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是思维变革的结果

胡锦涛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念和理论,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它由相互联系的多种要素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总体的社会生活系统中的四个要素:物质生活(可以被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这里的“社会生活”概念中的“社会”,显然是狭义的社会,即“小社会”。从人的实际生活过程讲,总体的社会生活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统一。从社会结构意义上讲,总体的社会是由经济、政治、(精神)文化和狭义的社会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马克思在这里对社会生活这个概念虽然未做具体说明,但把它与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并列地提出来,显然不是指总体的社会生活,而是指有特定内容的人的生活的一定领域。在这里,马克思关于“大社会”和“小社会”的观念和区分是十分明确的,说明作为社会建设概念的“小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有理论根据的。

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有客观根据,也有主观条件。突出的主观条件是由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动的思维方式的变革。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具有思维变革的意义。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同任何有机物一样,有其特定的要素构成和一定结构。社会结构,在具体性上,通常指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一定的社会就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统一。其实,社会或社会结构的这种“三位”划分是不全面的。因为它缺少作为社会更根本的基础的技术或生产力。经济,按其本来的含义,指的是生产关系,在社会结构意义上,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技术并不包括在经济范畴内。全面的观点应该是把社会技术结构包括到整体的社会结构中去。把整体的社会结构看作社会技术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统一。当然,关于技术是否应该包括到社会结构中去,不是我们在这里特别讨论的问题。我们只是要说明以往我们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解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在实践上,关于社会结构的上述惯常的理解的缺陷已经显露出来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活的表达仅限于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生活的归结,显然是不够的。原因当然不在于我们不具有发现和创造新的概念的能力,而在于社会结构概念的传统理解限制了我们关于社会观察的视野,限制了我们对于社会生活及其结构的客观的和辩证的思考。活生生的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限于既定的“结构性”思维并被简单地纳入或经济的或政治的或文化的概念中。结果,这些已有的哲学范畴不能够适应现实生活、实践的需要,不能够发现和充分表达生活中那些具有特定内容和意义的方面。

社会建设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之所以具有思维方式变革和观念创新意义,首先在于它打破了一种严格按照社会结构思维观察和描述现实社会生活的形而上学,而回到按照生活本身来表达的辩证的科学的思维上来。其次在于它给予了除经济、政治和文化之外的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一种概括性的表达。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有可能对社会生活这一特定方面给予特别关注,而这一方面的意义则随着社会发展而愈加凸显出来。所以,社会建设概念有可能使关于现实社会生活过程及其结构的表达更完整,也有可能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新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根本理论基础。诚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细节,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可能有周到的预见和阐释,但是,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他们的经济学说和政治学说,他们关于一定社会形态的结构、性质、发展和运行的一般见解,则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列宁领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他是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人物。他还亲自领导了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时间短暂,但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留下可贵经验和理论遗产,发掘和继承这一经验的和理论的宝贵遗产,全面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列宁主义形态,是我们的重要理论任务。


注释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

[2]温家宝总理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人民日报,2003-11-24.

[3]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