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生产力的技术性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反复强调的就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1]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是如何决定了生产关系发展的一定阶段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理论加以简单的分析。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他在研究生产资料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把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大阶段,即手工工具阶段、机器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人的劳动既然是物质性活动,这就需要人的体力劳动。劳动同时又是在自觉目的指导下的物质性活动,这就需要人的脑力劳动。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形成了生产力的技术性。

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推动生产力技术性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是人在生产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一方面运用体力——臂、手、腿等肌肉系统与骨骼系统的机械力,另一方面也运用中枢神经系统所具有的智力。在劳动过程之前,在劳动者的头脑中已经存在着未来劳动成果的表象。这种表象是智力运动的产物。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运动器官需要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以使劳动过程的结果符合劳动的目的。马克思认为从体力方面说,许多动物的体力使人类感到惭愧。但是人类的智力却是任何动物都比不上的。人类的强大的潜在力量不在于体力,而在于智力。问题在于如何把人类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这种潜力发挥出来。而这种潜力的发挥又必须首先通过人的体力。只有通过人体的力量才能把人的智力物化到客体中去。这样,人的智力与体力的矛盾,就成了生产力技术性发展的基本动力。

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力内部基本矛盾的历史发展时说:在以前的生产阶段,人们凭经验掌握每一种手艺的秘密,手和脑还没有相互分离,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是同劳动本身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的力量,因而整个说来从未超出制作方法的积累的范围;这种积累是一代代加以充实的,并且是很缓慢地、一点一点地扩大的。[2]在这个阶段,主体内部智力与体力的矛盾表现在每一个劳动者自身之中。这种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原始的直接的统一,一方面使得每一个劳动者的发展显得比较全面,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人的智力发展被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因而不能得到迅速提高,使得主体的技术水平增长得非常缓慢。马克思指出,在生产力的缓慢发展中,逐渐产生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逐渐固定下来,社会上产生了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部分脑力劳动者主要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创造,他们的人数同体力劳动者相比虽然很少,但是他们的劳动对于生产力技术性的发展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体力与智力的矛盾就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表现在各个劳动者自身之中,而是表现在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在这个阶段,对于生产力技术性的研究,就必须结合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了。

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使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

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劳动的概念的历史发展时指出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历史的产物。他说:就劳动过程是纯粹个人的劳动过程来说,同一劳动者是把后来彼此分离开来的一切职能结合在一起的,当他为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对自然物实行个人占有时,他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后来它们分离开来,直到处于敌对的对立状态。[3]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在单独的劳动者身上的阶段,脑力劳动的生产力即精神生产力与体力劳动的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也是结合在一起的。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在社会生产领域分化成精神生产领域与物质生产领域,于是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也就相对独立。

关于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使用。物质生产力的概念,在单独使用时,具有广泛的含义。例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使用的“物质生产力”,就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意思。但是在把物质生产力作为与精神生产力相对的概念使用时,物质生产力的含义就比较窄,特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产品的生产力。例如他在分析原始共同体的解体原因时说:“只要更仔细地考察,同样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关系的解体,只有在物质的(因而还有精神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4]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作用时说货币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5];在这些地方的“物质生产力”指的是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它不仅仅指物质的劳动资料所体现的生产力,而且指直接生产劳动者所体现的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则指精神生产领域中创造精神产品的生产力。马克思所说的“精神生产领域”,就是不同于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生产部门的生产领域,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就是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的产物。[6]

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相对分离是一个历史过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出现分工的初期阶段,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相对分离也是初步的。这种相对分离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迅速发展起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7]这样一来,科学作为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就和直接劳动相分离。[8]同样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讲过多次。例如他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说:“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是在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中完成的。”[9]在《资本论》的第二部手稿中说:科学应用一方面表现为通过传统经验、观察和实验方法得到的职业秘方的集中,另一方面表现为把它们发展为科学(用以分析生产过程)。科学的这种应用,即自然科学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同样是建立在这一过程的智力同个别工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相分离的基础上的。他又说:“发明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10]。“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与劳动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的独立力量,一般说来属于生产条件与劳动相分离的范畴。并且正是科学的这种分离和独立(最初只是对资本有利)成为发展科学和知识的潜力的条件。”[11]马克思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使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

三、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互相依赖互相转化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获得相对的独立性,为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无论精神生产力还是物质生产力的进步,都是在二者互相依赖和互相转化中实现的。马克思说:自然因素的应用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12]也就是说,在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就越来越依赖于精神生产力的作用,精神生产力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越来越紧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日益显示出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所发生的巨大作用。科学与技术,日益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精神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以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精神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和物质条件。他说:科学的发展“以物质生产过程的一定水平为前提”[1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自然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这些发展都是在物质生产力推动下实现的。但是,由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很低,精神生产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14]马克思指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也像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1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分析机器的发展时,举了许多例子说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他说:早在17世纪,就有人试用一架水车来推动两盘上磨,也就是两套磨。但是这时,传动机构规模的扩大同水力不足发生了冲突。这也是促使人们更精确地去研究摩擦规律的原因之一。同样,靠磨杆一推一拉来推动的磨,它的动力的作用是不均匀的,这又引出了飞轮的理论和应用。飞轮后来在大工业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工业最初的科学要素和技术要素就是这样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起来的。[16]这些例子说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提出课题,另一方面也为这些研究和发明提供物质条件。磨的使用推动力学的发展,力学的发展又推动磨的改进,所以马克思说,从磨的历史可以研究力学的全部历史。[17]马克思还指出,机器的使用不仅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为各门自然科学普遍革命提供了实际的刺激。机器在17世纪的间或应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为当时的大数学家创立现代力学提供了实际的支点和刺激。[18]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19],这样就促进了力学和化学的发展。马克思的这些论述都说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精神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以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

