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发展指数的若干思考(代前言)
袁卫 彭非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万亿元。按汇率折算,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全球第3,仅次于美国、日本,与德国并列。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迅速提高,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追求发展、实现现代化更成为全体人民和各级政府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警醒地看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沉重代价。比如环境污染加重,生态质量下降,资源与人口问题严重,经济与社会矛盾突出,城乡经济差异扩大,地区经济水平愈加不均衡。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愈益紧迫。我们必须走既要增长更要发展的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统领我们的工作。为此,科学判断和评价我们目前的发展程度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是发展;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指数,度量和评价中国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和态势,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时代课题。显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国土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国经济,其特别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自然就是地区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关于我国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但我们认为,这些研究与百姓的感受还存有一定的距离。无论其广度,还是其深度,都有许多工作可以做。有鉴于此,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我们借助于“985工程”的支持,在整合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各优势学科资源基础上,以新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调查评价中心为平台,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成功地完成了对中国地区发展水平的测量和评价,编制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2006)(RUC China Development Index,RCDI,简称“中国发展指数”)。
利用这套中国发展指数,我们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人文社会发展水平与差异进行了综合测量及评价,为科学制定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促进我国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我们认为,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有如下特点:
1.视角新。中国发展指数采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区域发展水平,体现了课题组研究人员对区域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关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缺少对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的测量。显然,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应当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经济发展的单一测量不利于体现发展概念的核心内涵;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起飞阶段,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忽视对解决社会问题和环保问题的关注,不惜牺牲社会利益,不惜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发展指数”中,用健康指数、教育指数、生活水平指数和社会环境指数四个单项指数来综合体现区域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其中的社会环境指数,实现了对区域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状况的监测。
事实上,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发展是存在矛盾的;经济发展需要效率(竞争),而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则常常要强调公平;竞争和效率法则激励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会伴随着残酷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现象”,容易产生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动荡,引发社会冲突。同时,单一地强调经济发展,往往会牺牲环境利益,如工业生产的高能耗、高污染,使发展不能长期持续。
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和环境恶化,在区域综合发展的测评中,除了考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外,关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水平,是当务之急;它对引领全社会关于发展的科学认识,客观评价区域的综合发展状况,以至于科学制定区域综合发展的宏观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然,片面强调社会公平,也不利于全面的综合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都是过分强调社会公平,忽视了效率的具体体现,我们为此曾付出过高昂的代价和学费。因此,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我们必须找到协调兼顾的捷径。
在中国发展指数的测量体系中,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而言,只有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环境都协调发展,才能够得到一个良好的最终评分。我们认为,这也体现着我们对发展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体现着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相对于目前其他的关于区域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而言,例如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我们增加了关于区域社会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测量,这是中国发展指数的一个特点。此外,区域的综合发展状况,应当最终反映在人民福祉的提升上;中国发展指数选用的四个单项指数,从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考察、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看待发展的思想。
2.指标新。中国发展指数共选用了15个指标,来测量区域的发展状况;指标具有综合性强、测度效率高等特点。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发挥了多学科的优势,对指标逐一进行了多次讨论、修订、增删和测算;最终确定使用15个指标分别计算健康、教育、生活水平和社会环境四个单项指数,并根据四个单项指数的分值再计算区域发展总指数的架构。
中国发展指数参照了联合国HDI指数的经验。在HDI指数的5个指标中,留用了其中的4个指标;根据我国的特点,改造了其中的1个指标,以提高该指标的测度效率。此外,中国发展指数比HDI指数新增加了10个指标,在10个新增指标中,有6个指标是用来测量区域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尽管这6个指标测量区域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水平还有探讨和改进的空间,但在我国现有的统计制度和数据可得条件下,这些指标已经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这也是中国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一个新特点。
10个新增指标中的其他4个指标,也试图更有效、更全面地反映出区域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例如联合国HDI指数的指标体系,学术界对其较多的批评是难以反映城乡差距的情况,而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换言之,城乡差距的大小,是刻画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在中国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一个新指标“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比”,这样既可以监测出区域内城乡差距的状况,也可以比较出区域间城乡差距的异同。这也使得中国发展指数的测量效率要优于联合国的HDI指数。[1]
3.方法新。课题组对原有的指数功效函数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指数功效函数的改进模型编制了中国发展指数。
功效函数方法是统计综合评价的传统方法,由于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更符合指数曲线的分布形态,即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发展的空间往往更大,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发展的空间会相对较小,我们决定采用指数功效函数而不是线性功效函数方法(HDI指数的编制方法)来编制中国发展指数。
我们发现,原有的指数功效函数模型的数学形式比较复杂,使用时不够方便,特别是对于指标体系中的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要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数学公式来计算指数功效得分。因此,我们尝试对原有的指数功效函数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指数功效函数模型,保留了原有模型的全部数学性质,但简化了原有模型的数学形式,实现了对指标体系中的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都采用同一个数学公式计算功效分值的目的。[2]因此,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采用的是一种新的方法。
最后,从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国发展指数(2006)的编制结果来看,四个单项指数得分越高的地区,应该是越发达的地区;同时,在一个地区内,四个单项指数得分越接近的地区,是在区域发展的四个单项指数方面相对均衡的地区。我们考察一个地区的发展,既希望它的分值比较高,也希望它的四个单项指数得分尽量接近。换言之,我们希望一个地区的发展既先进又均衡;尤其不希望看到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图1给出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国发展指数(2006)四个单项指数得分的箱线图,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看出上述情况。
在图1中,下影线较长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有三个单项指数的得分相对较高,一个单项指数的得分相对较低,反映出该区域总体的发展水平较高,但综合发展的水平还不够协调;上影线较长的地区的情况刚好相反,说明该地区有三个单项指数的得分相对较低,一个单项指数的得分相对较高,反映出该区域总体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某一个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箱线较短的地区,说明四个单项指数的发展相对协调,而箱线较长的地区,说明四个单项指数的发展相对不够协调。此外,中位数越高的地区,总指数的得分也越高。
图1 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国发展指数(2006)四个单项指数得分箱线图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31个省级地区中,京沪津三个特大都市和浙江省的指数得分相对较高,因为它们四个单项指数的中位数也较高;但京沪地区都有较长的下影线,箱线较长,说明某一个单项指数得分较低,在区域的综合协调发展方面还有努力改进的空间。西藏地区单项指数的中位数较低,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有较长的上影线,反映出在某一个单项指数的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此外,在图1上还可以发现,江苏、广东和福建的总体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且在四个单项指数的得分方面,比较综合协调。
虽然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具有视角新、指标新和方法新等特点,但应该说,这些特点是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中国发展指数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在指数分值的计算上,在对区域发展的科学理解和认识上,都还有改进、完善的余地。我们希望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研究,能为推动学术研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出贡献。
注释
[1]关于中国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结构,请参阅本书《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研究》一文。
[2]关于指数功效函数的改进模型,请参阅本书《对综合评价方法中指数功效函数的一种改进探讨》一文。