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这一原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如果我们把这种关系或联系展开地作总体性的思考,就可以发现这种关系或联系决不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事实上,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它的生命力的源泉。

1.以实践为基础反映时代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

通常,哲学总是被理解为哲学家头脑中的远离人的实践和现实生活甚至是世界之外的玄思遐想。这当然是关于哲学的一种被误解了的不正确的观念。我们认为,哲学是从总体上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该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这种研究的目的归根到底也在于为人实践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服务。哲学的繁荣固然表现了人的精神或人的理性与智慧的开放性的自由运动,而这种自由运动又往往具有对现实的超越性,但又不能完全脱离自己时代的现实的人本身和现实的世界,不能完全脱离把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关联起来的现实的实践。因为对现实的超越总是以现实为前提和起点的,而且现实对超越必然具有某种引力作用。

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指出,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那种曾用工人的双手建筑起铁路的精神,现在在哲学家的头脑中树立哲学体系”注12。马克思还强调,“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注13。这是一种以人民的实践为基础的关于哲学的崭新观念,它从根本上揭示了哲学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与基础,概括了哲学应有的本质与功能。

所谓时代精神,是一定时代内容的本质特征的升华。一定时代的内容包括该时代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既实践地表现在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又观念地反映在各种具体的科学理论和意识形态中。作为时代内容的表现和反映,它们一般都具有时代特征,因而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时代精神。哲学是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时代的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的,因而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时代的内容或时代的文明,是由人们的积极活动创造的,归根到底是人们实践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所创获的成果。因此,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的哲学,归根到底是人们实践活动中最精致、最珍贵的精髓或精神的集中表现。

简言之,哲学是从总体上反映自己时代与世界的关系的本质特征的,哲学本身就是一定时代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升华了的理论形态。毫无疑问,哲学要获得自己的内容,并使其外部表现形式适合于这种内容,就必须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哲学诚然是通过头脑的思维和世界相联系,但又不能离开双脚站在地上并用双手从世界攀摘果实(正是这些果实构成了时代的文明和内容)的人类实践活动这一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哲学才能通过头脑的思维和现实世界相联系,从人们所创获的文明果实和时代内容中,集中其最精致、最珍贵的精髓,把握其活的灵魂,从而提炼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而那些脱离人类实践,爱作“世界之外的遐想”注14的哲学家,却往往被究竟是自己的头脑属于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属于自己的头脑这个问题所困扰着。这是哲学家为哲学所设置的一种自我困扰。要从这种自我困扰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使头脑的思维和现实的实践联系起来,把实践作为思维展开的基础和检验思维的现实性的基础。这是因为,人类实践的本身就是双脚站在地上并用双手攀摘大地果实的;而实践着的人们“甚至想也不想:究竟是‘头脑’属于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是头脑的世界”注15。哲学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智慧之学,并且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它是追求“头等智慧”的。但哲学追求头等智慧,并不只是为了内向的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其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正在于教人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其中不仅包括对世界的理论解释,而且更包括对世界的实践改造。

人是从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分化出来的,但人只有置身于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之中,才能够具有自己的全部本质规定性,外部世界也才能够获得对人而言的各种意义。一个十分简单的事实是,人必须依赖外部世界才能生活,而人是通过对世界的掌握来实现这种依赖的。所谓掌握,就是按照人的需要的内在尺度,把外部世界的事物加工改造为可以享用和消化的对象,从而使之成为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一部分。人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质,就是在承认外部世界的现实存在和优先地位的前提下,力图超越和实践地改变现实的现存世界,追求和创造理想的有意义的对象世界。这是人对世界的依赖与掌握、肯定性对待与否定性对待的辩证统一,而这种辩证统一又是一个包含着理解和实践的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

在这个连续过程中,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所面对的对自己有意义的现存世界,都是包含着人类世世代代的理解和实践的历史性成果在内的。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现存世界之所以是现存世界,都在于有历史。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都是立足于历史的基础之上并被历史推进到现实的阶段的。但是,人们总是喜欢嘲笑历史、责备历史,这至少是对历史的一种不够公正的态度。当然,就人的内在本质的发展趋向来说,人是不会也不能满足于历史所安排、所给定的现实的。人的活动总是在不断地超越现实,推进历史的运动。历史创造现实的人,推进人的进步;现实的人也创造历史,推进历史的发展。哲学不仅要在以往人们通过理解和实践所创获的历史成果的基础之上,教人善于理论地对待自己同现存世界的关系,而且要在这一基础上教人善于实践地对待自己同现存世界的关系。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并不是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凌驾于现实之上、超然于现实之外的精神殿堂或灵魂王国内。它必须渗入同时代人的灵魂,渗入使他们激动的爱与憎的感情,渗入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从而真正成为统摄他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精神支柱,成为推动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的活的灵魂。这是哲学本身实现双脚立地的实质,也是哲学本身应有的功能。实际上,哲学的这种功能,也就是人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观念地和实践地掌握世界的功能的升华。不过,哲学在实现这种升华以后,又必须重新降到地上,以便进一步滋润、催发人的功能,增强其活力,提高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效益。

