《尚书》传承确切,源源本本,足以取信后人,因以伏生《尚书大传》为主,取各家之说作参证,编成此书。

56.《书义矜式》 6卷 元 王充纭

经义程式。

57.《书古文训》 16卷 宋 薛季宣

所载经文均以古文奇字书之。唐时有人伪造古字,宋人崇尚之,薛书盖即此类也。

58.《书疑》 9卷 宋 王柏

柏之学,名出朱子,实则师心,与朱子之谨严绝异。《尚书》一经,疑古文者自吴棫、朱子始,并今文而疑之者自赵汝谈始,改定《洪范》自龚鼎臣始,改定《武成》自刘敞始,其并全经而移易补缀者自柏始。案刘向校经,始言书有脱简错简,而柏即据此言,随意臆改经文。

59.《古洪范》 1卷 宋 贺成大

据朱子《大学》分经传之例,分《洪范》全文为经为传,谓之《洪范》古本,纯出臆断。《大典》本。

《诗经》

1.《诗序》 2卷

《诗序》作者问题聚讼最多:①郑玄(《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②王肃(子夏所序《诗》即今《毛诗序》);③《后汉书·儒林传》(卫宏作);④《隋书·经籍志》(子夏创,毛公、卫宏润益);⑤韩愈(子夏不序《诗》);⑥成伯玙(子夏惟裁初句,以下出于毛公);⑦王安石(诗人自作);⑧程颢(《小序》为国史旧文,《大序》为孔子作);⑨王得臣(首句即为孔子所题);⑩曹粹中(毛公门人作);⑪郑樵、王质、朱熹(村野妄人作)。

2.《毛诗正义》 40卷 汉 毛亨传 郑玄笺 唐 孔颖达疏

《隋志》作毛苌传。惟郑玄《诗谱》、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皆云毛亨传。郑《笺》宗毛,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郑《笺》既行而齐、鲁、韩三家之说废。王肃又驳难郑《笺》。孔颖达作《正义》,宗郑《笺》。孔书以刘炫、刘焯之书为稿本,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终唐之世无异说。宋郑樵始发难端,南宋诸儒继之掊击毛、郑。明胡广作《大全》,专用朱《传》,汉学遂亡。清初而毛、郑之说复盛。

3.《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2卷 吴 陆玑

陆玑非陆机,《经典释文》明言其履历,此书从《诗正义》辑出。

4.《毛诗陆疏广要》 2卷 吴 陆玑

明毛晋注。

5.《毛诗指说》 1卷 唐 成伯玙

共4篇:①兴述,②解说,③传授,④文体。定《诗序》首句为子夏所传,其下为毛苌所续。

6.《毛诗本义》 16卷 宋 欧阳修

宋议毛、郑自欧阳修始。

7.《诗集传》 20卷 宋 苏辙

以《小序》反复繁重,类非一人之词,疑为毛公之学,卫宏之所集录。因惟存其发端一言,而以下余文悉从删汰。按古人说《诗》,率以一语括其旨。韩《诗》、鲁《诗》均然,辙取《小序》首句为毛公之学,不为无见。《后汉书·儒林传》及成伯玙之见与苏辙相似。

8.《毛诗名物解》 20卷 宋 蔡卞

宋王安石之《字说》,有所发明。

9.《毛诗集解》 42卷 佚名

集宋李樗、黄櫄而附以李泳所订吕祖谦《释音》。

10.《诗补传》 30卷 旧题 逸斋

盖为范处义所作,尊《诗序》。

11.《诗总闻》 20卷 宋 王质

南宋初废《诗序》者三家:郑樵、朱熹及王质。郑、朱之说最著,亦最与当代相辨难。质说毅然自用,别出新裁,坚锐之气,乃视二家为加倍。自称覃精研思几三十年,始成是书。

12.《诗集传》 8卷 宋 朱熹

朱熹注《诗》凡两易稿,初宗《小序》,后乃改从郑樵之说。此后说《诗》者分宗《序》、攻《序》两家。

13.《慈湖诗传》 20卷 宋 杨简

本孔子无邪之旨,反复发明。以《小序》出自卫宏,并诋《左传》、《尔雅》、陆德明、郑康成、子夏,然折衷同异能自成一家之言。

14.《吕氏家塾读诗记》 32卷 宋 吕祖谦

吕氏初与朱熹论《诗》最合,故此书有采朱熹之语,惟朱后从郑樵说,反与吕相左。陈振孙称此书博采诸家,存其名氏。先列训诂,后陈文义,翦裁贯穿,如出一手。有所发明,则别出之。《诗》学之详正,未有逾于此书者。魏了翁则称其能发明诗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旨。

15.《续吕氏家塾读诗记》 3卷 宋 戴溪

实戴自述己意,非尽墨守吕氏之学,大旨不甚主《小序》。《大典》本。

16.《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4卷 宋 袁燮

议论和平,颇得风人本旨。于振兴恢复之事,尤再三致意。《大典》本。

17.《毛诗讲义》 12卷 宋 林岊

笃信毛、郑。《大典》本。

18.《诗童子问》 10卷 宋 辅广

辅广为朱熹门人。是书羽翼《诗集传》,以述平日闻于朱子之说,多掊击《诗序》。

19.《毛诗集解》 25卷 宋 段昌武

仿吕氏《读诗记》,而词义较为浅显。

20.《诗缉》 36卷 宋 严粲

以吕氏《读诗记》为主,而杂采诸说发明之。音训、名物考证尤为精核。与吕书并称善本。

21.《诗传遗说》 6卷 宋 朱鉴

取朱子《文集》《语录》论《诗》之语汇编而成。

22.《诗考》 1卷 宋 王应麟

集齐、鲁、韩三家佚文。

23.《诗地理考》 6卷 宋 王应麟

考证《诗》中的地名。

24.《诗集传名物钞》 8卷 元 许谦

谦虽师王柏,而醇正远过其师,是书所考名物、音训颇有根据。

25.《诗传通释》 20卷 元 刘瑾

是书为发明朱熹《诗集传》,与辅广之书相同。后为胡广《诗经大全》之蓝本。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多所驳诘。

26.《诗传旁通》 15卷 元 梁益

此书为朱《集传》所引故实,一一引据出处,辨析原委。

27.《诗经疏义》 20卷 元 朱公迁

墨守朱子,不逾尺寸。

28.《诗疑问》 7卷 附《诗辨说》 1卷 元 朱倬

29.《诗缵绪》 18卷 元 刘玉汝

发明朱《集传》。《大典》本。

30.《诗演义》 15卷 元 梁寅

推演朱《集传》之义,浅显易见,切近不支,为幼学而作。

31.《诗解颐》 4卷 明 朱善

推衍朱《集传》,借《诗》立训,不甚训诂字句。

32.《诗经大全》 20卷 明 胡广等奉敕撰

北宋以前,说《诗》者无异学。欧阳修、苏辙以后,别解渐生。郑樵、周孚以后,争端大起。绍兴、绍熙之间,左右佩剑,相笑不休。迄宋末年,乃古义黜而新学立。故有元一代之说《诗》者,无非朱《传》之笺疏。至延祐行科举法,遂定为功令。而明制因之。广等是书,亦主于羽翼朱《传》,乃剽窃刘瑾之书而稍损益之。

33.《诗说解颐》 40卷 明 季本

多出新意,不肯剽袭前人,而征引该洽,亦颇足以自申其说。

34.《读诗私记》 2卷 明 李先芳

大多从毛、郑,毛、郑难通,则从吕氏《读诗记》、严氏《诗缉》,折衷汉宋。

35.《诗故》 10卷 明 朱谋玮

以汉学为主,与朱氏《集传》多所异同。

36.《六家诗名物疏》 54卷 明 冯应京

因宋蔡卞《诗名物疏》而广之。所谓六家指齐、鲁、毛、韩、郑《笺》、朱《传》。

37.《诗经疑问》 12卷 明 姚舜牧

兼用毛《传》、朱《传》、严《缉》,时亦自出新论。舜牧于诸经皆有疑问,惟此编差善。

38.《诗经世本古义》 28卷 明 何楷

依时代编次,始于夏少康,终于周敬王,牵强附会,然名物训诂,考证详明。

39.《待轩诗记》 8卷 明 张次仲

40.《读诗略记》 6卷 明 朱朝瑛

以《小序》首句为主。

41.《钦定诗经传说汇纂》 20卷 《序》 2卷 康熙

《诗序》自古无异说,合《序》言《诗》,始于欧阳修、郑樵、朱熹、辅广以下,递相羽翼。永乐修《大全》,取刘瑾之书,朱说独尊,然数百年来,诸儒尚窃相辨诘。是书以《集传》为纲,而亦不废古义。

42.《钦定诗义折中》 20卷 乾隆

分章多准康成,征事率从《小序》。

43.《田间诗学》 12卷 钱澄之

以《小序》首句为主,自《注疏》《集传》以外采录20家之说。

44.《诗经稗疏》 4卷 王夫之

辨正名物训诂,以补传笺诸说之遗。

45.《诗经通义》 12卷 朱鹤龄

专主《小序》,力驳朱熹废《序》之非,称《序》乃一《诗》之纲领,废《序》则不能通《诗》。

46.《毛诗稽古编》 30卷 陈启源

训诂准《尔雅》,篇义准《小序》,诠释准毛《传》而佐以郑《笺》,名物准陆玑。所辨正者朱子《集传》为多,欧阳修《诗本义》、吕祖谦《读诗记》次之,严粲又次之。所掊击者刘瑾为甚,辅广次之。坚持汉学,不容一语出入,引据赅博,疏证详明,但其中释西方美人谓是佛教,为不伦矣。

47.《诗所》 8卷 李光地

主推求诗意,涵泳文句,得其美刺之旨,然臆测多,考证少,在光地经说中较为次乘。

48.《诗毛氏疏传》 清 陈奂

从古籍中博采广求,证《诗经》毛序为出自孔子之门,极力尊毛而又收集清儒考《诗》之作,成传世之新疏。

49.《诗识名解》 15卷 姚炳

迂固,如凤凰世所未见,而连篇累牍辨其形状之同异。

50.《诗传名物辑览》 12卷 陈大章

征引繁富而考证不足,体近类书。

51.《诗说》 3卷 惠周惕

于毛《传》、郑《笺》、朱《传》,无所专主。

52.《诗经劄记》 1卷 杨名时

以光地为宗,斟酌于《小序》、朱《传》之中。

53.《读诗质疑》 31卷 《附录》 15卷 严虞惇

从《小序》者十之七八,从《集传》者十之二三,以推求《诗》意为主,略于名物训诂。

54.《毛诗类释》 21卷 《续编》 3卷 顾栋高

采录旧说,颇为谨严。

55.《诗疑辨证》 6卷 黄中松

主于考订名物,折中诸说之是非。

56.《三家诗拾遗》 10卷 范家相

因王应麟之书重编,较王书详赡。

57.《诗渖》 20卷 范家相

家相学出于毛奇龄。毛盛气诘驳,而家相持论和平。是书为释《诗》者,斟酌于《小序》、朱《传》之间,而断以己意。

58.《诗序补义》 24卷 姜炳璋以《诗序》首句为国史所传。

59.《虞东学诗》 12卷 顾镇调停《小序》与《集传》。

60.《韩诗外传》 10卷 汉 韩婴

杂引古事古语,证以诗词与经义不相比附,故曰《外传》。所采多与周秦诸子相出入。

《周礼》

1.《周礼注疏》 42卷 汉 郑玄注 唐 贾公彦疏

于五经中最晚出,汉武时河间献王上之,所言周制与《孟子》等不合,人疑其伪。《四库》以为是书出于周公,但官制典章代有兴革,故不尽同于古书,但此书后人增益者不少耳。郑玄精于三《礼》,所释特精,惟好引纬书,是其一短。贾疏亦博洽。故朱子称五经疏中《周礼疏》最好。

