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
一、学院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马列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于2004年3月在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科部和原马列主义教科部的基础上成立,2011年4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有6个教研室,1个研究中心,2个研究所,2个研究创新基地。开设全校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拥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拥有博士点1个,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点3个,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在编教职员工36人,其中国家级名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展望未来,学院将紧紧抓住建党90周年和建校60周年的发展机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打造一支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探索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开创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局面,争取取得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努力把学院办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两个学科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二、教学科研工作
2014年10月24日下午2:00,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在北智楼526会议室召开2014年度考察调研暨学术教学交流成果汇报会。学校人事处赵英男副处长、科研处伊利贵副处长、教务处闫建敏副处长应邀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全体教师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孙英院长主持。孙英院长首先致开幕辞。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的三位副处长分别做了讲话。赵英男副处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好社会实践和暑期考察调研的重要性。闫建敏副处长结合学校教务处的工作谈了学校新版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并指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们要善于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来丰富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伊利贵副处长就学校的科研工作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一是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术科研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并给予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经典著作研究会)和青年学术论坛高度评价;二是结合自身实际经历谈到,只有对科研抱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搞好科研工作。
本次会议共有13位教师代表发言,他们分别就2014年参加的各项学术会议、课程建设会议、考察调研和学科交流活动向大会做了汇报。汇报要点如下:
1.暑期备课会收获颇丰
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一共参加了6次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暑期备课会,分别是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暑期备课会、北京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讨会暨暑期备课会、北京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暑期备课会、北京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暑期备课会、2014年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讨会暨暑期备课会和2014年北京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备课会。各教研室老师分别就参加的备课会情况做了介绍并谈了自己的体会。杨宗丽老师指出,应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理性看待“慕课”等新教学形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更加注重在知识上与学生互动,在情感上与学生交流,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进行知识传授。黄竹老师指出,目前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还不成熟,还处于摸索阶段,建议按不同的专业、课程和要求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促进教授相同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田志亮老师和陶玉老师也分别就所参加备课会的会议内容进行了汇报。
2.同行交流取经收获颇丰
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共赴全国9个省份的26所高校进行了同行间的学术和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刘树宏老师在汇报中指出,广西之行收获很大,尤其是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耀南教授将书法艺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值得老师们借鉴学习。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验室建设走在前列,实验室既增强了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同时也拓宽了教师们的授课渠道,同样值得借鉴。严庆老师汇报了在燕山大学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热点讨论会和在北方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年会上的主要成果,围绕民族理论的阐释问题、民族政策的精细化问题、国家统一的前提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定位发表了看法。上官文慧老师就赴湖北参加第二届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论坛暨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年会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对15所在会上发言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先进做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又就会议的讨论环节发表了自己的体会。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坚守理想、投入情感、加强研究。孟凡东老师就与大连民族学院和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科交流进行了汇报,指出在研究生的教育改革中要突出一级学科理念,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研究和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孙英院长就其参加的三个学术会议和在会上分别提交的论文与教师们进行了分享,孙院长指出,参加会议交流最大的收获在于促进自身学术成果的产生,同时对提升学院知名度、在业内建立广泛联系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3.考察收获颇丰
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云南、黑龙江、辽宁等省进行了考察调研。王军副院长就赴云南文山民族发展研究基地的调研做了汇报,他先后汇报了文山民族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的培训工作和学院硕士研究生课题的调研工作,并就如何深化高校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如何促进研究生在调研过程中更有收获进行了探讨。王军副院长指出,在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合作中应突出优势,根据对方需要开展深入广泛的合作;同时他也指出了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着效益低下和创新不足的问题。王金磊老师就与云南楚雄医专的对口支援进行了汇报,他指出,目前民族地区非马克思主义专业对思想政治理论的需求较为迫切,需要加强与民族地区高校的合作。熊坤新老师就在云南和欧洲的考察调研进行了汇报,在汇报过程中,熊坤新老师以诗歌的形式与在座教师们分享了自身的体会,博得了满堂喝彩;同时熊老师结合其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谈了几点体会。邵士庆副院长就暑期在东北的考察调研做了汇报。他指出,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他还指出,本次暑期考察调研的意义重大,是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邵士庆副院长又就暑期东北考察调研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学院教师在考察过程中搜集到的教学素材,同时还用大量的图文影像再现了杨宗丽教授、熊坤新教授、刘树宏教授、孟凡东副教授在考察过程中现场教学的场景,将本次汇报会推向了高潮。最后,孙英院长做了总结讲话。孙英院长一是肯定了本年度学院教师在交流和调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她指出,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考察调研等活动是丰富教师教学素材、提升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二是对今后的学术交流调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她指出,今后学院要健全机制,把学术交流、考察调研的总结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形成定期汇报、定期分享的交流机制;三是鼓励教师们再接再厉,争取让学术交流和调研真正出成果。