上述关于哲学的观念,确切地反映了真正的哲学在内容和功能上都具有存在价值的根本所在。马克思正是根据这种观念,使自己的理论思维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人民实践的精髓、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集中在自己的哲学思想里,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以反映自己时代、人与世界的关系为根本特征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现了超越的崭新的哲学,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一个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纲领。在这个文件中,马克思把实践作为理解人(主体)、人的社会生活、人的思维的现实性和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基础,既批判了离开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人(主体),以及离开主体、离开人的感性活动和人的实践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又批判了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方面的唯心主义。马克思不仅把实践作为自己整个哲学理论的基础,使自己的哲学具有与自己时代的实践相适应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特别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把共产主义者直接叫作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并强调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同实践的紧密联系而实现双脚立地的,从而也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所具有的功能。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在哲学应有的本质和功能的高度上的自觉意识,是按照一种崭新的哲学观念建立起来的哲学。它集中了自己时代人们理论地和实践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的精髓,又是指导人们理论地和实践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思想武器。因此,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个名称,就集中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和功能上的本质特征。

2.以实践为基础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实践为基础来理解现实的人、现实的现存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人的生活绝对地依赖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对象世界,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总是同现实世界相联系的,而人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范围就越广阔。在这里,人的普遍性就在于不受物种的限制,能够按照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使之变为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一部分。

人的这种普遍性是通过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展开表现出来的,而它的最现实的表现是实践的普遍性。社会的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通过感性的实践活动,人才能同现实世界发生现实的交往和实际的相互作用,并不断地开拓创造属于人的感性对象世界。实践的普遍性表现着人的普遍性,也标志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展开的广度和深度。

实践之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现实表现,是因为它对象性地实现、表现和确证着人的全部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从人的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社会交往中所获得的各种力量因素,是这些力量因素的总和。在其构成中,既有肉体的生理器官及其机能,又有智慧、理性、经验、知识和情感、意志等因素,还有由社会所提供的各种社会性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人的本质力量不是在人自身内部凭空生长起来的,而是人在不断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中所创获的成果的自然性积淀和社会性积淀。但是,这种本质力量一经通过不同的方式为人所具有,它就成为人的普遍性的内在根据。人已经获得的现实的本质力量,制约着人的现实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反过来,人的需要的刺激也促进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并借助于一定中介手段来实现目的的感性活动,是按照事物的客观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来创造对象的。在需要的意识和理想的意图的支配下,人在实践中使自己的肉体器官运动起来,充分发挥其机能,以一定的操作中介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实践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对象性地表现出人的理智的机巧、知识的力量和情感的冲动、意志的努力,同时也综合性地表现出人追求和创造体现真、善、美的统一的对象的功能。在实践过程完成之后,那些动态地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又以静止的形式对象化地积淀在实践的结果之中。

因此,实践过程及其结果,可以说是观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由于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普遍性的内在根据,而人的本质力量又通过人的实践释放出来,对象性地表现出来,因而实践就成为人的普遍性的最现实的表现。

实践是有目的地指向某种对象的对象性活动,因而一定时代的实践的总体又标志着与该时代的人的普遍性相适应的人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标志着该时代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现实地展开的广度和深度。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着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过程。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也是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转移与交换过程。人依赖和掌握世界,就是要依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和现实的本质力量,从外部世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加工把它们变为人可以享用和消化的对象,成为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组成部分。

实践作为一种感性活动,有的是以物质—能量的改变和转移为主要内容,有的是以信息的接收和传递为主要内容,但这两类实践又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干的。在客观物质世界中,物质过程和能量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任何物质—能量过程又必然伴随着信息过程;反之,任何信息过程也离不开物质—能量过程。因此,以物质—能量的改变和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总是包含着信息过程;同样,以信息的接收和传递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也总是包含着物质—能量过程。