2.《周官新义》 16卷 附《考工记解》 2卷 宋 王安石

熙宁中置经义局撰《三经义》,皆本王安石《经说》,《书》《诗》皆亡,此书幸存于《大典》,为王安石手著。王行新法,附会经义以钳儒者之口。此书惟训诂多用《字说》,病其牵合。其余依经诠义。其说多为后儒所采,不可以人废言。《大典》本。

3.《周礼详解》 4卷 宋 王昭禹

其学宗王安石,亦有不尽同者,如反对青苗,宋人说《周礼》者多引其说。

4.《周礼复古编》 1卷 宋 俞庭椿

谓五官所属皆六十,不得有羡,其羡者皆取以补《冬官》。凿空臆断,其谬妄殆不足辨。……复古之说始于庭椿,邱葵、吴澄皆袭其谬,遂有《冬官》不亡之一派。

5.《礼经会元》 4卷 宋 叶时

叶时献策函侂胄之首以乞和。书共百篇,与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体例略同。①时欲复封建、井田、肉刑,颇迂阔。②谓补以《考工记》为累《周礼》。③反对郑玄注。④谓《冬官》散见五官中(即俞庭椿之说)。

6.《太平经国之书》 11卷 宋 郑伯谦

共30目,推明建官之所以然。参证后代史事,以明古法之善。时武统于文,相权极重,郑尚欲重宰相之权。又南宋歌舞湖山,而郑深斥汉文之节俭,毋乃为谄贾似道以干进乎?但贯通经义,颇有发明。

7.《周官总义》 30卷 宋 易祓

研索经文,断以己意,与先儒颇有异同。祓虽人品卑污,而于经义,则颇有考据,不以韩侂胄、苏师旦故,掩其著书之功也。

8.《周礼订义》 80卷 宋 王与之

采旧说凡51家,唐以前仅杜子春、郑兴、郑众、郑玄、崔灵恩、贾公彦6家,余皆宋人,盖以当代诸儒为主。其学本于程颐、张载,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又主俞庭椿《冬官》未亡之说。45家之《周官》说,今佚十之八九,借此可以考见。

9.《鬳斋考工记解》 2卷 宋 林希逸

为注《考工》之最古本,明白浅显,初学易于寻求。

10.《周礼句解》 12卷 宋 朱申

逐句诠释,大略根据注疏,义取简约,虽循文诂义,无大发明,而较之窜乱古经横生新义者,犹不失谨严之意。

11.《周礼集说》 10卷 佚名

陈友仁因宋人旧本重辑,分条阐说,极为赅洽。所引旧说,俱能撷其精粹,而于王安石之说采摘尤多。

12.《周官集传》 16卷 元 毛应龙

于诸家训释,引据颇博,散佚之说,借存崖略。《大典》本。

13.《周礼传》 10卷 《图说》 2卷 《翼传》 2卷 明 王应电

谓《周礼》自宋以后,胡宏、季本各著书指摘其瑕衅,至数十万言,俞寿翁、吴澄则以为《冬官》不亡、杂见于五官中而更次之,近世何乔新、陈凤梧、舒芬亦各以己意更定。然此皆诸儒之《周礼》也。

论说颇醇正,虽略于考证,而义理多所发明。大抵三书,多参臆说不尽可从。以《周礼》《仪礼》,至明几为绝学,故取长弃短,略采数家,以姑备一朝之经术。

14.《周礼注疏删翼》 30卷 明 王志长

删郑《注》、贾《疏》繁文,又杂引诸家之说以发明其义。

《周礼》一书,得郑《注》而训诂明,得贾《疏》而名物制度考究大备,后有作者弗能越也。周、张、程、朱自度征实之学必不能出汉唐之上,故虽盛称《周礼》,而皆无笺注之专书。其传于今者,王安石、王昭禹始推寻于文句之间;王与之始脱略旧文,多辑新说;叶时、郑伯谦始别立标题,借经以抒议。其于经义,盖在离合之间。于是考证之学始变为论异之学,而郑、贾几乎从祧矣。

15.《周礼全经释原》 14卷 明 柯尚迁

取俞庭椿说。

16.《钦定周官义疏》 48卷 乾隆

17.《周礼述注》 24卷 李光坡

李光地之弟,取注疏之文,删繁举要,以溯训诂之源。又旁采诸家,参以己意,以阐著作之意。措词简要。

18.《周礼训纂》 21卷 李锺伦

李光地之子,得其父叔及梅文鼎、何焯、徐用锡、王之锐、陈万策指授,学有本源。惟于名物度数,往往考之弗详。

19.《周官集注》 12卷 方苞

谓《周官》非记礼之文。持论醇正。

后苞著《周官辨》10篇,指《周官》为刘歆窜改以媚王莽。

20.《礼说》 14卷 惠士奇

宗郑,征引博而皆有本原,辨论繁而悉有条理。

21.《周官禄田考》 3卷 沈彤

欧阳修谓《周礼》官多田少,禄且不给,沈彤作此辩驳。其说精密淹通,可谓特出之作。

22.《周礼疑义举要》 7卷 江永

融会郑《注》,参以新说,于经义多所阐发。其解《考工记》二卷,尤为精核。

23.《周礼正义》 清 孙诒让

《周礼》一书,聚讼纷纭,有说周公所作,有说为“六国阴谋之书”,孙氏信为周公作。博采先儒旧注,参互证译成此书。他生于晚清大变动之世,深信《周礼》一书中即有西人的各种学问。他说《周礼》一经政治之精详,即今西方各国所以致富强之道,故此书赞成变法改革。章太炎称誉此书为“古今言礼者莫之先也”。

《仪礼》

1.《仪礼注疏》 17卷 汉 郑玄注 唐 贾公彦疏

《仪礼》有三本,戴德、戴圣、刘向《别录》。郑注从刘向。经文有今古文,玄注参用二者。自玄后,王肃亦有注,已佚。贾公彦仅据齐黄庆、隋李孟悊二家之疏。《仪礼》文古义奥,传习者少,注释者亦代不数人。

2.《仪礼识误》 3卷 宋 张淳

根据宋代各种刊本,参以陆氏《释文》、贾氏《疏》,加以校定。因举所改字句,汇为此书。《大典》本。

3.《仪礼集释》 30卷 宋 李如圭

宋自熙宁中废罢《仪礼》,学者鲜治是经。如圭全录郑《注》而旁征博引以为之释,多发贾《疏》所未备。《大典》本。

4.《仪礼释宫》 1卷 宋 李如圭

考古人宫室之注。《大典》本。

5.《仪礼图》 17卷 《仪礼旁通图》 1卷 宋 杨复

共图250。依经绘图,用心勤挚。但此书对古人宫室未详考,故各图无所附丽,似满屋散钱,纷无条贯。

6.《仪礼要义》 50卷 宋 魏了翁

《仪礼》最难读,诸儒训诂亦稀。郑《注》古奥,猝不易通;贾《疏》繁复。了翁此书取而删剟之。《仪礼》训诂备于郑、贾,郑、贾精华备于此书。

7.《仪礼逸经传》 2卷 元 吴澄

掇拾逸经,以补《仪礼》之遗。凡经八篇,皆辑自大小戴《礼记》及郑玄《三礼注》。

8.《仪礼集说》 17卷 元 敖继公

不满郑《注》,加以删补,对后世影响较大。

9.《经礼补逸》 9卷 元 汪克宽

取古笈中涉礼者,以吉、凶、军、宾、嘉五礼统之。克宽究心道学,于礼家度数非所深求,于著书体例亦不甚讲。

10.《钦定仪礼义疏》 48卷 乾隆

大旨以敖继公所说为主。

11.《仪礼郑注句读》 17卷 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 2卷张尔岐

取郑《注》为之句读,并参校石刻及诸书,考证甚详。顾炎武称“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

12.《仪礼商》 2卷 《附录》 1卷 万斯大

取《仪礼》17篇,篇为之说,颇有新义,而亦勇于信心。

13.《仪礼述注》 17卷 李光坡

取郑《注》、贾《疏》,总撮大义,而节取其辞。亦间取诸家异同之说,附于后。

三《礼》之学,至宋而微,至明殆绝。《仪礼》尤世所罕习。盖《周礼》犹可谈王谈霸,《礼记》犹可言诚言敬,《仪礼》则全为度数节文,非空辞所可敷演,故讲学家避而不道。

14.《仪礼析疑》 17卷 方苞

苞于三《礼》之学,晚年自谓治《仪礼》十一次,用力良勤,然亦颇勇于自信。用功既深,发明处亦复不少。

15.《仪礼章句》 17卷 吴廷华

以张尔岐句读过于墨守郑《注》,章分句释,笺疏明简。

16.《补飨礼》 1卷 诸锦

取旧笈中关于飨礼者,以补17篇之缺。

17.《礼经本义》 17卷 蔡德晋

18.《宫室考》 13卷 任启运

于李如圭《释宫》之外别为类次,考据详核。

19.《肆献祼馈食礼》 3卷 任启运

20.《仪礼释宫增注》 1卷 江永

取《释宫》为之详注,多所发明。

21.《仪礼小疏》 1卷 沈彤

彤三《礼》之学,亚于惠士奇而醇于万斯大。此书则亚于《周官禄田考》,而密于《尚书小疏》。

22.《仪礼集编》 40卷 盛世佐

辑古今说《仪礼》者197家,而断以己意。持论谨严,辨证尤详。

23.《内外服制通释》 7卷 宋 车垓

仿朱熹《家礼》。

24.《读礼通考》 120卷 徐乾学

言丧礼极详,分八类,后秦蕙田即因其义例而修《五礼通考》。

《礼记》

1.《礼记正义》 63卷 汉 郑玄注 唐 孔颖达疏

汉初,河间献王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132篇献之。刘向校经籍,增至214篇。戴德删为85篇,谓之《大戴记》。戴圣删大戴书为49篇(一说删为46篇,后马融又增3篇)。传小戴之学者,有桥仁、杨荣、刘佑、高诱、郑玄、卢植。元代科举,《礼记》用郑玄《注》。《永乐大全》改用陈澔《集说》,礼学遂荒。

