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5/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1世纪的前20年,被视为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有望保持较好的态势。稳定、充足、经济的能源供应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更大的能源需求和更严重的对外依赖,也将是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进一步提升对我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准确把握国际能源合作的现实性、可能性和机遇性,牢牢把握今后几年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提高把握国际能源市场机遇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保障体系,在开放的格局中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重大战略选择。

进入新世纪,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大背景即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调整,国际能源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有了一定意义上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全球石油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得石油、天然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和交易。地区层面的能源管理机制,如OPEC、IEA,在协调能源政策方面作用不断显现。作为能源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安全,更需要地区内国家的合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利用的品种及方式也逐渐发生变革。因此,能源安全越来越需要依靠能源市场的相互依赖和国际合作来实现。

同时,国际合作的内容随着能源安全概念的逐渐扩展而不断增加,不仅包括能源供应安全,也包括能源使用安全,即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石油的广泛使用,在石油开采、运输、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油轮泄漏等,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能源安全是与永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需的能源保障的一种状态,是能源性、经济性、环境性和安全性的有机统一。

本研究将在国家层面、国家间互动关系层面以及国家与市场互动层面上展开,试图进行跟踪式的调查与研究,以了解国际能源整体形势变化对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影响过程、影响程度及主要影响方式等;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应如何做出相应的回应:中国是否能够通过国际合作解决自身能源安全问题?中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有哪些可以优先考虑的合作模式?如何开展多边能源合作?开展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的利与弊?开展能源合作的重点是什么?中国对合作的战略选择有哪些限制性因素?等等。因为每年国际能源形势都会有较大的变动,所以有必要对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进行长期的跟踪性研究,对其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这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居优势地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努力回答上述问题的确是责无旁贷的。

2009年报告在对全球各重点地区及国家展开的对外能源合作整体描述的基础上,着重关注了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对我们考察对象地区及国家的能源政策及对外能源战略的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下全球能源国际合作的变化和新动态。

2010/2011年报告在对全球重点地区和国家能源发展的政治经济变化、能源政策及战略变化、对外国际合作实践变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关注目光投向影响能源国际合作的各种因素,尝试分析如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自然、人才、科学研究等因子对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影响。2011/2012年报告依循上年报告的基本结构,突出了“迈向低碳时期的全球及地区能源治理”的主题,主题篇中展开了对全球、地区和次地区能源治理机制的探讨。

2012/2013年报告突出了对非洲和原苏联地区能源2012年发展及中国与之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的描述,前者已成为全球能源资源投资的热点地区并且投资在快速增长,后者与中国的合作,特别是中俄之间的油气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报告还对中缅能源合作进行了剖析,以回应来自国内外对中缅能源合作前景的种种质疑。此外,随着能源日益金融化,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需要金融的支持,出现了能源金融一体化。某种程度上,中国能源国际合作也是中国现代国际能源金融化的过程。国际能源金融已渐成体系,其金融属性及属性背后的资源配置效应和政治话语作用将日益凸显,抓住当前国际能源金融格局尚在形成过程中,西方大国尚未垄断话语权的契机,利用金融的各种风险规避措施,如共创政府间合作基金、丰富能源产品合约等,突出能源金融“准政治属性”,建构新的能源格局。2012/2013报告从国际能源金融化、石油定价权、战略能源储备体系、新能源融资制度以及俄罗斯如何利用金融复兴油气五个角度对报告主题“国际能源金融发展与中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2014年是APEC中国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APEC能源高峰会。APEC共有21个经济体,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能源文化共生的景象。《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3/2014》在对中外能源文化理解差异性描述的基础上,以“能源文化的国际视野比较”为报告主题,从中国能源发展核心价值的再建构、中国油气和煤炭企业海外投资跨文化管理、APEC地区不同经济体跨越能源文化差异的低碳城镇建设实践和国际能源合作倡议等领域展开阐述,以实现“跨越能源文化差异、促进能源国际合作”的宗旨。

2014/2015年报告在扎实的地区研究的基础上,汲取自2009年至今报告的研究成果,尝试建立“能源资源战略投资区投资环境安全指数”分析模型,以评估能源行业走出去之政治风险。评估结果将单独成册,进行发布。

2015年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一年。国际能源市场依旧动荡不安。全球能源供给总体过剩,能源价格总体保持相对低位。低油价与经济低迷相互作用,造成能源资源国政府收入大幅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政治动荡。对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措施应对能源低价,同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则开启了大规模“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加强了在上中下游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2015/2016年报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剖析,并适当提出一些政策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