总起来说,这两种类型的实践,共同标志着与人的现实的普遍性(本质力量)相适应的人赖以生活的世界范围,标志着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展开的广度和深度,并规定了人的生活的活动所面向的感性世界。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普遍性和本质力量所及的范围之外的自在的世界仍然存在着,仍然保持着其优先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具有优先地位的自在世界的存在,为人的普遍性或本质力量向外部世界的开放性扩展提供了无限的客观可能性。

实践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展开的最现实的表现形式,不是被限定在某种不变的模式和规模之中。在实践中,人运用自己现实的本质力量掌握世界,创造能满足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的对象;又通过对这些对象的不同方式的享用和消化,把它们变为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组成部分,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这是一个在实践中或以实践为基础所实现和表现出来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的现实的本质力量和普遍性,制约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制约着人掌握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反之,人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人掌握世界的广度,又映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和普遍性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但是,人对世界的掌握的进展,必然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和普遍性的扩大;而这样又必然反过来扩展着人掌握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扩展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这种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显示了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通过实践实现和表现出来的主客体相关律的作用。

这种情况表明,人类生活和活动的感性世界,确实是一个通过人的连续实践而不断“膨胀”着的世界。每一世代的人所面对的现存感性世界,都有着以往人类实践的成果,有着以往人类连续不断的实践作为基础。当然,现存感性世界不是人的实践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而是对预先已经存在的世界改造的结果,但它也不是从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和始终如一的东西。

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看作是理解人、理解人的现存感性世界、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基础,并不是偶然的。实践本身是人自己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创造自己的感性世界、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形式,也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而存在并表现为实现自己的根本方式。由于这个原因,一切哲学上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哲学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价值论等,都可以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正是人的实践为哲学研究提供现实的对象性基础,规定哲学的发展方向。哲学家如果能够自觉地在人的实践中并通过对实践的正确理解来研究和解决哲学理论问题,哲学就能获得与自己的时代相适应的内容,并且能够使自己渗进同时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全部生活与活动,成为统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精神支柱与活的灵魂,从而发挥其理论地解释世界和实践地改变世界的功能。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以人的实践和对实践的科学理解为基础来解决全部哲学问题,把哲学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和哲学价值论内在地统一起来,在哲学观念上实现根本的变革,使自己在内容和功能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征,按其本质来说,仍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

现代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普遍兴起表明:现代人类在理论地解释世界方面和实践地改变世界方面,都在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扩展,人与世界的关系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的理论创造层出不穷,新的技术发明日新月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越来越丰富多彩,现实地表明潜藏在人身上的无穷的智慧和才能,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并通过实践转化为对象性存在。这是以自己的本质力量为内在根据的人的普遍性扩展、主体性高扬的有力确证。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这种以人为主体的开放性展开,在客观上都实际地体现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以现代科技革命为中心而展开的社会实践,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最重要的现代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科技革命空前地推动了人的本质力量和普遍性的发展,使人能够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和越来越深刻的程度上,按照自己内在的尺度“自由自觉”地确定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式,对外部物质世界施加影响和改造,使之转化为人的生活和活动的组成部分。各种自然奥秘迅速被揭示,各种自然资源迅速被开发,人自身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也迅速得到解放和发挥。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越来越深广和迅速,人作为主体越来越懂得按照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活动并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日益扩展。

这一切都表明,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施展理性的机巧,在物质世界中所处的主体地位空前地突出了,并产生了强大的活动正效应即主体性效应。这种主体性效应正是现代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的确证。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是以科技革命为中心而展开的现代社会实践中最精致、最珍贵的精髓。我们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把现代社会实践中这种最精致、最珍贵的精髓作哲学的概括,使之具有哲学理论的形态。把握这种精髓,对于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所面对的这个现存感性世界的状况和发展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就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能够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

在现代科技革命基础上展开的现代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强大的主体性效应,表明现代人类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凭借自己的理智和全部本质力量掌握世界,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胜利。这当然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整体系统,而人对世界的掌握总是难免有破缺的。当渗透着人的理智、功利观念和情感的实践活动只是按照人所需要的那一点或那一方面楔入世界系统时,又会造成世界系统的破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系统会按照其自身的统一尺度改变其内部关系。实践的楔入在世界系统中造成的破缺越大,其内部关系的改变也越剧烈。而这种关系的改变如果超出了人的控制范围,就往往具有反主体性。