孔颖达疏系根据皇侃、熊安生两家。

2.《月令解》 12卷 宋 张虙

《月令》,马融、贾逵、蔡邕、王肃、孔晁、张华皆以为周公作,郑玄、高诱以为吕不韦作。张虙书辞义晓畅。

3.《礼记集说》 160卷 宋 卫湜

用力三十余年,采摭群言,最为赅博,去取亦最为精审。所取144家,除注疏外,原书无一存者,可云礼家之渊海。

4.《礼记纂言》 36卷 元 吴澄

以《戴记》经文庞杂,重加编次,只取36篇,虞集甚推重此书。《四库》讥其僣圣,然“排比贯串,颇有伦次,所解亦时有发明,较诸王柏删《诗》,尚为有间”。

5.《云庄礼记集说》 10卷 元 陈澔

《礼记》郑注简奥,孔《疏》典赡,卫《说》繁富,均不似陈澔此书浅显简便。故明初立为官学。澔所短者在不知礼制当有证据,礼意当有发明,而笺释文句,一如注《孝经》《论语》之法,故用为训蒙则有余,求以经术则不足。朱彝尊讥为兔园册子。

6.《礼记大全》 30卷 明 胡广

以陈澔为主,采掇诸说42家,或谓亦窃自元人成书。

7.《月令明义》 4卷 明 黄道周

改经。

8.《表记集传》 2卷 明 黄道周

牵强附合,随心标目,但议论正大。

9.《坊记集传》 2卷 附《春秋问业》 1卷 明 黄道周

以《坊记》为经,举《春秋》事迹以证,臆断与上书同,但意存鉴戒。

10.《缁衣集传》 4卷 明 黄道周

是书为劝戒崇祯识别君子小人,不必尽以章句训诂绳也。

11.《儒行集传》 2卷 明 黄道周

道周于《易经》用力最深,《礼记解》五篇则借以纳谏,意原不主于解经,一年之中成书五种,亦成之太速,故考证不免有疏。

12.《日讲礼记解义》 64卷 康熙

《礼记》一书,朱子以为《仪礼》之传,然特《冠义》等六篇及《丧服》诸篇与《仪礼》相发明耳,至于他篇,则多整躬范俗之道,别嫌明微之防,不尽与《仪礼》相比附。盖《仪礼》皆古经,《礼记》则多志其变;《仪礼》皆大纲,《礼记》多谨于细;《仪礼》皆度数,《礼记》则多明其义。

13.《钦定礼记义疏》 82卷 乾隆

14.《深衣考》 1卷 黄宗羲

排斥前人,务生新义。宗羲经学淹贯,著述多有可传,而此书则变乱旧诂,多所乖谬。

15.《陈氏礼记集说补正》 38卷 纳兰性德

补陈澔之遗,正陈澔之失,皆先列经文,次列澔说,而援引考证以正其失,大抵训诂名物十之三四,义理是非十之六七,而爱博嗜奇,亦往往泛采异说。凡所指摘,切中者十之八九。

16.《礼记述注》 28卷 李光坡

亦反对陈澔者。

17.《礼记析疑》 46卷 方苞

删改经文。

18.《檀弓疑问》 1卷 邵泰衢

疑《檀弓》多附会,摘而论辨之。

19.《礼记训义择言》 8卷 江永

自《檀弓》至《杂记》,于注家异同之说,择其一是,为之折衷,与陈澔注颇有出入,然持论多为精核。

20.《深衣考误》 1卷 江永

考证精核。

21.《大戴礼记》 13卷 汉 戴德

今存39篇,《夏小正》为最古。

22.《夏小正戴氏传》 4卷 宋 傅崧卿

《夏小正》为古书,戴德作传,旧本经传混淆,崧卿分之,并作注,后朱熹、金履祥均沿其绪。

23.《三礼图集注》 20卷 宋 聂崇义

崇义得三《礼》旧图六本,重加考订。六本为郑玄、阮谌、夏侯伏朗、张镒、梁正、开皇时所作。沈括、欧阳修、赵彦卫、林光朝均讥《三礼图》,然此书颇承旧式。

24.《三礼图》 4卷 明 刘绩

是书本陆佃、陈祥道、林希逸,而取诸《宣和博古图》者为尤多,与旧图大异。

25.《学礼质疑》 2卷 万斯大

考辨古礼,颇多新说。

26.《读礼志疑》 6卷 陆陇其

取郑、孔诸家注疏,折衷于朱子,务得其中。陇其墨守程朱,论三《礼》固不及古之专门家,然随文纠正,考核折中,用意非俗儒所及。

27.《郊社禘祫问》 1卷 毛奇龄

性喜攻驳,反覆辨诘,未免繁杂。

28.《参读礼志疑》 2卷 汪绂

取陆陇其《读礼志疑》,以己意附参,主王肃而黜郑玄,颇与旧注相左。

23至28为三《礼》总义。

29.《礼书》 150卷 宋 陈祥道

祥道为王安石之徒,务异先儒,排斥旧说。此书攻驳郑玄甚力,然贯通经传,论辨精博,故晁公武、李廌皆元祐党人,而亦推举此书。

30.《仪礼经传通解》 37卷 《续》 29卷 宋 朱熹

以《仪礼》为经,取《礼记》及古笈中有关礼者,附于本经之下,具列诸儒注疏之说,分为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王朝礼,但未定稿。朱子因王安石废《仪礼》存《礼记》,故撰是书,后黄榦续《丧礼》15卷,张虙又续《祭礼》14卷,古礼梗概略备于是。

31.《礼书纲目》 85卷 江永

仿《仪礼经传通解》之例,补正较多。

32.《五礼通考》 262卷 秦蕙田

因徐乾学《读礼通考》之例,网罗众说,扩成吉、凶、军、宾、嘉五门七十五类,原原本本具有经纬。较陈祥道等有过之无不及。

29至32为通礼。

33.《书仪》 10卷 宋 司马光

书仪者,私家仪注也,其中《表奏公文私书家书式》一卷、《冠仪》一卷、《婚仪》一卷、《丧仪》六卷,朱熹推重之。

34.《家礼》 5卷 《附录》 1卷 旧题 朱熹

王懋竑《白田杂著》有《家礼考》,谓《家礼》决非朱子之书。按《仪礼经传通解》中本有《家礼》9卷。朱子于《三家礼范跋》中有志续司马光之书而实未作。朱死后,遂以二事牵混。又有依仿成此书者,朱子葬日有携来此书,谓是往年僧寺所亡佚者,而朱子儿辈门徒均信之。

35.《泰泉乡礼》 7卷 明 黄佐

恪守程朱,此书多切实际。

36.《朱子礼纂》 5卷 李光地

辑朱子《文集》《语录》中说礼之语,但有遗漏。

《春秋》

1.《春秋左传正义》 60卷 左丘明传 杜预注 孔颖达疏

唐赵匡始疑左丘明其人,王安石、朱熹、叶梦得亦疑之。杜《注》多强经以就传,孔《疏》亦多左杜而右刘(刘炫)。

2.《春秋公羊传注疏》 28卷 汉 公羊寿传 何休解诂 唐 徐彦疏

作传者实不尽出于公羊高,而为传公羊学者所作。

3.《春秋穀梁传注疏》 20卷 晋 范宁集解 唐 杨士勋疏

恐为梁弟子所作。

4.《箴膏肓》 1卷 《起废疾》 1卷 《发墨守》 1卷 汉 郑玄

为郑玄与何休辩论,不知何人所辑。

5.《春秋释例》 15卷 晋 杜预

《春秋》以《左传》为根本,《左传》以杜解为门径,《集解》又以是书为羽翼。

6.《春秋集传纂例》 10卷 唐 陆淳

释其师啖助及赵匡之说。其论多异先儒。如论《左传》非左丘明所作,公羊名高,梁名赤,未必是实。《左传》释经殊少。开宋人舍传求经之先路。

7.《春秋微旨》 3卷 唐 陆淳

先列三《传》异同,参以啖、赵之说而断其是非。

8.《春秋集传辨疑》 10卷 唐 陆淳

述啖、赵两家攻驳三《传》之言也。……《左氏》事实有本而论断多疏,《公》《榖》每多曲说,而《公羊》尤甚。汉以来各守专门,自是书与《微旨》出,抵隙蹈瑕,往往中其窾会。

9.《春秋名号归一图》 2卷 蜀 冯继先

10.《春秋年表》 1卷 佚名

11.《春秋尊王发微》 12卷 宋 孙复

上祖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使孔庭笔削变为罗织之经。

12.《春秋皇纲论》 5卷 宋 王皙

考辨三《传》及啖助、赵匡之得失,谓《春秋》若有贬无褒,则尊贤旌善之旨缺(反对孙复),又说《左传》出一人撰,《公》《榖》出众儒讲。

13.《春秋通义》 1卷 佚名

14.《春秋权衡》 17卷 宋 刘敞

依经立意,不似孙复之意为断制。

15.《春秋传》 15卷 宋 刘敞

节录三《传》事迹,断以己意。褒贬义例多取诸《公》《榖》,然往往窜改传文,宋代改经之习,敞导其先。宋代出新意解《春秋》者,自孙复、刘敞始,复沿啖、赵之余,几于尽废三《传》。敞则不尽从传,亦不尽废传。

16.《春秋意林》 2卷 宋 刘敞

未完成作品,文体晦涩。

17.《春秋传说例》 1卷 宋 刘敞

本有49条,从《永乐大典》辑出25条。敞说《春秋》,颇出新意,而文体则多摹《公》《榖》,诸书皆然,是编尤为简古,大致精核,多得经意。

18.《春秋经解》 13卷 宋 孙觉

其说以梁为本,及采左氏、公羊历代诸儒所长,间以其师胡瑗之说断之。

19.《春秋集解》 12卷 宋 苏辙

其说以左氏为主,取公、榖、啖、赵诸家以足之。陈宏绪谓其过诋公、榖。

20.《春秋辨疑》 4卷 宋 萧楚

楚为胡铨之师,忿蔡京当国,誓不复仕。书之大旨,主于以统制归天王,而深戒威福之移于下。虽多为权奸柄国而发,而持论正大,实有合孔子笔削之义,与胡安国之牵合时事动乖经义者有殊,与孙复之名为尊王而务为深文巧诋者用心亦别。《大典》本。