三、学生工作
2014年5月8日晚上7:00,中央民族大学“良师益友”大学生成长助力计划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正式启动,应共青团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会的邀请,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孙英院长在北智楼526会议室面向全院师生做了一次以“我曾经困惑的那些事”为主题的学术人生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团委发起,校研究生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具体承办。活动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借“良师益友”大学生成长助力计划,分享孙英院长的学术历程和人生感悟;二是通过在学术上有造诣的教师的讲座,使同学们在学术、人生方面有所收获,激发广大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其科研素质,培育其创新精神,以进一步促进学校的优良学风建设。众多学生慕名而来,整个会议室座无虚席。孙英院长作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围绕自己选择专业、选择工作、事业发展这一主线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希望通过回顾自己成长经历中的挫折、失败和成功给大家以指引,尤其是就有关就业的问题、是否继续学业的问题、如何才能符合入党条件等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给予解答。
孙英院长同时还兼任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副理事长。多年来,她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学研究,著有《幸福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指导手册》《经济伦理学》等书籍。
讲座开始,孙英院长回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困惑——选择大学专业的困惑。高考后填报志愿是一个让很多同学都困惑过的问题,孙院长也曾面对同样的困惑。她说到自己选专业时因受外界的影响,盲目地选择了自己并不特别感兴趣的专业——中国石油大学的理科专业。但是专业的选择并没有影响孙院长的不断努力和奋进,她本科时担任学生干部并积极加入党组织。这段经历让同学们学习到,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要努力进取,争做优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使自己的价值得到肯定,使自己的人生意义得以实现。所以,孙院长告诫同学们,在学习以及对未来发展考虑一定不能盲从,要顺应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的路。本科的经历让孙院长选择了留校当辅导员。身担重任、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是孙院长初入工作岗位最真实的写照。这深刻诠释了:对于工作,我们应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应该认真履行我们的职责和义务;要有担当,只要踏实肯干,就会赢得属于自己的灿烂明天。工作几年之后,孙院长觉得自身的知识储备有所欠缺,便决定继续学习,通过考研来不断提升自己。而在考研专业的选择上,孙院长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兴趣爱好,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最终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而对硕士研究生是否应该考博的问题,孙院长充分尊重同学们的选择。而对考博专业的选择问题,孙院长指出,应当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只有兴趣才能指引我们不断探索,才能激发我们的潜力,才能激起我们的斗志,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当年孙院长在学术领域不断钻研时,学院恰好需要一名副院长来担负起学院建设发展的重任,而孙院长成了当时这一职位最合适的人选。是继续学术还是走上行政岗位?孙院长斟酌之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领导岗位,扛起了学院建设发展的大旗,引领学院不断向前,而不久之后,孙院长晋升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是的,当你选择了一件东西的同时很有可能失去另一件东西,孙院长选择走上管理岗位的同时失去了专注于学术的宁静,也失去了照顾家庭的时间。但是孙院长说,年轻就要勇敢接受挑战,就要把握住机会,哪怕有牺牲也是值得的。
在与同学们互动交流阶段,孙院长针对目前入党的问题解答了同学们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要入党?孙院长认为,作为个人要有自己的规划,要知道自己该如何成长和发展。而入党就是要证明自己优秀与否,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而针对目前学院入党形势,孙院长给予的建议是:“在入党的问题上,要有积极的行动,要拿出自己的作为和在学校中发挥的作用,让大家看到你们的不一样。要用你们的作为赢得自己应得的东西。不要把社会现实当成自己懒惰、退缩、不奋斗的借口,要面对社会现实,不要盲从,一点一点地奋斗,有自己的作为。从自己的兴趣、能力、品格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不在别人的言语中泯灭自己,走自己的路。”而在面对当代社会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时,孙老师给我们的忠告是:无论时代如何,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去奋斗。她说:“其实,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样的,都有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大家要做的是积极地塑造自己,要有自主的选择权,要非常珍惜自己的这种权利。”她指出,作为年轻人,要有宽广的视野,在这样的视野中,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成为你可能成为的最有价值的人,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自己最好的状态,让自己成为别人需要的人。要凭自己的能力和干劲、精神状态,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舒适或只顾赚钱,那样成长的空间就会小。要把眼光放远、格局放大,要立足于当下。在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心中的疑惑之后,孙院长最后提出,每个人都要从天赋、能力、勤奋三个方面来完善自己。“努力就是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好好认识自己。当认识自己之后,就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勤奋也是很重要的,做什么都是做给自己看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要干到自己满意,要有勤奋的劲头。同时,要修养自己的品性和品格,也就是学会做人。”
四、对外交流
2014年7月27日,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师生赴云南文山调研之民族研究专题培训会在云南省文山州交通宾馆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根据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与文山州人民政府研究室签订的《民族发展研究基地协议书》,为丰富和拓展高校研究领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通过走基层、掌握基层、服务基层,为文山州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探索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师生一行15人于2014年7月26日赴文山州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调研。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英院长、王军副院长、上官文慧副教授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做了3场关于民族研究专题的讲座。文山州政府研究室人员、特约研究员、特约民族研究专家以及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由文山州政府研究室主任郭旭初同志主持。上午由王军副院长做了题为《世界视野下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的讲座。王军副院长从政治学、民族学的视角出发,对民族问题、民族冲突进行了全面讲解,提出了民族问题的治理与冲突化解的措施。随后,王军副院长就“如何开展研究”做了简明扼要的讲解,提出做研究要有问题意识,主张小题大做,努力将阅读材料转化为好的选题,同时,结合文山州的实际情况,确定问题研究的方向。下午由孙英院长做了题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价值观考察》的讲座。孙英院长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具体地分析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价值导向,探讨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价值目标的达成路径,这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上官文慧副教授做了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发展》的讲座,该讲座结合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探究了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发展的道路,指出民族地区发展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领域进行全面改革,并且深度结合文山州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文山州经济升级发展的路径。最后,郭旭初主任进行了培训小结,介绍了特约研究员、特约民族研究专家的课题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