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方法与问题
一、“分界”和“关联”
通过学术史回顾可知,当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已呈现出超国界、跨学科、方法多元的良好局面,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同方法的结合与互补,已成为学者的自觉意识。这一良好势头,正如李玉珉在《敦煌石窟研究的传承与省思》(2006)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
李玉珉的论述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即不同学科和研究方法之间的“分界”与“关联”。神户大学教授百桥明穗在《敦煌学百年间美术史研究的轨迹》一文中有一段话格外发人深省:
这段话本是对日本年轻学者的鼓励,它带给笔者的启示是,在面对敦煌艺术这一需要跨学科、多方法的研究领域时,应该注意保持并发扬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研究特色,只有这样方能在当代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已渐趋模糊,至少艺术史学体现得非常突出,“学科中心”模式的学术形态逐渐被“问题中心”模式所取代,有些学者将其解释为“学科形态”向“后学科形态”的转变,总之跨学科的现象渐趋普遍。
跨学科研究,益处在于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彼此激活、左右牵制、互为助益。然而不同方法的有机结合,必须以保持各种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的独特价值为前提,如传统学术的“文献学”“考据学”,考古学的“类型学”“层位学”,艺术史的“图像学”“风格学”,或者人类学的“礼仪研究”等。打一比方,跨学科研究如同多声部合唱,单一学科或方法的研究好像单声部独唱,合唱的成功,必要以每一声部的音准为前提。
换言之,当代人文学者必须处理好不同学科和方法之间“分界”与“关联”两个方面,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顾此失彼。对于学术界整体,应该倡导不同学科和研究方法的合作与圆融;而对于个体学者,或者某专题研究,则应发扬自身独特的学术优长,以各具特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体系,为建构起一个广博的学术大语境做出独特的贡献。
注释
[1]李玉珉.敦煌石窟研究的传承与省思.敦煌研究,2006(6):6.
[2]百桥明穗.敦煌学百年间美术史研究的轨迹//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5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