21.《春秋经解》 12卷 宋 崔子方

大略皆从左氏,亦间有从公、榖者。《大典》本。

22.《春秋本例》 20卷 宋 崔子方

公、专以日月为例,穿凿破碎,啖、赵一扫诸例而空之,崔子方又以日月为例。

23.《春秋例要》 1卷 宋 崔子方

24.《春秋五礼例宗》 7卷 宋 张大亨

礼与《春秋》本相表里。是编取《春秋》事迹,分吉、凶、军、宾、嘉五礼,依类别记,各为总论,义例赅贯。陈振孙称为考究详洽。

25.《春秋通训》 5卷 宋 张大亨

大亨之学出于苏轼,议论宗旨亦近之。

26.《春秋传》 20卷 宋 叶梦得

27.《春秋考》 16卷 宋 叶梦得

28.《春秋谳》 22卷 宋 叶梦得

叶梦得反对孙复舍传求经,也反对苏辙主左氏而废公、榖。《大典》本。

《南窗记事》称:解释音义曰传,订正事实曰考,掊击三《传》曰谳。

《提要》称《春秋谳》信经不信传,犹沿啖助、孙复之余波。于公、榖多所驳诘,谓左氏战国时人。又称《春秋考》大旨在申明所以攻排三《传》者,实本周之法度制作以为断,故所言皆论次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

29.《春秋集解》 30卷 宋 吕本中

后人误为吕祖谦作。书自三《传》而下,集诸儒之说,而采择颇精,全无自己议论。

30.《春秋传》 30卷 宋 胡安国

其书作于南渡之后,故感激时事,往往借《春秋》以寓意,不必一一悉合于经旨。朱子曰:胡氏《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纵横,醒人耳目精神。明代胡《传》独盛。

31.《春秋集注》 40卷 宋 高闶

以程子未成《春秋传》为本,杂采唐宋诸家,镕以己意。《大典》本。

32.《春秋后传》 12卷 宋 陈傅良

傅良于臆说蜂起之日,独能根据旧文,研求圣人之微旨。赵汸甚推重之。

33.《春秋左氏传说》 20卷 宋 吕祖谦

持论与《博议》略同,而推阐更为详尽。朱子称其极为详博。然遣辞命意,颇伤于巧。所谓巧者,指其笔锋颖利,凡所指摘,皆刻露不留余地。

34.《春秋左氏传续说》 12卷 宋 吕祖谦

体例主于随文解义,故议论稍不如前说之阔大。然于传文所载,阐发其蕴,并抉摘其疵。如所谓左氏有三病,不明君臣大义,一也;好以人事附会灾祥,二也;记管、晏事则尽精神,说圣人事便无气象,三也。不倡废传高论,视孙复诸人,其学为有据多矣。

35.《详东莱左氏博议》 25卷 宋 吕祖谦

凡180篇,其门人张成招注。

36.《春秋比事》 20卷 旧题 宋 沈棐

前以诸国类次,后以朝聘、征伐、会盟事迹相近者,各比例而为之说,持论颇为平允。

沈棐不知为何许人。

37.《春秋左传要义》 31卷 宋 魏了翁

是书节录注疏之文,每条之前各为标题,而系以先后次第。

38.《春秋分纪》 90卷 宋 程公说

与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体例多相同。盖刻意学左者。

39.《春秋讲义》 4卷 宋 戴溪

当韩侂胄北伐败衄,和议再成,故于内修外攘、交邻经武之道,尤惓惓焉。《大典》本。

40.《春秋集义》 50卷 《纲领》 3卷 宋 李明复

41.《春秋集注》 11卷 《纲领》 3卷 宋 张洽

明洪武中,以此书与孔安国《传》同立学官。永乐间此书废而胡《传》独行。

42.《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 3卷 宋 李琪

以诸国为纲,而以《春秋》所载事迹类编为目。所论多有为而发,如讥徽宗通金灭辽,讥高宗和议,隐示抑金尊宋等。

43.《春秋通说》 13卷 宋 黄仲炎

大旨谓直书事迹,义理自明。于古来经师相传之义例,一切辟之。与朱子意见相似。

44.《春秋说》 30卷 宋 洪咨夔

议论明鬯,而考据事势,推勘情伪,尤多前人所未发。

45.《春秋经筌》 16卷 宋 赵鹏飞

主于据经解经。自序曰:学者当以无传明《春秋》,不可以有传求《春秋》。亦孙复之流派也。

46.《春秋或问》 20卷 附《春秋五论》 1卷 宋 吕大圭

于三《传》之中多主左氏、梁而深排公羊。于何休《解诂》,斥之尤力。考三《传》之中,事迹莫备于左氏,义理莫精于梁,惟公羊杂出众师,时多偏驳。何休《解诂》牵合谶纬,穿凿尤多。大圭所论,于三家得失,实属不诬。

47.《春秋详说》 30卷 宋 家铉翁

其说以《春秋》主乎垂法,不主乎记事……其论平正通达,非孙复、胡安国诸人务为刻酷者所能及。

48.《读春秋编》 12卷 宋 陈深

以胡氏为宗,而兼采《左传》。

49.《春秋提纲》 10卷 旧题 陈则通

分征伐、朝聘、盟会、杂例四门。大抵参校其事之始终,而考究其成败得失之由。其言闳肆纵横,纯为史论之体,盖说经家之别成一格者也。

50.《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12卷 元 俞皋

以胡《传》与《左》《公》《榖》并列为四传,宗程子。

51.《春秋纂言》 12卷 《总例》 1卷 元 吴澄

分七例:天道、人纪、吉、凶、军、宾、嘉,与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相似,而较精密,亦又改窜经文处。

52.《春秋诸国统纪》 1卷 《目录》 1卷 元 齐履谦

以《春秋》之事分国纪载,排比经文,颇易寻览。

53.《春秋本义》 30卷 元 程端学

采176家,依经附说,类次群言,间亦缀以案语。主常事不书、有贬无褒之义。支离轇轕。

54.《春秋或问》 10卷 元 程端学

历举诸家,各加抨击。过疑三《传》,而于宋儒深刻琐碎之谈、附会牵合之论,转能一举而摧陷之。

55.《春秋三传辨疑》 20卷 元 程端学

以攻驳三《传》为主……大抵先存一必欲废传之心,而百计以求其瑕疵。求之不得,则以不可信一语概之。

不信三《传》之说创于啖、赵,其后析为三派。孙复《尊王发微》以下,弃传而不驳传者也;刘敞《春秋权衡》以下,驳三《传》之义例者也;叶梦得《春秋谳》以下,驳三《传》之典故者也。至于端学,乃兼三派而用之,且并以《左传》为伪撰。

56.《春秋谳义》 9卷 元 王元杰

辑程朱之说,特尊朱熹。

57.《春秋诸传会通》 24卷 元 李廉

以胡《传》为主,而博采诸家之说。

58.《春秋经传阙疑》 45卷 元 郑玉

平心静气,得圣人之意者为多。

59.《春秋集传》 15卷 元 赵汸

义例创自赵汸,其弟子倪尚谊续成。

60.《春秋师说》 3卷 元 赵汸

赵汸述其师黄泽之说,尊左氏、杜预。

61.《春秋属辞》 15卷 元 赵汸

谓《春秋》随事笔削,决无凡例。

62.《春秋左氏传补注》 10卷 元 赵汸

采陈傅良之说,以补杜注。

63.《春秋金锁匙》 1卷 元 赵汸

与沈坚书体例相似而较简。

64.《春秋胡传附录纂疏》 30卷 元 汪克宽

宗胡《传》,永乐《大全》即全据此书。

65.《春王正月考》 2卷 明 张以宁

66.《春秋钩元》 4卷 明 石光霁

张以宁弟子,体例与张大亨、吴澄之书相似。

67.《春秋大全》 70卷 明 胡广等奉敕撰

抄袭汪克宽书。

68.《春秋经传辨疑》 1卷 明 童品

主左氏。

69.《春秋正传》 37卷 明 湛若水

以《春秋》本鲁史之文,不可强立义例,以臆说汩之。惟当考之于事,求之于心。体例颇与刘敞《权衡》相近。

70.《左传附注》 5卷 明 陆粲

驳正杜预、孔颖达、陆德明,于训诂家颇有裨益。

71.《春秋胡氏传辨疑》 2卷 明 陆粲

主于信经不信例,“《春秋》无达例”,足破繁文曲说之弊。自永乐后,胡《传》立为功令,世儒莫敢异同,陆粲、袁仁始攻其失。

72.《春秋明志录》 12卷 明 熊过

自出新意,辨驳前人。于《公》、《榖》、胡《传》俱有所纠正,而攻《左传》者为尤甚。大抵务黜三《传》如程端学,乃至臆造事迹,其弊更甚于端学。然端学多缴绕拘牵,格格然不能自达,过则断制分明,纰缪者极其纰缪,平允者亦极其平允。

73.《春秋正旨》 1卷 明 高拱

论说经以左氏为长,胡氏为有激而作。明白正大。

74.《春秋辑传》 13卷 《宗旨》 1卷 《春秋凡例》 2卷 明 王樵

以朱子为宗。

75.《春秋亿》 6卷 明 徐学谟

以《春秋》所书皆据旧史,旧史所缺圣人不能增益。一扫公、无字非例之说与孙复、胡安国无事非讥之论。

76.《春秋事义全考》 16卷 明 姜宝

以胡《传》为本,而亦颇参以己意。宝独谓孔子于周王、鲁侯,事有非者直著其非而已。后人说经,用恶字、罪字、讥贬字,皆非圣人之意。

77.《春秋胡传考误》 1卷 明 袁仁

谓胡安国愤王氏之不立《春秋》,奉君命而作传,志在匡时,多借经以申其说,其意则忠,而于经未必尽合。

78.《左传属事》 20卷 明 傅逊

改《左传》为纪事本末体。

79.《左氏释》 2卷 明 冯时可

发明《左传》训诂。

80.《春秋质疑》 12卷 明 杨于庭

纠胡《传》。

81.《春秋孔义》 12卷 明 高攀龙

斟酌左、公、榖、胡四传之间,无所考证亦无所穿凿,持论稍拘而犹谨严。

82.《春秋辨义》 39卷 明 卓尔康

经文每条之下,皆杂取旧说,排比诠次,而断以己意。持论醇正。

83.《读春秋略记》 10卷 明 朱朝瑛

其学出自黄道周,颇不拘墟于俗见,而持论不必皆醇。是书辑录旧文,补以己意。所采上自啖、赵,下及季本、郝敬,大抵多自出新义,不肯傍三《传》以说经。朝瑛之所论断亦皆冥搜别解,不主故常。大致如叶梦得之三《传》谳而无其博,似程端学之三《传》辨疑而无其迂。

84.《春秋四传质》 2卷 明 王介之

85.《左传杜林合注》 50卷 明 王道焜 赵如源

合注林尧叟之《左传句解》。

86.《日讲春秋解义》 64卷 康熙

每条先列《左氏》之事迹而不取其浮夸,次明《公》《榖》之义例而不取其穿凿。

87.《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38卷 康熙

驳正胡《传》。

88.《御纂春秋直解》 15卷 乾隆

89.《左传杜解补正》 3卷 顾炎武

补正杜预《集解》。

90.《春秋稗疏》 2卷 王夫之

考证地理者居十之九。

91.《春秋平义》 12卷 俞汝言

多引旧文,自立论者无几。自序谓传经之失不在于浅,而在于深。

92.《春秋四传纠正》 1卷 俞汝言

摘列三《传》及胡《传》之失,随事辨正,区为六类。

93.《读左日钞》 12卷 《补》 2卷 朱鹤龄

采诸家之说以补正杜《注》,于赵汸、陆粲、傅逊、邵宝、王樵五家所取为多。大抵集旧解者十之七,出己意者十之三。

94.《左传事纬》 12卷 《附录》 8卷 马骕

谓《左氏》义例在《公》《榖》之上。

95.《春秋毛氏传》 36卷 毛奇龄

分四例:礼、事、文、义。宗《左传》,力攻胡《传》。

96.《春秋简书刊误》 2卷 毛奇龄

刊正三《传》经文之误,以《左传》为主。

97.《春秋属辞比事记》 4卷 毛奇龄

分义例为二十二门,分门隶事,如沈棐、赵汸之体,条理明晰,考据精核。

98.《春秋地名考略》 14卷 高士奇实徐胜所作。

99.《春秋管窥》 12卷 徐庭垣

谓孔子当日为一鲁大夫,身为人臣,岂肯作私书以赏罚王侯君公?此犯上作乱之为,而谓圣人肯为之乎?

