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自1982年从兰州大学毕业留校后,我就一直在母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邀请我就个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体会写一本书,我也感到进行一个学术研究的总结是必要的。虽然一本书并不能沉淀所有的昨日,却总能捕捉一些光影。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视角》一书,是我多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集中思考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作为省察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的一个记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我走的是一条实践切入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这同我的职业生涯中的经历有关。1973年,我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做知青,接受锻炼,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考入兰州大学学习地质地理学。虽然在考学的过程以及学生时期我一直以工程师作为职业理想,但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看到了我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时所表现出的服务学生、热心公益活动的精神和素养,决定让我留校做学生工作。由于自己是党员,服从组织的决定是要求。因此一毕业,我就放弃了原专业的追求,开始了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奔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第一线。其间我担任了不同的职务,从辅导员到系团总支书记、从校团委副书记和学生处副处长到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在对学生进行具体事务的管理过程中,我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切实的体验,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984年,我到西安交通大学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位,系统地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立后培养的第一届学生。1993年我经过教育部选拔,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高等教育管理学两年半,归国后仍然回到母校继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课程要求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我讲授的课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社会学原理”到“公共政策分析” ,从“法律基础”到“法律社会问题” ,从“思想道德修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 ,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到“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坚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一线授课30余年的经历让我能够收集到最鲜活的青年教育的经验材料,并由之碰撞出一系列青年教育问题的思考。

1995年回国后,我先后担任了兰州大学德育部主任、国际政治系主任、思想理论教学部主任、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职务。在长达18年的时光中,我始终坚信虽然在青年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关键是要有一批理论功底好并热心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队伍。所以,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中心点和关键点,只有学科优化发展,才能凝聚和激励大批有志之士从事这份事业,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才有支撑平台、前进动力和成长空间,因此我狠抓学科建设这个“牛鼻子”不动摇,在这过程中对学科建设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在密切关注社会历史发展前沿、理性观察社会生活实际、积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认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系列思考探索付诸文字以求教于方家,则成为我执着于学术研究的重要动因。可以说我的职业生涯看似不断变化,但实际上我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虚无的,理论与实践相互需要并相互支撑。本书定名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视角” ,则缘于我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注。诚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视角有很多,例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不同学科理论都可以成为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棱镜,不少学界同人也致力于从不同视角出发,开阔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书并没有拘泥于某一理论视角,也不是以构建某种系统的概论、体系、原理为旨趣,而是以问题导向为视角,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真问题、新问题、大问题, “聚焦问题不跑偏、扭住问题不放松” 。本书虽有挂一漏万之疑,但也有持续探新之志,共分四篇展开。

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视角” ,分别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储备等基础性问题。行稳才能致远,本篇旨在廓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困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奠定科学而坚实的学理依据、学术规范、立场基石、研究界域和方法路径。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多维考量视角” ,分别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空间、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遵循方略、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构筑等问题。开放包容才能推陈出新,本篇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旨在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样态,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展望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推进。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视角” ,分别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的立德树人、信仰守护、社会动员、法治教育、生态培育、权威生成和日常生活等问题。有的放矢才能游刃有余,本篇旨在自觉探寻和深入把握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研究领域,进一步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从而有效带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持续发展,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引领视角” ,分别探讨了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中的价值问题和价值观演进,评析了学术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和路径,分析了如何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宗教信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凝魂才能聚气,本篇旨在阐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价值立场和鲜明价值追求,直面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态势,直面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内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态势,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先进文化建设。

虽然在前行的途中,也会遇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但我始终怀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初心,努力前行。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勇于发现问题、及时聚焦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与教学实践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需审慎地诊断其中的问题,以更加实践化、更加系统化、更加规范化、更加内涵化、更加包容化的发展策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更加自觉地增进学科共识,爱护学科立场,彰显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声誉,实现学科使命。 “世易则时移,时移则备变” 。今日之中国,社会大变革,思想有出路。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言: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护者和推动者,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宏大独特的实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舞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守思想阵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长足发展。


注释

[1]马克思.集权问题:从问题本身和1842年5月17日星期二《莱茵报》第137号附刊谈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3 .

[2]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16-05-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