人的理性和智慧是强有力的,也是具有普遍性的,但人的理智也是历史地受限制的,并往往受功利观念和情感的影响。在人具体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时候,有可能形成功利的洞穴、情感的洞穴甚至理智的洞穴。如果陷入这种洞穴,自己的活动就不能顾及对象整体系统的诸多联系和统一尺度,虽然在自己的需要的那一点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但它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却往往会造成始料未及的反主体性后果。现代科技革命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扩大了人类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为人类幸福的未来创造了极其广阔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巨大的主体性效应;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强大的反主体性效应,人们不无担心地感到,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界再生产能力被破坏等全球性问题,又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反主体性效应表明,在人与物质自然界之间出现了一种严重不和谐的紧张状态。

如果说现代社会实践所产生的主体性效应从正面突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意义的话,那么,现代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反主体性效应,则从反面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当然,所谓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不意味着只是在实践中去贯彻、实现某种已经完成了的、现成的唯物主义理论,而是根据现代社会实践和在现代社会实践基础上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现代特点,特别是现代社会实践所产生的主体性效应与反主体性效应,从哲学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价值论的统一上来丰富和发展实践的唯物主义。

需要指出的是,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和展开的本体论前提,在现代哲学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研究这种前提,是从哲学层次上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个根本出发点,也是哲学本身的一个根本特点和根本任务。如果不研究这种本体论,那么,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中所产生的主体性效应和反主体性效应就不可能从哲学的层次上得到正确的解释,人们对自己的活动也不可能有科学的信念和正确的方向。

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发生和展开的本体论前提不是孤立的,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根据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各种方式实际展开的状况和效应,进一步研究哲学认识论和哲学价值论。这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开拓人的思维空间,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强化人作为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的能力,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性效应也是必要的。

实践的唯物主义不只是向现代社会实践索取,不只是从现代社会实践中集中其最精致、最珍贵的精髓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它还必须渗进人们从世界攀摘果实的实践活动之中,为人们有效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信念和正确的方向。它应该在世界(自然—社会)大系统所提供的可能条件下,以新的思维和新的观念帮助人们从各种洞穴中提升出来,把外部世界的统一尺度和人类自身的统一尺度尽可能协调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争取主动,争取自由,争取限定中的最大超越,争取最佳最优的主体性效应,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反主体性效应。在这一方面,哲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发挥十分积极的功能,我们决不能忽视或轻视哲学的这种作用和功能。

3.实践批判精神与理论批判精神的集中和升华

哲学作为从总体上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并教人善于处理和驾驭这种关系的智慧之学,就其本质来说是具有开放性、批判性的。因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在人们对世界不断地进行实践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也不断地进行理论的批判的过程中开放性地展开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人们对世界的那种开放的实践批判精神和理论批判精神的集中与升华。

哲学本身也是人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方式。不过它主要是通过头脑的思维和世界发生关系,并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和灵魂,统摄着人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各种具体方式。如前所述,哲学通过头脑的思维和世界相联系,不能离开双脚立地并从世界攀摘果实的人类社会实践这一基础,人类的社会实践是表现、实现和确证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最具体、最现实的形式,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普遍、最根本的基础。哲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来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它把这种关系中最精致、最珍贵的精髓集中起来,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又反过来统摄着人与世界的关系。由于人的本性具有不断超越现实、追求并通过实践创造理想世界的功能特征,因此,人实践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亦即对象性地表现自己功能特征的过程,本质上是具有开放性、批判性的。哲学只要真正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它本身也应该是具有开放性、批判性的。

人类的社会实践又是具有历史性的。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实践总是对象性地表现着该时代人的本质力量和普遍性的发展水平与程度,因而也必然现实地标志着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该时代实际展开的范围。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实践模式会产生相应的具有稳定性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又往往制约着甚至束缚着实践的展开。就实践的历史形式来说,它也有保守的、封闭的一面。尽管哲学具有超越现实的思辨特点,哲学家的头脑甚至会产生脱离现实世界的玄思遐想,但社会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和它所表现的人的现实的本质力量和普遍性,所标志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展开的范围,又必然规定着哲学思维的历史界限和时代特点。历史上的许多哲学的抽象思辨、玄思遐想,不管看起来是多么超越现实,都可以从它们自己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合理的理解。