100.《三传折诸》 44卷 张尚瑗

朱鹤龄之弟子,然贪多务得,往往支离曼衍。

101.《春秋阙如编》 8卷 焦袁熹

历来说《春秋》多刻酷,是书酌情理之中,立褒贬之准,谨持大义,刊削烦苛。近代说《春秋》者,当以此书为最。

102.《春秋宗朱辨义》 12卷 张自超

本朱子据事直书之旨,不为隐深阻晦之说,惟就经文前后参观以求其义。焦袁熹以外,此书其亚矣。

103.《春秋通论》 4卷 方苞

辨经文孰为旧文,孰为笔削,分类排比,然多出臆断。

104.《春秋长历》 10卷 陈厚耀

105.《春秋世族谱》 1卷 陈厚耀

106.《半农春秋说》 15卷 惠士奇

以礼为纲,而纬以《春秋》之事,事实据《左氏》,论断采《公》《榖》,虽未免过信汉儒,然言必典据,论必持平。

107.《春秋大事表》 50卷 《舆图》 1卷 《附录》 1卷顾栋高

以《春秋》列国诸事,比而为表,旁行斜上,经纬成文,引据博洽,议论精确,体例与程公说相似而典核过之。

108.《春秋识小录》 9卷 程廷祚

考证《春秋》官职、地名、人名,颇精核。

109.《左传补注》 6卷 惠栋

援引旧训以补杜《注》,其长在博,其短亦在于嗜博;其长在古,其短亦在于泥古。

110.《春秋左氏传小疏》 1卷 沈彤

以赵汸、顾炎武所补杜《注》未尽,更为订正。

111.《春秋地理考实》 4卷 江永

考证《春秋》地名,皆确指今为何地,意主简明,极精核。

112.《三正考》 2卷 吴鼐

《春秋》以周历纪时,刘知几始有《春秋》用夏正之说,宋儒信之。元李濂、明张以宁驳正之。吴鼐取两家之说,益以其他人所论,引证详明,判数百年之公案。

113.《春秋究遗》 16卷 叶酉

宗其师方苞《通论》,于胡《传》之苛刻,《谷》《榖》之附会,芟除殆尽。于《左氏》亦多所纠正。

114.《春秋随笔》 2卷 顾奎光

115.《春秋繁露》 17卷 董仲舒

发挥《春秋》本旨,多主公羊,而往往及阴阳五行。《崇文总目》疑其伪,程大昌攻之尤力。通行本已缺,以《大典》本校补之。

案 《春秋》三《传》,互有短长。左氏之所谓“君子曰”往往不甚得经意,然其失也,不过肤浅而已。公、榖二家,钩棘月日以为例,辨别名字以为褒贬,乃或至穿凿而难通。左氏亲见国史,据事而言,不至大有出入。公、榖则前后经师,递相附益,推寻于字句之间,或凭心而断,各徇其意见之偏也。然则征实迹者其失小,骋虚论者其失大矣。

《孝经》

1.《古文孝经孔氏传》 1卷 附宋本《古文孝经》 1卷 旧题孔安国传 日本太宰纯音

按《孝经》一书,大概是孔子门徒所遗,和《礼记》相类,蔡邕、《吕览》都征引过,可见非伪书。但陈(、汪应辰皆疑其伪。且后有孔本、郑本之争。郑为今文,玄宗注用今文;孔为古文,朱熹用古文。其文句小异,义理不殊。

清初日本太宰纯得《孝经》刊行,传入中国。其传文证以《论衡》《经典释文》《唐会要》所引证,颇相合。但《四库》仍称其浅陋冗漫,不类汉儒释经之体,以为伪书。

2.《孝经正义》 3卷 唐 玄宗注 宋 邢昺疏

注文刻于石,谓之《石台孝经》,今尚在西安府学中。唐元行冲曾作疏,宋邢昺疏,即以元书为蓝本。《孝经》有今古文,今文称郑玄注,其说传自荀昶,而郑《志》不载其名。古文称孔安国注,其书出自刘炫,而《隋书》已言其伪。刘知几主古文,司马贞主今文,互有驳诘。玄宗注行,孔、郑二家并废。

3.《古文孝经指解》 1卷 佚名

集司马光、范祖禹之说合为一书,反对唐玄宗用今文作注,此为《孝经》今古文之争的开始。

黄震《日钞》称:“按《孝经》一尔,古文、今文特所传微有不同……非今文与古文各为一书也。”

4.《孝经刊误》 1卷 宋 朱熹

朱子怀疑《孝经》多后人所添加(实疑其伪)。取古文《孝经》,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南宋后作注多用此本。

5.《孝经大义》 1卷 元 董鼎

取朱熹《刊误》本加以诠释,全为口义之体,如《语录》。

6.《孝经定本》 1卷 元 吴澄

取今文《孝经》,删削旧文。澄称:观邢《疏》而知古文之伪,观朱子所论,知今文亦有可疑。

7.《孝经述注》 1卷 明 项霦

诠释古文《孝经》本。不为深奥之论。

8.《孝经集传》 4卷 明 黄道周

先立五大义,然后以《礼记》诸篇条贯丽之。推阐颇为详洽。

9.《御注孝经》 1卷 顺治

用石台本,不用孔安国本,息今古文门户之争也。不用朱子《刊误》本,杜改经之渐也。按帝王注《孝经》者有晋元帝、晋孝武帝、梁武帝、唐玄宗及顺治。

10.《御纂孝经集注》 1卷 雍正

11.《孝经问》 1卷 毛奇龄

驳朱子《孝经刊误》及吴澄《孝经定本》,凡十条。

汉儒说经以师传,师所不言则一字不敢更。宋儒说经以理断,理有可据则六经亦可改。然守师传者,其弊不过失之拘;凭理断者,其弊或至于横决而不可制。王柏诸人点窜《尚书》,删削二《南》,悍然欲出孔子上,其所由来者渐矣。

12.《孝经句解》 1卷 元 朱申

诠释朱本古文《孝经》,极浅陋,糅杂无绪。

13.《孝经正误》 1卷 《附录》 1卷 明 潘府

主张《孝经》皆孔子语,不应强分经传。因旧本而校正之,自谓幸复圣经之旧,然亦孰见圣经之旧本而证其能复否乎?

14.《孝经宗旨》 1卷 明 罗汝芳

专明良知之学。

15.《孝经疑问》 1卷 明 姚舜牧

以为《孝经》语意联贯不应分章,因合为一篇。又将不类孔子之语删去。舜牧何人,乃敢变乱古籍?

16.《孝经集讲》 1卷 原题 熊兆集

乡曲陋儒投献干进之书也。训释皆词旨鄙陋。

17.《孝经注义》 1卷 魏裔介

词旨浅近,训蒙之作也。

18.《孝经集解》 1卷 蒋永修

训蒙之作。

19.《读孝经》 4卷 应是

循文摘句,无所发明。

20.《孝经类解》 18卷 吴之

引经史子集以证经文。所引后代故实,牵合比附。

21.《孝经正文》 1卷 《内传》 1卷 《外传》 3卷 李之素

用朱子《刊误》本,《内传》引经史子集以相证,《外传》列大舜至明末孝子行实。

22.《孝经详说》 2卷 冉觐祖

取今文,大旨在辨定吕维祺《孝经本义》《大全》《或问》三书。

23.《孝经》 1卷 朱轼

用吴澄考定之本而略为推衍其义。

24.《孝经三本管窥》 1卷 吴隆元

主古文。

25.《孝经集解》 1卷 张星徽

改《孝经》为经一章、传十章,以合于朱子更定《大学》之本。

26.《孝经章句》 1卷 任启运

增一百一十二字,自序称得之山西佛寺中,疑为北齐熊安生所传之本。

27.《孝经通义》 1卷 华玉淳

谓《孝经》首尾通贯,不必分经传。字句删削从朱,简文错误从吴。

四书

1.《孟子正义》 14卷 汉 赵岐注 旧题 宋 孙爽疏

赵岐于党锢避难时在夹柱中作。汉儒注经,多明训诂名物,惟此注笺释文句,乃似后世之口义,与古学稍殊。然孔安国、马融、郑玄之注《论语》,今载于何晏《集解》者,体亦如是。盖《论语》《孟子》词旨显明,惟阐其义理而止,所谓言各有当也。

疏虽称孙奭作,而朱子《语录》则谓邵武士人假托,蔡季通识其人。其疏皆敷衍语气,如乡塾讲章。

2.《论语义疏》 10卷 魏 何晏注 梁 皇侃疏

实何晏与孙邕、郑冲、曹羲、荀)五人合作,共集《论语》诸家训诂之善者,名《论语集解》。

皇侃所作疏,南宋时已亡佚。而日本尚存此书,清初传返中国。

3.《论语正义》 20卷 魏 何晏注 宋 邢昺疏

其文与皇侃疏本异同不一,大抵互有短长。此书翦皇氏之支蔓,而稍传以义理。汉学、宋学兹其转关。是疏出而皇疏微,迨伊、洛之说出而是疏又微。

4.《论语笔解》 2卷 旧题 唐 韩愈、李翱同注

韩愈曾作《论语注》,已否成书其说不一。此书又名《笔解》,卷数亦不合。

5.《孟子音义》 2卷 宋 孙奭

陆德明《经典释文》于群经皆有音义,独缺《孟子》,奭因旧籍成此书。

6.《论语拾遗》 1卷 宋 苏辙

苏轼曾作《论语说》。辙取轼说之未安者重为此书,颇涉禅理。

7.《孟子解》 1卷 宋 苏辙

共24章,其少年作也,瑕瑜互见。

8.《论语全解》 10卷 宋 陈祥道

祥道为王安石门徒,精于三《礼》,诠释《论语》,亦于礼制最为明晰。但学宗安石,往往杂据《庄子》以作证佐,非解经之体。

9.《孟子传》 29卷 宋 张九成

九成学出于杨时,又喜与僧宗杲游,其作品杂于释氏。朱子《杂学辨》颇议其非。然当时冯休、李觏、司马光、晁说之、郑厚叔皆排诋《孟子》。故九成特发明于义利经权之辨,主于阐扬宏旨,不主于笺诂文句。曲折纵横,全如论体。