(二)精神生产力由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认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相对独立的发展,但是,精神生产力只是一般的生产力,还不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所谓“一般的生产力”,是相对于“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讲的,它只是抽象的、潜在的精神状态的生产力,而不是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力。他说: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20],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发展总过程的精华”[21]。马克思在说明“一般劳动”和“共同劳动”的区别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说,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22]也就是说,一般劳动是精神生产过程。既然“一般劳动”指精神生产过程,那么,一般生产力就是相对于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的精神生产力。因此,马克思把“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也称作“社会智慧的一般生产力的积累”[23]。这种一般生产力与直接生产力的区别就在于它还不能直接创造出物质产品,要想让它发挥实际的作用,就必须将它运用于直接生产过程,将它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而一般生产力一旦转化为直接现实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相对的物质生产力就将获得极大发展。

关于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予了充分的估价。他指出:机器生产的原则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并且应用力学、化学等等,总之就是应用自然科学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这个原则到处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4]他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25]。马克思在这里讲的“劳动生产力”,指的是直接现实的物质生产力。在作为《资本论》第四卷的《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率发展的不平衡。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工业生产率比农业生产率发展得快。但是以后,农业生产率比工业生产率增长得快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马克思说,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不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工业的自然科学基础是力学,它在18世纪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臻于完备。而农业的自然科学基础是化学、地质学和生理学,这些学科只是在19世纪较晚的年代才发展起来。[26]

这就说明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对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在《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说明了土地肥力的变化与自然科学和农艺学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他说,随着自然科学和农艺学的发展,土地的肥力也在变化,因为各种能使土地的要素立即被人利用的手段在发生变化。因此,法国以及英格兰东部各郡以前被视为坏地的轻质土地,最近已上升为头等土地。[27]这个例子也说明,精神生产力由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就成为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两个途径:科学的物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

由于劳动过程是劳动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的改造过程,所以,精神生产力向物质生产力的转化必须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将精神生产力物化到客体上,也就是将科学知识物化到劳动资料中去;另一方面要将精神生产力物化到主体上,也就是将科学技术传给广大的直接劳动者。马克思把科学在劳动资料的改进方面的应用所产生的力量称为“物化的知识力量”[28]。他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29]“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30]他说,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发展为自动化过程的劳动资料的生产力要以自然力服从于社会智力为前提。[31]马克思把劳动资料称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没有这些物质的劳动手段,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不可能的。他说:正像人呼吸需要肺一样,人要在生产上消费自然力,就需要一种“人的手的创造物”。要利用水的动力,就要有水车,要利用蒸汽的压力,就要有蒸汽机。利用自然力是如此,利用科学也是如此。电流作用范围内的磁针偏离规律,或电流绕铁通过而使铁磁化的规律一经发现,就不费分文了。但是要在电报等方面利用这些规律,就需要有极昂贵的和复杂的设备。[32]把知识形式的科学技术发明物化到生产资料方面去的过程,就是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过程,即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生产力还需要将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马克思说:沃康松、阿克莱、瓦特等人的发明之所以能够实现,只是因为这些发明家找到了相当数量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已准备好了的熟练的机械工人。[33]

操纵生产工具的劳动者的技术知识和技术才能必须同生产工具的技术水平相适应。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对工人实行一定程度的技术培训。随着一般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的费用也要相应提高,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3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使教学方法等面向实践,随着科学和国民教育的进步,预备教育、商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等等,就会越来越迅速地、容易地获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便宜地再生产出来。[35]

这种对于直接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成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劳动力商品自身价值的组成部分。向直接劳动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也是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于一般生产力可转化为劳动资料的生产力(客体生产力)和直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生产力(主体生产力),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就使生产过程从简单的劳动过程转变为驱使自然力为生产服务并为人类需要服务的科学过程。

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思想告诉我们,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生产力技术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7卷,5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1卷,555~5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上,5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同上书,173页。

[6]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3卷,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 参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4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7卷,5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1卷,4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7卷,5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 同上书,598页。

[12] 参见上书,570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9卷,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4]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7卷,5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 参见上书,572页。

[16]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1卷,4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7]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7卷,4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1卷,386~3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9] 参见上书,421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9卷,1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1] 同上书,117页。

[22]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3卷,1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下,2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4]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1卷,5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5] 同上书,664页。

[26]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6卷,Ⅱ册,1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7]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3卷,8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6卷下,2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9] 参见上书,219~220页。

[30] 同上书,220页。

[31] 参见上书,223页。

[32]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1卷,4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3]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1卷,4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4] 参见上书,195页。

[35]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1版,第3卷,3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