同时,哲学家为了研究人和世界的底蕴,总是企图建立一种具有绝对真理性的哲学体系,而这样的哲学体系必然具有封闭的、保守的性质。大家知道,黑格尔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革命批判的辩证思维精神的哲学家,然而又正是他创立了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具有封闭性、保守性的哲学体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因为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注16因此,哲学家们在哲学史上所创立的各种具体的哲学体系,总是避免不了封闭性和保守性。但这并没有妨碍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伴随着批判和变革而发展的,这种发展又是有连续性的。前代哲学家所创获的成果,不同程度地为后代哲学家所继承和吸收,形成后代哲学家的一定的哲学定势。这种哲学定势提供概念框架、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同化力和内聚力,使得哲学家能够从哲学上同化和集中新的时代精神、创造新的哲学成果,并且可以吸收和同化同时代的其他哲学思想,把它变成自己哲学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哲学在本质上是具有批判性的,任何一种哲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存在,总是同某种批判精神或明或暗地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前代的哲学作为后代哲学家的哲学定势的构成因素,往往以其内部的隐含的批判性,启迪着后代哲学家的批判精神,对一切现存的秩序、现存的理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在哲学家那里往往存在着一种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又是内在地联系着的两重性心理状态,即一方面总是力图建立一个由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哲学体系,并按照这种体系来安排理想的世界秩序;而要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其他的哲学体系和现存的世界秩序持批判的态度。在哲学史上,许多哲学体系的形成,往往是从开放的批判性开始,而以封闭的保守性告终。但哲学固有的开放性、批判性本质,在这些哲学体系中仍然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保留着。

无论如何,任何时代的哲学家要建立新的哲学体系,总要继承和利用过去传统中已有的哲学成果,形成一定的哲学定势。而哲学定势一经形成,就会具有某种稳定性。哲学家是在一定的哲学传统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哲学定势的。哲学传统有一种要把自己的特性固定下来并持续地流传下去的趋势。即使在哲学传统的洪流中不断增加或汇入新的成分,它的基本特性仍然趋向于保持下来,表现出一种连续性。因此,在一定的哲学传统背景下所形成的哲学定势,必然影响着哲学家对于新的哲学体系的建立,而这种新的哲学体系同以往的哲学传统又必然有着某种联系。

从哲学发展的逻辑来看,一种新哲学的产生,一方面同哲学家在继承一定哲学传统基础上所形成的哲学定势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同哲学家不执著、不拘泥于固有的哲学传统和原有的哲学定势,能够批判地突破它们的局限性密切相关。而哲学家之能否批判地突破这种局限性,则取决于哲学家所持的哲学观念,取决于哲学家是否能够正确地理解哲学的本质和功能,这涉及哲学家自身的素质和品格以及他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的高度自觉的意识;同时也取决于由社会实践所制约的时代的特点、现实的环境(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人的精神或理性开放性地自由运动的程度)以及它们对哲学家的实际影响。

总之,如果割裂了同过去的哲学传统的联系,就不可能有新哲学的产生。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我们的哲学,只有在本质上与前此的哲学有了联系,才能够有其存在,而且必然地从前此的哲学产生出来。”注17但如果哲学家只是简单地重复哲学的传统,而没有开放的批判精神,是决不可能产生与实践所推动的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的新哲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积极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表明它同以往的哲学传统有着联系,并没有脱离哲学发展的历史道路;但它又批判地突破了以往哲学传统的局限性,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尤其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作为自己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基础,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最终完成了的封闭的绝对真理体系,因而它最鲜明地体现了哲学应有的开放性、批判性的本质。这种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那里是十分明确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本质只能通过自己的发展才能表现和实现出来。因为这种本质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生命。停止了发展,作为生命的本质的东西必然受到窒息,具有开放性、批判性本质的哲学也将变成封闭、保守的僵化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的、批判性的本质虽然规定了它自己的生命发展的道路,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也不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主体实现自我发展,它只能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断集中人们开放地、批判性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活动的精髓,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才能表现自己生命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要不断地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这种革命化既要诉诸理论的批判,更要诉诸实践的批判。理论的批判虽然要以实践的批判为基础,但实践的批判又要有理论的批判作前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把实践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这决不意味着它只是跟在实践后面,对实践作出事后的解释。实践虽然是现实的,但并非任何现实的实践都是合理的,因此,哲学对实践也应该从理论上采取批判的态度。

在当代,以科技革命为中心而展开的社会实践,使人与世界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现代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巨大的主体性效应和反主体性效应,要求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所规定的自身发展道路,从哲学理论的高度对现代社会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分析和总结,一方面从现代社会实践所产生的主体性效应中集中其最精致、最珍贵的精髓,另一方面又对现代社会实践的反主体性效应所带来的诸多全局性问题从哲学上作出总体性回答。这种批判性的分析和总结,就是要从哲学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价值论的联系上,探索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道德、文化与价值以及真善美相统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人与世界和谐一致的开放性关系的途径。这是我们立足于社会实践的现代特点,立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现代状况,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开放性和批判性本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发挥其功能所应有的自觉意识。

(夏甄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