10.《尊孟辨》 3卷 《续辨》 2卷 《别录》 1卷 宋 余允文

反对司马光《疑孟》、李觏《常语》、郑厚叔《艺圃折衷》、王充《论衡·刺孟》、苏轼《论语说》。《大典》本。

11.《大学章句》 1卷 《论语集注》 10卷 《孟子集注》 7卷《中庸章句》 1卷 宋 朱熹

尊四书自二程、朱子始。朱熹于《大学》《中庸》均改定章句,于论《孟》则融会诸家之说。

朱熹平生精力,殚于四书。其剖析疑似,辨别毫厘,实远出《易本义》《诗集传》之上。

12.《四书或问》 39卷 宋 朱熹

《或问》为未定稿,故与《集注》有矛盾处。

13.《论孟精义》 34卷 宋 朱熹

集宋儒说论《孟》者12家。

14.《中庸辑略》 2卷 宋 石icon

集宋儒说《中庸》者,朱熹称其谨密详审。

以上三书皆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辅翼。

15.《论语意原》 2卷 宋 郑汝谐

其学出于伊洛,然所说颇与朱子《集注》异。

16.《癸巳论语解》 10卷 宋 张栻

朱熹曾驳其118条,栻从朱子改正者仅23条。

17.《癸巳孟子说》 7卷 宋 张栻

于王霸之辨、义利之分,言之最明。

18.《石鼓论语问答》 3卷 宋 戴溪

诠释义理,持论醇正,而考据间有疏舛。

19.《蒙斋中庸讲义》 4卷 宋 袁甫

备列经文,逐节训解,盖平日录以授门弟子者。其学出于杨简、陆九渊。

20.《四书集编》 26卷 宋 真德秀

朱子作《章句》《集注》,其去取之意,散见《或问》《语类》《文集》中,而先后异同颠舛。是编博采朱子之说以相发明。

21.《孟子集疏》 14卷 宋 蔡模

蔡沈之子,为朱子《集注》作注疏,谨守一家之说,简汰不苟。

22.《论语集说》 10卷 宋 蔡节

大旨从朱《集注》。

23.《中庸指归》 1卷 《中庸分章》 1卷 《大学发微》 1卷《大学本旨》 1卷 宋 黎立武

《中庸》之学传自程子,后诸弟子各述师说,门径遂歧。游酢、杨时之说为朱子所取,而郭忠孝《中庸》说以中为性、以庸为道,亦云程子晚年定论。此书皆阐此旨。

24.《四书纂疏》 26卷 宋 赵顺孙

为朱熹《章句》《集注》作疏,所引十三家,皆朱子门徒或为朱学者,颇繁瀚。

25.《大学疏义》 1卷 宋 金履祥

履祥为王柏弟子,而谨严笃实,此书阐明朱《章句》。

26.《论语集注考证》 10卷 《孟子集注考证》 7卷 宋 金履祥

为朱《集注》作疏,于事迹典故,考订尤多。

27.《四书集义精要》 28卷 元 刘因

朱子为《集注》,与其《或问》《语录》《文集》中所说多有出入,后卢孝孙取《语录》《文集》所说,辑为《四书集义》100卷。此编则为30卷,佚2卷。

28.《四书辨疑》 15卷 佚名

考当为陈天祥所作。元初人。

29.《读四书丛说》 4卷 元 许谦

谓圣贤之心备于四书,四书之义备于朱子。

30.《四书通》 26卷 元 胡炳文

所取皆恪守朱学者。大抵合于经义与否非其所论,惟以合于注意与否,定其是非。

31.《四书通证》 6卷 元 张存中

胡炳文《四书通》详义理而略名物,存中因作是书。

32.《四书疑节》 12卷 元 袁俊翁

科举之学。

33.《四书经疑贯通》 8卷 元 王充耘

科举之学。

34.《四书纂笺》 28卷 元 詹道传

仿古经笺疏之体,取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或问》,正其音读,考其名物度数,在张存中书之上。

35.《四书通旨》 6卷 元 朱公迁

取四书之文,分为98门。门目既多,微嫌其繁。

36.《四书管窥》 8卷 元 史伯璿

取朱子学者所作,加以辨明,与刘因之书相似。

37.《大学中庸集说启蒙》 2卷 元 景星

发挥颇简切。

38.《四书大全》 36卷 明 胡广等奉敕撰

自朱子作《章句》《集注》后,黄、真、祝、蔡、赵、吴、陈皆采朱子以注《章句》《集注》。倪士毅则采陈栎《四书发明》、胡炳文《四书通》合而为一,颇有删正,名曰《四书辑释》。胡广《大全》即采倪书而稍加点窜,遂为有明一代取士之制。

39.《四书蒙引》 15卷 《别附》 1卷 明 蔡清

虽为科举作,犹有宋人讲经之遗风。

40.《四书因问》 6卷 明 吕柟

《学》《庸》均从古本。柟文宗李梦阳,佶屈聱牙;而学问宗薛瑄,平正笃实。

41.《问辨录》 10卷 明 高拱

取朱子《章句》《集注》,逐条辨驳。

42.《论语类考》 20卷 明 陈士元

朱子之后,真德秀、蔡节主于发明义理,金履祥、张存中、詹道传始考究典故,三人皆笃信朱子,惟金偶有驳正,而张、詹于舛误处皆讳而不言,是书略同金氏之体。

43.《孟子杂记》 4卷 明 陈士元

叙孟子事迹及经解。

44.《学庸正说》 3卷 明 赵南星

体例近乎讲章,然词旨醇正,诠释详明。

45.《论语商》 2卷 明 周宗建

其人刚方正直,而其学则沿姚江之末派,颇近于禅。

46.《论语学案》 10卷 明 刘宗周

其学以慎独为宗。

47.《四书留书》 6卷 明 章世纯

世纯与艾南英、罗万藻、陈际泰号临川四家,以制义名。其书类刘敞《春秋意林》之体。

48.《日讲四书解义》 26卷 康熙

49.《四书近指》 20卷 孙奇逢

挈其要领,统论大旨。其学兼采朱陆,主于穷则励行,出则经世。

50.《孟子师说》 2卷 黄宗羲

述其师刘宗周语,多阐发良知之旨。

51.《大学翼真》 7卷 胡渭

前三卷述古代学校制度与《大学》经传撰人、古本、改本,后三卷为渭考定之本,大旨仍以朱子为主。

52.《四书讲义困勉录》 37卷 陆陇其

万历以后,异学争鸣,攻朱子者固人自为说,阐朱子者亦多阳儒阴释,是编荟粹群言,一一别择,羽翼朱子之功,较胡炳文有过之无不及。

53.《松阳讲义》 12卷 陆陇其

诸生讲论而作,陇其一生精力,粹于《章句》《集注》。时南有黄宗羲,北有孙奇逢,西有李颙,陇其皆不以为然。

54.《大学古本说》 1卷 《中庸章段》 1卷 《中庸余论》 1卷《读论语劄记》 2卷 《读孟子劄记》 2卷 李光地

不用朱熹本,《大学》用古本,《中庸》则自分为十二章,大旨主于寻求义理。

55.《论语稽求篇》 4卷 毛奇龄

朱子《章句》《集注》,原不以考证见长,奇龄学博而辨,遂旁采古义以相诘难。

56.《四书剩言》 4卷 《补》 2卷 毛奇龄

杂论四书之语。其子与门人所编。

57.《大学证文》 4卷 毛奇龄

备述诸家《大学》改本之异同,包括注疏本、汉熹平石经本(即今注疏本)、魏正始石经本(丰坊伪撰)、程颢改本、程颐改本、朱熹改本、王柏改本、季本改本、高攀龙改本(即崔铣改本)、葛寅亮改本。

汉以来专门之学,各承师说,但有字句训诂之异,无人敢窜乱古经。郑玄称好改字,特注某当作某耳,不敢遽变其字也。费直始移《周易》,杜预始移《左传》,但析传附经耳,亦未敢颠倒经文也。自刘敞考定《武成》,列之《七经小传》,儒者视为故事,遂浸以成风。《大学》一篇,移掇尤甚。

经籍总义

1.《驳五经异义》 1卷 《补遗》 1卷 汉 郑玄

许慎作《五经异议》,郑玄驳之,宋以后并亡佚。此为从各书中采缀而成,或题王应麟编,然无确据。

2.《郑志》 3卷 《补遗》 1卷

郑玄弟子追论师说及应答,郑小同编次成帙。另有《郑记》,为郑玄门徒各述师言更相问答。书佚于北宋,此本不知为谁从诸书中辑出。

3.《经典释文》 30卷 唐 陆德明

诸经皆摘字为音。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之训诂,证各本之异同。后来得以考见古义者,注疏以外,惟赖此书之存。

4.《七经小传》 3卷 宋 刘敞

杂论经义之语。所谓七经,乃《书》、《诗》、三《礼》、《公羊》、《论语》。其中改易经文,以就己意,变先儒淳实之风者,实自敞始。其说亦往往穿凿,与王安石同。

5.《程氏经说》 7卷 宋 程颐

或称《河南经说》,包括《系辞》《书》《诗》《春秋》《论语》《改定大学》,其中有一时杂论(《诗书解》),有专著而未成(《春秋》)。

6.《六经图》 6卷 宋 杨甲撰 毛邦翰补

作各经图,有三百余图。

7.《六经正误》 6卷 宋 毛居正

毛居正受诏厘定经籍,乃裒所校正之字成此编,校勘异同,订正讹谬,殊有补于经学。但其中辨论既多,不免疏舛者。

8.《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1卷 宋 岳珂

岳珂刊相台九经本,作此总例1卷。其目:①书本,②字画,③注文,④音释,⑤句读,⑥脱简,⑦考异。皆参订同异,考证精博,厘舛辨疑,使读者有所依据,其论字画一条,酌古准今,尤属通人之论也。

9.《融堂四书管见》 13卷 宋 钱时

钱时之学出于陆九渊、杨简,故四书有《孝经》而无《孟子》,亦不用程朱本。

10.《四如讲稿》 6卷 宋 黄仲元

多述朱熹之绪论,然亦时出新义。

11.《六经奥论》 6卷 旧题 宋 郑樵

伪:①议论与《通志》略不合;②郑樵自述其著作,不及是书;③论《诗》主毛、郑,与所著《诗辨妄》相反;④引文及郑樵自己而称夹漈先生;⑤引文及于朱熹《诗传》及朱之号、谥,郑樵皆不及见。

12.《明本排字九经直音》 2卷 佚名

明州本也。其书不用反切而用直音,颇染乡塾陋习,然所音俱根据《经典释文》,犹为近古。且《释文》所载皆唐以前音,而此书则兼取宋儒,与陆氏之书,尤足相续。在宋人经书音释中,最为妥善。

13.《五经说》 7卷 元 熊朋来

恪守宋人,故《易》亦言先天、后天、河图、洛书,《书》亦言《洪范》错简,《诗》亦不主《小序》,《春秋》亦不主三《传》。

14.《十一经问对》 5卷 旧题 何异孙

元初人,仿朱子《或问》之体设为问答。

15.《五经蠡测》 6卷 明 蒋悌生

《诗》说独多,《易》《书》次之,《春秋》为少,《礼记》亡缺,体例不一。大抵僻处穷山,罕睹古籍,于考据引证,非其所长,而覃精研思,则往往有所心得。名虽不及熊朋来,书则实在朋来之上。

16.《简端录》 12卷 明 邵宝

读书有得,题释简端。

17.《五经稽疑》 6卷 明 朱睦㮮

《春秋》用力较多,大旨取直书其事、美恶自见之义,《易》《书》《诗》《礼》所说殊略。

18.《经典稽疑》 2卷 明 陈耀文

取汉唐以来说经之异于宋儒者分条辑载。所采未尽精审。

19.《钦定翻译五经》 58卷 《四书》 29卷 乾隆

译成满文。

20.《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199卷 山井鼎撰 物观校勘

以汲古阁本为主,而以诸本考其异同。其中有足利本(宋本也),今以毛居正、岳珂两书中所引宋本参校,有合有不合。

21.《九经误字》 1卷 顾炎武

因明国子监本及坊本字多讹脱,乃考石经及诸旧刻作为此书。所摘监本、坊本之误,诸经尚不过一二字,惟《仪礼》脱误最多。

22.《经问》 18卷 《经问补》 3卷 毛奇龄

毛奇龄说经之词,其门人录之成编,皆一问一答,证佐分明,可称精核。指名攻击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三人。以其博学望重,足以攻击,而余子不足齿录,其傲睨可云已甚。

以马、郑之淹通,济以苏、张之口舌,实足使老师宿儒变色失步,固不可谓非豪杰之士也。

23.《十三经义疑》 12卷 吴浩

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考订之力颇勤。

24.《九经古义》 16卷 惠栋

凡《易》、《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十经,其中《左传》补注别行。曰古义者,汉儒专门训诂之学得以考见者也。是书蒐采旧文,互相参证。有爱博嗜奇处,然大体元元本本,精核者多。

25.《经稗》 6卷 郑方坤

杂采前人说经之文,以多摭诸说部之中,故名“稗”。诸家笔记中多说经考证之文,其善者如宋洪迈、王应麟,明杨慎、焦竑,清顾炎武、阎若璩。然篇帙纷繁,颇难寻检。方坤能荟粹众说,深为有益。

26.《十三经注疏正字》 81卷 沈廷芳

以诸本参互考证。

27.《朱子五经语类》 80卷 程川

取朱子《语录》之说五经者分类编次。

28.《群经补义》 5卷 江永

随笔诠释,多能补注疏所未及。考证赅洽。

29.《经咫》 1卷 陈祖范

说经之文。论《书》不取梅赜,论《诗》不废《小序》,论《春秋》不取义例,论《礼》不以古制违人情。

30.《九经辨字渎蒙》 12卷 沈炳震

校正九经文字,排比钩稽,颇为细密。

31.《古经解钩沉》 30卷 余萧客

采录唐以前诸儒训诂,列其书为目录。

小学类

1.《尔雅注疏》 11卷 晋 郭璞注 宋 邢昺疏

《尔雅》作者不知为谁,有言周公作一篇,余为孔子所补,又说子夏、叔孙通、梁文所补。此书实采录古书中训诂名物,历代递相增益,而托名于周、孔者也。

郭璞去汉未远,多见古本,所注多可据。昺疏亦多能引证。

2.《尔雅注》 3卷 宋 郑樵

郑樵博洽傲一时,其《诗辨妄》开数百年杜撰说经之路,惟此书无穿凿附会之失,于说《尔雅》家为善本。

3.《方言》 13卷 汉 扬雄撰 晋 郭璞注

按《汉书·艺文志》及《扬雄传》皆不及《方言》,东汉190年中亦无称雄作《方言》者。汉末应劭《风俗通义序》始称扬雄作《方言》九千言。至宋洪迈《容斋随笔》始考证《汉书》,断非雄作。然证佐尚不足。今本字数、卷数皆不合于旧说。

此书文字古奥,训义深隐,传本多舛,今从《大典》辑出。

4.《释名》 8卷 汉 刘熙

20篇,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中间颇伤于穿凿,然可因以考见古音。又去古未远,所释器物,亦可因以推求古人制度之遗。此书又名《逸雅》。

5.《广雅》 10卷 魏 张揖

因《尔雅》旧目,博采汉儒笺注及《三苍》《说文》诸书以增广之,于扬雄《方言》亦备载无遗。隋曹宪作音释。此书又名《博雅》。

6.《匡谬正俗》 8卷 唐 颜师古

前4卷55条,皆论诸经训诂音释;后4卷127条,皆论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相承之异。考据极为精密。惟拘于习俗,不能知音有古今,往往以今韵读古音,以古音读今韵。古人考辨小学之书皆失传,此书最古。

7.《群经音辨》 7卷 宋 贾昌朝

凡群经之中,一字异训、音从而异者,汇集为四门:辨字同音异,辨字音清浊,辨彼此异音,辨字音疑混,另有辨字训得失。书中沿袭旧文,不免谬误者,然《经典释文》散见各经,颇难检核。昌朝会集其音义,丝牵绳贯,同异粲然,俾易寻省,不为无益。

8.《埤雅》 20卷 宋 陆佃

王安石门人,释鱼兽鸟虫马木草天,略于形状而详于名义。寻究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其得名之所以然。又推而通贯诸经,曲证旁稽,假物理以明其义,中多引王安石《字说》。其所援引,多今未见之书。

9.《尔雅翼》 32卷 宋 罗愿 元 洪焱祖音释

释草木鸟兽虫鱼,考据精博,体例谨严,在陆佃《埤雅》之上,陈栎讥此书牵引失当。按栎之学识不能望罗愿项背,遽纠其失,似不自量。

10.《骈雅》 7卷 明 朱谋玮

取古书文句典奥者,依《尔雅》体例分章训释,征引详博,颇具条理。

11.《字诂》卷黄生

于六书多所发明,每字皆有新意,而根据博奥。

12.《续方言》 2卷 杭世骏

采《十三经注疏》《说文》《释名》诸书以补扬雄《方言》之遗。蒐罗古义,引据典核。

13.《别雅》 5卷 吴玉搢

取字体之假借通用者,依韵编之,各注所出而为之辨证。

以上小学训诂之属。

14.《急就章》 4卷 汉 史游

史游,汉元帝时宦官,是书或作《急就篇》,或作《急就章》,自此书出,解散隶体,渐行章草。其书始终无复字,文词雅奥,非蒙求诸书所可及。今流传有颜师古注及王应麟补注。

15.《说文解字》 30卷 汉 许慎

14篇(另有目录1篇),540部,文9353(其中重文1162),注133440字。

是书推究六书之义,分部类从,至为精密,而训诂简质,猝不易通。又音韵改移,古今异读,谐声诸字,亦每难明。故传本往往讹异。徐铉等重加刊定,有所增补,别题为“新附字”。音切则以孙愐《唐韵》为定。

魏晋以来,言小学者皆祖慎。至李阳冰始曲相排斥。慎书以小篆为宗,所引五经文字亦多与今本不同。

16.《说文系传》 40卷 南唐 徐锴

包括《通释》30卷,释《说文》15篇,继以《部叙》2(说明540部次序),《通论》3,《祛妄》1(驳李阳冰),《类聚》1(举字之相比为义者),《错综》1(旁推六书之旨,通诸人事),《疑义》1(举《说文》偏旁所有而缺其字及篆体笔画相承小异者),《系述》1(自叙)。是书已多残缺,后人采徐铉书以补之。

17.《说文系传考异》 4卷 《附录》 1卷 清 汪宪

因徐锴《说文系传》传本讹舛,乃为考定。

18.《说文解字篆韵谱》 5卷 南唐 徐锴

以四声部分,编次成书,所注颇简略,实与其兄徐铉合作。

19.《重修玉篇》 30卷 梁 顾野王 宋 陈彭年等重修

凡542部,今所传皆陈彭年等重修本。按顾野王作《玉篇》,唐孙强尝增字释,陈彭年等又大加增补,顾、孙原本反失传。

20.《干禄字书》 1卷 唐 颜元孙

为章表书判而作,以四声隶字,又以206部排比字之后先。每字分俗、通、正三体,颇为详核。其侄真卿曾为勒石。

21.《五经文字》 3卷 唐 张参

后汉熹平中,立五经文字于石,是为熹平石经。张参取其3235字,依偏旁为160部,编成此书。张参定五经文字,书于太学屋壁,开成(唐文宗)时易以石刻,是为开成石经。

22.《九经字样》 1卷 唐 唐元度

开成立石刻九经,唐元度主其事,此书即作于当时。共421字,分76部,以张参《五经文字》为准。二书并附于石刻九经之后。嘉靖时地震,石经与二书均有损缺,此据宋拓本而以石刻残碑校之。

23.《汗简》 3卷 《目录叙略》 1卷 宋 郭忠恕

分部从《说文》之旧,征引古文凡71家(95%已亡佚),后之谈古文者,辗转援据,大抵从此书相贩鬻。

24.《佩)》 3卷 宋 郭忠恕

上卷论形声讹变之由,分为造字、四声、传写三科。中、下卷则取字画疑似者,以四声分十段。所言俱中条理。

25.《古文四声韵》 5卷 宋 夏竦

以四声分隶古篆,所引88家以校《汗简》,未尝多一种,但此书以韵分字,以隶领篆,较易于检阅。

26.《类篇》 45卷 旧题 司马光

为官修书,丁度、王洙、胡宿、范镇相继领其事,司马光特缮写奏进而已。时因修《集韵》,添字既多,别为此编,共53165字。所编录不及《说文》《玉篇》之谨严,然后世字增多,非九千旧数所能尽,故《玉篇》增于《说文》,而《类篇》又增于《玉篇》。

27.《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20卷 宋 薛尚功

所录篆文,大抵以《考古》《博古》二图为本,而蒐辑较广,实多出于两书之外。尚功深通篆籀,能集众家之长而比其同异,颇有订讹刊误之功。

28.《复古编》 2卷 宋 张有

据《说文》以辨俗体之讹,至为精密。

29.《汉隶字源》 6卷 宋 娄机

凡汉碑309,魏晋碑31,以《礼部韵略》206部分之,皆以真书标目,而以隶文排比其下,于古音古字,多存梗概。

30.《班马字类》 5卷 宋 娄机

引《史记》《汉书》所载古字、僻字,以四声部分编次,考证训诂,辨别音声,于假借、通用诸字,胪列颇详。

31.《字通》 1卷 宋 李从周

以《说文》校隶书之偏旁,分类殊无端绪,大旨主于明隶书之源流。

32.《六书故》 33卷 元 戴侗

以六书明字义,尽变《说文》之分部。元吾邱衍极诋之。“侗以钟鼎文编此书,不知者多以为好。以其字字皆有,不若《说文》与今不同者多也。形古字今,杂乱无法。钟鼎偏旁,不能全有,却只以小篆足之。或一字两法,人多不知。”

33.《龙龛手鉴》 4卷 辽 僧行均

录26430字,于《说文》《玉篇》外多所搜辑,虽多录佛经中字,然不专以释典为主。

34.《六书统》 20卷 元 杨桓

以六书统诸字,所立之例纷如乱丝。变乱古文,始于戴侗,而成于杨桓。

35.《周秦刻石释音》 1卷 元 吾邱衍

据宋杨文昺之书,取《石鼓文》《诅楚文》《泰山峄山碑》。

36.《字鉴》 5卷 元 李文仲

据《说文》以订后来沿袭之谬。

37.《说文字原》 1卷 《六书正讹》 5卷 元 周伯琦

推衍《说文》者半,参以己见者亦半。不及张有《复古编》之精密,亦不如杨桓《六书统》之糅杂。

38.《汉隶分韵》 7卷 佚名

取洪适所集汉隶,依次编纂。

39.《六书本义》 12卷 明 赵㧑谦

大抵祖述郑樵之说。以《说文》540部并为360部。

40.《奇字韵》 5卷 明 杨慎

编释字体之稍异者,然多遗漏。

41.《古音骈字者》 1卷 《续编》 5卷 明 杨慎 清 庄履丰 庄鼎铉

取古字通用者以韵分之,各注引用书名于其下,于古音颇有考证,但遗缺过多。

42.《俗书刊误》 12卷 明 焦竑

刊正讹字。

43.《字孪》 4卷 明 叶秉敬

取字形似而义殊者分类诂之,与郭忠恕《佩觿》大旨略同,每字缀以四言歌诀。

44.《康熙字典》 42卷

《说文》体皆篆籀,不便施行。《玉篇》字无次序,亦难检阅。《类篇》以下诸书,惟好古者用之。世所通用,惟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然梅书疏舛,张书尤芜杂。康熙四十九年,谕陈廷敬等编此书。共119部,以字画之多寡为序,每字下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之音,训释其义,次列别音、别义,次列古音。

45.《御定清文鉴》 32卷 《补编》 4卷 《总纲》 8卷 《补总纲》2卷 乾隆三十六年奉敕撰

为满汉字典。

许慎《说文》9000字,李登《声类》11520字,陆法言《切韵》12056字,陈彭年《重修广韵》26194字。

46.《御定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33卷 乾隆四十四年奉敕撰

满、蒙、汉对译字典。

47.《钦定西域同文志》 24卷 乾隆二十八年奉敕撰

满、汉、蒙古、西番、托忒、回字对译字典。

48.《篆隶考异》 2卷 周靖

辨别篆隶同异,用意与张有《复古编》相类。

49.《隶辨》 8卷 顾蔼吉

根据娄机《汉隶字源》,续收汉碑之出于机后者。

以上小学字书之属。

50.《广韵》 5卷 佚名

今所传《广韵》有二本,一为陈彭年等重修,一即此本。唐代有几家曾修《广韵》,此本即其中之一。

51.《重修广韵》 5卷 宋 陈彭年、邱雍等奉敕撰

隋陆法言等撰《切韵》5卷,长孙讷言为之注,孙愐作序重加刊定,改称《唐韵》,历代递有增益。宋初陈彭年等重修,其书206韵仍陆氏之旧,收26194字(《切韵》为12158字),注文19万字,较旧本为详,而冗漫颇甚。

52.《集韵》 10卷 旧题 宋 丁度等奉敕撰

不满陈彭年等多用旧文,繁略失当,而新修。参与者丁度、贾昌朝、王洙、李淑、司马光等。收53525字,归并13韵。

53.《切韵指掌图》 2卷 附《检例》 1卷 宋 司马光

光书以36字母,区分20图。元邵光祖补《检例》。其法有音和、类隔、双声、叠韵、凭切、凭韵、寄声、寄韵,与刘鉴之法同。

等韵之说,自后汉与佛经俱来。然《隋书》仅有十四音之说,而不明其例。《华严》42字母亦自为梵音,不隶以中国之字。《玉篇》后载神珙二图,《广韵》后列一图,不著名氏,均粗举大纲,不及缕举节目。其有成书传世者,惟光此书为最古。《大典》本。

54.《韵补》 5卷 宋 吴棫

旧称朱子作《诗集传》根据此书,实非。

此书泛取旁搜,无所持择,参差冗杂,漫无体例。然自宋以来,著一书以明古音者,实自棫始。

55.《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5卷 《附贡举条式》 1卷

可能为丁度所作。此为科举之程式,宋初科举用韵尚漫无章程,因撰此书。然收字颇狭,后屡请增收。

56.《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5卷 宋 毛晃增注 毛居正重增

又称《增韵》。毛晃2655字,订正485字,毛居正又增1402字,但不知古今文字声韵之别,不及欧阳德隆之本,但辨正训诂,考定点画,故后来字书韵书多所征引,《洪武正韵》据是书尤多。

57.《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5卷 宋 欧阳德隆撰 郭守正增修

亦称《紫云韵》。据《礼部韵略》辨其字义异同,能否通押,考证颇详密。

58.《九经补韵》 1卷 宋 杨伯岩

《礼部韵略》与九经同列学官,人莫敢出入,然《韵略》收字少,奏请增字特严,是书摭九经中79字补入。

59.《五音集韵》 15卷 金 韩道昭

以三十六母各分四等,排比诸字之先后,此即以等韵颠倒字纽之始。字则以《广韵》《集韵》为蓝本。

60.《古今韵会举要》 30卷 元 熊忠

旧题黄公绍编辑,熊忠举要,实熊忠所作也。自韩道昭以等韵颠倒字纽而韵书一变,刘渊《新刊礼部韵略》始合并通用之部分,而韵书又一变。忠此书字纽遵韩,部分从刘韵书,乃尽变无遗。是书今古韵不别,文繁例杂,但援引浩博,足资考证。

61.《四声等子》 1卷 佚名

论等韵之书,除司马光外,此书最古,刘鉴《指南》即以本书为根据。

62.《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1卷 元 刘鉴

以司马光书及《四声等子》为根据,增以格子门法,于出切行韵取字,乃始分明,故学者便之。故言等韵者至今多称《切韵指南》。

63.《洪武正韵》 16卷 明 宋濂、刘基等奉敕撰

大旨斥沈约为吴音,一以中原之韵更正其失,并古韵206部为76部,注释以毛晃《增韵》为本。事实上指斥者为陆法言以来之韵,非沈约之韵。此书虽官定,但竟不能通行于天下。

64.《古音丛目》 5卷 《古音猎要》 5卷 《古音余》 5卷《古音附录》 1卷 明 刘慎

仿吴棫《韵补》,以今韵分部,而以古音之相协者分隶之,然条理多不精密。慎博洽过陈第,而洞晓古音之根柢则不及之。

65.《古音略例》 1卷 明 杨慎

取《易》《诗》《礼记》《楚词》《老》《庄》《荀》《管》诸子有韵之词,标为略例。

66.《转注古音略》 5卷 明 杨慎

大旨谓《毛诗》《楚词》有叶韵,其实不越保氏转注之法。

67.《毛诗古音考》 4卷 明 陈第

言古韵者自吴棫《韵补》始,然庞杂割裂,谬种流传,古韵乃以益乱。顾炎武作《诗本音》,江永作《古韵标准》,以经证经,始廓清妄论。而开除先路,则此书实为首功。

大旨以为古音与今异。今所称叶韵,皆即古人之本音,非随意改读,辗转牵就。

分本证、旁证。本证者,《诗》自相证;旁证者,以他书相证。钩稽参验,本末秩然,实古韵之津梁也。共列444字。

68.《屈宋古音义》 3卷 明 陈第

取屈、宋38篇中韵与今殊者234字,各推其本音,与《毛诗古音考》互相发明。

69.《钦定音韵阐微》 18卷 康熙五十四年奉敕撰

定反切之法,上字为母,下字为韵。

70.《钦定同文韵统》 6卷 乾隆十五年奉敕撰

以梵文藏译汉音。

71.《钦定叶韵汇辑》 58卷 乾隆十五年奉敕撰

字数、部分皆仍《佩文诗韵》。惟以今韵之离合,别古韵之异同。

72.《钦定音韵述微》 30卷 乾隆三十八年奉敕撰

73.《音论》 3卷 顾炎武

74.《诗本音》 10卷 顾炎武

75.《易音》 3卷 顾炎武

76.《唐韵正》 20卷 顾炎武

77.《古音表》 2卷 顾炎武

以上为顾氏《音学五书》。

《音论》为五书之纲领。持论精博,自陈第以来,迄为正宗。

《诗本音》主陈第诗无叶韵之说,不用吴棫之说,大抵密于陈第而疏于江永。南宋以来,随意叶读之谬论,始一一廓清。

《易音》即《周易》以求古音。

《唐韵正》以古音正《唐韵》之讹。

《古音表》凡分十部。

78.《韵补正》 1卷 顾炎武

批评吴棫《韵补》。

79.《古今通韵》 12卷 毛奇龄

80.《易韵》 4卷 毛奇龄

二书均反对顾炎武。《古今通韵》创五部、三声、两界、两合之说。其病在执今韵部分以求古音,然援据浩博。

《易韵》亦为论《易》中韵文,大抵引证之博,辨析之详,奇龄过于炎武。至于通其可通,缺其所不可通,则奇龄不及炎武之详慎。

81.《唐韵考》 5卷 纪容舒

徐铉校《说文》,用《唐韵》(孙愐增订之《切韵》,为唐代场屋程式)。纪容舒据之以考订《唐韵》。《唐韵》分合之例与宋韵改并之迹,可见大概。

82.《古韵标准》 4卷 江永

以《诗》三百为主,谓之诗韵,而以周秦以下音之近古者谓之补韵。界限较明,体例最善。古韵之有条理者,以此书为最。

以上小学韵书之属。

83.《六艺纲目》 2卷 元 舒天民

取《周礼·保氏》六艺之文,因郑玄之注,标为条目,各以四字韵语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